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終南山院士這句話比有些人400餘篇國際論文有用得多

鍾南山院士在疫情初期深刻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很可能來自野生動物。當前防控疫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戴口罩可以預防。

--------鍾南山院士

這句話比有些機構有些人幾百篇國際論文重要的多,也管用的多。也就是有了因為這句話,才先後出臺了武漢封城以及各地市的一系列強有力的防疫管控措施。

鍾南山,中國疾控中心的掌舵人,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而此次從武漢爆發的肺炎,一直牽動著很多人的心,這位曾在17年前帶領全國醫護工作者打贏了那場罕見的非典疫情的院士,當年還不到70歲,如今已經84歲的他依然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毅然走出來挺立在疫情的最前端。

終南山院士這句話比有些人400餘篇國際論文有用得多

而此前我們可以看到,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白巖松主持的《新聞1+1》採訪的時候,在陳述此次肺炎的情況時,病對著大家來講暫時能不去武漢就不去武漢。

但就在節目播出時間不久後,我們再次看到,這位8旬老人卻拖沓著自己十分疲憊的身體出現在了趕往武漢火車上,自己建議全國民眾不要去武漢,要做好預防措施來保護健康,自己卻成為了那個不懼風險而往回趕的“逆行者”,看到這裡很多人忍不住流淚了。17年前,非典爆發,67歲的他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17年後,爆發肺炎疫情,鍾南山院士坐在前往武漢的高鐵上,因為沒有車票,他被安頓在餐車一角。

一坐定,他便馬上拿出文件來研究,累了就靠著座椅閉目養神……

終南山院士這句話比有些人400餘篇國際論文有用得多

△鍾南山在去武漢的高鐵餐車上。

隨後,已經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的鐘南山,又前往武漢金銀潭醫院和武漢疾控中心瞭解情況。

他來不及休息,馬不停蹄從武漢登上飛往北京的航班。到達北京,他馬上趕往國家衛健委開會,回到酒店,凌晨2點來鍾才睡下。

我們不能忘記,鍾南山已經84歲了,84歲的他重新披甲上陣,他又一次,為國出戰!

1月 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根據目前的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傳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很可能來自野生動物。當前防控疫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戴口罩可以預防。

也就是有了因為這句話,才先後出臺了武漢封城以及各地市的一系列防疫管控措施。

最後讓我們呼籲,理論研究,請緊密聯繫實踐,不是為了出版而出版,而是要把精力和經費用到刀刃上。

特別是疾控中心的領導和專家們,更是如此!

終南山院士這句話比有些人400餘篇國際論文有用得多

相關鏈接:中國疾控負責人某高姓研究員主要成就

科研: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分子免疫學,主要從事T細胞識別、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播的機制研究等。在Nature, NatureMedicine,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Lancet, PNAS-USA, PLoS Medicine, PLoS Pathogens, Journal of Immunology, Journal of Virology,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等在內的SCI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450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