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隨著8月份銷量榜的流出,我們又一次看到了迴歸銷量寶座的大眾朗逸,在換代之後,朗逸的銷量可以說是有增無減,這款走量車型的銷量讓其他廠商只能瞪著眼咽口水。在此之前,小編與朗逸的前兩代、以及朗行都有過接觸,對它們的感受更是記憶猶新,今天我們就單刀直入,直接跟大家聊聊這次朗逸兩廂的表現究竟如何。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至於靜態方面的變化,我們不多費口舌,關於最新三廂版的朗逸,相信感興趣的小夥伴都已經爛熟於心。而兩廂版最大的變化,就是後備廂部分的改變。儘管官方定義它為量兩廂車,但實際上它的外觀依然有一絲旅行車與跨界車的意味,線條十分流暢。尾廂部分的鈑金工藝十分良心,較大的傾角突出了檔次感的同時讓整個尾部十分緊繃,毫無拖沓之感。車身三圍為4541*1806*1488,mm,軸距2688mm,採用了MQB平臺的它與朗行並無直接關係,且車長也有了全方位的提升。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與一般的體驗活動不同的是,這次的試駕車分為兩種,一種是性價比極高的舒適版,配1.2T發動機,另一款是頂配的1.4T高功率發動機,覆蓋了全系的動力搭配情況,也給了我們詳細體驗的機會。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雖然車長減少,但乘坐空間並沒有任何縮水的跡象,180的小編調整坐姿後腿部依然剩餘兩拳以上的空間。此外,1.2T舒適版與高配1.4T豪華版的外觀差異主要集中在輪轂、座椅、空調、以及自動大燈上,其餘部分的配置差異不大,並不會產生廉價的感覺。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關於兩款車的動力表現,在這裡也先和大家彙報。1.2T相比之前提升了6馬力,扭矩維持相同為200牛米,1.4T高功發動機為150馬力和250牛米,低功率131馬力的發動機並沒有搭載。體驗下來,在絕對的動力表現上來說,1.2T發動機可以說完全夠用,主觀感受超過了相同馬力的1.5L自吸發動機,低轉速期間多出的50牛米可以為NVH做出貢獻,且加速的感受更加直觀。1.4T高功率發動機更不用多說,在法定限速內不會出現加速無力的感覺。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當然,給小編印象最深的,還是這款最新的DQ200乾式雙離合變速箱。首先是在日常模式下,不論慢給油、還是直接地板油起步,變速箱的升檔動作都沒有任何的頓挫出現,檔位之間的銜接非常的有質感,不輸給DQ381、DQ500這樣的溼式雙離合;然後是各種駕駛模式之下的降檔,都比之前的速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優化,不僅之前的換擋噪音不見了,連降檔本身的動作也變得輕快、平順了許多。就算擁堵路況,也可以真正做到“沒有存在感”的換擋。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單單動力總成,它的變化就比上一代產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變速箱的改變,讓我一度打開機艙去尋找變速箱的型號是不是被偷偷換成了溼式雙離合。當然,車無完車,儘管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轉向有些過於“輕快”依然是小編不太喜歡的,雖然阻尼調校比較線性,但整體的感覺還是稍微有一些過輕了,新手上來不容易開的很穩。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油門剎車的表現與之前基本上一致,線性的調校基本杜絕了竄車的現象出現,渦輪介入的動作也比較輕緩,在ECU的控制下十分服帖。懸架表現相比三廂的朗逸更為敏感,或者說主觀感受上更加運動一些,路面的信息更容易傳遞進車內。不過,這並不是說它開起來很顛,在大震動的處理上,它依然是舒適取向,但細碎震動會稍稍多一些的傳遞進來,營造一種適當的緊繃感。車輛在彎道中的表現也符合預期,沒有產生大量的側傾,整體表現依然穩健。


150邁也不漂!試駕完朗逸我把家用的福克斯換了


總結下來,不論是1.2T、1.4T車型,其乾式雙離合變速箱都有著媲美自家溼式雙離合的質感與速度,動力上1.2T也足夠使用,日常代步完全沒有問題。從配置角度來講,儘管算不上多豐富,但人機交互系統的易用程度依然表現出色,沒有花裡胡哨的功能出現,中規中矩。相比三廂版車型,朗逸兩廂的定位更加偏向年輕運動,是那些追求與眾不同,同時看中實用耐用與生活品質人群的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