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馬鈴薯怎麼澆肥?

喜珠


一般來說,馬鈴薯的產量比較高,但是馬鈴薯需要的肥料量很大。一般來說,每500公斤塊莖必須吸收2.5公斤氮、1.0公斤磷和4.5公斤鉀。因此,為了提高馬鈴薯的產量,有必要增加肥料的用量。馬鈴薯如何高產施肥?

馬鈴薯的需肥特點

苗期氮、鉀佔吸收總量的20%以上,磷佔吸收總量的15%左右,芽、花期佔吸收總量的70%左右,氮、磷佔吸收總量的70%左右。生長後期氮磷吸收較多,分別佔30%和20%,對鉀的吸收較少。大約百分之五。

怎樣才能做到合理施肥

1、施足基肥

馬鈴薯施肥以基肥為主,佔總施肥量的40%以上。基肥常與有機肥、化肥、整地或土壤覆蓋配合施用。在馬鈴薯生長初期,氮、鉀吸收量較大,適宜在適當施磷條件下施用氮鉀肥,如含177-17017硫的複合肥。建議每畝施用高鉀復混肥80 kg左右。

2、早施追肥

根據馬鈴薯對肥料的需求,在馬鈴薯發芽前除草、土培、降雨三者有機結合進行追肥效果較好。為了提高群體光合生產力,早熟品種應在早熟期追肥。開花後不再施用氮肥,以避免地上部分生長,增加養分消耗。只有施用鉀氮肥,才能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積,促進塊莖膨大,提高產量。建議選用15-6-20C12-12-17高鉀、中氮、低磷複合肥,基本滿足追肥期對馬鈴薯肥料的需求。

3、適當根外追肥

土豆還需要更多鈣、鎂和硫中的微量營養素。因此,為了提高馬鈴薯的抗病性和產量,必須根據土壤肥力和馬鈴薯生長情況,及時施用外源肥料。在這一時期,主要的肥料類型是高鉀灌溉,通常在開花後兩次。


重慶仔農人小周


馬鈴薯種植時我們一般施兩次肥。

首先,種植時期施肥

在播種馬鈴薯時我們可以用農家肥或化肥,如果是用農家肥,我們可以提前一兩天把農家肥澆在地裡,讓土壤完全吸收後即可播種。如果是使用化肥,一般第一次播種時期我們首選尿素。如果是一行一行種,可以把尿素撒和馬鈴薯種子一起撒在行裡面進行播種,如果是種植面積小,可以採用點種,即挖窩種,可以把土豆種子和一小把尿素一起扔進窩裡面進行播種。

其次,成長果實時期施肥。

在馬鈴薯開花之前我們就可以鋤苗了,鋤苗即是鬆土,也是給馬鈴薯苗周圍堆土,這樣可以使馬鈴薯長果實時期就不能破土露出來,露出來馬鈴薯果實就會變綠色,味道就不好了。所以我們在鋤草時就再一次給馬鈴薯施肥,第二次我們一般使用氮氨化肥,把化肥直接施到苗的下面,用土蓋住即可。氨肥有利於馬鈴薯根莖的成長,可使馬鈴薯長得更大。

馬鈴薯種植時我們一般就施兩次肥,兩次的施肥不一樣,第一次使用尿素有利於生根發芽,第二次使用氨肥有利於使馬鈴薯果實的生長。最好還是選擇農家肥,因為農家肥可以直接澆在地裡,而且為有機肥,更綠色,更健康。


秦安小農人


如何給馬鈴薯澆肥,首先要了解馬鈴薯的特徵特性,需肥的特點以及對栽培環境的需求。





①馬鈴薯的特徵特性

馬鈴薯就是平時大家說的土豆,它屬於高澱粉的塊莖類作物,它的生育期包括了分苗期,塊莖的形成期與增長期,最後是澱粉積累期。馬鈴薯是由塊莖繁殖生長的,它的形態會因為品種的不同而有差異。

馬鈴薯株高在50~80釐米,它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個部分,塊莖是圓形,卵圓形,或者是長圓形。薯皮顏色是白色,黃色,粉紅,紅色或者是紫色,薯肉為白色,淡黃色和是由種子長成的植株形成細長的主根和分枝的側根,而由塊莖繁殖的植株則是沒有主根的。它只有鬚根系。

馬鈴薯塊莖水分多,脂肪少,維生素種類含量特別高,單位體積的熱量是相當低。

②馬鈴薯需肥特點

有資料顯示,每生產1000公斤的馬鈴薯需要吸收純氮是3.5~5.5公斤,五氧化二磷是2.0~2.2公斤,氧化鉀是10.6~12.0公斤。氮磷鉀的比例是4.5:2.1:11.3,或者是1:0.5:2.5。從這裡可以看出馬鈴薯需要鉀肥的量是比較大的,是一種典型的喜鉀作物。

馬鈴薯吸收氮磷鉀的數量和比例會隨著生育期的不同而發生變化。苗期是馬鈴薯的生長期,這個時期馬鈴薯植株吸收的氮磷鉀分別是整個生育期的18%,14%,14%。前期養分的來源主要還是有馬鈴薯的種薯來提供,當種薯發了新根以後,從土壤和肥料中吸收養分。塊莖形成期所吸收的氮磷鉀分別佔到了總量的35%,30%,29%,並且是吸收的速度是很快的。這個階段供肥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馬鈴薯結薯的多少的。到了塊莖的增長期,主要還是以塊莖的生長為主的,這時植株吸收的氮磷鉀分別會佔到總量的35%,35%,43%,而養分的需要量是最大的,吸收養分的速度是僅次於塊莖的形成期。

澱粉積累期葉中的養分會向塊莖轉移的,這時莖葉逐漸的會枯萎,養分的吸收也會減少很多,這時植株吸收氮磷鉀則分別佔到養分總量的12%,21%,14%,這個時間,供應一定的養分對塊莖的形成和澱粉積累有著重要的意義。

馬鈴薯在整個的生育期中,如果氮肥過於多(尤其是生長期)也會促進植株的徒長,組織柔嫩,會推遲塊莖的成熟而使產量降低。

磷促進植株生物健壯,可以提高塊莖的品質和耐貯性,同時增加澱粉的含量,提高產量。如果磷不足,那麼植株和葉片就矮小,當然光合作用會減弱,導致產量降低,薯塊就容易發生空心鏽斑,硬化,不易煮爛,當然是會影響食用的品質。

鉀是能夠促進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會加速養分的運轉,讓塊莖中澱粉和維生素的含量增多。如果出現了鉀不足的時候那麼植株生長就會受到抑制,表現出來的是地上的部分矮化,節間變短,株叢密集,葉片小從暗綠色逐漸地變成了古銅色,葉緣變成了褐色最後是枯死,這時馬鈴薯薯塊多半是呈長形或者是紡錘形,食用的部分呈灰黑色。還有一點就是馬鈴薯對於硼,鋅都是比較敏感的,硼是有利於薯塊膨大,防止龜裂,對於提高葉片的淨光合速率是有著特殊的作用。


㈢馬鈴薯栽培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①溫度

馬鈴薯在4℃以上它的塊莖的芽就可以開始萌動,在0℃以下塊莖會受凍。馬鈴薯塊莖貯藏的最佳溫度在0~4℃。馬鈴薯是比較喜歡冷涼氣候的作物,塊莖上面的芽最適合的萌發溫度是在12~16℃,在18~25℃的時候發芽是很快的,但這種方法長成的幼苗苗體是很弱的。塊莖發育的適宜的土溫是16~18℃,最好是不要超過21℃是為最好的。如果高於25℃時是不利於塊莖膨大,甚至是會停止生長的。

②水分

塊莖形成期是需要水分最多的時候,在結薯的初期和盛期,要求土壤的相對持水量是在70%~80%是比較適宜的。到了結薯的末期,土壤的相對持水量是60%時是比較適宜的。所以說早熟的馬鈴薯品種在地上部孕蕾期到開花的末期,莖葉會迅速生長,塊莖大量的形成是需水量最大的。


中熟的品種在開花後一直到莖葉停止生長前的的整個階段,都是屬於膨大期的。他比早熟期的需水期是更要長的。

③光照

馬鈴薯是喜光的作物,在生育期間,如果光照強度不足或者是栽培過於密,會出現莖葉的徒長,導致塊莖形成推遲抗病能力降低。日照時間的長和短,直接會影響植株的生長和塊莖的形成。長日照是可以促進莖葉的生長和現蕾開花的,而短日照是有利於塊莖的形成的,如果每天11~13個小時的日照下,莖葉發達,它的光合作用也是很旺盛,塊莖的產量也是比較高。


④土壤

馬鈴薯適宜於表土深厚,結構疏鬆,排水透氣良好,並且是富含有機質土壤來種植。,比如說壤土或者是沙壤土。如果土壤黏重會影響根系的發育和塊莖膨大,導致塊莖畸形,芽眼就凸出,薯皮會粗糙。馬鈴薯是適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長,在鹼性的土壤中馬鈴薯容易的瘡痂病。

馬鈴薯正確的澆肥方法

馬鈴薯的施肥技術應該遵循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並適當的追肥的原則。

沒玩了

①基肥

馬鈴薯是塊莖的作物,它喜歡疏鬆的沙性土壤,要求氣候是涼爽的。基肥應該重施,用量一般情況下要佔總施肥量的2/3以上,氮肥的用量大約要佔到50%,必須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再補施一定量的化肥,特別是磷肥和鉀肥。這樣是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的。有利於植株生長和結薯。

具體的施肥量是:建議每畝地施入有機肥是2500公斤,尿素是15公斤,過磷酸鈣是20~30公斤,鉀肥是10~12公斤。或者是高氮高鉀型的複合肥40~60公斤,如果是在高產的地區要適當增加施肥量。基肥的施用方法是在種植前進行溝施或者是穴施,注意化肥要施於離開種薯2~3釐米處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和種薯出現直接的接觸,在施肥以後要蓋土。



②追肥

◆黏土,壤土地追肥

❣團棵期

建議每畝地追施三元素的複合肥20公斤加硫酸鉀7.5公斤。施用的方法是開溝條施或者是挖穴點施都可以。要注意在施肥後必須要先用細土覆蓋避免揮發產生損失,然後再澆水,有利於溶解。

❣塊莖膨大期

建議每畝地用三元素複合肥3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混合來追施。

◆沙土地追肥

在齊苗以後,每隔15天左右,每畝地要用三元素複合肥12~15公斤,進行追施,共要追施3~5次。追施的方法是開溝或者是挖穴,在施肥以後要用土覆蓋。然後再澆水,也可以在雨後來追施。

馬鈴薯在開花以後,主要是以葉面噴施磷鉀肥,建議每畝地葉面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如果要是缺氧的話,可以增施100~150克的尿素,每10~15天要噴一次,連續的噴2~3次。馬鈴薯對於硼和鋅是比較敏感的,如果土壤缺硼或者是缺鋅,可以用0.1%~0.3%的硼砂或者是硫酸鋅來根外噴施,一般情況下是7天噴一次,每畝地用要連續噴兩次。每畝地要用溶液50~70公斤公斤就可以。



馬鈴薯是喜鉀的作物,在平衡施肥的過程中要特別的重視鉀肥的應用。注意不要過多的施用含氯肥料,比如像氯化鉀,應該選用硫酸鉀,否則都會影響馬鈴薯的品質。


黃曉紅果果


馬鈴薯施肥有這樣一個原則,就是以基肥為主、化肥為輔、適當追肥,這樣做才能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基肥需要佔總施肥量的70%,並且基肥則是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以氮磷鉀化肥為輔,這樣能改善土壤環境,有利於馬鈴薯的正常生長。適當追肥則是因為馬鈴薯在不同生長時期所需營養的種類、數量不同,這樣做還能避免燒苗的情況發生。

夏季多雨季節,需要給馬鈴薯進行追肥,主要是為了保苗肥和薯肥。每畝田地需要用到7公斤左右的尿素按照比例兌水澆施,可以促進馬鈴薯莖葉的生長,以及滿足結薯所需要的養分。

鉀肥對於馬鈴薯有增產效果,所以對於氮磷鉀的化肥比例一般是2:1:4。馬鈴薯所用的鉀肥也不一樣,促薯期時需要用硫酸鉀來補充鉀肥;而馬鈴薯初花期時,可以用硼砂鎂肥進行葉面噴施,因為鎂肥對馬鈴薯也是可以起到增產效果的。

而馬鈴薯開花後,馬鈴薯塊即將進入膨大期,所以這是就不能在進行根際追肥了,尤其是氮肥。因為氮肥會促進莖葉的生長,而導致馬鈴薯塊莖發生受到阻礙,或者發育延遲,或者造成小薯、畸形薯的情況發生。此時可以用葉面噴施的方式追肥,以磷肥和鉀肥為主。每隔8-15天葉面噴施0.3%-9.5%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畝,連續2-3次,如果出現缺氮肥現象,可增加100-150克尿素噴施。

總結,馬鈴薯在各個生長階段對於養分的需求不同,所以就一定要注意氮磷鉀三種元素的配比,以及結合有機肥和無機肥料共同使用。這樣做才能保證土壤內營養均衡,保證馬鈴薯的正常生長。


桑葉功效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馬鈴薯是茄科植物,又稱土豆、洋芋等,其食用部位是地下莖。馬鈴薯富含澱粉(佔10%~25%),粗蛋白(2%~4%),可糧菜兼用,在工業上用途也較廣泛。

馬鈴薯是須根系,種薯塊莖發芽後,先從幼芽基部長出初生根,這是馬鈴薯的主要吸收根群,它水平延伸30釐米後向下紮根,可深達60~70釐米。次要吸收根群是在初生根長出後發生於芽的葉節上的3~5條匍匐根,主要呈水平生長。馬鈴薯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一般旱地均可栽培。它最喜pH5.5~6的沙壤土。因為馬鈴薯的根系伸展和塊莖生長需氧量高於一般蔬菜,所以它最適於富含有機質,耕層深厚的沙土或沙壤土。馬鈴薯的吸肥規律與其生物學特性有關,馬鈴薯的生育期分為休眠期、發芽期、幼苗期、發棵期和結薯期。其吸肥量隨生長時間秧棵增重而增加,苗期少,發棵期陡然上升,結薯初期達到吸肥量最高峰,然後急劇下降。莖葉中的氮磷鉀以開花期為最高,因此在施肥上,開花期以前要以促根、壯秧為中心,促使莖葉充分生長,使具有較高的同化能力,隨著塊莖的膨大,養分同時進行轉移,塊莖中的養分含量最終佔到總吸肥量的氮70%,磷90%,鉀70%。因此馬鈴薯施肥宜早。在三要素中,對生育和產量影響最大的是氮,如果缺氮,從生育初期即呈現缺氮特徵,其次是鉀,如鉀不足,雖在生育初期看不出來,開花期以後會出現缺鉀特徵,磷的影響較前兩者為小。每生產1000千克塊莖需氮(N)5~6千克,磷(P2O5)1~3千克,鉀(K2O)12~13千克。在中等肥力的土壤,如果畝產達2000千克,施有機肥較充足(如1000千克),則只需每畝追施氮(N)4.5~7千克,磷(P2O5)約1.5千克,鉀(K2O)1千克。此外,磷、鉀對澱粉合成有密切關係,磷、鉀充足對提高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顯然是重要的。馬鈴薯是忌氯作物,氯使澱粉含量下降,故不可施含氯肥料如氯化銨、氯化鉀等。因各地栽培馬鈴薯以春作為主,故以此為例,介紹馬鈴薯的施肥技術。

(1)整地、施足基肥。馬鈴薯是地下莖作物,喜松暄土壤,為使植株生長茁壯,結薯良好,應在冬前深耕整地,施足基肥,以改良土壤,促進發根。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千克,1/2翻入耕作層,另1/2有機肥與化肥可作為種肥在播種前開溝施於播種溝中。化肥用量為硫酸鉀2.5~5千克/畝,磷酸二銨5.0~7.5千克。種肥可促進發芽期種薯中的養分迅速轉化供幼芽與根的生長。若地力差,施肥量酌加。

(2)發芽期(萌芽至出苗)無需施肥。這階段中芽伸長,髮根和形成匍匐莖,營養和水分主要靠種薯,無需再追肥,只要保證土壤疏鬆透氣,根系呼吸暢通即可。

(3)幼苗期及時追氮肥。幼苗期(出苗至團棵)仍以莖葉和根的生長為中心,生長速度快,頂端孕育花蕾,側生枝葉開始發生,團棵前後匍匐莖尖端開始膨大,形成塊莖。在施肥上,應緊緊配合其生長快速的特點,力求早施氮肥,可於出苗展葉後每畝追施兩次氮(N)2.5~5千克,摺合尿素15~30千克。同時加強澆水中耕。

(4)發棵期施肥要慎重。發棵期是指從發棵至主莖頂葉展平,此期根系繼續擴展,莖葉生長加快,塊莖可膨大至3~5釐米,它是以發棵為中心轉到塊莖旺盛生長為中心的轉折階段,此時建立起強大的同化系統是保證旺盛結薯的重要基礎。其形態標誌,早熟品種大致從現蕾至始花;晚熟品種則於第二花序開放。這階段的管理重點是協調好製造養分、消耗和積累養分這三個方面,既要促使莖葉具有較強的同化功能,又要控制莖葉,不使其瘋長,促進養分迅速向塊莖運轉,促進結薯。所以發棵期追肥要慎重,特別是氮肥,需要補肥時要麼放在發棵早期,要麼等到結薯初期。否則會因秧棵過旺而延緩結薯。若在轉折期秧棵太盛,可噴0.2%的矮壯素控制。

(5)結薯期可葉面噴肥。結薯期以塊莖膨大為主,期間莖葉發展日益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分不斷向塊莖運轉,塊莖迅速膨大,尤以開花期的十餘天為快,大約一半的產量在這一階段形成。追肥宜在開花期進行,以磷、鉀肥為主,施磷、鉀肥可使馬鈴薯澱粉含量提高,從而提高其品質和產量。又因馬鈴薯葉面大,角質層較薄,為葉面噴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故可在開花期每畝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1~2次。總之,馬鈴薯施肥仍是以有機肥為主,施足有機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並持續供給含有微量元素的全面養分,追氮肥宜早,只供提苗和發棵,開花期追施磷、鉀肥效果較好。


範小斌


在這天空晴朗陽光明媚美好的一天,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土豆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為原則。因為有機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有利於培肥、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於馬鈴薯塊莖膨大和根系生長。馬鈴薯生長期間需要水肥最多的是開花期,而此時也正是氣溫升高、降雨增多的季節,同時也是有機肥逐漸熟化、腐解釋放養分的階段。此時,基肥中的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的轉化效益不斷擴大,滿足了馬鈴薯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促進了植株生長髮育。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馬鈴薯的需肥特點

苗期氮、鉀佔吸收總量的20%以上,磷佔吸收總量的15%左右,芽、花期佔吸收總量的70%左右,氮、磷佔吸收總量的70%左右。生長後期氮磷吸收較多,分別佔30%和20%,對鉀的吸收較少。大約百分之五。

怎樣才能做到合理施肥

1、施足基肥

馬鈴薯施肥以基肥為主,佔總施肥量的40%以上。基肥常與有機肥、化肥、整地或土壤覆蓋配合施用。在馬鈴薯生長初期,氮、鉀吸收量較大,適宜在適當施磷條件下施用氮鉀肥,如含177-17017硫的複合肥。建議每畝施用高鉀復混肥80 kg左右。

2、早施追肥

根據馬鈴薯對肥料的需求,在馬鈴薯發芽前除草、土培、降雨三者有機結合進行追肥效果較好。為了提高群體光合生產力,早熟品種應在早熟期追肥。開花後不再施用氮肥,以避免地上部分生長,增加養分消耗。只有施用鉀氮肥,才能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積,促進塊莖膨大,提高產量。建議選用15-6-20C12-12-17高鉀、中氮、低磷複合肥,基本滿足追肥期對馬鈴薯肥料的需求。

3、適當根外追肥

土豆還需要更多鈣、鎂和硫中的微量營養素。因此,為了提高馬鈴薯的抗病性和產量,必須根據土壤肥力和馬鈴薯生長情況,及時施用外源肥料。在這一時期,主要的肥料類型是高鉀灌溉,通常在開花後兩次。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安悠涵


基肥

以有機肥為主,一般用量為每公頃22.5~45噸。施用方法依有機肥的用量及質量而定,量少(每公頃15噸)質優的有機肥可順播種溝條施或穴施在種薯塊上,然後覆土。粗肥量多時應撒施,隨即耕翻入土。磷、鉀化肥也應作基肥施用。

種肥

在播種薯塊時施用,用過磷酸鈣或配施少量氮肥作種肥。但要注意,氮、磷肥不能直接接觸種薯。許多地區有用種薯蘸草木灰播種的習慣,草木灰除起防病作用外,兼起種肥作用。

追肥

多半是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在不施有機肥條件下旱作時,氮肥作追肥效果較差,以作基肥為宜,施氮量一般為每公頃60kg氮。如果現蕾期能澆一次水,則提高到90kg氮,澆水前開穴深施。對甜菜、高粱之後種植的馬鈴薯應適當增加氮肥用量到每公頃105kg氮;密度增大或配施磷肥時,氮肥用量應增加到每公頃135kg氮。總之,馬鈴薯的氮肥用是根據條件每公頃施用60~135kg氮,在馬鈴薯開花之前施下。開花後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在後期,為了預防早衰,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噴施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追肥。



小張121213


馬鈴薯又叫做土豆,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不僅吃不厭,而且還可以做成各種形狀,非常的好吃。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馬鈴薯了,但很少人知道怎麼種植馬鈴薯,對此今天阿響來回答下,關於馬鈴薯怎麼澆肥料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馬鈴薯為什麼要澆肥料,眾所周知,任何一種生物成長的過程都非常的艱辛,馬鈴薯也是如此。所以,想要馬鈴薯更好更健康的成長,種植馬鈴薯的人都會給馬鈴薯澆肥料,使它更快的成長。在阿響的家鄉,馬鈴薯一年要施兩次肥料,分別是種植的時候和長出苗芽的時候,對此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馬鈴薯怎麼澆肥料。

馬鈴薯怎麼澆肥料?下面阿響告訴你3個步驟:

步驟一:種植的時候施肥, 把馬鈴薯埋進土裡面之後,我們在馬鈴薯附近拳頭遠的地方挖一個小坑,這時候肥料的數量要非常少,如果多的話不僅會影響馬鈴薯的成長,嚴重的甚至還會直接導致馬鈴薯的死亡。當把肥料放進去之後,我們要用泥鰍埋起來,這是馬鈴薯澆肥料的第一步。

步驟二:施肥之前要除草,當馬鈴薯發芽之後,它的附近會出現很多的草,它是隨著馬鈴薯一起成長的,這時候我們首要任務就是除草,當把草除完之後,我們繼續採用上面的方法,在馬鈴薯拳頭遠的地方挖一個小坑,這時候肥料的數量就可以增加一定的量,但也不要太多,不要就會物必其反。

步驟三:澆水,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要澆水,在給馬鈴薯澆上肥料之後,澆水這個步驟一定要做,因為肥料是顆粒狀,如果不澆水的話,馬鈴薯是吸收不了的,只有澆水使其融化,馬鈴薯才能更好的吸收。當然,如果是下雨天,這一個步驟就不需要了。

上面就是阿響分享的關於馬鈴薯怎麼澆肥料的三個步驟,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種植方法,你認為阿響這個步驟怎麼樣?或者你有更好的步驟也可以分享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阿響搞野


馬鈴薯施肥操作如下:

基肥

以有機肥為主,一般用量為每公頃22.5~45噸。施用方法依有機肥的用量及質量而定,量少(每公頃15噸)質優的有機肥可順播種溝條施或穴施在種薯塊上,然後覆土。粗肥量多時應撒施,隨即耕翻入土。磷、鉀化肥也應作基肥施用。

種肥

在播種薯塊時施用,用過磷酸鈣或配施少量氮肥作種肥。但要注意,氮、磷肥不能直接接觸種薯。許多地區有用種薯蘸草木灰播種的習慣,草木灰除起防病作用外,兼起種肥作用。

追肥

多半是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在不施有機肥條件下旱作時,氮肥作追肥效果較差,以作基肥為宜,施氮量一般為每公頃60kg氮。如果現蕾期能澆一次水,則提高到90kg氮,澆水前開穴深施。對甜菜、高粱之後種植的馬鈴薯應適當增加氮肥用量到每公頃105kg氮;密度增大或配施磷肥時,氮肥用量應增加到每公頃135kg氮。總之,馬鈴薯的氮肥用是根據條件每公頃施用60~135kg氮,在馬鈴薯開花之前施下。開花後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在後期,為了預防早衰,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噴施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追肥。

施肥標準

每生產1000kg馬鈴薯,需氮4.4~5.5kg、五氧化二磷1.8~2.2kg、氧化鉀7.9~10.2kg。三者比例為1:0.4:2。馬鈴薯是典型的喜鉀作物。


四季鄉村情


馬鈴薯是全國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因此具有很高的種植價值,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為之重要的環節就是施肥,要知道施肥可是直接影響馬鈴薯產量及品質的,因此在種植馬鈴薯時,一定要對施肥事項有一定的瞭解,具體操作如下:

一、施肥用量

1.南方地區土壤缺鉀多,需增施鉀肥。

2.北方地區土壤缺磷多,需增施磷肥。

3.馬鈴薯不同生長髮育階段,對肥料種類和肥料數量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施肥時需根據馬鈴薯生長髮育合理施肥。

4.馬鈴薯幼苗期吸肥量少,發棵期會快速生長,到結薯初期會進入吸肥量頂峰,而之後又會急劇下降,因此施入氮、磷、鉀肥時,三要素施肥量要佔總吸肥量的百分比計算。

5.氮、磷、鉀:發芽期到出苗氮磷鉀分別佔6%、8%和9%;發棵期分別為33%、34%和36%;結薯期分別為56%、58%和55%。

二、施肥方法

1.重施基肥

A、馬鈴薯屬於塊莖作物,適合種植在疏鬆的砂性土壤,而且氣溫涼的地區,在施肥時需施入較多的農家肥配合化肥作基肥,這樣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有利於生長和結薯。

B、基肥中氮肥用量約佔50%,施基肥的方法為種植前溝施或穴施兩種方法,具體施肥量為每畝地產量為1500kg的田地,每畝地施入有機肥1500-2500kg、尿素20kg、普鈣20-30kg、鉀肥10-12kg,或高氮高鉀型的複合肥40-60kg,對於高產的地區可以適當增加施肥量。

C、在施化肥時,不能距離種薯太近,最好是離種薯2-3cm出施肥,施肥後覆土。

2.及早追肥

A、馬鈴薯追肥時要結合馬鈴薯生長時期合理施肥。

B、馬鈴薯幼苗期施肥:追施氮肥,同時結合中耕培土,每畝地用尿素5-8kg兌水澆施,有利於保苗。

C、馬鈴薯開花後施肥:主要以葉面噴施磷、鉀肥,每畝地葉面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kg,如果這段時期缺少氮肥,可以增加100-150g尿素,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

D、馬鈴薯土壤缺硼或缺鋅:用0.1-0.3%的硼砂或硫酸鋅根外噴施(每畝地用溶液50-70kg),每隔一週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

E、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不要施入太多的含氯肥料(氯化鉀),應選用硫酸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