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北傳佛教的第一站,首先了解一下大月氏的前世今生115

大家好,我是善文忠,繼續咱們的佛教史,歡迎您點擊訂閱、關注、留言和轉發,萬分感謝!

前十篇講了《那先比丘經》的故事,發生地是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王國,大概就在今天的阿富汗,別看現在的阿富汗炮火連天,不得消停,但是在佛教史上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樞紐,整個佛教往北傳的路線,出了印度的第一站就是這裡。

北傳佛教的第一站,首先了解一下大月氏的前世今生115

北傳佛教的第一站,月氏的起源

米蘭德和那先比丘對話之後的近100年之間。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因為他們迎來了一個非常強悍的敵人,來自咱們中國,這就是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月(yuè或ròu都行)氏(zhī)。這個民族的起源是什麼呢?學術界同樣眾說紛紜,比如說起源於古代羌人的,有說起源於戎人的,還有說源於藏族,有說源於波斯,有說源於印歐語族,反正五花八門,各自都有各自的依據,到今天也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

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族群,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最開始的生活區域在哪兒呢?一般的說法是生活在咱們中國的敦煌和祁連山一帶,也就是以今天的河西走廊為主的甘肅地區。《漢書》《後漢書》都是持這個說法的,但是後來也有學者有不同意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今天的甘肅一帶,沒有找到什麼跟大月氏文化有關的考古發現。

比如說今天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首席考古學家王建新,覺得大月氏最開始的生活區域不在今天的甘肅,而在新疆天山附近。北京大學的林梅村教授,在《大月氏人的原始故鄉》文章中也提出,漢代的祁連山,指的應該是新疆天山的東麓,先秦的叫做崑崙山,唐代稱之為西羅萬山,這些都是吐火羅語裡天山的音譯。

北傳佛教的第一站,首先了解一下大月氏的前世今生115


天山的名字咱們中國人都知道,不過這座龐大的山系,可不光是咱們中國境內,它是一座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4個國家的龐大山系,王建新老師認為,今天的敦煌,祁連山一帶的自然環境不太適合龐大的遊牧民族生存,戈壁灘太多了,水草不夠,經過他的考證覺得靠近今天新疆哈密的巴里坤草原,很有可能是古代大月氏人的發祥地。

巴里坤草原很大,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所以足以支撐一個人口眾多的遊牧民族的繁衍生息。198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東江考古隊對巴里坤草原遺址進行了正式發掘。後來2005年到2006年,新疆文物與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聯合哈密文物局進行合作,在王建新教授的帶領下,又對距離蘭州灣遺址不遠的石人子溝遺址進行了測繪和發掘,確認了一個總面積大概在8-9平方公里左右的遺址範圍,在這裡找到了帶有祭祀禮儀性質的高臺,以及眾多的房屋和墓葬遺址,最終確定這是一個十分完整的大型遊牧聚落遺址。

參與發掘的專家團隊們認為,石人子溝遺址很可能就是月氏人的王庭所在。專家們糾結的只不過是月氏人核心組織所在的區域到底在哪兒?而古代遊牧民族,不是說所有的族群人口都是聚集在一起的,除了王庭之外,它都是有大量的部族或者部落散落在周邊的地區生活的。敦煌,祁連山一帶的綠洲和草原,即使不能夠滿足月氏最龐大的核心族群的生存需要,但是滿足一些中小型部落的生存,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要是看地圖就會發現,敦煌距離哈密,也就是400多公里,這點距離對於古代遊牧民族來說,都不是事,所以說所謂月氏應該是生活在今天中國西北,以甘肅和新疆東部為核心的廣大地區的一個古代遊牧民族。

北傳佛教的第一站,首先了解一下大月氏的前世今生115

月氏的歷史

月氏這個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於史書的記載中。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這個時候咱們中國北方的鬥爭形勢,在北方草原上有著眾多的遊牧民族,而且中原地區抵抗這些少數民族的主要是三個國家,那就是秦國,晉國和燕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之後,主要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就變成了秦趙燕三國。

此時的匈奴在融合了一些草原部族之後,日漸強大起來了,但還沒到自己的全盛期,他的西邊是月氏,打不過,東邊東胡,他也打不過,只能往南跟秦趙燕三國幹仗,燕國還好點,沒什麼牛人,但是秦國和趙國可不一樣,秦國蒙恬和趙國的李牧經常帶著騎兵殺出去了,把匈奴人打得七葷八素,所以說這個時候匈奴挺像個受氣包兒的。

北傳佛教的第一站,首先了解一下大月氏的前世今生115

當時的匈奴單于叫做頭曼單于,老先生一看,東西南三個方向誰都打不過,怎麼辦呢?忍著唄。就在蒙古草原上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匈奴就更不敢較勁了,不過秦始皇老來昏聵,臨死前殺死了蒙恬和扶蘇,秦國進入了動盪的秦二世時代,一看老對手內亂了,這才再次南下,隔著長城跟秦朝對峙。

這個時期頭曼單于雙喜臨門,一方面秦朝陷入混亂,自己得以再度牧馬長城,另一方面,他的一位閼氏(yuèzhī)給他生了個大胖兒子。他非常喜歡這個兒子,隨著這個小孩慢慢長大,頭曼單于看自己原來的那個太子冒頓(mòdú)就越來越不順眼了。於是頭曼單于就想了個招,當時月氏不是還很強大嗎?草原民族跟咱們漢人一樣,有互換人質的習俗,就是我把我兒子送到你那兒去,這樣你就覺得我不會打你了,兒子都在你手裡了,咱們兩家還能打仗嗎?頭曼單于就把冒頓作為人質送到了月氏。

你看我的誠意足夠大吧?這可是我太子,它的價值可比一般的王子高太多了,但是頭曼單于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舉動,給他自己給匈奴部族,給月氏和東胡乃至南方的大秦,都引來了痛徹骨髓的滔天大禍,那麼這個禍是到底是什麼呢?

北傳佛教的第一站,首先了解一下大月氏的前世今生115

如果您想理解這段歷史,可以看一下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或者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講壇裡面講的《史記》。

咱們下期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