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擇保險上市首日破發 保險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異觀財經消息,北京時間2月12日晚,慧擇保險(以下簡稱“慧擇”)正式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交易,交易代碼為“HUIZ”,發行價格為每股10.5美元。

慧擇保險上市首日破發 保險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開盤首日,慧擇報價10.65美元,較發行價微漲,隨後股價一度下跌,振幅一度高達11.7%。截至異觀財經發稿時,慧擇報10.60美元,略高於發行價,總市值5.44億美元。

慧擇保險上市首日破發 保險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慧擇保險商業模式分析

根據慧擇官網介紹,慧擇保險成立於2006年,是經原保監會(現銀保監會)批准的、最早一批獲得保險網銷資格的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總部位於深圳。公司目前具有全國性保險經紀牌照、保險網銷資格。

慧擇定位為獨立在線保險產品與服務平臺,通過線上銷售保險合作伙伴的保險產品,險種覆蓋健康險、人壽險、意外險、旅遊險、企業險等,根據招股書披露,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裡,慧擇提供了大約1229種保險產品,包括大約236種壽險和健康險產品,以及大約993種財險和意外險產品。

慧擇作為運營在線平臺的特許保險中介機構,不承擔承包風險。慧擇通過在平臺上分發由保險合作伙伴承保的保險產品,幫助他們吸引大量的保險客戶購買保險產品,進而從合作的保險公司賺取佣金獲得收入。

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9月30日,慧擇與68家保險公司有合作關係,累計為600萬名保險客戶提供服務。其保險客戶主要是年輕一代,平均年齡為32歲,產品主要涵蓋兩大類:人壽和健康保險產品、財產和意外傷害保險產品。

慧擇的具體收費模式是,平臺銷售的每份保險單,根據保險種類,特定產品向合作的保險公司收取第一年佣金的費用,從第一年保費的7%到110%不等。

慧擇保險上市首日破發 保險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招股書披露信息顯示,慧擇銷售方式主要是依靠第三方渠道“間接銷售”,慧擇通過與流量渠道合作,包括社交媒體意見領袖和一些金融機構。慧擇合作的間接銷售渠道廣泛覆蓋微信公眾號、知乎、微博等社區,發佈知識科普、產品測評、產品對比等內容。

根據招股書披露,慧擇合作的社交媒體意見領袖的數量近兩年一直處於增長態勢,2017年至2019年9月30日,慧擇合作的社交媒體意見領袖的數量分別為14563個、17048個和16500個。

保險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上半年當中,中國線上保險市場的財險保費增長迅速,達到了326.4億元人民幣(約合46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37.3%。

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於2018年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國線上保險市場的規模2019年預計將超過790億美元,從2019年到2024年的預期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41%。中國線上保險提供商的保費收入2019年預計將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

慧擇保險上市首日破發 保險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如此看來,線上保險服飾有著不錯的前景。

慧擇作為“保險電商第一股”的綜合表現又如何呢?

慧擇此次共發行525萬美股存託憑證,超出此前465萬股的預設發行規模,每股10.5美元的發行價,位於擬定發行區間的中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4日,慧擇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說明,彼時擬募資不超過1.5億美元,以10.5美元的發行價計算,募集資金約為4883萬美元,募集資金縮水超六成。

上市首日,慧擇報價10.65美元,較發行價微漲,隨後股價一度下跌,振幅一度高達11.7%。截至異觀財經發稿時,慧擇報10.60美元,略高於發行價,總市值5.44億美元。

慧擇做為“保險電商第一股”異觀財經對其財務表現做了簡單分析。

惠澤成立初的前幾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招股書披露,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別虧損149.71萬元、825.54萬元、787.27萬元。2017年經調整過的淨虧損一度達到9623萬元。

慧擇在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2018年實現淨利潤290萬元,經調整利潤3010萬元。2019年前9個月,慧擇實現淨利潤2250萬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216%;經調整利潤達到1.0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近400%。

從慧擇近期的財務業績來看,其營收大幅增長。招股書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慧擇總收入為7.351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同期的3.29億元人民幣增長122.9%。

不過需要注意都是,慧擇營收季度增長出現了放緩的趨勢。2018年四季度、2019年一季度,慧擇營收同比增速均在200%以上,而到2019年二季度、三季度,營收同比僅為85%和92%。

慧擇保險上市首日破發 保險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從收入來源看,慧擇營收過於依賴佣金收入

。招股書披露,2017年和2018年佣金佔總收入的佔比分別為95.5%和99.0%。這一比例在2019年前9個月也達到了99.1%。由此可以看出,慧擇營收過於依賴佣金收入。

此外,慧擇還存在單個產品的佣金收入佔比過高的問題。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慧擇總計提供約214種人壽險和健康險產品,以及約861項財產及意外傷害保險產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報告期內,人壽險和健康險產品所帶來的佣金佔總收入的89.8%。而在2017年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壽險和健康險的佣金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50.4%、72.9%、 80.7%。總體來說,慧擇對人壽險和健康險產品的依賴度呈現上升趨勢。

獲客嚴重依賴自媒體等三方渠道。招股書顯示,在銷售渠道上,間接銷售渠道(Indirect Marketing)為慧擇貢獻的佣金收入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佔比分別為69%、75.1%及75.9%。

這說明,慧擇主要是通過微信公眾、知乎、微博等社交媒體來獲取客戶流量。依賴地方渠道獲得,也使得慧擇的銷售費用不斷上漲。招股書顯示,慧擇2019年前三季度的銷售費用為1.029億元,較2018年前三季度的6318.8萬元,增長62.8%。

慧擇保險上市首日破發 保險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獲客成本高企,能否留住客戶,提高用戶粘性,開發用戶長期、持續性保險需求並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是慧擇需要重視的問題。

慧擇還面臨合規風險。慧擇在招股書中指出,由於中國的互聯網保險產品和服務行業已經出現並迅速發展,近年來,中國銀保監會不斷加強對該行業的監管,不時頒佈和實施新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公司面臨著這些新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帶來的挑戰,以及它們在解釋和應用方面的巨大不確定性。

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僅持牌機構自營平臺可銷售保險。慧擇的確有全國性保險經紀牌照和保險網銷資格,但它也在招股書中稱,“過去一些合作的用戶流量渠道尚未獲得與我們合作所需的業務許可證或已完成監管註冊”。

根據華夏時報報道,“深藍保”公眾號就曾“涉嫌違法開展保險中介業務”,遭到遼寧、河南、寧波等多地銀保監局的關注,要求相關保險公司若發現上述業務直接或間接通過“深藍保”代理銷售,應立即停止後續承保。

隨著監管要求的進一步明確,類似這種無保險資質的營銷公眾號,將面臨更高的監管風險。而慧擇作為平臺方,主要依賴這些第三方渠道獲客,今後在合作渠道的選擇上需要確保符合監管要求,否則其自身業務將受到影響。

就慧擇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募集資金大規模縮水等情況來看,資本市場對保險電商這一新的商業模式似乎並不是很看好,目前尚處於觀望狀態,這種新商業模式未來“錢景”如何尚不得知,仍需時日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