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好听的“四大姓氏”,随意搭配的名字都很好听,你觉得是哪四个呢?

篱上青说历史


最好听、最实用、最霸道的姓氏一定是李姓,君不见华夏李姓满天下,十人同行必有李。好吧,诗仙的名句被我改成了打油诗,不过诗仙也姓李,想来他是不会介意的。

一、“李”姓第一大姓无悬念,关键还有来历好、意思好、名人辈出、特大气等许多优点。

1、说“李”姓来历好,是因为李姓自称是上古圣贤皋陶之后,皋陶是谁?是大舜王朝的司法官,是大舜准备禅让传位的候选人之一。据说,除了大禹以外,皋陶是最有可能继位的。又说,大禹继位后,若不是再次做为最大候选人的皋陶死了,恐怕就没有以后夏启开创夏朝的事儿了,也就没有“家天下”了。

好了,过了不知道多年后,自称皋陶后裔的李渊终于把第一把交椅弄过来了,建立的强大的唐朝,皋陶想来也不会遗憾了。

总之,李姓来源于上古与大禹齐名的皋陶。

2、说“李”姓意思好,因为“李”者“理”也,有理走遍天下,呵呵,其实是因为皋陶做的是理官(后世称作大理)。但司法官终究是要讲道理的,说它有理也没太大问题。还有一说,与李树有关,大概是说老子李耳出生李树下之类的。唐朝尊李耳为玄祖,到唐玄宗时对老子李耳的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道德经几乎是各个衙门的必备材料。想来,说李姓与太上老君有关系,这也很有道理,那就与神仙扯上关系了,通玄入圣。

3、名人辈出。这就不用举例了,李姓名人的数量恐怕绝非其他姓可比。其实按照古代的拆字法,“李”这个姓的确是容易出头的姓。

4、“李”姓特大气,不封闭,这点是其他姓氏难得的风度。天下除了王姓以外,恐怕没有其他任何姓有李姓这样的包容性。可以说,李姓是来源最多的姓氏之一,当初唐朝皇帝对国姓的赐予,历朝历代恐怕都没法相比。加之很多改姓的喜欢改做李姓,这李姓的大气、包容就宏广得很了。

好吧,李姓的名字特别好起,无论简单的李白,还是稍显复杂的李隆基,无论是稍俗李二、还是暗含深意的李世民,听着都很顺耳,这个姓在音韵上很好,顺!

二、第二个还是通俗易懂,天地人三才俱通,“王”姓也,正是世界第二大姓(想来我中华第二大姓,自然也是世界第二大姓)

1、说“王”姓,三横画是天、地、人,一竖画沟通天地人,因此才成为王者,这造字本就霸道。这恐怕是后来人附会的解释吧,星火辰看甲骨文中的王字,好像更像一顶高高的帽子似的。

2、王姓的确很多来源于王者之家。首先,来自于王子乔,是周朝最高统治者的太子,后来成了神仙。又有说,战国七雄的齐国灭亡后,齐国诸田因为曾是王家,改姓为王。想来,历朝历代的王者后裔,改姓王的不少吧。因此王姓的来源也极为丰富,含括宏远。

3、王姓起名,大多都没什么音韵上的障碍,唯一和八字一连,让人大是愤怒,没办法,谁叫天地有甲鱼这种动物呢?然而,从历史学来讲,这也未必就是不利。想那五代十国时能和朱温、李克用一争天下的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人家本有个绰号叫做 “贼王八“,后来王建当了皇帝,自觉不雅,给自己起了个字,从此又叫“王光图”。可见这王姓起名唯一的不雅,早被王建的皇图霸业给压下去了。

三、说好听、好起名的四大姓氏,加个“大”字,前两个当之无愧,后面的都不好说。张、陈、朱、郑等姓当然都不错,自然的大姓,然而没有慕容、宇文听着魔幻,慕容、宇文魔幻,但却人口基数不足,非要加两姓,星火辰选赵、刘二姓

1、这两姓,都是大姓,符合首要大姓的条件。

2、这两姓,起名都没有大障碍,听起来都顺耳。

3、这两姓,都是历史上个性十足、谈资最多的姓氏。要说我中华最多的汉族来历,必然离不开刘姓。要说中华内核精忠报国的信念,必然离不开赵姓。关于这二姓的故事太多,记忆太深刻,也无需多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