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玲:在“忠孝”面前,她选择了“疫线”

一名朴实的现代青年,一名90后大学生,本可以在大都市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却励志扎根基层农村。2017年脱贫攻坚战打响的时候,王洼村村两委班子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没有人会电脑办公,导致村级档卡、报表材料滞后。她知道这种情况后,主动请缨充当村级后备干部,火线上任进村工作。她就是余春玲,201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是吴陈河镇王洼村党支部一名预备党员。

余春玲:在“忠孝”面前,她选择了“疫线”

余春玲带着孩子在村部办公

余春玲:在“忠孝”面前,她选择了“疫线”

余春玲的公公患脑溢血住院

在“小家”与“大家”面前,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大家”。2020年春节,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她接到通知后,放下年幼的孩子,全身投入防疫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默默地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疫情爆发的时候,其公公因患脑溢血已经住院近40天,婆婆一直在医院陪护,老公又几乎每天要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家里还有一个三岁半和一个五岁的孩子需要照顾;村第一书记在家隔离,其他村两委干部都不会电脑办公。在国事家事交加之时,她毅然选择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直坚持到村里上班,投身于一线工作。每天按时上报各种报表、监控台账,同时入户张贴温馨提示、告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为村民办理各类证明等各项工作,从没有因家庭的事耽误过。

余春玲:在“忠孝”面前,她选择了“疫线”

给村民办理事务


余春玲:在“忠孝”面前,她选择了“疫线”

在“后方”与“前方”面前,她义无反顾地选择服务群众。她风里来雨里去,不顾天气严寒,一直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从1月23号排查从武汉返乡的或近期去过武汉的人员开始,每天都能看到她从家庭到村部之间往返。王洼村排查的从湖北省(武汉市)返回人员共10户,她驻的组就占了6户。每天电话或者微信询问这些返乡人员的身体状况,即使在家,也是电话微信不断,有时饭都顾不上吃。因每天都需要两次跟踪监控10户问身体状况,为避免每个驻组村干部汇总的繁杂过程造成报表不及时,她建立了王洼村隔离观察微信群,通过微信可以了解居家隔离对象情况,减少近距离接触危险,然后由她完善问询排查记录表和信息登记表等相关资料。不仅节约了其他村干部的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余春玲:在“忠孝”面前,她选择了“疫线”

张贴宣传标语

余春玲:在“忠孝”面前,她选择了“疫线”

小儿子不舍得妈妈离开

在“人情”与“职守”面前,她毫不留情地选择了职守。公公在县医院住院需要人陪护照顾、家里两个年幼孩子需要人照顾,但是每天需要按时上报相关材料,她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主动向村两委反映家里的困难,而是选择了继续去上班。每天上班离家时,听着孩子的哭声和喊“妈妈”话语,心里也曾动摇过,可是最后还是狠心的撇下年幼的孩子,继续坚守岗位。

余春玲:在“忠孝”面前,她选择了“疫线”

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中,一线基层干部才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不追求高报酬、高地位,不追求名与利,却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他们做着最基层的工作,用行动在防疫一线执着地坚守着,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