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别人的血管里流着“稀粥”,你流的是“八宝粥”......

在血脂问题上,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似乎比较“深入人心”,最起码是深入了“各级心血管医生的内心”了——都知道降低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有效的降低冠心病以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于是门诊就会看到,即便是偏远地区的病人,只要是有考虑冠心病的,或者即便是影像学上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正在吃他汀或者曾经吃过他汀。

而对于甘油三酯的危害,我们更多的认为其与胰腺炎的关系较为密切。大家似乎都知道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1.70mmol/L,超过这一水平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戒酒、增加运动,必要时服用降甘油三酯的贝特类药物。

可是,我们也都发现,现实生活当中即便是服用他汀使得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戒了烟、戒了酒,也控制了糖尿病和高血压,却仍然有部分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导致恶性事件发生(当然,遗传和年龄也是主要因素,但这两种因素不可更改)。

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呢?

别人的血管里流着“稀粥”,你流的是“八宝粥”......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研究纳入了将近20万的研究对象,这些人既往都诊断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真实世界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与不良事件风险的相关性。

该研究随访了近3年发现:以甘油三酯低于1.0mmol/L为参照,随着甘油三酯水平的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以及冠脉血运重建术、心血管死亡等都会有所增加。在甘油三酯高于4.0mmol/L的人群中,上述风险更是增加了52%。

其实,多年来心血管界一直在讨论甘油三酯是否是心血管病的残余风险,该项研究的结果应该是给出了相应的回答。

其实血管里流的血液就像河水,水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供给生命所需,但这些物质应该保持相应的浓度与平衡,任何一种成分都不应该超出正常标准。一旦血中有形成分过多,超出了自身的清除能力,就会导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

你看,别人血管里流着“稀粥”,你流的是“八宝粥”。

别人的血管里流着“稀粥”,你流的是“八宝粥”......

这过多的成分日复一日的流淌,就会损害血管内皮——先是使小分子成分进入血管壁,随着血管内皮的继续受损,较大分子的物质也进入了血管壁,并且越聚越多,终于堵塞了管腔。

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是控制血中有形成分(血脂血糖)于合理浓度的最佳方法,必要时加用药物治疗以防血管内皮受损,已经受损的尽可能使其得到修复,修复不了的要使得斑块趋于稳定。降低每日摄入食物的热卡数、减重、运动、戒酒对降低甘油三酯更为有效,当然对降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同样有好处。

所以说,防动脉粥样硬化既要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要降低甘油三酯,并且还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才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效果。有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内容之前有过详细解释,此次不再赘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