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3年撒出100多億,他才是最低調的那尊神!

他說話直率,曾經得罪過不少圈內人,卻依然不改本性。他是很多創業者眼中的貴人,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無數人的精彩人生,卻總說自己“70%是撞大運,30%才是能力”。他就是經緯中國創始合夥人張穎。

3年撒出100多億,他才是最低調的那尊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張穎最初是在加州舊金山分校學的神經生物專業,畢業後的主要工作也是從事癌症分析,“提煉細胞、抽血、提血、提煉DNA,用軟件做大數據分析。”

照理講,收入不錯,日子也很清閒,應該知足,不過張穎卻非常不喜歡,所以後來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西北大學就讀商學。正是在凱洛格管理學院,張穎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人的一生會遇到10個十字路口,如果十個路口連走錯三四個,就會越走越偏”。

從此,張穎走上了投行的道路,他先後在著名的所羅門美邦、旅行者集團、荷蘭銀行工作了七八年,年薪超過百萬美元。

貴人相助

機緣巧合,張穎碰到了美商中經合的劉宇環,1999年李開復博士創立“創新工場”時,正是此君第一個送去500萬美元。

正是從劉總那裡,張穎學到了“投資企業,不光要給錢,還要給熱情”的“劉氏”投資精髓。

當時,中經合想進軍亞太業務,苦於缺少一匹開疆拓土的“狼”,儘管張穎根本就沒有創過業,完全不知道早期創業者是怎麼想。但是,劉總從張穎那雙桀驁不馴的眼神中讀到了血性。就憑著這一點,他就把到中國大陸開疆拓土的擔子交給了張穎。

2003年7月,張穎回到上海。那半年是他最難熬的時光,“看了無數個項目就是沒有任何思路。”直到平安夜去國貿大廈陪客戶吃飯,他無意中在電梯裡看到一則液晶顯示屏。

張穎突然想起自己曾在硅谷的雅虎大廈也見到過類似的顯示屏。“美國有,中國一定會有。”張穎非常興奮,立馬拉著左凌燁,直奔兆豐大廈。

當時非典還沒過去,江南春一單生意都沒有,可每天要燒掉好幾百萬,軟銀的那點A輪最多撐到年底。

但是,張穎就敢出手,而且一投就是1000萬美元。

兩年後的2005年7月14日,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江南春身價一躍超過20億,張穎的那1000萬美元也變成了4000多萬美元。

此後的一個月,愛康國賓、3G門戶、傲遊瀏覽器、大旗網等案子一個接一個撲面而來。

平臺很重要,團隊更重要

背靠大樹好乘涼。2008年1月28日,張穎幾乎沒費什麼周折,就把經緯創投的老大與中經合的劉總邀到一個談判桌上,隨後就成立了經緯中國。

經緯創投1977年創辦于波士頓,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創業投資基金之一,與紅杉投資、凱鵬華盈幾乎是同時起步。經緯創投的客戶名單中有蘋果、聯邦快遞等50家上市公司,投資回報率多年穩定在全美前5。

光有番號還不行,還需要團隊。張穎首先找到了數學神童,前易趣網的邵亦波。當時邵總為了愛情,在電商大爆發前夕,跑到美國生3個孩子,做起了全職家庭煮夫。“國內賺錢機會,勝過當年牛仔在舊金山淘金,而且不用全職工作,”張穎的短短兩句話立馬讓邵亦波內心翻江倒海。

團隊的其他成員如中經合的左凌燁、凱鵬華盈徐傳陞等人都是張穎多年的鐵桿,不存在任何磨合問題。

此後,經緯中國短短一個月就融到2.75億美元。

機會稍遜即逝

2008年8月16日召開董事會,大夥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張穎卻缺席了,因為他得知360的傅盛剛剛離職,所以沒等董事會開完,他就直接約傅盛喝茶去了。

張穎一方面建議傅盛去麗江附近的虎跳峽徒步,同時盛情邀請傅盛過來做副總,拿百萬年薪,“先來經緯學學投資,之後找準方向再創業”。

正是傅盛的加盟,經緯中國周圍迅速聚集了一批頂尖的產品高手。4個月後,經緯中國就出手投資馮鑫的暴風影音1000萬美元。之前傅盛與馮鑫彼此都曾共過事,知根知底。

7年後的2015年3月,暴風影音在A股瘋狂連拉35個漲停板,如果不是因為國內上市要拆除VIE架構,經緯中國不得不退出,您說張穎得賺多少。

2009年9月傅盛出任可牛影像董事長兼CEO。張穎沒有絲毫猶豫,果斷投資3000萬,並促成後來獵豹和金山的合併。5年後的2014年5月,獵豹登陸紐交所,經緯當年所投的3000萬瞬間變成了12個億,5年回報超過40倍。

此後,博納影業、安居客、理邦精密儀器、世紀互聯相繼上市,經緯中國很快就解決了“吃飯”問題。

該反思就要反思

也許張穎受到邵亦波早年做易趣網的影響,“電商玩玩概念可以,要賺錢很難”。所以那兩年,經緯中國對投資電商行業非常謹慎,由此錯失了包括聚美優品、京東、唯品會等一批獨角獸公司。

尤其是2011年底錯失了李學凌的YY語音,張穎怒了,他果斷決定作出兩個重大調整。

第一個調整就是公司文化。取消彈性工作制,迴歸到正常早9晚6,“活少錢多的事情壓根就不存在,不要總是罵老闆坑爹,好好幹活,提高能力是王道。”

第二個調整就是發展戰略。張穎決定越過“什麼東西都想看,什麼東西都想投”的初級階段,強勢出擊,“遇到好的創業公司,不吃飯、不回家、不睡覺也要把它拿下,這就是投資的兇悍。”

同時明確“三類公司不能投”的鐵律。“第一、想象空間有限的公司不能投,沒故事沒題材,就不可能在資本市場賣個好價錢。第二、發展節奏慢的公司不能投。互聯網時代不進則退,節奏慢就要被吃掉,死守就能是死路一條。第三,股東結構複雜的公司不能投。企業發展初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關鍵時候必須有人在挺身而出。”

聚焦、聚焦、再聚焦

那一年,小米成立,微博大行其道,美圖秀秀上線移動端。當時,很多投行認為移動互聯網不過是PC的延續,而張穎則從傅盛的成功案例判斷,“移動互聯網根本不是延續而是在顛覆互聯網”,他預感移動互聯網的機會比PC要大至少5倍-7倍,而且持續更加持久。

於是,張穎決定將經緯中國聚焦到“移動互聯網”的戰略上來。

他把團隊分成8個小組,包括交易平臺、互聯網金融、移動醫療、新技術、O2O、社交社區等等,每個人重點關注1-2個行業。

接下來就是瘋狂看項目。2011年,經緯中國收到2萬份計劃書,看了2500個項目, 2012年更是收到4萬份計劃書,看了3200個項目。

2011年底,張穎見到了陌陌的唐巖,那是“痞子派”與“江湖派”兩大高手之間對決, “陌陌只有靠唐巖的霸蠻才能做得起來”。此後,張穎根本沒在估值等條款上囉嗦,10分鐘後就決定投2240萬美元。

2012年冬天,張穎與餓了麼的張旭豪吃宵夜,服務員上了一套餐具,餐具外面寫著“戰鬥碗”,當中寫了一個“贏”。張穎想要一個,服務員卻不肯賣,結果一個星期後,張旭豪寄給了張穎一個“戰鬥碗”。他由此認定張旭豪“想盡一切辦法想要贏,特別好勝”。

於是,2012年底,張穎就了餓了麼的B輪領投投資人,而且一投就是幾千萬美金,佔20%股份,且持續加碼3輪。

在隨後2011-2014年的資本寒冬裡,經緯中國以驚人的速度投出了150多家移動互聯網項目。張穎的投資清單裡出現了Nice、口袋購物、滴滴、快的、e袋洗、土巴兔、獵聘、餓了麼等一長串公司。

如今,經緯中國管理的資金規模超過150億,累積投資了320多個公司。張穎也當起了帶頭大哥,他的背後有一隻神秘的28人支持團隊,包括招聘、公關、政府關係、數據分析、醫療服務等等,“不管是主投或跟投,最大或最小的股東,只要被投公司出事情,總會第一時間幫忙”。

張穎對創始人極其尊重,他永遠恪守三條原則,“第一是永遠不折騰創始人;第二是換位思維,不揭穿創始人的小心思;最後就是強大的投後幫助,幫忙不添亂。”

“說實話,我們做投資的,對一個行業再瞭解再熟悉,也只是這個行業裡優秀創業者的幾分甚至十幾分之一......,賭對了,人家成功了,我們應該懂得站在鎂光環之外,知道賺到是運氣好賭對了人,跟自己沒太大關係;賭錯了,錢賠光也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嚴肅的買賣”

在美國長大的張穎說話總是夠直接,夠一針見血。如果您在經緯中國的微信、微博隔三差五看到一些真知灼見,那一定就是張穎的真情流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