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支援武汉医疗队战疫日记(四):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

阿拉善盟支援武汉医疗队战疫日记(四):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

阿拉善盟支援武汉医疗队战疫日记(四):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

2月19日下午三点,我盟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全部进入沌口方舱医院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我台记者连线医疗队队员岱日、王娜仁、吕悦了解最新情况。

阿拉善盟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 岱日


阿拉善盟支援武汉医疗队战疫日记(四):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

2月19日,是我们医疗队正式进舱上岗的日子,也是下午的三点到晚上九点。到达方舱医院的时候,有老师专门在门口指导我们穿防护服,一遍遍检查防护服的密闭性,之后我们再互相检查完毕后,进入方舱。方舱医院是新建的医院,医疗环境和设施比较简易,有些物资还在进一步完善,所以患者的情绪比较焦躁,我们尽量耐心做好解释及照护工作。

我主要负责给病人发药,水果和饭,测量他们的体温和脉搏,在这过程中,几乎没有坐的时间,一直在病区里走动。在我的病区当中,患者年龄最大的55岁,年龄最小的20多岁,男女病区隔开。我们“武装”的都很严实,看不到彼此的脸,只能从衣服外面看名字是哪个医疗队的谁,里面的大夫我们都不认识,但是可以很自然的沟通,感觉像是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有什么困难就在一起解决。我们还随时观察彼此的防护服,看有没有破损。

有一个阿姨核酸检测出是阴性的,她的丈夫在火神山医院治疗,病情较重,家里还有一个小孩。因为她的核酸检测是阴性,而她被安排在阳性患者当中,她说,我不能再出事儿,请你们一定要救救我……

我很理解她的心情,来到这个地方,才感觉到得病之后生命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对母女,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们是做完第三次核酸检测后来到这里进行隔离,检查后女儿是阳性,母亲是阴性,但是被放到一起隔离。女儿对我说,自己会不会死,能不能让她和妈妈分开隔离。母亲安慰女儿说,无论怎样,有妈妈陪着你。听到这段对话,让我非常感动,我只能尽量多做一些事,让她们心里好受一些。

以前我在阿拉善的时候,因为单位离家近,我体会不到这些感受,但是自从来到这里以后,觉得当我们在健康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珍惜彼此。生命是宝贵的,当遇到危机的时候,你才感觉到生命有多宝贵。

通过这一天的工作,我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场全社会都参与进来的战斗,大家团结一致,战斗在一起的模样真让人感动,我相信,我们一定很快可以打赢这场战斗,早日回归普通的生活

阿拉善盟支援武汉医疗队战疫日记(四):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

阿拉善盟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 王娜仁

阿拉善盟支援武汉医疗队战疫日记(四):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

今天是我们正式在方舱医院上班的第一天,早晨起来,心情非常忐忑,有点紧张,王海燕医生已经进去过,我在跟她了解完情况后,在我们的工作群里开了一个视频会,强调了一下注意事项,互相鼓劲。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很多,因为带着护目镜,看什么都很模糊,在我们交接班的时候了解到,负责142个患者,到下班的时候是179人。大家在工作中配合的非常默契,我们的带班医生是通辽队的,因为都是内蒙人,交流起来也特别顺利。设施还不是特别完善,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手工操作,估计再过几天都理顺了工作起来会更加顺畅。因为这里的病人之前是在酒店隔离,对这里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适应,我尽量安抚她们,转移她们的注意力。

从医院脱完防护服后,回到酒店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每名医护人员房间内均被划出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三个区,脱换衣服有严格流程,严格洗手消杀毒,这样才能进入清洁区的床铺上休息、喝水或打电话。明天还要继续工作,相信我们一定很快战胜疫情。

阿拉善盟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 吕悦

阿拉善盟支援武汉医疗队战疫日记(四):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

阿拉善盟支援武汉医疗队战疫日记(四):进入方舱医院的第一天

这里的患者对我们很热情,我和乌兰图雅护士长给患者分发下午餐,当我们把一份份饭按床号递到他们手中时,有一位女患者突然跑过来递给我们一盒阿胶糕,然后双手合十说:“你们辛苦了,我来时匆忙没从家里带什么,这个送给你们,感谢你们从内蒙古那么远的地方来帮助我们,真的太辛苦了!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当时我真的很感动,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最后我们婉言把东西还给了患者,然后告诉患者:“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康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丨记者:李梦格

丨美术设计:刘玮

丨主编:潘永红

丨监审:张子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