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八个月的宝宝一吃奶就吐,而且还便秘,是什么原因?

沈伟鹏


妈妈是否知道,呕吐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很多妈妈为了哄宝宝不哭,会给宝宝吃很多食物,如水果、点心、辅食、奶,殊不知吃这些食物必须要有时间间隔,一味的给宝宝吃就导致宝宝肠胃无法消化而积食。

初期宝宝只是哭闹,睡觉滚来滚去,如果妈妈还没有发现宝宝积食的话,依然让宝宝吃得多,这样宝宝自我调节能力都没有了,就会出现严重的排斥反应,吃什么都吐。

怎么辨别宝宝积食?

积食的宝宝一般有手掌心发热,口中一股异味(腐烂的味道),脸色发黄,腹痛腹胀,睡觉翻滚,醒来次数多,每次醒来哭闹等表现。

1.看胃口。正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胃口不太好,或不吃,或挑食,肚子没吃什么什么食物,肚子也很胀。

2.看舌苔,舌苔若有一天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而且还有黄苔。

3.看鼻梁,看宝宝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假如往常没有,突然就有青筋了那离食积也很不远了。

4.看睡觉,假如宝宝平常睡觉都极好,这两天突然夜里翻来翻去,一会一醒,那也要留意他,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好而卧不宁。

5.看大便,看看宝宝一天几回大便,是稀是稠,色彩和前一天是不是一样,有没有增加次数,若突然次数变多那也是前兆,不想办法消积的话,第二天估计就拉肚子了。

积食会引起便秘吗?

再说一个积食与便秘的多米诺骨牌。古代有个小儿方面的医书非常有名,叫《幼科发挥》,上面说:“太饱伤脾”。太饱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吃得太饱,也可以理解为腹胀、积食。

就会有:太饱伤脾→脾常不足→脾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肠道传导失常→大便秘结不通。

所以,有些家长一看孩子便秘了,给孩子吃点泻药吧!虽然当时有用,但过后更严重。因为它的病根儿不在那个位置。

打个形象的比喻,您可以把积在肠道里的大便想象成船,肠道里的水少了,大便下不去,那就“增水行船”。多让孩子喝水,河(肠道)里的水多了,船自然就能起动了。

如果孩子便秘比较轻,多让孩子喝水,便秘就可以解决了。如果还是解决不了,那可以吃一点消积导滞的中药,孩子便秘也很快就减轻了。

积食的注意事项

对于食滞伤胃所致呕吐者,应使其胃中积滞宿食全部吐出,不宜单纯止吐。

对患儿进行饮食控制,不宜过饱,更不宜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清淡,多吃面条,面汤,青菜,水果等,戒肉、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杜绝再吃太饱,尤其是晚上,八分饱为宜,冲奶粉稍微多放一点水。每次睡觉醒来一小时后进食,让宝宝肠胃从休息状态转到正常状态可进食,减缓肠胃负担。

若食滞较重,腹部胀满、苔较厚腻,当给予保和丸治疗。

呕吐停止或减轻后,可给予少量,较稠微温易消化食物,或米汤等流质饮食。

小儿呕吐的辨证食疗方法

伤食型呕吐

①焦山楂10~15克,水煎少量频服,治油腻所伤及奶品所伤。

②鸡内金10克,炒麦芽15克,水煎服,治疗一切饮食所伤之呕吐。

③生萝卜捣汁或萝卜子30克微炒,水煎服。少量多次服,治面食及豆类所伤。

胃热型呕吐

①绿豆粥:绿豆适量,白米50g,用适量水,文火煮成粥,分次温服。

②荸荠适量洗净去皮,用水煎煮,少量多次服用。

③西瓜榨汁,每次兑入温水,少量多次服。

胃寒型呕吐

①鲜生姜捣汁,加少量开水冲服。

②茴香粥:小茴香3~5克,红糖适量。待白米粥煮稠后,调入小茴香至沸腾数次,早晚温服。

③干姜粥:干姜研末,每次1~2克,粳米100克,水煎服,每日早晨起来后空腹食之。用于病程较长的胃寒呕吐。

肝气犯胃型呕吐

合欢花粥:干合欢花20克,或鲜合欢花4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水煎煮成粥,分次内服。

这个8个月宝宝的情况,多属于伤食或胃热引起的呕吐或便秘。

小儿推拿的方法

清胃经: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清大肠: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四横纹穴:5—10分钟。

清天河水: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一次可十分钟。

以上各穴各推5~10分钟,注意用力要柔和,推拿频率为200次/分钟以上,一定不能太慢,切记!除做以上主穴的同时,还可加捏脊7遍。如果不会操作,私信我输入积食捏脊手法,供参考。

喜欢就关注“张家纲小儿推拿”,专心专注于小儿推拿技法传承与推广。


张家纲小儿推拿


便秘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功能紊乱导致水分吸收过多引起便秘和大便干结,孩子还小肠道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肠道的蠕动功能差,可以补充带双歧杆菌含量高,活性强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蠕动功能,平衡肠道水分吸收,润滑肠道,进而对儿童便秘达到改善的效果。宝宝吃完奶你可以给宝宝抱起来给宝宝拍拍嗝,平时别给宝宝吃的太多,可以给宝宝吃点活菌一号,促进宝宝消化的,平时按顺时针方向给宝宝揉揉肚子,奶粉不宜冲的过浓或者是过淡,宝宝大了消化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