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尴尬的“神操作”?

侃聊天下


论“神操作”,我只服明朝正德皇帝“御驾平叛”。

正德十四年,御史萧淮上书揭露宁王朱宸濠诸多罪行,于是正德皇帝决定先行收回宁王的护卫军,宁王大惊之下,于是决定起兵叛乱。

朱宸濠是第五代宁王,他老祖宗一代宁王朱权原来的封地在大宁,曾“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朱棣靖难时称向他借兵,并言靖难成功与他共天下,结果朱棣靖难成功了,他被坑了,封地也从大宁到了江西南昌。

朱宸濠呢,其实本身没有实力起兵叛乱的。他受到了术士的蛊惑,忽悠他说是天生一幅帝王相,于是朱宸濠就做起了皇帝梦,得知要被削减护军的消息,皇帝梦还不醒,以为老天要让他学习朱棣一样,通过靖难才能获得皇位,于是才敢起兵叛乱。


正德皇帝的神操作便从此说起!

正德皇帝此时正被廷杖死了十几个大臣的事搞的心烦意乱,江南之行也没成功。一听到朱宸濠谋反,于是兴奋的找到上战场的借口——御驾亲征。

正德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正德皇帝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自称,从北京出发,开始了他的平叛之路。不料刚从北京走到涿州,就传来了“坏消息”,王阳明已经平叛成功。正德皇帝受到捷报,哭笑不得,他很鄙视这位王叔,造反都不造的久点,也不说等等自己这位威武大将军就完蛋。为了继续能够南巡,遂封锁了消息,继续带兵往江西进发。


同时,正德皇帝派心腹找到王阳明,让他重新拟定奏报,其中必须要点明正德皇帝才是平叛的主要原因。就这样,次年七月,王阳明再次奏报,将平叛之功尽归于朱厚照,正德十五年八月,正德皇帝终于到了南京接受献俘。

正德十五年八月,南京校场上,有史以来最牛的“神操作”即将开始。在威武大将军旗帜下,大将军朱寿(朱厚照给自己起的名字),登上点将台,已经做了将近一年俘虏的朱宸濠被推出来,正德皇帝让人卸掉他身上的刑具,然后亲自指挥军队重新上演了一场宁王落网记,这才作罢。

自此,正德皇帝平定宁王叛乱,武功盖世!


虽然正德皇帝被称为历代皇帝中的第一顽主,但其实这何不是他这个皇帝的一种悲哀?他的一生,简直就是与封建礼教战斗的一生!依我看来,敢于直面敌人,不乏热血,勇气,就可以称为好男儿,不亏为谥号武宗,只可惜有心杀贼,无力打破礼教啊!


望风瑟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为了讨好自己的淫魔父亲,夺得皇位,他们开心地献出自己的老婆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人都是苦苦地追求权力。当自己的父亲是皇帝的时候,你很难不想当太子,随后当皇帝。因为皇帝,是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的,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同时,如果自己不当皇帝的话,怎么能保证自己的兄弟当上皇帝之后不对自己起杀心呢?纵观历史,为了夺权皇帝,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兄弟给宰了!

今天所要说的便是,后梁太祖朱温。此人还是很有本事的,在一定的意义上,确实是他结束了唐朝的统治。在古代,一般来说都是长子为大,立太子什么的也都是立自己的长子。可是,这个朱温的长子偏偏很早的时候就死了,所以他在立太子的事情上面也是拖了很久,自己的心理其实也是拿不定注意,该立谁当太子。朱温有一个养子朱友文,还有一个儿子朱友珪。

朱温自己也不知道该让谁当太子,没有明确表达要立谁为太子的意思,因此这两人都是极力讨好朱温,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皇位。拿什么讨好呢,竟然就是他们的妻子。

朱温这个人,非常的好色,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当然,朱温的老婆张惠还没死的时候,经常管教朱温,朱温很爱张惠,也很听她的话,其好色的本性可以说是被压制了。就在张惠死后,朱温简直是开始放飞自我了,后宫三千佳丽完全不满足,大臣的家眷也被他糟蹋过,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连自己儿子的老婆他都不放过。

最尴尬的是,朱温的两个儿子非常乐意,他们都愿意献出自己的老婆,夺得朱温的欢心,来增加自己的砝码。最后,还是这个朱友文的老婆比较让朱温满意,朱温便打算立朱友文为太子。

赵王硬要毛遂带兵,怎么说都不听

这里所说的毛遂,便是成语“毛遂自荐”里面的毛遂。这哥们其实非常的善于交际。当初,最为强大的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论赵国的实力,那是绝对打不过秦国的。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向其他国家求救了,赵国便想到了实力牛逼的楚国。

平原君那是毫不犹豫承担了这次的寻求救兵的任务,他的门下食客还是挺多的。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原君便打算挑选20人组成队伍,前去楚国,说服楚王,让楚国派兵帮助赵国。挑到第19个的时候,平原君怎么也挑不出一个满意的了。这个时候,毛遂出来,一顿交谈,折服了平原君,便让他也去出使楚国了。

到了楚国后,也是毛遂发挥的作用最大,成功说服了楚王。最终,赵国才没有被秦国所灭。毛遂的名气一下子那是大了起来,平原君也是待他更好了,赵王也开始重用这个毛遂。

没过多久,燕国发兵攻打赵国。这个时候,赵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毛遂。毛遂一看让自己带兵打仗了,这不是他所擅长的,于是坚持拒绝。可是,这个赵王硬要是毛遂带兵,同时还认为毛遂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不管毛遂怎么拒绝,赵王都是认为毛遂在谦虚,强命毛遂出征。

最终,赵军全军覆没,毛遂自刎了。


徐聊


我来说一个春秋历史上的“神操作”。

说话春秋时陈国国王有俩女儿,都长得国色天香。一个嫁给了蔡侯,一个嫁给了息侯。因为陈侯姓妫,所以这两姐妹分别被称作蔡妫与息妫。

公元前685年,息妫夫人想她娘了,就借道蔡国回陈国探亲,顺便去看她姐姐和姐夫。小姨子来了,蔡侯自然是要好生接待。可这一接待,蔡侯不淡定了,那小姨子真是美得稀里花拉,勾得他是口水直流。席间,蔡侯就各种挑逗和纠缠,息妫只好百般应付,假说怕引起姐姐怀疑,让蔡侯在她探亲回来时再找机会与他云雨。

蔡侯信以为真,就让息妫回了娘家。息妫在陈国省亲后,不敢再从蔡国回去了,就悄悄绕道回了息国。

息侯知道自己老婆被蔡侯调戏后非常愤怒,想出兵讨伐蔡国,奈何自己又国小力弱。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派人对楚文王说:来伐我,我求救於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意思是,你来打我吧,我就去向我老挑蔡侯求救,他来救我时,你就趁机打他,就可以灭了蔡国了。楚文王正在觊觎中原之地,送上嘴的肉自然要吃了。

就这样一来二去,按着息侯的主意操作,蔡侯被楚文王给逮住了。蔡侯在被俘后知道了自己原来是被息侯给坑了,心里那个不爽啊,于是也心生一计。蔡侯就在楚王面前极力夸赞自己的小姨子息妫美如天人,是个男人见了她都迈不开腿。楚地本就是蛮荒之地,楚王早就听说中原的女子如何地美艳不可方物,现在又叫蔡侯说得色心荡漾,就借巡游之名来到息国。

息国自然要热情招待楚王了。在宴会上,楚王见到了息妫,果然是国色天香,自己宫中的女人与她比简直就是丑八怪。楚王第二天就以答谢之名,将息侯请到了自己的军营中,酒酣之际将息侯抓了起来,把息妫带回了楚国王宫之中。

可怜的息侯,本为出一口老婆被调戏的恶气,没曾想最后是老婆被别人夺去,连国家都没保住,真是够尴尬的“神操作”啊。

最讽刺的还在后面,这楚王夺了息侯的老婆,没杀息侯,让他去做了守城的士兵。也不知道息侯守着楚王的城门,门里自己的老婆睡在楚王的床上,心里是什么感受?


挚守静笃


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本该因“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之美誉,名传千古,可是,由于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守城军在守城过程中,因“忘了关城门”的神操作,终致东罗马帝国亡国。

君士坦丁十一世“忘关国门”之战,在史书上被称作君士坦丁堡战役,参战双方分别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在讲这场战役之前,有必要对君士坦丁十一世以及他继位时的拜占庭帝国,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1449年,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奥斯曼帝国皇帝的支持下,登上帝位。但是,君士坦丁被指定为皇帝时,仍身在国外,身上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最后,他不得不祈求一名商人,坐着他的“小黑船”潜逃到他的国家。

继位时,拜占庭帝国只剩下一座城池(君士坦丁堡)。

如图所示,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时,拜占庭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对比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国完全被奥斯曼帝国包围。

君士坦丁十一世刚刚继位,就面临着奥斯曼帝国的灭国之战(更像是灭城之战)。

为了守住君士坦丁堡,守住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十一世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为帝国续命。

比如说,他寻求与西欧皇室联姻,希望能够找到一名强力的盟友;利用奥斯曼帝国内部矛盾,挑拨离间,以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向西方基督教国家求援,以同宗同源之情寻求帮助。

可是,弱国没有外交,更何况拜占庭面临的是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君士坦丁十一世作出的所有努力,在敌人强大的实力面前,一一化作泡影。

1453年,双方开战之前,拜占庭帝国能动员的兵力(包括奴隶在内),只有8000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了灭掉拜占庭,奥斯曼皇帝集结了20万大军。

即便如此,君士坦丁十一世仍然认为:拜占庭帝国凭借坚固的城池(世界第一堡垒),险峻的地形,只要能撑住奥斯曼的进攻而不败,其内部矛盾一定会爆发。到时候,奥斯曼帝国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拜占庭帝国就会有喘息的机会。

为了准备这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君士坦丁十一世发动全国(城)百姓,拆屋、拆教堂用以坚固城墙、士兵四处出击搜集粮草、将全国(城)所有兵器全部集中起来,然后再次分配给所有作战人员。

之后,君士坦丁十一世将全城细致地划分战区,根据不同的地形布置不同的兵种,同时,还派出使者继续向西方国家求援。

一切就绪,只待一战。

这一年春天,君士坦丁十一世率先挑起战争,奥斯曼帝国大兵压境。

奥斯曼帝国凭借强大的兵力,发起3次大规模攻城战,却三次被挫败;然后,敌人奥斯曼军队又以大炮、海军、挖地道等方式偷袭,均以失败告终。

20万人围着一座君士坦丁堡,整整打了53天,共消耗了约5000发炮弹和5.5万磅火药,愣是没打下这座城池。

恰如拜占庭皇帝所料,君士坦丁堡久攻不下,奥斯曼帝国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如果再拿不下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皇帝的帝位甚至难保。

换言之,留给双方的时间都不多了。

5月29日,奥斯曼人再次发起总攻,君士坦丁十一世出动了包括老人孩子在内的所有作战力量,他们试图依靠坚固的城墙继续死守。

就在双方陷入鏖战时,几名奥斯曼士兵发现了一个开着的小门——凯尔卡门。

一时间,这几名奥斯曼士兵蒙住了:难不成,拜占庭人还有余力布置“空城计”?这扇开着的城门,莫非是引诱奥斯曼人进去,然后来个包饺子(围起来杀掉)?几个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尴尬地看着这个开着的门,想着到底进不进去。

进去,有可能被包饺子;不进去,就得硬着头皮去攻城!

想来想去,他们最终下定决心:管他呢,大不了就是个死呗!被围起来杀掉,好歹也是种痛快的死法。

于是,这几名奥斯曼士兵悄悄地穿过凯尔卡门,然后做好充足的准备,以防御莫须有的围攻。可是,当他们站在君士坦丁堡城内,也没有遭到任何进攻。此时,他们才意识到,一向小心谨慎的拜占庭皇帝竟然忘了关城门!

正是这座忘了关掉的小门,使得拜占庭人的抵抗意志,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顷刻间丧失战斗力。号称“欧洲之盾”的君士坦丁堡,也在这一天,被奥斯曼帝国攻破。

城破之际,君士坦丁十一世带领他的禁卫军,冲入敌阵,以身殉国。

至此,罗马帝国覆灭,这座千年帝都最终落入奥斯曼帝国手中,欧洲历史也因这一战,由中世纪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守国门”的末代皇帝,忘了关城门导致,不得不说,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这一失误的确有些尴尬。


记者李满


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时期大名鼎鼎的日本大阪第四师团的神操作。说到大阪师团不得不提到他们内部的三不要原则,第一条是不要主动追击逃跑的敌人;第二条是不做无谓的牺牲;第三条是不参加不合理的战争。这有一个例子,话说当年李宗仁被围,好不容易杀出血路突围出去之后已经是人困马乏,战力大损。谁知在逃亡途中遇到装备精良大阪第四师团,原以为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谁知第四师团官兵自顾自的生火做饭,对李宗仁所部视而不见。在他们的心中所谓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帝国主义神马的根本不存在。唯一重要的就是自己小命和小钱钱。




不好意思扯远了,下面来介绍一下日本大阪第四师团的神操作。在日本国内大阪第四师团就不本分。第一个神操作,据说有一次,一个大阪第四师团的二等兵兵因为在市中心闯红灯,与当地警察发生了冲突。结果第二天大阪第四师团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就带人去把当地公安局给砸了。这还不算啥,要来说一说第二个神操作,在说之前先提一下第四师团奇葩的核心成员,第八联队,那可是第四师团中神操作的翘楚。大战前官兵集体装病。话说其他联队接到命令后都准时出发了,唯有大阪第四师团第八联队迟迟不动,原因是师团内患病人数激增,而患病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尤其是一些老兵油子早就以生病为由住院去了。每天吃着牛肉罐头还劝在医院诊治的伤病不要那么拼命。气的各个联队长亲自坐镇医务室,才勉强组织部队出发。


到了中国还真是给日本人长脸,那神操作一波接着一波。因为日本大阪第四师团中的军人大多是大阪的贩夫走卒,做生意是一把好手,曾多次把军队中的军火卖给八路军谋取利益。原则上只要价钱美丽,节操都可以给你。开个小玩笑,不过第四师团真不愧是生意人,做起生意来一套一套的,有军火卖军火,没军火呢?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当时第四师团正在泰国曼谷附近休整,与其他不愿意投降的军队不同,大阪师团又来了一波神操作,一早就屁颠屁颠的投降事宜准备好,就等着美军来接受投降了。之后兴高采烈的回到日本,对就是兴高采烈你没看错。更奇葩的是第二天大阪师团就有人跑到美军的军营,整齐的摆开摊位,出售战争纪念品。


谈古小生


说起神操作,那就不得不提土耳其和朝鲜。

先说土耳其吧,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为了面子问题,非要多拉几个小弟,组成联合国军,证明自己不是单打独斗,这是“多数国家的意思”。于是,土耳其也跟着掺和进来了。

其实,土耳其也没派多少人,就出兵5000人,组成了土耳其旅,跟在美军屁股后面打酱油。当然,土耳其人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主力,作用完全就是撑面子,所以大多数士兵就没有做好好好打仗的准备。

首先,士兵们主要来自土耳其东部山区的乡镇,大多数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这次算是公费出国“旅游”了。还有,据说就连土耳其旅的旅长,都不会说英语,让美国人指挥这样一支队伍,确实有点困难。以至于在后来的战场上,因为沟通不畅,土耳其旅的战斗异常的混乱。

最后,土耳其旅来了5000人,伤亡3514人……

虽然仗打的不怎么样,但是土耳其旅也有自己值得宣扬的地方,据说他们成功的伏击了一支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缴获了一面中国军队的旗帜,然后放进了博物馆。

就这面旗子,你们确定是从中国军队手里缴获的?


好,再说说朝鲜,这件事情发生在1976年。

当时朝韩边界地区有一棵树,挡住了联合国军的视线。于是,联合国军负责人就带了一帮人去砍树。结果,朝鲜方面来了一群人,说啥也不让砍。

你不让砍我就不砍了?太小看我们了吧。

于是,这位负责人回去拉了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拎着斧头来砍树了。结果朝鲜方面也不示弱,哗啦一下冲上来,对着想砍树的韩美人员就是一顿锤。结果,竟然把联合国军负责人博尼法斯上尉给锤死了……

美国人恼了啊,我就是砍韩国这边的一棵树,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不行,必须砍。于是,召集了一大群人,当中还很多打架高手,浩浩荡荡的在大部队的保护下又来了。这一次,美国人决定了,要是朝鲜敢再打,那就来真的。

朝鲜方面一看,来的人还真不少,算了,你们砍吧……

结果,这棵树就这么砍了。联合国军回去之后,一阵阵的后怕,觉得朝鲜这脾气,说不定以此为借口打起来呢,赶紧调兵吧。于是,大批军队紧急待命,预防发生冲突。

当然,没打起来。

不过,朝鲜也想挣足面子,于是研究了一下缴获的一把砍树的斧子,发现上面写着“Made in Austria”(奥地利制造)。于是,他们决绝的与澳大利亚断交了。

澳大利亚一脸懵啊,咋回事?忽然断交什么意思?

也不知道是哪个坑货翻译的,明明是“奥地利制造”,结果躺枪的是澳大利亚……

一直到2000年,双方才复交,这操作,太尴尬了。

(PS:有资料说,上面的故事来自朝鲜外交官的说法,但他其实记错了时间,早在砍树事件一年前,还发生了亨德森少校事件,大概就是美国军官亨德森在韩朝边界的一个长椅上坐着休息,结果朝鲜人不让他坐,双方发生了争执,然后附近的韩军拎着斧子来帮忙了。结果斧子被朝鲜人夺走,翻译就把奥地利认成了澳大利亚,断交了……)


七追风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尴尬。既然是“神操作”怎能尴尬?只有跳大神的操作才能达到尴尬的效果。

而说起历史上的神操作,委员长可以说做了一个很好的现身说法。

而戎马一生的委员长,平生最尴尬的操作,自然是对漠北蒙古的“据理力争”。作为所有中华儿女心中的痛,委员长自然感同身受。

平心而论,漠北蒙古的丢失,本来责任不在委员长头上。这块自19世纪末就被沙俄“黄俄罗斯”计划圈起来的地区,一直被沙俄及苏联看做自己的领地,最起码也是势力范围,在敌强我弱的大环境下,共和国之前的历届政府无论如何也是保不住的,所以漠北蒙古丢失这样大的锅,只让委员长来背,明显有点接锅侠的味道了,明显是不公平的。

但是在积贫积弱的近代,我们也不是对列强的侵略毫无办法,最起码我们可以通过站队尽可能维持国家权益,比如一战时期站队协约国,虽然最后的协约国都是侵略我们的一丘之貉,但最起码我们终止了对德国的庚子赔款,不能说毫无作用。

而在二战时期,这种借力打力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通过二战时期我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抵抗,有力牵制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极大减轻了同盟国阵营其他国家尤其是英美的压力。鉴于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3年邀请委员长参加开罗会议,为收回台澎群岛等领土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这次会议明显让受宠若惊的委员长飘起来了,战争还没胜利,委员长领导的国民政府就产生了“等胜利”的思想,开始了“反共”的步伐。

而这种消极怠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1944年豫湘桂会战的一溃千里。此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山穷水尽,在美国逼近本土的情况下,急需打通到东南亚的大陆交通线。

日本的战略在后人看来是真正的脑残行为,因为这样相对强悍的兵力无论攻击延安还是横扫重庆都绰绰有余,而且效果比打通交通线更有意义。但即便如此,日本帝国主义也在最后的疯狂中撕下了委员长政府烂泥扶不上墙的伪装。

豫湘桂会战震惊世界,罗斯福先前希望援助国民政府反击日本减少美国伤亡的设想泡汤,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宿敌斯大林,并在雅尔塔会议上对苏联做出了巨大让步,其中就包括漠北蒙古维持现状。

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密谋是对我国权益的巨大损害,但蒙在鼓里的委员长即使知道结果也无可奈何,只能屈辱地签下承认漠北蒙古独立的条约。

一场战役的失败就失去了157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真正的弱国无外交,理当令所有中华儿女牢牢铭记。如果事已至此也就罢了,毕竟国力摆在那里,非委员长人力所能及。

但割让漠北蒙古的委员长却成了努力挽救尴尬局面的人,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尴尬中。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承认漠北蒙古独立。在此前的1945年8月24日,立法院表决通过《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10月20日漠北蒙古举行公民投票,漠北蒙古在苏联操控下以97.8%的高票数通过独立公投。

但随着委员长败退台岛,开始指责斯大林帮助共党。1952年,台岛当局在联合国控告苏联,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大会505号决议谴责苏联,是为“控苏案”;

事实证明,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控诉都是苍白无力的。1953年,台岛当局援引苏联并未做到“不援助共党”等条件,宣布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承认漠北蒙古的独立,并下令将漠北蒙古重新纳入“中华民国”的版图之内。

虽然委员长在台岛进行了异常沉痛的检讨,承认自己在漠北蒙古问题上的失职,但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委员长只能通过地图开疆和日记强国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谓心迹。

其实早在1946年国民政府承认漠北蒙古独立后,国民政府就绘制了包括漠北蒙古在内的中华民国全图,并在漠北蒙古位置标注已承认其独立。

事实上,虽然当时的国民政府国力孱弱,但此时的罗斯福已经去世,继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如果国民政府在漠北蒙古问题上不让步,苏联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无法轻举妄动,因为盟友美国有原子弹,但委员长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一切。

所以事后诸葛亮的委员长只能用地图开疆的方式,告诉后人当年自己的愚蠢决策压根没有发生过。因为共和国和已成既定事实的漠北蒙古建交,所以共和国才是丢掉漠北蒙古的元凶;而因为委员长在日记里不承认自己丢了漠北蒙古,于是这就成了历史事实。

今天的所谓蒋粉国粉,为洗白这段不堪往事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委员长没有丢掉漠北蒙古,即使丢了也没有承认过,所以责任都是别人的。

这种观点,静夜史表示很有道理,因为毕竟当时不是委员长签的字,而是蒋经国。既然大家没有证件证明蒋经国就是委员长的儿子或者得到了委员长的授权,因此委员长是清清白白的,所以漠北蒙古真的不是委员长丢的。

妙啊,这样的“神操作”,除了尴尬,还有什么?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说到最尴尬的神操作,听过靠跳大神防卫首都,然后被灭国的吗,这就不得不提到宋钦宗了。宋钦宗正是靠自己不断的作死,才成功被金人俘虏,吃了几十年牢饭。

靖康元年,金人大军南下,兵临开封,吓得爱作画的宋徽宗急急忙忙退位,把皇帝宝座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宋徽宗退位之后就用烧香的名义跑路,留下了儿子宋钦宗在开封面对金国大军。

宋钦宗也是不愿意登基,说自己得了重病,奈何大家都需要一个顶雷的倒霉蛋出来,然后就强行把宋钦宗扶上的皇位。宋钦宗一开始也算是英明神武,任命了李纲负责保卫首都。

李纲也是不负众望,他下令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短短几日就把繁华的汴梁打造成了铁桶一样的碉堡。且亲自督战,多次痛打进犯的金兵。

后来金兵也考虑到自己孤军深入,不适合和北宋打消耗战,就提出求和。宋钦宗当然赶紧答应,还送了大批的金银。这时李纲又提出要在金兵北撤的时候,出击金兵,没想到这个计划被北宋大臣给透漏金兵,金兵质问宋钦宗,吓得宋钦宗赶紧把李纲撤职来平息金兵的怒火。北宋朝廷的主和派还在黄河南岸立下了旗杆,下令宋兵不得越过此杆,生怕惹恼金兵。

后来宋钦宗又自做聪明,联系西辽,想两面夹击消灭金国,没想到联系西辽的书信被金兵截获,这是宋钦宗的第一次神操作。金兵大怒,再一次起兵南下,一路过关斩将兵临开封。

史上最骚的操作出现了,宋钦宗这次任命了一个声称会撒豆成兵的神棍郭京负责开封防卫。

在宋代史学名著《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了一个叫郭京的人。郭京本是一名守护京城的小兵,自称“可以掷豆为兵,且能隐形,今用六甲正兵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可以破敌。临敌正兵不动,神兵为用,所向无前。

当时的孙傅事东京守御使,他听说郭京是神仙下凡,会法术,就把郭京推荐给了宋钦宗。郭京也是个大忽悠,在朝堂上把皇帝和大臣都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然后宋钦宗就加封郭京为武略大夫,兖州刺史,负责开封的防卫事宜。

后来金兵攻打开封,发现四面城门大开,城楼上有人不断跳来跳去。金兵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这是郭京大师在做法请天兵消灭他们,看着城门大开也没有守军,金兵就直接冲进了开封,一路上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抓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还有一众皇室成员,并把他们押解北上。

所谓的靖康之耻就是这么来的,想靠法术消灭敌人,宋钦宗的操作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尴尬了。


西山讲历史


要说历史中让人感觉到尴尬的神操作,我觉得有很多,不过也正因为数量太过于繁多,为了避免大家产生目不暇接的感觉,在这里我就仅介绍几个比较经典的案例。

十五人就敢称皇帝的李成福

关于我国历史中的最后一位皇帝到底是谁,一般公认的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与此同时,也有人怀着不同的看法,觉得袁世凯才是我国历史中的最后一位皇帝。

而也正在大家为溥仪和袁世凯到底谁是最后一位皇帝争论的时候,有一个人的存在我觉得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这个人就是我们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李成福。

李成福的前大半辈子非常平凡,只是一个会点风水的普通农民。

不过在80年代末期的时候,不甘于平凡生活的李成福却开始产生了要夺取天下、称王立帝的狂妄想法。

李成福的这个想法在现如今的很多人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但在那个年代,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在想法萌生之后没多久,李成福就开始为自己的想法付出了行动,接下来他凭借着自己所拥有的风水才华、凭借着口绽莲花的忽悠、凭借着高官厚禄的封赏,很是简单地忽悠到了几个普通农民,在这几个农民的拥护下建立了万顺天国。

在他当上了“皇帝”之后,在他的努力下,他的万顺天国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历经两年时间,就从原本的几名成员发展到了15人的规模。

1992年,是万顺天国发展得最为繁荣的时期,这一年他们攀登到了巅峰,也正在这一年,他们从巅峰之上跌落到了万丈悬崖下,很快就被摔得粉身碎骨,这一年在5辆警车的包围下,他们没能做出多少反抗,就直接被灭了国。

土耳其空军和海军的生死决战

在1974年的时候,原本就一直存在着深仇大怨的土耳其和希腊为争夺一座岛屿爆发了大战。

正在希腊和土耳其纷纷调集大军展开激烈对峙作战的时候,一场意外突然发生。

因为土耳其的空军战斗机在海洋上空急速掠过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一方的三艘驱逐舰错认成了希腊的驱逐舰,所以在紧张的气氛中,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对这三艘驱逐舰进行了攻击。


在土耳其空军战斗机的攻击下,这三艘驱逐舰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其中有一艘驱逐舰的运气不是特别好,直接就被自己人的飞机给击沉到了海底,至于其他两艘驱逐舰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战斗中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死伤了不少的士兵。

而根据战后的统计,土耳其海军在这场自相残杀中一共有232名士兵为自己空军战斗机的错误判断付出了生命代价。

被自己人飞机炸死的美国中将

珍珠港爆发之后,美国人在群情激奋下参与到了二战之中,并分别向欧洲、太平洋派出了士兵。

正在美国人对欧洲展开诺曼底战役的时候,一件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同样因为空军的判断错误,美国的一名中将和百名士兵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1942年,美国陆军中将麦克奈尔正在巡视战场,凭借着美国军队当时的火力强大,麦克奈尔原本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的,只不过在美国轰炸机携带着强大火力向德军挥洒炸弹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因为轰炸机提前向自己人的阵地丢出了炸弹,所以倒霉的麦克奈尔就在自己人投下的炸弹中,被炸得粉身碎骨,与其他倒霉的士兵们一起丢掉了性命。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中一些令人感觉到尴尬的神操作,15人就敢称皇帝、自己的战斗机干翻自己的三艘驱逐舰、自己的飞机炸死自己的陆军中将等等,我觉得都可以称得上是尴尬之极。


孤客生


要讲“神操作”,不得不佩服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最宠爱的情人、克里米亚总督、俄军大元帅格里戈里·波将金。他的“神操作”后来驰名世界,因此而诞生了一个特定的英文单词“波将金村”,意思是弄虚作假、表面繁荣。

1787年1月,为了庆贺刚刚获得的克里米亚,女沙皇决定率领宫廷成员和一部分外国使节,沿第聂伯河南巡,以向世人展示在她的治理下,俄罗斯有多么强盛,人民是多么安居乐业。

女皇和他的朝臣使节们所到之处,见到的全是青山绿水中漂亮整洁的村庄,牛羊在自由自在地游荡,鸡鸭在欢欢喜喜地觅食。男人女人们或者挤奶放羊辛勤劳作,或者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送女皇的南巡团。如此这般,女沙皇自然龙心大悦。

但是,有外国使节发现了蹊跷。在他们写回给本国的报告中,或者提供给媒体的文字中称,他们在第聂伯河两岸看到的漂亮村庄,大部分是假的或者是移动的,那些放牧牛羊或者迎送他们的村民,也是找人装扮的。

事实证明,这一切正是波将金策划和导演的。为了配合女沙皇,波将金发起了这个“可移动的村庄”项目。因为女皇的大部分行程都在第聂伯河上,所以这些“移动的村庄”主要出现在第聂伯河两岸。他用一些色彩鲜艳的木板,在河两岸建了些小村庄。

等女沙皇的船队一驶过,马上将村庄的房子拆下,赶到下一个地点,所以是“移动的村庄”。不但村庄可移动,波将金还让自己的士兵和军官们的妻子,装扮成村子里的木匠、挤奶工、缝纫工、牧民,在村子周围的房前院内自由活动,一副安宁兴旺的景象。

村庄被移往下一个地点时,假扮的村民也一并赶过去,同样的戏份再演一场。所以女沙皇的船队行到哪里,看到的都是如诗如画、欢乐吉祥的场面。波将金的戏份做得很细致,他让人将临河的一面房屋,涂上一层鲜艳的颜色,青山绿水中更加漂亮如新、五彩缤纷。

由于“波将金村”还有可拆卸、移动、组装的特点,所以它也不仅仅是弄虚作假、虚假繁荣的代称。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活动房屋的普及和大受欢迎,它更成为“活动房屋”的代名词。有些专门生产活动房屋的公司,干脆取名“波将金有限公司”。

尤其在一些滑雪胜地、登山基地,季节性购物中心、度假胜地、酒店、赌场、娱乐中心,也被叫作“波将金村”,或简称“波将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