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历史上有哪些装逼装的非常成功的人和事?

暴躁的仙女宝宝丶


唐朝中期有个大权臣叫杨国忠,本名杨钊,唐朝蒲州永乐人,是一个专权误国,陷害忠良的大奸臣。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有一次杨国忠外出去江浙一带处理一些事务,回来的时候,发现老婆怀孕了。还没等杨国忠质问,他的老婆就开口了,她说:“夫君出去这么久,我梦到与你半夜羞羞,就怀孕了,孩子是你的!”杨国忠一听,十分感动,说这就是夫妻同心,互相思念,感情到位了的结果。



季羡林作为一代学者,如果不公布他的日记,可能大都以为他十分谦逊,文质彬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季老乃是个当之无愧的闷骚男啊。分享季羡林日记一则:“今生只希望多日几个女人。”摘自《季羡林经典作品集·红·(六月)十七日》。当年的季羡林纵使憋成这样,也只是把内心想法写下来,外表依旧是个高冷的才子。


金圣叹是一个临死都不忘装逼的人,在执行死刑之前,他叫来狱卒,说有遗言,等到狱卒来了,没想到他只说了这么一句“遗言”:“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在场的人忍笑记下了这句充满黑色幽默的话。这还不算完,被砍头后,从他的两个耳朵里掉出两个纸团,一个写着“好”,一个写着“疼”,连起来读就是“好疼”,真是用生命来幽默众生。

姜太公钓鱼,鱼钓没钓到不知道,反正钓来了前途。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强装淡定,告诉众人料到敌军不敢来,结果敌军果然被吓得不敢来。装逼成功,其实就不叫装逼了,无论是从说话,还是办事上,能够自圆其说,还能让人叹服,这就是是真本事。


历史密探


下面我们就说说刚刚身故不久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装逼故事。

2011年,这位英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按照惯例,获奖者是要发表获奖感言的,谁知奈保尔当着全世界人的面,发表了一篇,主题为“感谢妓女”的演讲,这位大师坦承,他对在婚姻出现危机时,他经常光顾的妓女们表示“感谢”。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实在太忙了,无暇去追求情妇,只能从“妓女”那里寻求慰藉。

“她们给予我安慰,我知道,当我需要时她们乐意效劳。”

奈保尔在领奖台上的这番话,把现场工作人员和评委会的专家都吓得不要不要的,毕竟是这个星球上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了,您这突然来这么一手,让人情何以堪呀。

好在评委会反应迅速,针对奈保尔的演讲发了个紧急声明:

我们评奖只看他的作品,不管他的人品。我爱他的作品,但决不跟他交朋友。

声明一出,总算是平息了舆论,在诺贝尔文学奖这么严肃的场合公开谈论并感谢妓女,最终还能全省而退,

奈保尔装得这个逼,我给一百分。

最后也祝愿老人家在天堂一切安好,吃鸡快乐!


杨过的大仙


赵国受到秦国进攻。赵王使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救兵。平原君养了很多吃饭的人,他想带二十人,但挑来挑去,只选出十九个文武兼备的人。还差一人,怎么也选不出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上前推荐自已。平原君问毛遂,“毛你来我这里几年了?"毛遂说,“三年。"平原君说,"锥子放在口袋里,其尖立刻就会扎出来。你来三年了,我还不知道你,可见你没什么本事。"毛遂说,"我这把锥子的尖没扎出来,是因为我一直没把我放进袋子里。今天请你把我放进袋子中。"因为选不出别人,平原君只好带上毛遂了。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话,从早上说到中午,楚王也不答应出兵援救。毛遂带着宝剑从台阶走上来,对平原君说,"救与不救,三两两话的事。为什么半天还没有结果?"楚王怒斥毛遂,"我和你的主人说话,你算老几。赶紧一边去!"毛遂手按宝剑,挨近楚王说,"你敢叱责我,是仗着你国大人多。但现在你我在十步之内,别人救不了你。你的命在我的手里,我的主人在这里,你为什么叱责我?再说,得道多助,失道多败,你人多又怎么样呢!楚国人多兵多,但被秦将白起连续打败三次,连国都都被人家占了。这是楚国的耻辱。难道大王你一点也不再乎吗。我们来搞联合,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你为什么要叱责我呢?"楚王立刻软了下来,说,"啊啊,先生你说的对,我们就联合吧。"两国订立协约以后,回到赵国,平原君感慨地说,"我一向以为自己能知人,却忽略了毛先生,从此以后,我不敢再说自己能知人了!",从那以后,他把毛遂视为上等宾客。

怎么样,毛遂算不算得上是装逼装得很成功的人?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有句通俗的话,叫莫装逼,装逼遭雷劈。意思是一旦装逼失败,下场会很惨。被人唾骂,不耻。

古今中外历史上,装逼最成功当属耶稣。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和约翰订婚后,与一名罗马弓箭手约瑟•本•潘得拉(又可译为耶稣•本•潘得拉)通奸(一说强奸)。潘得拉完成25年的服役后,获得了罗马公民的资格,并继续服役。最终有了一个罗马名字:提庇留•朱利亚斯•阿布德斯•潘得拉。其大约生于西元前22年,死于西元40年。 约翰发现玛利亚未婚先育后,离开她去了巴比伦。当耶稣出生后,她假装那是约翰的儿子,甚至努力试图让他接受犹太教的教育。耶稣大约30岁时被公开为一个私生子,之后去了耶路撒冷。

以上是犹太文献《耶稣一生》的记载,与二世纪希腊哲学家塞尔苏斯的观点一致:耶稣是玛利亚与约瑟•本•潘得拉通奸所生。

考古是检验历史真实性的唯一标准。1895年,在德国城市宾根,潘得拉的墓碑被发现,铭刻如下:

底比留斯•朱里亚斯•阿布得斯•潘得拉

来自西顿, 卒62岁 服役40年, 前大队旗手 弓箭手第一陆军大队

在此安息。

根据统计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认定,这就是耶稣的生父——约瑟•本•潘得拉。

玛利亚与潘德拉通奸,未婚先育。耶稣因此声称,自己的母亲之所以未婚先育,是因他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并称自己是救世主。基督教由此产生。

不仅犹太文献和古希腊文献,就连一千年前的基督徒们,也认为耶稣是传教士,而非圣子:

西元787年,第三次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大公会议。这也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七次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在此次会议之前,耶稣身份是上帝的信徒,而非圣子。会议中删除了耶稣是传道士的身份,篡改为圣子: 此前,基督教普遍认为,耶稣因其品德无私,被上帝选为义子。耶稣也尊上帝为义父。大公会议对此斥为异端, 并断定基督是上帝的亲生子。谁再持耶稣是上帝义子的观点,将被视为异教徒而处死。

并且,在此次大公会议中,删除了《圣经》中大量的篇章,“仆人”的自称是《圣经》中唯一残存的痕迹。虽然会议给出了统一的解释,但这依然是耶稣信徒和传教士身份而非圣子的证据。

在中国,有一个与耶稣类似的装逼者洪秀全。洪秀全声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兄弟。洪秀全差点成功,但最终失败了,还异常悲惨,断子绝孙。


杨朱学派


讲一个古代的装逼冤案吧。

冤主叫做叶公,关于他,有一个流传古今的故事,很多人耳熟以详。说叶公很喜欢龙,脑残粉,家里到处都是龙的画像与模型,就象现代有些脑残粉,家中到处都是杨幂、鹿晗的音像视频一样。

叶公痴迷龙的事迹,被真龙听到了,非常感动,于是某天空降到叶公家中,将龙头伸在叶公的窗户边,龙尾巴摆到叶公的厅堂里,叶公一看到是真龙,吓得哇哇大哭,连滚带爬地逃出了家门。

由于这个故事,叶公成了历史上装逼犯的典型,常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是真爱、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和事。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这是个千古冤案。

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期楚国人,因为他被楚昭王封到叶邑做为尹,成为叶邑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史称叶公。今天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就是叶公当年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根据历史记载,叶公到叶邑赴任之后,了解到此地水患很严重,老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解决水患问题,他亲自动手,做水利工程的研究,由于当时的竹简不适合画水利施工图,他只好将自家的墙壁作为图纸,画出了详细的沟渠地理位置。

由于古代人科普知识不足,所以比较迷信,叶公也不能免,他想到龙王是主管行云降雨的神物,于是在每个出水口,都画上龙,称之为“水龙头”,主要是想讨个吉利。

有些前来拜访叶公的客人,看到他家墙壁上的水利施工图,不知道什么意思,光看到画了很多龙,出门后就开始乱喷:“人人皆知龙能腾云驾雾,而叶公却画龙不画云,可见他并不真的喜欢龙。”到了汉朝,作家刘向根据这件事,在他的作品《新序·杂事》中,编了个“叶公见龙而走”段子,于是成为“叶公好龙”的故事来源。

实际上,叶公带领当地民众治水开田,政绩非常优秀。

除此以外,叶公还干了一件大事。公元前479年,楚国的贵族白公胜叛乱,白公劫持他的侄子楚惠王,自己称王,王宫一片大乱,形势非常危险,叶公率领叶邑军队前来讨伐,攻入王宫,打败白公胜,救出楚惠王。叶公因为立下赫赫大功,被楚惠王封为令尹与司马,相当于楚国的国家总理兼三军总司令,军政大权一把抓。但是叶公是一个信奉道教的人,并不贪恋权位,没多长时间,他就将令尹一职让给了公孙甯,司马一职让给了公孙宽,自己返回叶邑,安度晚年去了。

汉代的人为什么要编出“叶公好龙”的段子来诋毁叶公呢?根据史学家考证,因为叶公是道家人物,而汉代人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让儒学成为人世间第一真理,总是要想尽办法,丑化其它学派的人物。

于是,叶公躺枪了。

毕大费/文


毕大费


你还真别说,古人装起逼来确实比现在人更加清新脱俗。



你晒你的绫罗绸缎,我晒我的满腹经纶——郝隆

有个典故叫“坦腹晒书”说的就是东晋郝隆,据说七夕那天富裕人家在院子里暴晒绫罗绸缎,饱读诗书的郝隆就解衣仰卧太阳底下,挺着个光肚皮。路人看了很好奇问你干嘛呢。郝隆答道:我满腹经纶,晒晒肚子里的书。

这逼装的,确实厉害。

对于辣鸡我只会翻个白眼——阮籍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装逼装出了一套固定规则,就是不废话,看得上的用青眼看(眼珠),看不上的就用眼白对着了。据说阮籍母亲去世,嵇康的哥哥嵇喜来致哀,蔑视礼法的阮籍看不上在朝为官的嵇喜就直接翻了个大白眼。过几天嵇喜带了酒带了琴过来,阮籍开心的直接白眼切换成青眼。

强行装逼——齐国人

这个故事是《吕氏春秋·当务》里的《愚勇》,齐国有两个喜欢自吹勇敢的人,一个住城东,一个住城西。某天两个深谙装逼的王者在马路上碰头了,这么巧就一起喝了两杯,但是酒过数巡两人发现有酒无肉,其中一人开始装逼了:“你的肉是肉,我的肉也是肉,还找什么肉啊!”于是准备了调料,两人开始抽刀互相割肉,你一块我一块,吃到死为止。

千万别和齐国人装逼,你玩不起。装输了鄙视你,装成功了......就挂了。


我是朝暮九歌,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来评论区吐槽哪些古代装逼大佬们。


朝暮九歌


项羽: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汉五年,项羽抵御不住汉军和诸侯联军的进攻,率八百勇士从垓下突围而出,意欲重返江东根据地,徐图东山再起,可惜到达东城时,八百勇士只剩二十八个了,项羽看了一眼身边的二十八位勇士,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壮士,都是以一敌十以一敌百的勇士,项羽要再一次动员他们,让追来的两千汉军见识见识他楚霸王的能力。

在这次动员中,项羽很骄傲地说,他项羽自起兵以来,已经八年了,八年中,他经历了七十多次大型战斗,一次失败都未曾有过,所有挡他项羽路的,都被他项羽击破了,所有被他项羽攻打的,都被他项羽征服了,所以他才霸有天下。

如今,他被困在东城,并非他项羽无能,而是因为天要亡他项羽,如果大家不信,他就跟大家一起并肩前进,和汹涌而来的汉军痛痛快快地打一次,必三胜汉军,为了能跟大家一起突出重围,他必将斩杀汉军将领,砍倒汉军旗帜,他项羽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并非他项羽无能,而是天要亡他项羽。

动员结束,项羽率二十八骑大呼小叫地冲向汉军,汉军溃不成军,项羽先后斩杀一个将领,一个都尉,还给赤泉侯杨喜一个眼神,吓得杨喜连人带马倒退了三千米。

虽然这次二十九对两千的战斗中,楚霸王如天神一般英勇,就像乔峰率二十八名契丹勇士上少室山一样让人热血沸腾,但都不能遮掩一个事实:项羽在动员时候说了假话,他项羽并非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他在战场上失败过很多次。

项羽第一次独立带兵打仗,就以失败告终,《史记》中的原话是,「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也就是说,项羽初战襄城,没打下来,失败了。

项羽和刘邦合兵一处时,二人曾三次攻打定陶,但都以失败结束,最后只好率兵离开定陶,《史记》中的原话是「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

项羽和刘邦离开定陶后,到达雍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随后又遭遇了一场失败,《史记》中的记载是,「还攻外黄,外黄未下。」也就是说,刘项二人合兵一处,再一次以失败收场。

项梁在定陶战死后,项羽和刘邦向陈留进发,但在陈留,依旧遭遇了失败,《史记》中的原话是,「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刘项见陈留攻不下来,便把责任推到士兵的情绪上,他俩认为,项梁战死了,士兵很害怕,所以打不陈留,之后,二人率兵东撤。

这哪里是项羽说的「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刘邦: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项羽在平城做的军事动员,是他生平所做的第一次动员,这段话大抵可以视作项羽的遗言了,也就是说,项羽在遗言中撒谎了。

无独有偶。

项羽生平最大的对手刘邦,也在生前倒数第二次讲话时,撒谎了。也就是说,刘邦跟项羽一样,在遗言中撒谎了,难怪项羽和刘邦结为兄弟,因为他们的三观相似,都爱撒谎啊。

刘邦在临死前,拒绝医生医治,拒绝医治的时候,刘邦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命运这东西,是否是上天注定的,我们先不理,只说刘邦这句「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他刘邦是布衣吗?他刘邦起事的时候,虽然已是通缉犯,但成为通缉犯之前,他刘邦是亭长,虽然只是体制内最基层的吏,但已经不能说是布衣了。

刘邦是亭长,刘邦的家族,则有可能是大地主。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前后娶了两个妻子,头一个妻子是刘邦的亲生母亲,为刘太公生下了刘伯、刘仲、刘季三个儿子,刘季就是刘邦了,第二个妻子是刘邦的小妈,为刘太公生下了刘交。

刘太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有相当数量男人都会打光棍的时代。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刘太公不仅娶上了媳妇,而且娶了两房媳妇,并且至少为长子刘伯和次子刘交都娶上了媳妇,你说刘太公的本事有多大?

刘太公的本事,还不仅仅鲜于词,他还至少供了三子刘季和四子刘交读了很多年的书。

据《史记》记载,刘邦自幼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玩得好,待到刘邦、卢绾长大的时候,又一同「学书」,我们现在已经不能确切地知道,刘邦和卢绾一起学的是什么书了,是《尚书》还是别的书,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是《尚书》,因为司马迁的时代,「书」在大多数场合指的还是《尚书》。

据《汉书》记载,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刘交「好书,多材艺。」这段记载中的「书」,也很有可能是《尚书》,或是包括《诗经》、《尚书》等在内的艰深知识,另外,刘交还曾在秦始皇焚书之前,跟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学习《诗经》。

从《史记》和《汉书》的这两端记载中可以知道,刘太公的三子刘季和四子刘交都是学了很多年文化知识的人,在那个绝大多数人都目不识丁的年代,刘季和刘交能够脱产接受教育,刘太公的家底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吧?

刘太公不仅自己家底儿殷实,也经常教育刘邦向刘仲学习,多置办些产业,可见刘邦家中,刘太公和刘仲都是家底殷实经得起儿子兄弟败家的,而刘邦也是有机会有能力置办产业的。

所以,刘邦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布衣,他的家世,或许没有光武帝刘秀强,但应当强过刘备,强过刘裕,强过朱元璋的。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汉书·楚元王传》


遥望燕园


历史上会有形形色色的各类人装逼,有的成功了,有的输的一塌糊涂,今天我来带看看那些装逼成功的人和事。

刘邦,男人就该这样。

刘邦见到秦始皇的出门巡游的大队人马。说道:男人就该这样。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小子也太能装逼了,就一个穷屌丝。不过最终这个逼还是成功了。刘邦在最终经历四年楚汉之争时打败了项羽,成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吕布,射戟解斗

吕布在营门外立了一支戟,对纪灵,刘备等人说到,如果我一箭射中戟上小支,你们各自罢兵,如果射不中,你们再战。大家还都不相信他,认为不可能(尤其是纪灵).结果,吕布一箭射中,众人都感到很惊讶。然后各自罢兵。(以前我读小说三国演义,以为是老罗为了剧情所写,后来读了三国志,发现这件事情的确存在,就记录在吕布传中)。

谢安,小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

淝水之战时。前方在打仗,谢安在后方跟别人下棋,还悠然自得的样子。当棋下的差不多了,谢安说道,小孩子们已经把敌人打败了。棋友还有些蒙蔽,不一会,报来了前方大破敌军的消息。其实,表面上看,谢安只是在下棋,其实他在前期也做了大的调度,做了充分的准备,对部下(谢玄等人)十分信任。

上述几个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都是吹牛和装逼,但是人家都成功了。不得不让大家由衷感叹。也欢迎小伙伴们进行补充。


遨游文史世界


最装逼的事莫过于,吹过的牛逼都一一实现了。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装逼者是马斯克,对,就是那个电动汽车特斯拉的创始人。他的经历正好诠释了:装逼的人生不需要去解释。他曾经吹牛要造电动汽车,结果他成功了;12年前,他装逼说要移民火星,而今年,他吹得牛逼也实现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最怕装逼成灰烬”。我们在一年一年的“装逼”中不断接近对自己梦想的认知,却在各种困难中一点一点的丢弃,装逼最后成为了灰烬。而装逼大神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经将自己吹过的牛逼一一兑现。

马斯克 Elon Musk

  • 1971年出生于南美,9岁父母离婚,跟父亲

  • 16岁学编程,卖游戏赚第一桶金,开始思考宇宙

  • 17岁,独自移居加拿大,在锅炉房铲垃圾

  • 24岁,靠2.8万美金开始创业,不断倒腾

  • 33岁,遇到合伙人,运营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

  • 35岁,发射第一支火箭,失败

  • 37岁,离婚,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Space X(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和特斯拉面临破产。


  • 37岁之后,他的人生出现转机:火箭发射成功,Space X与NASA(美国宇航局)签订了16亿美元合同,此后成功发射了19次火箭。

  • 2012年5月,用自制的“猎鹰9号”火箭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一艘“龙号”飞船,开启了太空探索商业化和私人订制的时代。

  • 2018年2月7日,在推迟了两个小时之后,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火箭在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架火箭将会搭乘一个特殊的乘客“特斯拉”完成意义非凡的太空旅行。SpaceX公司将登上人类现役最强运载火箭的宝座。

“如果失败我就切腹自杀”,马斯克曾向一个投资者解释他为什么应该拿到投资的时候说。这也是他谈判时常谈的主题。他有可能会推迟兑现承诺,可能会落得太爱“装逼”的名声,可能被踢出一手创办的公司,但是,他没有让事情走向失败。

马克斯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即便是他的目标外人看来是那么的“荒诞”、“装逼”。成功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这世界上,有人能发射火箭移民火星,有人却觉得无力改变现实困境,从这篇文章中也许你能得到一点启发,迈出你的第一步。

除非你放弃,要不然你永远不会失败。


人中三土


当然是各位互联网大佬们了,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王健林....


1、后悔创业杰克马


2、普通家庭马化腾


3、一无所有王健林


4、不知妻美刘强东


刘强东就曾在接受采访谈到妻子章泽天时表示:“我这个人是脸盲,就是说根本分不清谁漂亮不漂亮,说实话。我跟她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亮不漂亮。”


5、下周回国贾跃亭


6、不赚臭钱罗永浩


5月15日,罗永浩在北京鸟巢举行新品发布会,参加人数据说打破了吉尼斯纪录,光门票收入就有480余万。如果罗先生要收智商税,一定满载而归。不过,罗先生说了,“我做这件事是为了改变世界,而不是为了赚你们几个臭钱。”话音一落,台下粉丝立即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