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財富是怎樣生成的

財富是怎樣生成的

造成貧富差距的真正原因

到底富人擁有什麼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儉用、日日勤奮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積累如此巨大的財富?有人曾經嘗試用家世、創業、職業、學歷、智商與努力程度等因素來解釋他們致富的原因,似乎都失敗了。其實,人們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投資理財的能力。不同的人之間理財知識的差距懸殊,是造成貧富差距的真正原因。

當然,投資理財千萬別希望一朝一夕暴富起來、暴富只有賭博、買彩票才有可能。投資理財致富是一場“馬拉松競賽”,比的是耐力和信心。對於短期無法預測、長期具有高報酬率的投資,最安全的策略是:“先投資,再等待機會,而不是等待機會再投資。”

財富是怎樣生成的

開源節流治標不治本

俗語說“人兩腳,錢四腳”,意思是錢有4只腳,錢追錢,比人追錢快多了。

古有明訓:投資理財致富,“惟勤與儉”。這句話在經濟停滯的古代,可謂理財的金科玉律。但在經濟成長迅速、變化多端的今天,理財的觀念必須隨之調整。

和信企業集團是臺灣排名前5位的大集團,由和信企業集團會長辜振甫和臺灣信託董事長辜濂松領軍。外界總想知道這對叔侄究竟誰比較有錢?有錢與否其實與個性有很大關係。辜振甫屬於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屬於急驚風型。辜振甫的長子——臺灣人壽總經理辜啟允非常瞭解他們,他說:“錢放進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來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會不見了。”因為辜振甫賺的錢都存到銀行,而辜濂松賺到的錢都拿出來投資。其結果是:雖然兩人年齡相差17歲,但侄子辜濂松的資產卻遙遙領先於其叔辜振甫。因此一生能積累多少錢,不是取決於你賺了多少錢,而是取決於你如何理財。致富關鍵在於如何理財,而非開源節流。

財富是怎樣生成的

長期存錢在銀行最危險

目前,儲蓄仍是大部分人的理財方式。但是,錢存在銀行短期是最安全的,但長期卻最危險。

銀行存款何錯之有?其錯在於利率(投資報酬率)太低,不適於作為長期投資工具。同樣假設一個人每年存1.4萬元,而他將這些錢全數存入銀行,享受平均5%的年利率,40年後他可以累積多少財富?用同樣的方式來計算:1.4萬×[(1+5%)40÷5%]=169萬。與投資報酬率為20%的項目相比,兩者收益竟相差70多倍。更何況,貨幣價值還有一個隱形殺手——通貨膨脹。

在通貨膨脹5%的情況下,將錢存在名義利率約為5%的銀行,實質報酬等於零。而根據實際資料計算,股市、房地產業平均每年投資報酬率幾乎都在20%以上。

財富是怎樣生成的

“三等份”與“兩大一小”

銀行存款的最大特點在於“方便”,但提供方便性就無法提供高報酬率。有一種說法是:一個家庭存在銀行的金額,保持兩個月的生活所需就足夠了。不少理財專家建議將財產分三等份,一份存銀行,一份投資房地產,一份投資於較投機的項目上。還有一種建議是,將投資組合分為“兩大一小”,即大部分的資產以股票和房地產的形式投資,小部分的錢存在金融機構,作為日常生活所需。

財富是怎樣生成的

諾貝爾基金會的啟示

世界聞名的諾貝爾基金會每年發佈5個獎項,每年必須支付高達500萬美元的獎金。我們不禁要問:諾貝爾基金會的基金到底有多少?事實上,諾貝爾基金會的成功,除了諾貝爾本人在100年前捐獻了一筆龐大的基金外,更重要的應歸功於諾貝爾基金會的理財有方。

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於1896年,由諾貝爾捐獻980萬美元。由於該基金會成立的目的是用於支付獎學金,管理不容許出現任何差錯。因此,基金會成立初期,其章程就明白地規定基金的投資範圍應限制在安全且固定收益的項目上,如銀行存款與公債。這種保本重於報酬率、安全至上的投資原則,的確是穩重的做法。但犧牲報酬率的結果是:隨著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運作的開銷,歷經50多年後,到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了300多萬美元。

眼見基金的資產將消耗殆盡,諾貝爾基金會的理事們及時覺醒,意識到投資報酬率對財富積累的重要性。於是在1953年做出突破性的改變,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將原先只准存放銀行與買公債,改變為以投資股票、房地產為主的理財觀,就此扭轉了基金的命運。到了1993年,基金會不但將過去的虧損全數彌補上,基金的總資產更是滾動至2億多美元。

財富是怎樣生成的

最安全的投資策略

理財致富是“馬拉松競賽”,而非“百米衝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對於短期無法預測、長期具有高報酬率的投資,最安全的投資策略是:先投資,再等待機會,而不是等待機會再投資。

有些人認為理財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專利,要先有足夠的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事實上,影響未來財富的關鍵因素,是投資報酬率的高低與時間的長短,而不是資金的多寡。

當然,投資的本錢越多越好。以那個神奇公式所講述的方法為例,若你已經擁有36萬元,則你可以少奮鬥10年;若你已有261萬元,則可以少奮鬥20年,而只需20午時間便可成為億萬富翁。要想有更多的本錢,不妨去借。投資理財的最高境界也正是“舉債投資”。而銀行的功能,則是給不善理財者提供一個存錢的地方,好讓善於理財者利用這些錢去投資賺錢。

所有高報酬的投資皆具有高風險。但是,真正的危險在於一個人一味迴避風險,不願去冒任何風險。這樣,他將與“致富”絕緣。正確的風險觀應該是:去冒值得冒的風險,然後再設法降低風險。

財富是怎樣生成的

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

瞭解了致富的原則,還需要一定的策略。這個策略就是: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

以投資股票為例。為什麼“隨便買”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選股方法呢?因為只要做到分散投資,選股的能力影響就不大,也就是隨便選就可以了。“隨便買”聽起來非常簡單,簡單到連白痴都會。但實際上非常困難,困難到非得真的是白痴才做得到。

根據統計,股票上漲的天數與下跌的天數比,約為55比45。既然上漲幾率大於下跌幾率,且無法預測明天是漲還是跌,最佳投資策略就是有錢就買,隨時買,買了再等上漲機會,而不是等機會再買。“不要賣”,則指採取“長期持有股票,減少無謂進出”的態度。

知識的行動才是力量

瞭解了理財的原則和方法後,最後的關鍵在於行動。“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沒錯。但知識只是潛在的力量,只有轉化為行動,知識才能形成真正的力量。學習投資理財的第一步是什麼?有人建議,先買幾本理財方面的書來看;有人建議,先學會看理財方面的報章雜誌;有人建議先去上投資理財課。而更切實可行的建議是:在瞭解了這些理財新觀念之後,用小錢搞點投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