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名医说肿瘤|长年头痛失眠、性格突变,或许该到这科查一查

有约君说

近日,3岁女童王凤雅罹患视神经母细胞瘤不幸去世一事在网络上“刷爆屏”,也让这种颅内神经肿瘤得到广泛关注。

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日趋增高,更超越白血病成为儿童肿瘤的头号“杀手”。在人们的生活中,身边亲友突然罹患脑瘤、备受病痛折磨的个案也越来越多见。有约君特别邀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漆松涛教授为大家科普一下神经系统肿瘤知识。

想看名医漆松涛说肿瘤?

直接点击以下视频吧——

名医说肿瘤|长年头痛失眠、性格突变,或许该到这科查一查

脑瘤已超越白血病

成为儿童肿瘤的“头号杀手”

漆松涛教授介绍,视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非常高,也是一种遗传基因突变型疾病。其对放化疗都不敏感,早期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愈。而视神经母细胞瘤仅是颅内神经肿瘤的众多类别中的一种。

神经肿瘤是发生于神经系统内部或身体其他脏器组织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还有部分是颅内周边的结构如颅底、鼻、耳、眼等部位的肿瘤侵袭到颅内而形成的。

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以儿童为例,2016年,神经肿瘤已超过白血病成为各种肿瘤疾病中儿童致死的“头号杀手”。

在各种颅内肿瘤中,神经胶质瘤是最为常见且预后最差的一种,约接近一半,其中又有七成左右是高级别的肿瘤,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脑癌”。

性格突变

也可能是神经肿瘤所致

对于医生来说,肿瘤小一点、没有转移,自然是较易控制,早发现早处理对于提高诊疗质量、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来说意义极大。那么早期常见的神经肿瘤症状有哪些呢?

首先是颅高压症状

颅脑是一个相对密闭的腔位,如果发生肿瘤,随着其逐渐生长,挤占组织空间,就会产生呕吐、长年头痛、失眠、失明,乃至性格发生变化,这些都有可能是肿瘤引起的颅高压所致。

其次是影响大脑相应区域的功能

肿瘤长在主管语言的功能区域就会影响说话;长在视神经就会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乃至发展到失明;发生在听力神经则会出现耳鸣

乃至严重的会失聪;长在脑干上,可能发生进食时咳嗽,无法吞咽、声音变沙哑;发生在四肢功能区域,则是手脚无力、麻木,乃至活动功能丧失

另外,有抽筋、癫痫、记忆力下降等都固有神经功能下降的现象,都有可能是肿瘤引起的。

这些症状当中,普通人可能最初很难和“脑瘤”联系起来,其实却应该引起重视的,当属性格的变化,比如内向的人突然变得活泼多话,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静少语。这些神经固有功能的变化,其中有一部分就可能是肿瘤所致。

神经肿瘤如何检查诊断?

日常中如果大脑、脊髓的功能出现偏差,都应该警惕神经系统疾病,及早筛查。不过,神经肿瘤发生在颅内,隐蔽性较高,确实早期很难及时诊断,难免出现误诊漏诊。

漆松涛强调,对于针对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的诊断,医生都应该提高监测率,包括

CT、磁共振、DSA(血管造影)等检查设备的运用,乃至各种神经系统相关的基因检测,都对神经肿瘤的早期筛查有较高效率。

漆松涛介绍,在神经肿瘤中,除了少部分可以通过化疗治疗,大部分都必须基于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毕竟发生在密闭腔内的实体肿瘤不予切除的话,颅压难以下降,周围受压迫的神经功能组织也无法重新修复生长。因此,神经肿瘤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有效的手术。

漆松涛提醒,神经外科手术除了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操作水平的同时,对大型设备的等级要求也很高,需要很多辅助检测设备,而且术后还需要多学科的辅助治疗,并不是简单“切除”就可以一了百了。患者最好选择大型的医院接受诊治更有保障。漆松涛建议患者最初被诊断神经肿瘤需要手术,可以多比较、多咨询,多看几家医院,获得更多信息之后再做决定,以保障获得最高的治疗质量。

治脑瘤难度堪比造航天飞机

漆松涛说,神经外科这一专业可以说是所有医学专业中“最年轻”的一个,从医学的发展历程看,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的发明运用都是因应神经外科疾病治疗的需要而起的。神经外科医生对经验和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甚至对体力的要求都要比其他专业高,在医学院接受七年以上的专业历练,是医学生进入神经外科的“最低门槛”。

在漆松涛眼中,神经肿瘤的诊治处于所有疾病中的“最高等级”水平,“超越疾病、和其他专业领域进行比较,我觉得神经外科甚至比制造航天飞机更难。”

大咖名片

名医说肿瘤|长年头痛失眠、性格突变,或许该到这科查一查

漆松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南方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南方医院大外科主任、广东省首届名医、中国各区百强榜历届TOP10医生,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基础与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委员会常委及中华医学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长、广东省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广东最强科室推荐

名医说肿瘤|长年头痛失眠、性格突变,或许该到这科查一查

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视频剪辑:汪式奇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有约君猜

你可能还想看以下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