隋煬帝“外交”之“得失”

導讀

隋煬帝楊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提到他我們可能會想到荒淫無道、窮兵黷武、濫用民力、剛愎自用等負面詞彙來評價他,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他做出的一些功績,比如滅陳完成了南北統一、開鑿大運河、設置進士科、鞏固與周邊民族的關係等等。此文重點闡述隋煬帝楊廣在

控制和管理周邊少數民族方面所做的貢獻,及其政治智慧和失敗教訓,以此窺見隋煬帝楊廣的真實面貌,而非後世刻意醜化後的隋煬帝楊廣,從而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價隋煬帝其人。

“天可汗”——隋煬帝楊廣當之無愧

先來看看隋煬帝楊廣在邊疆各地苦心經營多年後的成果:隋朝周邊的大部分國家紛紛對隋朝遣使朝貢,這些國家有突厥、新羅、靺鞨、于闐、疏勒、契丹、伽折、波臘、吐火羅、衣密、傳越、忽論等。日本聖德太子也曾派“遣隋使”與隋朝交流往來。不僅如此,隋煬帝楊廣還重新打通了因國家長期分裂而中斷已久的絲綢之路,大大促進了中原與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隋書》評價隋煬帝:“威震殊俗,過於秦、漢遠矣。”

可見隋煬帝楊廣在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時不敢說居功至偉但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遠勝前代。此時的隋煬帝一時之間風頭無兩,是當之無愧的“天可汗”,比唐太宗李世民有過之而無不及。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如果沒有隋朝對周邊各國關係的苦心經營,那麼唐朝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次建立與周邊各國的友好關係,使唐太宗李世民成為“天可汗”。由此看來,第一位“天可汗”實際應該是隋煬帝楊廣而非唐太宗李世民。

隋煬帝“外交”之“得失”

隋煬帝楊廣


以利誘之,無隔華夷

在對西域的交流方面,隋煬帝楊廣首先派遣裴矩到西域“與中國交市”,打探相關消息。之後裴矩回朝稟報,不僅獻上《西域圖記》,而且對西域大加誇讚,引起了隋煬帝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裴矩獻上的《西域圖記》是他半引誘半命令地從西域商人那裡得到的成果,而西域的商人是否美化其國有待商榷。而且裴矩還告訴隋煬帝西域那裡有很多奇珍異寶,很容易就能夠吞併吐谷渾。這可能也有誇大之嫌。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為此猜測大致如下:

  • 揣測聖意:既然皇帝派遣他前去探路,那必然是皇帝對西域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想法。如若他將西域的真實情況說出,難免會打擊隋煬帝經營西域的積極性。按照隋煬帝自傲的個性,他怎可容忍自己眼光和決策的失誤,到時候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天子震怒,裴矩可能自身難保。
  • 升官發財:只要能激起皇帝對西域的興趣,之後在經營西域方面必定還會重用裴矩。待扣開西域各國的國門,升官發財對裴矩來說唾手可得。
  • 互惠互利:西域擁有中原地區所沒有的物產資源,而中原地區同樣也有西域所需要的東西。所以雙方互通有無,互惠互利,是基於歷史和現實需要,這樣不僅有利於雙方經濟文化交流,而且為建立政治聯繫打下了基礎。

果不其然,裴矩繼續到西域各國尋求目標,為此“啖以厚利”,為西域各國進隋朝貢打下了經濟基礎。西域各國看到有利可圖,便與隋朝建立政治聯繫,隨著“第一個吃螃蟹”的高昌國“遣使貢獻”,許多西域的國家紛紛來朝,加強了中原與西域各國的聯繫。不僅如此,隋煬帝楊廣始終以“無隔華夷”的指導思想經營西域,這有利於中原和西域的百姓減少心理隔閡,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交流和融合,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鞏固了隋朝在西域的政治地位。

隋煬帝“外交”之“得失”

裴矩


恩威並施,謀劃周全

關於隋煬帝為何要經營西域,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現實允許:在隋文帝楊堅時期基本解決了北方突厥的問題,便有餘力將目光轉移到西域的方向上來。再者,經歷了隋文帝的“開皇之治”後,國庫充盈,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內部的安定為處理外部關係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和政治基礎。
  • 歷史矛盾:早在隋文帝時期,西域的吐谷渾因為不尊重隋朝與隋朝產生矛盾,使得隋文帝對其深惡痛絕,但由於國力和精力所限,不得不暫時忍讓。隋煬帝即位後,有條件去收拾吐谷渾。
  • 個人抱負:隋煬帝楊廣性格較為自矜自傲,喜歡獨斷專行,同時也有“大一統”的野心,經營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只是他實現“大一統”的一小步。

所以,經營西域成為了必然。

在建立起與西域大部分國家的政治經濟關係後,隋煬帝楊廣首先開始西巡,西域大部分國家“盛服珠玉,焚香奏樂,歌舞相趨,謁於道左”,受到了西域大部分國家的尊敬與愛戴。這是隋煬帝楊廣對這些西域國家的恩惠。因為縱觀歷史,很少有帝王能夠做到像隋煬帝楊廣那樣,不辭辛勞巡遊周邊國家,來加強與他們的友好關係。從他們的反應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隋煬帝“外交”之“得失”

隋煬帝西巡西域


在安撫好西域各國後,隋煬帝開始謀劃滅掉吐谷渾,他先派遣裴矩出使與吐谷渾有矛盾的鐵勒。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隋朝與鐵勒兩國合作夾擊吐谷渾,大敗吐谷渾,之後將其領土收歸隋朝。此次謀劃可謂一箭三雕,不僅節省兵力擴充了疆域,為自己的父皇隋文帝出了一口惡氣,宣揚了隋朝的國威,而且還打通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又能更好地威懾西域各國,向“大一統”的方向邁進。隋煬帝的謀劃周全可見一斑。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在對突厥問題上,隋煬帝繼承了父親隋文帝對突厥的一貫政策,利用突厥內部的矛盾,離間和分化突厥各部,支持東突厥的天啟可汗,暫時穩定了北疆的形勢。

但正如四大國學導師陳寅恪先生所說:“蓋中國與其所接觸諸外族之盛衰興廢,常為多數外族間之連環性,而非中國與某甲外族間之單獨性也。

隋朝北方邊疆的形勢依然複雜,當時主要有高句麗、突厥、契丹等國家。突厥後來分裂為東西二部。除了東突厥之外,其餘各國和隋朝的關係仍舊是變化多端並且極不穩定的。即使東突厥已經表示臣服,但也很難預測到在其強大之後的所作所為,到時候會反咬隋朝一口也未可知。所以,對於沒有完全的把握是否可以控制的地區,需要採取“離強合弱”的戰略,以維持北方各勢力的相互制衡。不僅通過尊重突厥的風俗拉攏東突厥,同時也派遣使者遊說西突厥朝貢,利用西突厥打壓和威懾東突厥。

隋煬帝“外交”之“得失”

隋朝與周邊國家


由於北方勢力中數突厥最為強盛,所以東突厥和西突厥的相互制衡基本就可以保證隋朝北疆的相對安定。“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突厥就是北方勢力中破局的關鍵。如果控制住關鍵國家,那麼其他勢力較弱的國家就不足為懼了。

以胡制胡,不戰而屈人之兵

在處理契丹問題上,隋煬帝楊廣在與東突厥建立了友好關係後,利用天啟可汗的“二萬騎”,和東突厥誘敵深入,然後配合作戰,大敗契丹,使其元氣大傷。之後又做了順水人情將契丹交由東突厥管制,“以胡制胡”。

這種關係就好像“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大魚指隋朝,小魚指東突厥,蝦米指契丹。這樣不僅使隋朝用很小的代價解決了契丹屢次犯境的問題,而且不需要花費人力、物力、財力管理契丹殘部。相當於借用東突厥的兵力而使契丹屈服,再把爛攤子拋給了東突厥。在某種程度上做到了不費一兵一卒而屈人之兵,可謂妙哉!

先禮後兵

在與東南各國交流的過程中,隋煬帝首先派遣使臣出使各國,然後根據各國的反應決定下一步的舉措。比如出使赤土國時,使臣就受到了禮遇,而且赤土國王子隨使臣來朝,兩國建立友好關係。只要能來“遣使貢獻”的政權,都以禮相待。而在對待流求問題上,使臣安撫不從後,隋煬帝便讓人率軍進駐流求,從而加強了流求與內陸的聯繫。

隋朝的這種對外政策就像是先給一顆甜棗,如果不接受的話,再打一個巴掌。這種“先禮後兵”的方式可以避免大規模動用軍隊,從而減少了隋朝對外交往的壓力,為了滿足隋煬帝“大一統”的願望,“先禮後兵”不失為一種捷徑。

武力征討高句麗的失敗教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由於高句麗有不臣之心,試圖與突厥等勾結反隋,隋煬帝決定出兵高句麗,殺雞儆猴。隋朝先後出兵四次高句麗。前三次失敗的原因如下:

  • 兵馬先動,糧草未行。第一次出兵高句麗時,由於準備不足,導致“六軍乏食”,不戰自敗。
  • 過分輕敵,不重規律。第二次隋煬帝親自出兵高句麗,雖然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但在隋煬帝心中認為高句麗只是一個“彈丸之地”,所以他剛開始只是想通過氣勢龐大的軍隊迫使高句麗不戰自降,所以在軍隊排布方面只講排場,殊不知高句麗卻是背水一戰,破釜沉舟。而且沒有他的命令不能私自調動軍隊,沒有講究作戰規律。殊不知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若只是一味請示皇帝,那麼極有可能在指令到達之前,軍隊便被敵方打敗了。
  • 對國內形勢變化不敏感,忽略了國內的潛在威脅。第三次隋煬帝出兵高句麗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但眼看勝利在即,國內卻發生了楊玄感之亂,農民起義也相繼爆發,所以只能草草收兵,班師回朝。
隋煬帝“外交”之“得失”

隋與高麗戰爭路線

隋煬帝最後一次出兵高句麗雖然獲得了名義上的勝利,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隋朝國力自此衰落,矛盾叢生,加速了隋朝的滅亡。外部矛盾激化了內部矛盾,可以說,出兵高麗反而成為隋朝滅亡的“導火索”。

結語

從隋煬帝楊廣“以利誘之”、“無隔華夷”“恩威並施”、“以胡制胡”、“先禮後兵”等對外民族政策中我們看到他處理對外關係的政治智慧,同時也看到了由於他自身性格缺陷和作戰經驗不足將跟頭栽在了小小的高句麗上的悲劇。隋煬帝擁有雄才大略,但理想是一回事,實施起來又是一回事,由於他的驕矜自傲,不能“虛己受人”等,導致他“大一統”理想的破滅,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