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高宗不杀岳飞,岳飞能直捣黄龙灭掉金国么?

月上变


宋高宗赵构是最软弱的皇帝;秦桧是最卑鄙的汉奸。



渔樵之人W


如果宋高宗不杀岳飞。北伐能够取得怎样的成果,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就笔者看来,收复中原、河北虽然需要一定时日,但是并没有什么悬念,能否收复燕云乃至直捣黄龙,则不是很好说。

岳飞军事才能自然极高,但完颜宗弼也是当世名将,金军无论骑兵、重步兵的实力都可圈可点。郾城之战、颍昌之战,岳家军歼敌都在数千规模,虽然是足以令人壮气的胜利,但对于金国说不上什么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先看宋金两国的实力对比。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俘徽钦二帝,兵锋直至江南。而高宗则仓皇跑路,毫无抵抗之志。直到韩世忠在黄天荡大败金兵之后,宋朝军事才稍有起色,在江淮之间与金国展开角逐,双方互有胜败。

南宋在战争中一直处于守势,所取得的大胜也多为防守反击(如虞允文的采石之战)。南宋政府常年在江淮一带驻有重兵,也明白守江必守淮的战略。凭借着西线的川陕要塞、东线的长江天险才和金、蒙古对峙了百余年。也就是说,南宋政府的战略意图是立足于守,待天下时变,再寻反击机会,宋理宗时期的端平入洛就很好的应证了这一战略意图。

再看兵种,南宋的政府军以步兵为主,在坚城要塞的掩盖下还有用武之地。一旦北伐中原,深入金国腹地,与金人的铁骑角逐疆场,无疑是驱羊赶虎,自取败道。

南宋军队守有余而攻不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当时以宋高宗为首的政府又缺乏进取之心,只想着偏安江南。如果岳飞真的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那宋高宗岂不尴尬?就让他们在北方呆着,你们在朔漠喝西北风,我在西湖赏美景,两不相干,岂不美哉!所以岳飞的北伐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注定要失败。






字曰书云


我讲直白一点,也是尊重实际,如果高宗不杀岳飞,南宋活不过三年,岳飞如果不目中无人也不至被杀。如果不是秦桧,南宋百姓没有70年平安生活。

后人颂扬岳飞,打击秦桧是一个民族的特定文化造成的,主战者未必真英雄,主和者未必不豪杰。

国人都敬佩英雄,然主战者不考虑国情,希望在战争中获取一定的政治资本,多数(不是全部)武将是有这种私心的。

主和者给人的印象是贪生怕死,软弱无能,如果无能他怎么做到宰相的位置。宰相是要为全国民众利益服务的人,他考虑的问题一定是大局,多方位考虑是战是和比武将考虑的要多和广。

国人只崇拜战死沙场的英雄,不会颂扬真正为国作出实质贡献的主和者。假若南宋再成活下来200年或者复国,试问历史将怎样定位秦桧?

再问,大众你是选三年的战乱灭亡还是选70年的安定生活?

清朝肓目自大,被主战者左右,慈喜也是主战人,最后被八国联军和后来的甲午战争所摧残,如果和平谈判将是另一番天地。


彩云之南一一川岛


这个问题本来不需要回答。但是我还是想说明一下当时情况。岳飞在打残金国主力,打败完颜宗弼,大破铁浮屠,取得郾城大捷等一系列胜利后,被南宋高宗忌惮了。在假设岳飞继续进军的情况下,直捣黄龙府,踏破贺兰山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金国主力已经被残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而金太子金兀术则被吓破胆,直呼“憾山易,憾岳家军难!”。大金国在军事上已经失败,处于被动挨打情况。再打下去金国必亡,所以才用毒计害死岳飞。一代忠臣名将惨死在奸计下,南宋从此中兴无望[流泪]


kinglino520


可能性不大。北宋初年太祖制定的国策限制了武官的权力,历代沿用。岳飞当时还不具备灭金的实力。即使有,皇帝大臣也怕他一家做大,会采取各种办法制约他。岳飞既要治军,又要和制约他的官员周旋,很难齐心合力地对付金兵。可以取得局部胜利,但不可能全胜。


独行扁舟子张杰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不可能实现,岳飞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岳家军也是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但金国那时的国力还很旺盛,而宋朝却衰败一点,加之朝庭战争意志和信心不强,奸臣奸佞小人很多,战争一旦开启,会从朝庭内部乡生绊脚石从而倒至失败!要想实现岳飞的战略构想,必须齐心协力,上下一心,特别是当时宋朝皇帝必须有坚定的信心,但在当时,宋朝皇帝及朝庭内部是不具备!故所以不可能实现!


平凡人99712


按当时国力分析,北宋刚刚灭亡,仓慌南渡,物资不足,更由于赵宋重文轻武,兵管制度及限制,纵不杀岳飞,仍然不能做到。就算赵构支持,厌战及投降派官员也很多,多方制肘,亦很难实现。且所面对的敌人正兵强马壮国力盛时,虽吃几个败仗,并末伤筋动骨,名义上怕岳飞,实力却胜你。北宋贪官很多,在史料记录中,失地的大宋子民,也有很多厌弃宋官的统治,被盘剥怕了,失去了很多民心,所以群众基础不是太好。这也是其中一个小因素。还有岳飞本人,战术了得,情商却低。很多事情都有记述,不善官道,实际支持他的上下级少。可惜!帅才不及帝王术,兵书不如圣诏书!乱世出英雄,英雄未遇名主;苍凉风波亭,遗恨传千古!忠于君王是忠,保家卫国也是忠!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君王不负苍生?枉送了将军性命!


村边绿树一一陈元春


沒有可能,我看宋史岳仅仅是方面军甚至略低,战绩不昭,对金是好战而已,并没有触动决定囯运的战役级别,另外中兴四将并不和谐,飞只是和韩世忠关系好点,但是韩是老军阀。所以战金凭飞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高宗无后,据说还阳痿,男人嘛这方面总是忌讳,又况是皇帝,飞数次上书立太子犯了大忌,遭高宗痛斥后又因为军务闹脾气挌挑子,埋下必死之祸。秦桧大大大奸臣,飞死后韩上门质问,桧说我也想杀了你,杀得了吗?而况飞?韩惭而退!


踏月001


千百年来,人们在为宋高宗错误决策痛心疾首的同时,也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如果岳飞当时抗命北伐,能否直捣黄龙,灭掉金国,洗雪靖康之耻?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持各种观点的朋友都有,很难断定孰是孰非,这里仅发表一点个人观点,与诸位共同商榷:

第二次绍兴和议前后,宋金双方综合国力在伯仲之间,宋军经过十几年的战争洗礼,战斗力大幅提高,而且涌现出岳飞、吴玠、吴璘、刘锜、韩世忠等一批优秀的将领,所以单以战斗力而论,宋军不低于将领日渐凋零、士兵厌战情绪蔓延的金军,再加上北方抗金义军的配合,南宋如果倾尽全力北伐的话,收复大部分失地或者全部失地都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形势乐观的话,或许还能趁势收复幽云十六州,甚至占领一些原来辽国的领土,但要直捣黄龙、灭掉金国的话,则困难重重,基本上不可能。

金人中流传有“岳飞不死,大金灭矣”的说法,有些朋友据此认为岳飞有能力消灭金国,其实,这句话是金人出于对岳飞这个强悍对手的尊敬和由衷的佩服才发出的感叹,只是对战争的一种预测,并不是历史现实,也不能预示历史发展,好比《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曾自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恐怕没有人会根据这句话就得出庞统比诸葛亮强的结论吧!

岳飞孤军北伐,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

1,金国作战失利,西辽和西夏等国家肯定会趁机痛打落水狗,这两个国家可能会与南宋共同夹攻金国,从而加速金国的溃败,这是有利的一面,但这两个国家和南宋之间关系很微妙,形势稍有变化,就有可能兵戎相见,比如西辽,和南宋共同伐金,目的也是收复故土。

一旦金人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宋军踏上幽云十六州的土地时,西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西辽皇帝耶律大石,对当年北宋联合金国夹攻辽国之事一直耿耿于怀,很多辽国人也认为是北宋背后下黑手,才造成了辽国灭亡,这些人对宋朝恨之入骨,一些人投降金国后,还极力怂恿金国南下攻打北宋,企图借金人之手报仇,所以宋军一旦踏上辽国故土,西辽很可能当场和宋军撕破脸,兵戎相见!岳飞继续北伐,如何处理和西辽的关系,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按照西夏的地理位置,他们向金国发起进攻的地域很可能是北宋故土,所以,金军败退后,不可避免的宋朝发生领土纠纷。

3,如果只有岳飞抗命北伐,仅凭借岳家军和配合作战的两河义军,无法得到朝廷提供后勤补给与其他部队的配合,北伐部队的后勤如何解决?当时北方沦陷区被金国反复搜刮屠戮,民穷地荒,很多人活不下去,才加入抗金义军,十万余人岳家军,每天粮草消耗量巨大,北方沦陷区百姓恐怕无力保证岳家军北伐部队的后勤。

南宋控制区域内,多股流寇盗贼起义横行了多年,对农业、商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此时,距离他们彻底被岳飞等人平定,仅仅过去几年而已,南宋朝廷恐怕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北伐,而且,岳飞抗命北伐,宋高宗恐怕也不肯为岳家军提供后勤补给!得不到朝廷的后勤支持,岳家军或许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一定的粮草,北伐注定步履维艰!

4,岳家军越往北走,补给线就会越来越长,金国的完颜宗弼等将领都是老谋深算,他们肯定会发现岳家军这一短板,如果他们派遣多股骑兵轮番攻击袭扰,岳家军如何保证漫长的补给线的畅通?如果派重兵保护补给线,就会削弱进攻部队的力量,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5,岳飞孤军北伐,其他宋军将领按兵不动的话,无法牵制当面的敌军,金国会把两淮和川陕的部队全部集中起来,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岳家军的话,连续血战,已呈强弩之末的岳家军,很难击败数倍于己的金军。两河抗金义军基本上都是乌合之众,战斗力差,袭扰金军有余,与金军正面交战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支持岳家军。

6,假如金国作战不利,全部退回到白山黑水之间,岳家军继续追击,如何解决严寒问题?女真人自幼生长于冰天雪地之间,早已经适应这种极端环境,严寒对他们战斗力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此时战争的形势颠倒,女真人变成了保卫家园,必定会士气高昂,同仇敌忾,短时间内无法适应严寒气候的宋军,恐怕很难打赢金军!

7,金国作战不利,完颜宗弼肯定会把宋钦宗推出来做傀儡皇帝,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这种手段对少会对岳家军的斗志和百姓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打赢一场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和国家之间纵横捭阖的策略,不是仅仅凭借一句“收复失地”的口号就能做到的,一个王朝也不会因为一句口号就能在短时间强大无比,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很多时候,并不会因为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岳飞当时能够遇到有志恢复的宋孝宗,君臣配合,倾南宋全国之力北伐,应该可以收复失地,可惜的是,岳飞遇到了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英雄注定是悲剧的结局!


木子影视界


如果不杀岳飞在当时的形势下根本不可能收复失地,更谈不上直捣黄龙。看看南宋的国力和南宋皇帝就清楚了,在用人上重文轻武,被敌国追着打的皇帝能够偏安一方都已经不错了,帅都没有雄心,靠个别将有雄心壮志不是死得更惨,所以岳飞被杀也是当时形势下的惨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