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在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今天,許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了創業的大軍之中,但因為他們多是初次創業,僅僅是憑藉腦中的一個創意或是研究出的產品維形起步,所以對公司經營管理並無任何經驗,甚至連如何與合夥人相處都處於摸索階段。

然而,他們在創業之初就對股權結構的設置存在著擔憂,這絕不是杞人憂天,因為如果一旦設置不合理的話,就會導致公司價值實現之後無法合理地分配利益,繼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與矛盾,影響到項目或公司進一步的發展。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對於這一情況,小編將從最為常見的8個問題出發談一談有關股權設計的原則性問題。需要事先說明的是,這些問題雖是最基本的原則問題,但並不是包治百病的“大力丸”,所以在具體實施時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客觀實際,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原理,設計出適合自身團隊與項目的方案。

1、問題一:要不要找合夥人?

這一問題的答案很簡潔,一個字——“要”!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在創業的過程中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戰友”共同奮戰的話,自然是最理想的狀態。

在2013年比較火爆的電影《中國合夥人》不就是講述了三個擁有共同夢想的年輕人共同創業的勵志故事嗎?當然,現實的商界中更是不乏這樣的例子,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有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小米的“八大金剛”等。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2、問題二:要找幾個合夥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了,不同的團隊與項目自然有著不同的合夥人需求。例如:阿里巴巴與小米,無論哪家合夥人的數量都不少,而且最終都取得了成功。然而,這樣的成功經驗卻不是能夠隨意複製的,畢竟這兩家都稱得上是互聯網巨頭,領導人也都屬於“大神”級別。

目前,在諸多失敗的創業團隊中,幾乎都有這樣的共性一一公司或項目還未看到前景,成員們卻先封了各式各樣的高級職位,最終領導倒比員工還多,反而沒有人能踏踏實實地去做事了。所以,在尋求創業合夥人時,一定要端正位置與態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構建出最合理的公司架構。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3、問題三:要找什麼樣的合夥人?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句話可謂是至理名言,具體來講,就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充滿了坎坷的創業之路上,人手、資源都有不足之處,恨不得一個人能有三頭六臂,頂三五個人用。在此情況下,自然不應該出現人員冗餘的情況,因為這不僅是人力資源的一種浪費,更有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內耗,最終影響到公司的長遠發展。

於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首先,合夥人必須能夠獨當一面,這樣才能促進公司或項目的發展;其次,合夥人必須要有著不同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工作中實現互補,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4、問題四:合夥人之間股權比例怎麼設置?

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卻有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以合夥人的能力與貢獻為依據。縱觀近年來上市的互聯網公司,我們會發現在股權設置方面大體有著以下3種情況。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①創始人是唯一的。這樣的例子比較少,因為擁有“超能力”的“大神”級別的人物還是比較少的,典型的例子有:京東的劉強東、58同城的姚勁波、一嗨租車的章瑞平。

②一位主要創始人以及一到兩位聯合創始人。這樣的情況更符合“一個好漢三個幫”的俗話,比如說:途牛旅遊、聚美優品、唯品會等。

③三到四位聯合創始人,他們之間沒有明顯突出的領路人。典型的例子是:蘭亭集勢、淘米網等。

嚴格地說,這3種情況其實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劣之分。但是小編認為,前兩種情況會使自己的團隊走得更遠,前景也要更好,原因在於這兩種情況下的團隊裡有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領軍人物,這樣更容易把大家都團結起來,一心一意地向著目標挺進。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公司在決定經營策略等方面必須有一個能迅速作出判斷並下達命令的領導者,這樣其他人才能更迅速地去執行,有時候太過民主的決策程序會錯過瞬間即逝的商機。至於第三種情況,我們或許可以從近期股票的走勢中瞭解一二。

5、問題五:去哪裡找合夥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兩個方向:一是選擇熟人,二是選擇陌生人。

第一步分析熟人方向。我們可以為他們排一個序,最合適的當屬同事,接下來則是同學,然後才是朋友,最後則是親戚。

最適合的人選之所以是同事,是因為大家曾是上過同一個戰場的戰友,轉換為合夥人關係之後,不過是換了一個戰場繼續戰鬥幾乎沒有磨合成本。每家公司裡都普遍存在著職場政治,同事之間的競爭既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在經歷過這些之後,你仍然選擇了對方進行合作,說明彼此之間還是有著階級友情的,那麼建立相互信任的時間成本也就降低了。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而同學有著共同求學的經歷,與上述的工作關係有著一定的相似性,所以轉換起來也比較容易。同時,受過相同教育的背景,或許會使得大家的思考方式、行為習慣趨於一致,也就比較容易避免在公司經營策略上出現分歧。

至於朋友,雖然分為工作關係與私人關係,但無論哪一種都沒有過共事的經歷,所以要變成工作關係需要一個長期的適應過程。

親戚雖然排在最後,卻是多數創業者的首選,因為天生的無法割斷的親屬關係讓創業者更為放心。其實不然,有時候割捨不了的親情正是不利於公司發展的障礙,再加上親戚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也會使得原本簡單明瞭的合作關係變得複雜化。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第二步:分析陌生人方向。其實,說是陌生人,多半還是會通過熟人來介紹。但是無論作為橋樑的熟人跟你的關係有多好,他介紹的人終究還是陌生人,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熟悉以及建立信任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成與不成還在兩可之間。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除了這兩種情況,還會出現找不到合夥人的情況,這時又該怎麼辦呢?小編建議,如果你自認沒有劉強東、姚勁波那樣的能力,還是放棄創業比較好。如果你的創意或產品不能說服潛在的合夥人,將來又怎麼能說服客戶呢?

6、問題六:合夥人找錯了怎麼辦?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要做的是不要慌亂,冷靜地思考對策。如果你是作為主要創始人,那麼你肯定是佔據著一定優勢的,此時你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地說服這名找錯了的合夥人,讓他退出;如果你僅僅是聯合創始人,那麼就更容易了,自己退出即可。對於創業者來說,時間非常重要,一旦發現合夥人找錯了,就要立刻彌補這一錯誤。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當然,有先見之明的創業團隊會在尋找合夥人之前就設定好補救措施,但是這些補救措施顯然還有一些副作用。

限制性的股權就是其中的一種補救措施,主要創始人對這種股權是可以進行回購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彌補選錯合夥人的錯誤,但是對於那些正確的合夥人來說卻是不公平的,他們很容易因此感到不滿,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團隊的安定團結。此外,即便是已經實行了這類措施,主要創始人在回購股權時也會出現意外的情況,造成彌補效果不佳的後果。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相比較而言,分期兌現股權這一措施的效果要更差一點,因為從本質上來說,這並不是合夥人的待遇,而是核心員工的待遇。這對於合夥人來說就更不公平了,畢竟是一起衝鋒陷陣的戰鬥夥伴,持股比例低不是問題,沒有股權就說不過去了。

既然如此,那麼到底還需不需要事先做一些補救措施呢?其實還是需要根據自己的客觀實際來考慮,這就像是結婚一樣,有的夫妻在婚前進行財產公證,有的則不會,但婚姻生活是否幸福與此並無關係。

7、問題七:合夥人要出錢嗎?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創業之初已經得到了天使投資,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得到投資。對於前者來說,所有的合夥人都不需要出錢;對於後者來說,最好是每一位合夥人都要出錢。

當然,並不用規定具體的出資數目,因為出資多少並不能決定股權所佔比例。而合夥人集體出資的話有助於公司或項目走得更遠。

股權合夥結構設計的8個問題?

8、問題八:合夥人之間要籤協議嗎?

古人云,先小人後君子。在創業之前,比較容易引起爭議的股權設置等方面的內容最好以書面形式落實,以防萬一。之後,大家便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向著同一個目標奮進。

——更多請關注頭條號“周治龍談合夥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