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舌尖上的贵阳-贵阳 5 大小吃都没吃过,也好意思叫吃货

舌尖上的贵阳-贵阳 5 大小吃都没吃过,也好意思叫吃货!

丝娃娃,这种外地人初到贵阳时闻所未闻的小吃,实则因面皮包好菜丝时的形状酷似襁褓中的婴儿,从其出现在街头小巷的摊点上开始,丝娃娃是由面粉烙成手掌大的饼,薄薄如纸,即是“襁褓”,而“婴儿”则是指由入萝卜丝、折耳根、海带丝、炸黄豆、脆哨、糊辣椒等20种蔬菜丝组成的馅。包好的丝娃娃是很象一个襁褓里的婴儿的,贵阳人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丝娃娃。

舌尖上的贵阳-贵阳 5 大小吃都没吃过,也好意思叫吃货

贵阳花溪牛肉粉,可以说是喜欢旅游的人们到这里不得不品尝的美食小吃。贵阳花溪牛肉粉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选用精致的优质黄牛肉,再配上很多种香料先卤制之后,再放入煮好的米粉当中,再搭配上熬制好的牛肉汤以及特制的辣椒粉或者泡菜等佐料,做出的牛肉粉爽滑柔嫩,汤汁鲜美,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小吃。

舌尖上的贵阳-贵阳 5 大小吃都没吃过,也好意思叫吃货

肠旺面:“肠”即猪大肠,“旺”则是猪血,加上面条,三者相加便相得益彰。肠旺面是贵州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在贵州众多的小吃中,肠旺面有山西刀削面的刀法,兰州拉面的劲道,四川担担面的滋润,武汉热干面的醇香,以色、香、味“三绝” 而著称,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的风味和口感,以及红而不辣、油而不腻、脆而不生的特点。“肠旺”是“常旺”的谐音,寓意吉祥。贵阳市区内各小吃街均有卖,其中以龙井巷的“程肠旺”最为代表。

舌尖上的贵阳-贵阳 5 大小吃都没吃过,也好意思叫吃货

恋爱豆腐果可以算的上是贵阳的名小吃之一。也就是烤豆腐,他的味道奇特,风味别致。其做法就是将豆腐且为小块,然后用碱水发酵之后放在涂抹上油的铁网上,架在烤炉上用木炭烤制。等烤的外面发黄油亮鼓起来,就剖开豆腐放进去辣椒、酱油、食盐、葱花等食材佐料。烤制好后趁热食用。

舌尖上的贵阳-贵阳 5 大小吃都没吃过,也好意思叫吃货

凉米皮/卷粉/凉粉/米豆腐,不同于前面的粉,这一类虽然也叫“粉”,但做法比较细腻,通常是米浆凝固后,形成豆腐一样的Q弹嫩滑块状,再小心切割成适口大小,加上佐料拌酱,这类小吃,在贵阳的夏天比较常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