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隨的愛情傳奇

羅密歐愛著她媚人容貌,

把一片痴心呈獻給仇讎;

朱麗葉戀著他風流才調,

甘願被香餌釣上了金鉤;

只恨解不開的世仇宿怨,

這段山海深情向誰申訴?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因其知名度以及故事的悲壯色彩常被誤認為莎翁的四大悲劇之一。其實不然。

我們都知道,莎翁的四大悲劇為《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和《哈姆雷特》。而《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雖然有一個慘烈的結局,但他們的愛情本身卻並不可悲。所以,這部劇被美其名曰樂觀主義悲劇,亦為悲喜劇。

相傳,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在現實中有原型存在,發生在1303年意大利的維洛那城。16世紀初葉,意大利人據此寫了一則短篇小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脈絡便初現端倪。約1595年,莎士比亞根據小說創作了這部劇作,流傳至今。

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隨的愛情傳奇

該劇講述的是維洛那名城中的兩家門第相當的貴族,因累世宿怨新爭不斷,即便是兩家的親戚,亦或僕人在街頭遇見都能引發爭鬥,拔劍相向。而在他們的一雙兒女之間卻產生了舉世罕見的、至死不渝的愛情。他們一見鍾情,不僅勇敢面對家族仇恨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而且不惜為此捨棄性命。

最終,他們的犧牲化解了兩個家庭長久的宿怨,愛情的慘烈換來家族的安寧。這對勇敢而無辜的年輕人,也因此成為家族罪惡的贖罪羔羊,以生死相隨的愛情,演繹了道德上的勝利。

故事脈絡

蒙太古家族和凱普萊特家族兩仇敵同為維洛那城的名門望族,羅密歐是蒙太古家的兒子,故事最初,羅密歐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姑娘羅瑟琳,正處於為情所困的折磨當中,他的朋友班伏里奧便勸導他去參加凱普萊特家的宴會,以認識別的女孩來擺脫當下的煩惱。羅密歐於是和朋友戴上面具混了進去,但他的目的和朋友的並不相同,他之所以去是為了再次親眼目睹羅瑟琳大放光彩。

然而不曾想,宴會上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見鍾情,直到事後彼此才知道對方身份。宴會結束後,羅密歐不捨離去,便翻牆來到朱麗葉的窗下,剛好聽到朱麗葉深情呼喚著羅密歐的名字,獨自嘆息。可見二人已心心相印,便開始了互訴衷腸。

第二天清晨,羅密歐去求神父幫忙,而朱麗葉也在上午九點鐘差奶媽去見羅密歐,羅密歐將自己的計劃告之於奶媽,讓朱麗葉下午假裝去神父的寺院懺悔,實際上他們將在那裡舉行婚禮。

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隨的愛情傳奇

然而,就在舉行婚禮的當天晚上,羅密歐和朋友班伏里奧、邁丘西奧在街上遇到凱普萊特的侄兒提伯爾特,提伯爾特向羅密歐發出挑釁,邁丘西奧與其發生爭執,兩人持劍互鬥。羅密歐念在和凱普萊特家剛剛建立的親戚情分,左右阻攔,不料邁丘西奧還是中劍身亡。羅密歐為了替朋友報仇,殺了提伯爾特。

於是,羅密歐被放逐出境,走之前與朱麗葉度過預示著離別的新婚之夜。第二天清早羅密歐前腳剛走,朱麗葉的父母便前來逼婚,讓她三日後嫁給巴里斯伯爵。走投無路之時,神父給了朱麗葉佯裝死去的迷藥,欲將婚禮變葬禮,然後遣人去密告羅密歐,要其事後前來墓地接應。

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隨的愛情傳奇

誰知,羅密歐在神父的信件到來之前得知朱麗葉死去的消息,便秘密回城,在墓地殺了巴里斯伯爵後,服毒死在朱麗葉的懷裡。隨即,手拿鐵鋤的神父趕到,朱麗葉這時甦醒過來,而親王的巡丁正往這邊趕來,神父欲帶朱麗葉離開,可朱麗葉不走,以羅密歐身上的劍自刎身亡。

接著,親王、蒙太古、凱普萊特等人物依次出場,神父將真相告之眾人,於是,眼望著著巨大的懲罰,仇人兩家握手言和。

千古絕唱的愛情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因著他們的以死殉情而名傳千古,而很顯然,他們愛情的悲劇源於兩個家庭間的累世宿怨。故事中沒有提及他們的仇恨源於何時何事,只是讓我們看到當下的械鬥愈演愈烈。

無疑,最初的羅密歐和朱麗葉是幸運的,他們愛上了同樣愛自己的人,並且不顧橫亙在眼前的障礙,順利結合。然而,不幸卻接踵而至。因為他們不曾想到,仇恨不但不可能因著他們的結合而在短瞬間消失,反而愈加不可收拾。緊跟其來的邁丘西奧和提伯爾特的死就是證明。

兩個血性青年的死,使得剛剛結為夫妻的他們被迫面臨生的別離,而接下來父親不顧女兒意願的緊迫的逼婚,又造成他們在生的別離之後,感受著永久失去所愛之人的痛苦。於是,對愛的忠誠和信仰在生離死別間演繹到極致。

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隨的愛情傳奇

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偶然式的情節突變,讓讀者甚至沒有喘息的機會,令人唏噓,令人哀嘆。

人的尊嚴、人格獨立、個性的解放、戀愛的自由和婚姻的忠貞,是這個故事的閃光點。而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身上,則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他們敢於面對隔在兩家之間勢不兩立的森嚴堡壘、至高無上的家長權威,哪怕丟棄難以割捨的骨肉情深,繼而再面臨生死的考驗,也要為心中的愛去拼搏,去鬥爭。

然而,當時的社會現狀卻讓他們不得不成為這一場鬥爭的犧牲品,因為根深蒂固的觀念和舊思想統治不會被輕易動搖。以當時境況,他們的愛情勢必不得善終,反倒是他們的共同赴死成就了他們的追求,昇華了他們的愛情。

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隨的愛情傳奇

我想起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是啊,這世間偉大的情種,在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東方則有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同樣也是流傳千年的愛情絕唱,同樣也有真人原型,同樣也是一段愛情悲劇。

梁山伯曾與祝英臺同窗三年,求學期間二人情投意合,形影不離。祝英臺內心暗暗愛慕梁山伯,無奈他不知她是女兒身。祝英臺曾幾次暗示,都因梁山伯的木訥不知其意而無果。後來,祝英臺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去拜訪時才知道三年的同窗好友竟是女紅妝,此時,祝英臺已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過度鬱悶而死。祝英臺出嫁時,經過樑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前進,祝英臺下花轎到墳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開裂,祝英臺跳入墳中,其後,墳中出現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隨的愛情傳奇

好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悲劇源於古老中國根深蒂固的婚姻觀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的根本。再者,它還源於當時社會男女身份地位的懸殊。祝英臺女扮男裝後方可讀書的現實,使得他們之間的感情自開始就註定了陰差陽錯。

由古時生生死死的戀愛,思索當下朝三暮四的情感

縱觀以上兩個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其結局都是以死而求全。可見,在古老的年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個人都無法脫離強大的現實而求得一己自由。

那麼,對於當下的我們而言呢?制度開放,個性解放,自由奔放,卻是難得一見如古人那般堅不可摧的情感了。

在如今的露水情緣、一夜情,以及當下年輕人的閃婚、閃離中,處處可見拿情感、婚姻當兒戲的情況。中學生偷食禁果、大學生公然同居,成年人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婚外情、濫情、朝三暮四的現象也早已屢見不鮮……

所有耳聞目睹的一切讓人不禁自問: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了?

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隨的愛情傳奇

其實,毋庸置疑,我們自然是嚮往山盟海誓、忠貞不渝的愛情,單看影視劇作和文學作品中能引起人們感動的地方即可。然而,在人們日常的表現上卻全然不是那回事。是現實讓我們失望了嗎?還是我們心中的願景已經脫離現實?

要知道,婚姻不是故事,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就像我們平日裡打卡上班努力工作一樣,婚姻同樣需要付出心血與熱情才得以升溫和維繫。在感情中,你給予我真誠,我還贈於你信任,你總是包容我,我便越來越善解人意。愛是相互的,憎恨更是。

只希望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相親相愛共伴一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侶和夫妻,這樣才不枉我們千百年來對“羅密歐與朱麗葉”、對“梁山伯與祝英臺”、對“牛郎織女”故事的推崇和神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