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也许是骨子里的海水味,造就了散淡xián适的北海人,一味加减乘除熬煮而成的清甜糖水,成了调和这种性子最好的良方。 在糖水铺前,哪怕品名再繁,格仔再多,北海人都毫无选择障碍,“老板,一碗芋头西米,两碗绿豆海带。”全然不假思索,仿佛是一个谙熟于心的暗号,接头的是店主悠扬的一句 “就得”。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外地人一开始也摸不着门路,糖+水,哪户人家的厨房里没有,非得穿过大半个北海,走街过巷,拐七行八,最终停驻于一间迷你不起眼陈旧、没空调唯有墙上慢悠悠转头的老风扇、几张矮木台凳坐满人的糖水铺前,甚至乎连店面都没有,眼前净得一架三轮车,和一句“要滴乜嘢”的问候。 无需赘言,尽管坐下便是,H君会用十八碗北海人自小吃到大的传统糖水,为你细陈这份浓到化不开的,糖水情结。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没有绿豆海带的北海夏天是不完整的。看起来甜咸相冲,井水不犯河水的绿豆和海带,却被嗜甜的本地人巧点了鸳鸯谱。两物皆性凉,由于当地夏日漫长且湿热,全能的北海老妈们往往佐以祛湿的薏仁,一煮便是一大锅,直熬至绿豆与薏仁相融,海带绵软,再盛以小碗冰镇上数个钟,静候刚回到家,浑身冒着热气、又疲又乏的你。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番薯切块,洗去淀粉后入锅滚煮。旺火中,金黄色泽的番薯与褐橙的姜片在红糖水中翻滚舞跃。滚煮后的番薯糖水,汤汁变得丝甜,随香气入齿和胃。在父辈生活的那个年代,粮食匮乏,相对于大多粮食而言,番薯更便于种植。不乏创意的北海人便将番薯做成糖水,为单调的主食配上一道润喉的甜品。由于做法简单却爽口,它成了最受北海人欢迎的家常糖水之一。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槐花粉是什么?是大多数外地人闻之的第一反应。简而言之,即将新鲜采摘的槐花以凉水浸泡发软,与米粒入石墨碾碎,出糊小火烹煮,冷却后再拉伸出型。来自北海传统古老手作的槐花粉,承载着太多北海人的夏天记忆。异地漂泊的游子往往在看到遍布街头的“槐花粉”三个字时才真切明白,到家了。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沙谷米也是一道别处罕见的本土小食,多产自乾江。尽管制作工序复杂,却一直还有人坚持用古法制作,将提取出的甘薯淀粉和状元薯淀粉加工成这粒粒浑圆的沙谷米。因而才有了这北海最传统、最本土的糖水,融情于味。在北海人心中,沙谷米与槐花粉是糖水界处同等地位的双姝。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阿姨,一杯白凉粉!” 冰镇后的白凉粉,往往是小学门口放学时学生争先购买的消暑零口。白凉粉由植物凉粉胶制作而成,配以精心熬制的红糖水,二者交融,红白相拥。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福建台湾常提的烧仙草,北海则称之为黑凉粉。现代工艺让植物仙草换了新的模样,却依旧保留了固有香味及清凉本性。由于其比白凉粉更有韧性,老北海更喜欢黑凉粉和白凉粉搭配着吃,虽然价格相同,却口感倍增。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由凉粉草制作而成的青凉粉,味甘,有区别于黑白凉粉的独特香味,且清热利湿,是北海漫长炎热潮湿的夏天里独特的一抹绿。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北海人善用药材入食,汤水用以药膳熬制,糖水也可用以药膳烹煮具疗效。生地,清热凉血,与绿豆相辅相成,这样的搭配多见于糖水铺或凉茶铺。炎热夏天里,一杯研磨得细腻又还带有几分颗粒感的冰镇生地绿豆,就是本地人的“可乐”,清热消暑。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咸甜党自古水火不容,但一碗北海豆腐花,足以让他们握手言欢。黄豆浸泡,打浆,滤渣,滚煮,以独特的手法与技巧磨制成白嫩爽口的豆腐花,吃的时候再加入黄澄澄的糖水,色相味俱佳。小时候周街有阿姨推着糖水车到处叫卖,“一碗豆腐花”,便是童年里对傍晚生活最好的交待。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除了绿豆海带糖水,绿豆还可熬煮成沙,佐以白糖提味,并入陈皮相融。一直以来最喜欢过夏天,因为夏天会有吃不完的水果,可以随意吃的冰淇淋,还有冰镇的绿豆沙。对于北海人而言,绿豆沙=夏天。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妈妈,我有D热气。”“食碗龟苓膏喂。”龟苓膏似乎是除凉茶外北海人最爱的下火佳品。用龟板和土茯配以生地黄、蒲公英等药材制成的龟苓膏,味苦性寒,加入炼乳或蜂蜜降苦,便成了夏天最降火的糖水之一。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这是一款光听名字就知道是做什么用的糖水。生活在天气炎热潮湿的两广地区的人们,常受热邪、湿邪等折磨。善用药材的两广人,结合药材之理,合理搭配一清一补的药材,烹煮成可清热气补元气的清补凉糖水。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甜苦相对的银耳与莲子,加几颗红枣,在冰糖与水的熬煮下产生独特甜味,羹浓味甜,口感浓甜润滑。由于这款糖水有润肺养胃、美容养颜的功能,更深受女生们的偏爱。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马蹄打碎成汁,入淀粉,手打制作出极其独特Q弹的马蹄糕糖水,多年来一直在本地某老式糖水店里是最独特的糖水代表。无论什么时候尝上一口,都好像坐上了时光机,遇见童年里那个爱吃QQ糖的自己。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桂圆,又称龙眼,其树屡见于城区道路两旁。想必大多数北海人都有这样的回忆,每到龙眼成熟季节,约上三五伙伴,你爬树摘果,头抬很高的我便站在树下等着接。将桂圆肉(北海人称元肉)和白果以红糖水熬煮的最后一步,往往会加入煮熟剥壳的鸡蛋。外地的朋友在糖水端上来后看到整个鸡蛋都有点吃惊,但尝了却发现有种莫名的和谐感。很负责任地说,这是一款更适合冬天吃的糖水。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没错,这是甜的。鸡蛋、牛奶、白砂糖在没有水的干扰下,文火小炖,蛋香交织于奶味。名字虽然简单,却包含太多北海人对其的热爱。冬天里,一份炖蛋瞬间暖和身体,温暖自己的心。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心急吃不了杏仁糊。热乎乎的杏仁糊,舀上一勺,得吹上几口凉气才敢入口。然而舌尖一触,就好像雪在口中融化,香气弥散,温润的甜味回味萦绕。杏仁糊不光看起来白,吃起来也有美白的功效。但讲真,甲之杏仁糊乙之砒霜,也有人吃不惯杏仁这股独特的味道,往往吃上一口就放弃了。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知味|这十八碗糖水,把北海打包带走

并非时下流行的芋圆,芋头西米糖水里可是货真价实的芋头。当透明滑溜的西米,与煮得软糯的芋头相互碰撞,一勺入口,这难以形容却满满幸福感,让人唇齿留香不说,回味亦是绵长。每个北海人心中都有一款自己最爱的糖水,每一份糖水于每一个北海人而言又有太多太多故事。一份糖水,不过是一碗温情,一勺温柔。[ 福利 ]一份北海人常去的糖水铺清单·海运糖水丨海城区长青东路29号附近·芳华甜品丨海城区文明路与中山路交界·好再来甜品 丨海城区解放路人民剧场对面·阿拾糖水丨海城区三中路东里1栋后4、5号铺面·梁姨糖水丨海城区中山公园后门小推车·夜市小摊丨海城区富贵路夜市钟叔牛杂对面·港湾糖水丨银海区侨港镇侨港风情街(近侨港市场)·24栋糖水丨银海区侨港镇侨南路14号(如遗漏了你心水的糖水铺,可文末留言告知)与H君分享更多,请添加微信号:HelloBeihai01

| 罗日杰

摄影 | Kilie

策划 | 海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