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脂肪味”居然是一種口味?人人都吃過

每天收聽我們的消息

為您推送前沿科普知識


做人其實挺難的。

吃得多還不胖的“隱形吃貨人口”,實在是太少。

“脂肪味”居然是一種口味?人人都吃過

儘管美味的食物有各種缺點,人們還是愛不釋口。

能量高的食物,尤其是是甜、咸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口感可能更好。

為什麼人類更愛吃“高能食物”?

當食物來源稀缺時,我們的祖先需要尋找營養豐富的高能食物。在饑荒或嚴冬時期,能量較高的食物可以讓他們生存下來。

饑荒也會留下不良影響,這些饑荒不僅對當時的人們造成了巨大影響,也通過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後代。

有研究表明,在大饑荒下出生成長起來的女性,更容易患上肥胖症,而當時所生育的新生兒的體重也受到了影響。

“脂肪味”居然是一種口味?人人都吃過

人類一生中受到的表觀遺傳影響

(圖源自“Epigenetics across the human ”一文)

好消息是,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改變人類的口味。

六種口味

“脂肪味”居然是一種口味?人人都吃過

2014年,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味道應該分為六種:甜味,鹹味,酸味,鮮味(鹹味),脂肪味和苦味。

2017年,他們又提出,澱粉味是第七種味道。

每種味道檢測的是食物中不同的營養成分:

甜味指示的是糖含量,鹹味指示的是礦物質含量,比如鈉。

酸味指示的是過量的酸,鮮味指示的是蛋白質含量

脂肪味指示的是脂肪含量,而苦味指示的是食物中的潛在毒素

每個人對某種口味的敏感度都不一樣。滅霸認為爆米花太甜, 而星爵可能認為甜味剛好。

敏感度正是解密人類飲食的關鍵之一。

偏好和飽腹感

“脂肪味”居然是一種口味?人人都吃過

敏感度通過兩種方式影響我們的飲食方式。

一、偏好。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選擇。

對理想口味(糖和鹽)更敏感的人,對這類口味的接受度更高。

不愉快的口味(酸味和苦味)則反之。

對某些蔬菜(如西蘭花和抱子甘藍)中的苦味化合物更敏感的兒童,不愛吃這類蔬菜。

二、飽腹感。它讓我們在吃完東西后覺得飽脹。

有些口味雖然對食物的偏好沒影響,但會影響我們對“飽”的感受。

脂肪味是個很好的例子。

研究表明,對脂肪味不敏感的人,在吃含脂肪的食物時,會減少飽腹感信號。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在有飽腹感前,吃更多的脂肪食物。

敏感度是靈活的,我們可以訓練自己,讓自己喜歡更健康的食物,或是吃得少一些卻感覺更飽。

改變我們的敏感度

“脂肪味”居然是一種口味?人人都吃過

科學家曾選取雙胞胎作為實驗對象,讓他們接受了八週低脂或高脂飲食,以研究基因和環境對敏感度的影響。

研究發現,就人類對脂肪的敏感度而言,飲食比基因的影響更大,基因基本上控制不了我們對脂肪的味覺敏感性。

堅持低脂飲食8周,身體會慢慢適應,對脂肪味會更敏感。高脂食物會讓你更快產生飽腹感。

要想保持健康,最理想的狀態是減少攝入鹹味,甜味和脂肪類食物。

起初可能很困難,因為你的身體已經習慣了這些口味,但過一段時間後,你的敏感度會增加,偏好和飽腹感也會增加,一切水到渠成。

*參考

Evidence supporting oral sensitivity to complex carbohydrates independent of sweet taste sensitivity in humans

Be able to train yourself to change your tast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