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目前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存在着什么样的风险?

野马和尚


不请自来。我这里不讲专业术语,只用通俗的话来解释结构性存款及其风险。

啥是结构性存款,比如老王有10万块,想存入银行,可到了银行,一看利率咋这么低呢,那银行就优先推荐理财产品了,老王想我这钱可是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可不能赔本啊,于是大堂经理一拍大腿说,那就存保本的结构性存款吧,收益比正常存款高,还保本,(注意风险来了,银行工作人员很多时候告诉你的收益率都是上限,而不告诉你下限的,所以在咨询的时候,上限下限要问清楚)

那这个收益是咋计算的呢,一个公式

本金及收益=本金+固定利率+衍生品交易收益-衍生品交易成本

打个比方,老王要存3个月,年化固定利率是1.5%,那三个月到期后的最终收益其实就是由衍生品交易收益决定的,那啥叫衍生品交易,简单的说就是银行拿着你的钱去进行外汇,股票,大宗商品买卖等市场上进行交易,挣钱了,把一部分收益分给你,当然了这中间的风险就是你要3个月不能拿回你的钱,也就是你要牺牲你资金的流动性,来换取更高的收益,定期可以随时取出来,但这个只能到期才能取出来的。

关于结构性存款的风险还有就是你选择的品种问题,有些跟汇率挂钩,有些跟股市挂钩,有些是综合性的,收益高低也是有差别的,收益的不稳定性是随市场进行波动的,但也有部分是不保本的结构性存款,所以购买之前务必了解清楚。还有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一般没事也不会咋变的,假如真的要变,这个是谁也没法控制的,所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猫眼儿观世界


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理论上本金是零风险的,最大的风险源自于其最终收益的不确定性。

结构性存款的本质

结构性存款,虽有“存款”二字,其实本质并不属于纯粹的存款产品。

通俗的来看,在于存款讲“利息”,结构性存款讲“收益”。

透过结构性存款本质来分析,它反而更像保本型理财产品。其内部构成是存款+金融衍生品的理财产品,存款部分保证本金安全并提供部分利息收入,金融衍生品部分用来提高其预期收益率,并最终决定了结构性存款最终收益高低。

结构性存款的发行

结构性存款,会计入银行表内资产,受存款保险保护,以保证本金的安全性;

同时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需要在中国理财网官网进行登记备案,并会为投资者提供理财登记编码,以便让投资者辨别结构性存款产品的真伪。同时银行官方网站会提供发行结构性存款的信息披露信息,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渠道以确定结构性存款的真实性与风险性。

购买理财产品,银行会为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说明书,可以通过说明书上的登记编码进行查询结构性存款的真实性。

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

结构性存款因为其内部构成以及投资衍生品部分的收益,决定了其预期收益率一般都会高于同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同样因为其投资金融衍生品部分,主要投向指数、汇率、黄金等,这些都是具备较强收益波动性的投资产品,会受到市场变动因素造成收益的损失。

因此即使银行宣传的收益率能在某个值,但是到期时,真正能达到宣传收益率的情况也很少。所以结构性存款的最大风险在于到期时的收益率并不能达到预期,甚至收益可能为0。

如果银行发生信用风险这类极端的情况,比如宣告破产清算,结构性存款的本金和收益支付必然会受到影响,即使存款保险保护,但也仅能保证结构性存款的存款部分以及投资者50万以内的投资本金。


财富公元


银行结构性存款这个产品,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真正能搞清楚这个产品本质的人应该还不多,很多人虽然在买,但也是糊里糊涂的。并不清楚这个产品究竟有没有风险,它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搞不清楚,结构性存款究竟是银行存款还是银行理财产品?

一、结构性存款新规

2019年10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在通知中对结构性存款进行了明确的的定义,确立了结构性存款的本质,对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进行了规范。

结构性存款,被大众所熟知,是在理财新规发布之后,由于银行打破刚性兑付,传统的保本理财不再承诺保本。老百姓对非保本的理财产品持怀疑态度,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闭着眼睛买了,但大家的需求还是有的,市场需要一款保本理财的替代品,来满足大家的投资需求。

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机遇之下,结构性存款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当仁不让地填补了保本理财消失后留下的市场空白。

二、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新规中,对结构性存款,给出了如下定义:

“结构性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通俗的来说,就是我们在买入结构性存款的时候,银行会把资金分成两部分,大部分钱作为定期存款获取稳健收益,用小部分资金购买“金融衍生品”获得高额回报。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特殊类别买卖的金融工具统称,是基于原生基础资产衍生而来的,这些基础资产可以是黄金、股票、债券、利率、汇率、指数等。

常见的衍生工具类型有期货、期权、远期合约、互换等。

三、银结构性存款的本质是什么?

  1. 银行结构性存款本质上是银行存款。因为结构性存款要像普通存款那样向央行交存“存款准备金“;像普通存款那样受50万本息存款保险条例保障。在又不同于银行普通定期存款。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交易结构“上,普通存款并没有交易结构。银行普通定期存款保本保息,而结构性存款只保本不保息。
  2. 结构性存款不是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银行不承诺保本保息,是具有资产管理的属性,而结构性存款则不是。

四、结构性存款有什么样的风险?

我们知道了结构性存款的本质是银行存款,那么它和银行普通定期存款一样具有保本的特征,即本金是安全的。

由于结构性存款挂钩了金融衍生品,而金融衍生品本身风险是非常高的,收益波动性也非常大,极端情况下,这部分的收益可能为零。

观察有些银行发布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收益浮动幅度最大的区间是0~9%。最高可以达到9%,是银行5年普通定期存款的3倍;最低也有可能是0。

所以说结构性存款具有一定投资风险,其风险大于普通银行定期存款。主要表现为收益的不确定性。

五、总结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结构性存款的定义和本质。

也了解了结构性存款和普通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样我们在选择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


南公子


什么是结构性存款?如何辨认结构性存款中的“假结构”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的风险?

很明显,结构性存款确实被视同存款进行管理,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的缴纳范围,并要按照银监会的要求,计提资本和拨备,但它与普通的非结构性存款的区别又是什么那?这其中的核心就是,它引入了,金融衍生工具(期权、期货等),并通过它,把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到与汇率、股票、大宗商品等标的物挂钩的金融产品上去,以博取高于普通存款的收益。

这里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客户购买了100万一年期的结构性保本理财产品,那么这里就需要核定出一个资金转移定价,这里我们假设为5%吧,注意啊,它并不是最后与客户的协议利率,而是要远远高于后者的。

那么接下来,银行会用97万去购买没有风险也没有利息的票据类资产,而剩下的3万,会用来购买某个标的物(比如股票),它的看涨或看跌期权,一年后,存款部分会得到97万*1.05也就是101.85万的本息收益,而那三万部分,需要看股票的实际走向,如果价格没有超过执行价,那么可以不行权,最后的收益就是101.85万,但如果股票的价格超过了执行价,那么因此产生的收益可能是无穷大的,当然最后给到用户的收益肯定是固定的

其实结构性存款,并不能算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性产品,因为刚性兑付的存在,所以同样也不是一个赚钱的买卖,除非按照不保本来进行销售,过去在很多外资行就是被按照非保本理财来进行销售的,当然也引发了不少客户的投诉,而现阶段,大量的银行一窝蜂的来进行这款产品的发行,不得不承认肯定是与《资管新规》的出台是有密切关系的,甚至可以理解成,是对去刚兑的一种应激性逃避的方式,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一些中小银行跑马圈地的特殊手段吧。 “假结构”性存款到底假在哪?买了假结构性存款会有什么风险?

自从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发行受限之后,结构性存款就突然火了起来。由于结构性存款与保本理财的可替代性,吸引了众多之前购买保本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购买。于是乎,2018年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大增2.66万亿,同比增幅达到了38.27%。不过,从去年9月份开始,结构性存款的发行速度就明显放缓,因为监管层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在结构性存款大火之际,各个银行无论大小都推出了自己的结构性存款,只不过在这中间却有一些“假结构”性存款的存在,其中包括一些无资质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以及产品设计有问题的结构性存款,这些结构性存款名为“结构”,实则属于变相刚性兑付的产品,已经失去了“结构”的属性。


庄眼


朋友们好!

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实际上都是保本产品,本金是非常安全的。结构性存款的最大风险就是最终收益率可能是开始预期的最低的收益率。下面来分析一下。

结构性存款的特点

一般来说,结构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上面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通过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高收益的金融产品。

结构性存款一般具备两个优点,一个缺点。

一个优点是较高的收益

一般来说,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比同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要高一些。因此,结构性存款的一个优点就是具有较高的收益率。

一个优点是保本金

结构性存款是保本的。因此,结构性存款的本金安全是根本不用担心的。

一个缺点是流动性差

结构性存款流动性是比较差的,因为结构性存款不到期,是不允许提前支取的。因此,可以说结构性存款流动性比较差。

结构性存款最大的风险就是收益率不确定

结构性存款最大的风险就是收益率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结构性存款是在普通存款基础上嵌入了一小部分其他高风险的衍生产品,从而能够让结构性存款有可能实现较高的收益率的特点。

比如下面表格是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其中第一款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是3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是0.35%或者5.25%。

这样的产品,可以看出来,最低的收益率就是0.35%,最高的收益率是5.25%。但是可以看出来,利率差是很大的,你现在根本就不能确定是否能够100%实现5.25%的收益率。因此,这个产品的风险就在于这里了。

还有一款182天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为1.56%或4.46%,这样的收益率差距也很大,可以说也是一个很不确定的产品收益率。

其他几款产品,可以说收益率差距还是比较小的。比如91天的美元挂钩结构性产品,年利率为1.75%或1.95%,这样的收益率差距比较小一点,即使是最低收益率也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从结构性存款的实际产品可以看出来,结构性产品风险非常小,而且是保本的产品,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不能实现最高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综上所述,结构性存款能够保本,因此结构性存款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能实现最高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结构性存款作为资管新规后,能够顶替传统保本理财兼顾保本与高收益属性的理财产品,广受投资者的喜爱。各家银行都扩大了结构性存款的发行规模。全国结构性存款的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


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结构性存款其实也有一些问题存在:

一、并非所有结构性存款都保本

大家对于结构性存款的信赖,源于它具有保本的属性。但其实,在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中它们的风险等级也有pr2、pr3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非保本理财。

结构性存款的逻辑是在传统定期存款中嵌套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主要挂钩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风险高,收益也高。它的商业逻辑是传统存款的本金及收益的稳定决定了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金融衍生品的收益决定了结构性存款的收益上限。所以结构性存款是否能够保本关键看投资于传统存款的本金有多少。

目前各家银行销售的结构性存款大部分都是pr1级,属于保本理财,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查看结构性存款的风险评级。

二、收益无法保证

对于pr1级的结构性存款,银行一般会公布一个最低的利率和最高的利率。一般最低利率都是可以保证的,但是最高利率达到的概率相对比较小。

投资者在查看结构性存款的利率时,不能想当然的拿预期的最高利率作为最终的利率。一旦这样操作,你可能会因此而错过收益更高、风险更低的理财。比如收益基本可以保证的pr2级非保本净值型理财。再比如三年期的大额存单。

三、银行投资能力弱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有规定,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银行必须具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资格。大家都知道,投资能力这个东西是与人才储备、投资经验、发行规模有比较大的关系。

有些银行虽然有资质,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投资能力就很强。在这样的银行购买保本的结构性存款,虽然不至于损失本金,但是想要获得较高的收益,可能性就相对较低。理财投资中,少收益就是亏损,机会成本在银行理财中随处可见的。

总结:

总的来说,结构性存款的风险还是相对较低的。只要认准是保本型结构性存款,至少是不会损失本金的。因为结构性存款投资与传统存款部分的资金是受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的。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妨关注我,银行研究僧。


银行研究僧


朋友们好!投资理财有风险,但,预期收益高…在通胀的情形下,能更好的保护来之不易的财产…要是能保本就好了…这是在老百姓心底子里的想法!大千世界,还真就有两全其美的事儿!银行,结构性存款,保本,浮动收益(甚至保最低收益),让咱理财的老百姓,喜笑颜开,难怪现在卖的那么好!保本赚钱谁不爱呢…话说回来,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银行结构性理财,也有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朋友们先来了解,银行结构性存款,可能面临的风险:

1,收益浮动的风险!银行结构性存款,是一个大家族,多数是保本,浮动预期收益,任何投资,都是面向未来…自然存在一定的未知风险,预期浮动收益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到期的收益结,与预期相比,有三种可能:低于,持平,或者高于!
如上图,这款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明确写明是:“预期到期利率”!因此,该利率只能作为参考存在风险!

2,最低收益的可风险!部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有明确的保底收益,大体在1%~3%之间!用咱老百姓的话讲,达不到预期收益,有可能只能拿最低收益,这也是一种风险!
如上图,这是另一款,有最低收益保障的结构性存款!他的预期收益,如果不能达成,将面临只能拿,最低保障收益的风险!

3,其他风险!比如银行的经营风险,金融市场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产品因故提前解散的风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政策风险等等!



小结:作为目前金融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保本型,银行产品,结构性存款总体安全性高,但也面临小概率的多种风险!

其次,通过两款产品,更深入的认识银行结构性存款,不同种类,以便优中选优:

一,保本,浮动,预期收益型,银行结构性存款!

二,保本,保最低收益,预期收益型,银行结构性存款!

三,非保本,浮动预期收益型,银行结构性存款(或理财)!

小结: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银行结构性存款,主要以保本浮动收益与保最低收益为主!在选择时,要真正了解条款,详细咨询!

最后,来总结分析:

银行结构性存款,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类产品既具有谨慎的存款性质,又加入了进取的投资属性!是目前市场上,受欢迎的好产品!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结构性存款,保本型,均如数对付了本金,不愧是咱老百姓,投资理财,安心放心的好伙伴!


理财迦


资管新规后,银行前同事说,推出的“新”理财产品,比以前的产品更火热,很多人排着队购买,因为收益比以前高,还保本,似乎没有风险一样。


所谓的新的理财产品,就是“结构性存款”,本质是商业在吸收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品(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者期货等),客户收益与利率、汇率、 股票价格、指数等标的物挂钩的金融产品。


结构性存款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一种: 本金通常是保障的,但收益要根据市场具体情况而定,并以区间形式进行呈现,最终到期收益率与挂钩标的走势密切相关。


1.通常会约定收益区间,如:3个月, 年化收益2.5%-6%。


2.可以分类:保本结构性存款和非保本结构性理财。保本结构性存款,指保障本金部分,利息会与衍生品收益挂钩,利息收益会有浮动。非保本结构性理财,指本金的一部分是固定的,另一部分本金和存款利息与衍生品收益挂钩,收益是浮动的。


3特点:结构比较复杂。保本金,不保收益;但是挂钩金融衍生品,很多投资人搞不懂投资逻辑,而实际上,其收益是波动的;且由于信息地位不对等,这类挂钩金融衍生品的产品风险由投资者自担,却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4.结构型存款的风险大于普通存款,收益小于银行理财。


风险等级:这里是来自招商银行官方网站的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书。产品分成5个级别: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级别的产品。


私人财富顾问娟萱


目前的结构性存款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期限结构性,挂钩的标的比如三个月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设定的标准是2.5%以上,在产品到期前的某一天,比如到期前第十天作为观察日,当天三个月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是2.6%,就正常到期,若只有2.4%则产品提前终止,但是它的收益率依然是购买产品说明上约定的,也就是说利率固定但期限是不确定的。还有一种就是收益结构性,这种产品期限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收益就是不确定的,比较多的二元结构的,要么是最低收益要么就是最高收益。


东东说金融


本金没有风险,只是利息现在是浮动的,有可能浮动后的最终收益,远没有大额存款利息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