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銀行集中爆發發行結構型存款,到底什麼鬼?

根據多家經濟日報,據悉,近日,一些小銀行跟風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已被地方監管部門叫停。

今年以來,關於結構性存款的宣傳被各家銀行做了個遍。我在朋友圈時時都能看到銀行工作的朋友,在為自己的銀行拉“存款”。

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達8.8萬億元,一季度新增1.84萬億元。而2017年全年新增規模僅為1.8萬億元。這個增長趨勢也是爆發式的。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在某銀行,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公告牌上貼著: “結構性存款上浮66%至160%”,或者“存夠91天,保本的結構性產品4.7%收益等你拿”這樣的字眼。

很多銀行工作人員的解釋是,“其實這就是一種存款,掛鉤了國債,很安全的。”

所以結構性存款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會在今年這麼受寵?

其實,結構性存款為什麼會爆火?主要因為新規出臺,銀行的理財產品要趨向於淨值化發展,打破剛兌,銀行需要一種理財的替代品來防止資產流失,而結構性存款,被定義為一種存款,在央行的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屬於存款項下,被納入銀行資產負債表內。這也幫助銀行順利“拉了存款”。

按照央行《存款統計分類及編碼標準(試行)》的相關規定,結構性存款是指金融機構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滬深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的業務產品。

目前市場上各家銀行推出的結構性存款的產品結構都大同小異:首先,將本金投資於本行的定期存款,然後,將定期存款的全部或部分利息投資於期權市場,以獲得投資收益。這樣一來,你的本金就是安全的,但是你的利息就不一定了。不過損失的也只是充當期權費的利息,並不影響客戶本金。

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存款產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則與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掛鉤。

“偽結構”產品應運而生

但是市場上也存在一些違規的結構性產品,我們稱之為“偽結構”。

比如有些產品,故意設定一種基本一定會發生的事件作為觸發條件,變相保本,逃避新規監管。這種產品,實際上違背了結構性理財的本質,是一種變相的違規套利行為。

“結構性存款”,100%保本嗎?

雖然有“存款”二字,但並不因此就意味著“保本”護身符加身。

就算是“真結構”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其收益也會隨著所投資產的波動而發生變動。要知道,這類產品設計初衷是為了保本,然而,金融機構發現了其能繞開監管、吸收儲蓄之後,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存錢,可能投資標的會越來越複雜。

而且,打破剛兌的新規已經明晃晃地出臺,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結構性存款成為原先部分保本理財資金的新去向,這就註定了它也將會受監管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