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一些中医民间高手考不出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中医博大精深,不是花几年时间读医书就可以治病救人的。光是要把切脉学会,都要给上万人把脉过,才有一点心得。

我从七岁跟赤脚医生去采药,就爱上了中医中药。立志长大要考中医医科大学,当个好中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谁知道高考录取的专业却是会计。但是几十年来,我从未停止对中医中药的研究和学习。

我是公务员,在浙江省一个县级市国税局稽查局工作。无论是业余,还是上班空闲之时,甚至在外出办案等人做询问笔录的间隙,都在读医书。为了全身心投入中医中药的研究,我一直想到峨眉山隐居。好不容易盼到孩子考上大学,我正好满30年工龄,立马申请提前六年退休,到峨眉山隐居,掐指算来已近八年!

我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研究中医中药几十年,方才达到中医各种理论融汇贯通。学会了眼诊、舌诊、面诊、耳诊、掌纹诊病等立体望诊方法。熟练掌握了点穴、推拿、艾灸、拔罐、刺血疗法、梅花针法、经筋捆扎法、穴位敷贴法、X型平衡法等自然疗法。

年纪轻的时候,我具备的中医中药知识有限。这个时候去当医生,我自己对自己都不信任,怎么给人看病?

如今我近56岁了,虽然练就了用中医中药治病的十八般武艺,但是我去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能考得起吗?

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不是想考就能考的。必须要有中医本科文凭(我有法律本科文凭),然后去正规医院实习一年,然后必须经过二个执业医师推荐,才有资格去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考试。就算我参加自修大学把中医本科文凭拿到手,哪个医院会接收我一个老太婆去当实习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考试,如果只考中医理论和现场治病,我没问题。但是据说要考政治和英语等科目,我学的英语全都忘记了,只会说一句gou gou gou!你叫我一个老太婆去自学英语,我有那个精力吗?

所以为了避免因为非法行医去坐牢,我只给家人、亲戚、朋友看病。

我给人治病,都是采用内药和外药相结合的办法,以内药为主,外药为辅。内药指的是人体自带的药库:经络和穴位。其次才是外药(组方配伍中草药)。

学中医没有悟性,再勤奋也做不了好医生。六祖是文盲,还是伙夫,但是人家有慧根,悟性高。所以五祖衣钵不传大弟子,却要悄悄传给他。

学中医没有悟性,哪怕会把历朝历代经典名方倒背如流,也是枉然。哪怕用张仲景的经方,也会把人治死。经方是死的,人是活的,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一样的。用经方治活人,就是削足适履。只有把寒热虚实阴阳表里搞清楚,才能加减化裁活用经方,做到药到病除。

中医是辩证法的最高境界,原因在于中医看病治病不是千篇一律的,是讲究个性化治疗的。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甚至不同的地域等差异,来辨证论治。可以同病异治,也可以异病同治。

中医博大精深,不是靠读几年中医医科大学就能变成好中医的。张锡纯说,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愿力大者,成就大。立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才能变成好中医。因为他一生都会孜孜不倦潜心研究中医中药。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愿力小者,成就小。只想养家糊口,是不会成为好医生的,因为他不可能用心学医。

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是集所有派别的大成,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仅仅属于某一派,再高明,也只能是那一派的高手。如同武术有峨嵋派,少林派,武当派,但是霍元甲博采众长,创立了迷踪拳。没有继承,何来创新?黑猫白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管你什么派,只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药把病人治好,就是好中医。

现在的中医生都来自中医医科大学,几年学个皮毛出来就可以当医生。其实还是以前师傅带徒弟的方法科学,一边学理论,一边实践。中医学是需要传帮带的,中医学博大精深,是需要一辈子继续学习的。

目前这个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考试,再加上那个非法行医罪,是导致民间中医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医占医疗份额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好中医越来越少,中医后继无人。老祖宗留下的医学瑰宝,眼看就要在汉奸和西方国家唱衰中医的阴谋里销声匿迹。

是时候改革中医考核制度了!应该给民间中医留一条生路!毕竟高手在民间!

既然是中医考试,只需考中医理论和中医治病。采用现场治病考核的办法,治愈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即可通过考试。不要搞那些花架子,什么实习一年,必须有人推荐等等条条框框。说句实话,我的医术早已超越很多执业医师,我干嘛要他们推荐才能去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