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历史上蜀国诸葛亮(号称军师),那么有才华,蜀国却先被灭亡,原因是什么?

墨竹逸人


蜀国的灭亡是政治、经济等方面原因决定的,虽然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但其以一己之力是更改不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和方向的。



1. 蜀国在三足鼎立中本来就处于弱势。刘备和曹操、孙权起点就不一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根据地、大本营稳固,孙权占据江东,还有长江天险,有自己的底盘和根据地,就刘备没有,在多年的征战中东奔西跑,直到占据荆州还一直被东吴催着要,直至最后到成都,所以,其历史积累就先天性不足,比不过其他两家。



2. 成都地理所处的位置易守难攻,但不是经济的中心,历史上本来就是欠发达地区,而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以及孙权控制的东吴,历来就是经济发展的高地,经过长期的积累底子厚,实力强。再加上后期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对整个国家的实力是一种耗费,本来薄弱的国库就更加艰难,手里没钱干啥都难,何况是一个国家。所以经济欠发达也是其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刘备盲目为兄弟报仇而人为损耗蜀国的实力。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其不听诸葛亮和众大臣的意见,一意孤行,带领国家大部分兵力与东吴决战,但是被报仇冲昏头脑的刘备犯了兵家大忌,被东吴一把火烧的惨败,让其感受了一把当年曹操的感觉,从此之后就一直战败,直至其最终去世于白帝城。刘备不听劝阻,不顾国力民情与东吴开战,是蜀国由强变弱的开端,从此以后蜀国国势逐渐衰微。

4. 蜀国人才缺乏。在关羽、张飞死后,蜀国将才虽然不少,但是能与张飞、关羽齐名的不多,与曹操、孙权相比,不管是武将,还是谋士都严重不足,仅仅就靠一个诸葛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他不是神仙。同时,蜀国刘禅没有其父的能力和水平,后期任用奸臣祸乱朝政,更加剧了蜀国的灭亡。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仅凭诸葛亮一己之力实现统一那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蜀国的灭亡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蜀汉的问题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蜀国属于三国中先天条件最差的一个国家,蜀汉的国土面积狭小,除了南中地区之外,实际能够控制的只有巴蜀和汉中,其中汉中还不是完整的汉中,几个重要的郡都被魏国占领。当时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依靠的就是巴蜀和汉中,但是刘邦时期天下有十八路诸侯,刘邦可以各个击破,还能够拉拢一些唯我所用。而蜀汉时期只有三个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消灭曹魏和东吴。

蜀汉在前期尝试过对东吴发动战争,最后的结果很不理想,东吴的人口是蜀汉的两倍左右,军事将领也同样优秀,夷陵之战证明,蜀汉根本不具备一口气吃下东吴的能力。同曹魏对比起来,蜀汉更是弱小很多。曹魏的人口是蜀汉的5倍以上,军队数量是蜀汉的5倍以上,如果没有益州天险的阻挡,曹魏早就把蜀汉消灭了。

蜀汉的地理位置偏僻,每次出兵都受到了路远山险的影响,诸葛亮多次因为粮尽而退。蜀汉的先天条件就只适合苟延残喘,依靠着天险勉强保住领土就已经是万幸。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奇才,他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把本来弱小的蜀汉,提升到能够主动进攻曹魏的地步。在和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也多次取得胜利,攻占了曹魏的武都和阴平,杀死了曹魏的大将王双和张郃。因为诸葛亮的军事成就,后代把他供奉在了武庙里面,地位和孙武等人差不多。可是好剑客也需要一把好兵器,诸葛亮是一个人才,却受制于蜀汉的先天条件,最终徒劳无功。

到了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就开始了后天畸形的发展,蒋琬和费祎时期,蜀汉一直没有任何进步,都是吃诸葛亮的老底子。到了姜维时期,蜀汉更是分为多个派系,大家相互碾压,内部的整治情况急速恶化。蜀汉从诸葛亮去世后,就一直依靠着诸葛亮时期的将领支撑,后期的廖化年龄在九十岁以上,张翼年龄最起码也有八十岁,被人戏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一个九十岁的老将做先锋,足以看出蜀汉后期发展的畸形。


史海泛舟摆渡人


蜀国为什么会最先被灭亡,这跟诸葛亮个人才华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诸葛亮虽然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但他挽救不了蜀国,蜀国的灭亡在当时是大势所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所决定的。

第一是战略位置;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措施是,占据荆益二州为基地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想,从荆州发一只兵攻南阳,直逼许昌,再从益州出兵,夺长安。两路夹击,则汉室可兴,霸业可成。可是在关羽丢掉荆州之后,这一切都不可能了,荆州不管是战略位置还是经济基础远比益州重要的多,荆州丢了之后,蜀汉要想北伐就只能从秦岭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这个位置,别人不容易进来,自己也不好出去,打仗,军需物资供应极其困难,诸葛亮数次北伐都没能成功,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后勤跟不上,魏国防守严密。荆州丢了之后,蜀汉其实是相当于被困蜀中了,在外界强盛的情况下,只能是坐以待毙。


第二是实力差距太大;在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是人口,后勤。魏国占据北方,人口是蜀国的十倍,吴国在南方富饶之地,又有长江天险。而蜀国偏据西南,人口和耕地面积都是三国最穷的一国。军需和兵力都跟魏吴差距太大,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能征善战者不多,经济差距被拉开之后,只能是最先灭亡的。

第三是内部原因;蜀国内部矛盾复杂,荆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矛盾很深,诸葛亮数次北伐也是想要转移国内矛盾。并且对手很强,魏国司马懿,吴国陆逊都不是等闲之辈。诸葛亮死了之后,刘禅和姜维压根不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的对手。这三个主要原因决定了蜀国最先灭亡的结局。


白话历史课


首先,诸葛亮虽然才华横溢,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在历史大势面前也无回天之力,只能延缓蜀国的灭亡。

蜀国最先被灭亡当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

一、天时

蜀国从立国之前就打着“兴复汉室”的口号,这一口号在东汉末年还勉强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曹氏父子两代,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开始,到曹丕建魏(公元220)经营了二十多年,人民生活初步安定,社会平稳。早已得到了世族大家与平民百姓的认同,成为时代的正统。从而使“兴复汉室”这一蜀国之根本,无法得到世族大家与百姓的支持,失去了其政治意义。

二、地利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的综合实力最为雄厚,其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天下十三州,魏国占有九州。其人口也是蜀国的8倍。在占有国土面积和人口优势的情况下,在经济上,魏国从曹操时便开始采用屯田制,大力发展经济,以充实府库,保证了战时物资的充足。在军事上更为强大,灭蜀一战,魏国三路大军共十六万,而蜀国举国上下仅九万兵马。

原本蜀国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计划也是很有希望统一全国的,但关羽败走麦城,丢失荆州后,蜀国便已经失去一统天下可能。随后刘备不甘心失败,打出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实则是要收复荆州,争取一统天下的有利态势,无奈夷陵之战的惨败,更是使国力大损。

随后诸葛亮在蜀国独撑危局,制定了以攻为守,积极防御的策略。可以用战争的形式来转移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当时蜀国国内有由来已久的蜀中两派的政治斗争。加上刘备又有大批荆州人马入蜀,使原本就复杂的政治形势变得更加犬牙交错。只有战争才能使国内各政治势力保持团结,才能转化矛盾。另一方面积极出击稳扎稳打,逐步削弱魏国的军事实力,用不断的战争使魏国只有招架之力。诸葛亮这一权宜之计本可以尽量延长蜀国的国祚,但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与姜维相互掣肘,没有很好的执行这一政策。

在灭蜀之战中,在军事上姜维也存在很大的失误,自魏延、诸葛亮、王平等人防御汉中,均采取依托秦岭谷口险要地形,使敌人不能攻入的防御战略。而姜维轻易放弃险要,致使敌军顺利进入,使得蜀地的大门,汉中很快失守。姜维本想将敌人放进来造成关门打狗之势,但是魏国三路钟会十万,诸葛绪三万,邓艾三万,共计十六万大军过于强大,将关门打狗变成了邓艾的猛虎掏心!蜀国才被灭亡。

三、人和

1、后主刘禅的昏庸无能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在诸葛亮死后,整曰只“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直到魏国发兵来伐,他仍无半点忧国忧民之心。那边姜维仍在与敌人激战,扼守要道,这边他已出城纳降。也许刘禅看的比较清楚,知道蜀国必将灭亡,但即便大势如此,但也不能坐以待毙!

2、人才的匮乏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早在诸葛亮北伐用兵上,就时常感到捉襟见肘,无人可用。诸葛亮死后更是既无贤臣,又无良将。蜀中的人才本就不及中原,而且蜀国朝堂还在不停的内耗与政治斗争,无形中打压了很多人才的崛起。

3、孙、刘联盟的有名无实,让蜀国孤立无援。

综上所述,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蜀国何能不灭!


熊鱼自笑z


诸葛亮不是号称军师,就是军师,而且并不是有军师的头号就非常厉害了,他也是人。

诸葛亮这么有才华为什么蜀汉第一个灭亡呢?实际第一个灭亡的是曹魏,那是已经被架空,有名无实,只不过没有更换朝代罢了。

第一,诸葛亮虽然厉害,但是那个时代厉害的人还有很多。

第二,蜀汉是263年灭亡,诸葛亮是234年死于五丈原,也就是说诸葛亮那时候已经不在了。

第三,蜀汉地方小,人口不足百万,在稳定发展情况下必定会被代替。




小史微课堂


首先,诸葛亮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过分神话,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那么神奇的能力。

诸葛亮理政能力绝对是顶级,其次是诸葛亮对国事的认真态度,绝对的事必亲躬,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

在军事上,诸葛亮几乎从不用奇,虽然他对军事不可谓不精通,但比起庞统法正仍是差上一截。所以刘备真正的军师其实应该是庞统法正,诸葛亮主要是处理政事。可惜庞统法正早亡,诸葛亮只能独领军政。

由于诸葛亮性格谨慎,所以喜欢重用循规蹈矩的人,这就导致蜀国后期文武都是资质平庸之辈,出不了惊才绝艳的文臣武将。

说完了诸葛亮,下面分析一下蜀国的国情。

蜀国在汉中之战后势力达到顶峰,以天府之国西川为腹,汉中荆州为两翼,窥视中原。此时荆州派,东州派以及西川派三党在刘备的统御下众志成城,势要扫平中原,匡扶汉室。可惜关羽北伐失败,被孙权吕蒙偷袭,丢了荆州,张飞又被刺杀丢了性命,刘备不仅失去了战略要地荆州,又折了关张这左膀右臂,可谓损失惨重。

为了重树威势,也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东征孙权,却在夷陵被陆逊打败,这一战的损失让蜀国伤筋动骨,刘备也郁郁而终。

刘备死后,三派矛盾再起,开始争权夺利。为缓和内外矛盾,诸葛亮先割让两郡土地向东吴求和,然后兴兵北伐转移国内注意力,再废李严,威慑三派势力,这才使蜀国内部平稳起来。

然而,夷陵之战的伤痛还未痊愈,诸葛亮先定南蛮,又发动北伐战争,四川虽是天府之国,但是国力毕竟有限,土地人口无法与魏吴相比,时间久了自然无法维持。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北伐,结果劳民伤财,还丢失了战略要地汉中,这个时候蜀国已经注定了结局。


牧羊人223585603


在三国时期出身低微的,刘,关,张三兄弟,手提三尺宝剑创举了蜀汉天下。从夺荆州,到占益州,攻汉中,进攻襄阳,可以说是刘备创蜀的盛时期,国力超越魏国,成为三国时期兵马钱粮最强盛的国家。(公元2|4一2|5年)刘备势力最大,这时候从有荆州五个郡之外,再加上益州之地。可以说这时也是刘备(蜀)势力膨胀最快的时期(公元2|9年),由于势力膨胀过快,引发了曹,魏和孙联手打击,最终丟掉了荆州,退到了蜀中。

从历史的觉度看,刘备与诸葛亮相比,刘备是君,诸葛亮是丞相,智慧能力相比,肯定诸葛亮个人智慧比刘备强。。。。。。!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为保关羽之仇,与东吴争夺荆州,御驾亲征,被吴军火烧连营,杀的大败。刘备感到无脸回成都,只在白帝城居住,将当时的驿馆改为永安宫。寓意"安"字,却未得安宁,得了重病(后评有的说,得了痢病,有的说得了大肠癌,还有说得了痢疾腹泻)。。。。。。!




刘备从章武二年六月染病至章武三年四月病逝,前后长达近一年。刘备死后,蜀国势力也日渐衰落。诸葛亮虽然有才能,但在用人方面还是不及刘备。同时诸葛亮晚年的时候,什么国事都亲力亲为,就象军中打二十军棍惩刑官员都要亲自盯着,有时候甚至自己亲自上去打。照这种情况来看,作为一个丞相最后不是肯定累死吗?

回味一下,刘备死前"白帝城托孤"此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刘备先嘱咐刘禅(及阿斗)拜诸葛亮为相父,还说了如果刘禅扶不上墙,就让相父诸葛亮自己称帝吧!其实这句话也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同时也在提醮刘禅。刘禅登位的初期,国事政事都取决于诸葛亮。过了两年之后,刘禅才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并且开始防范于诸葛亮。由于诸葛亮在朝中的势力和号召力远大于刘禅,所以刘禅一下子还不干揽权。只有谨小细微慢慢地开始揽权。(其实这也是刘禅中庸,放荡造成习惯蜀国走向灭亡的部分原因所在)。同时刘禅也担心劳苦功高的诸葛亮搞事情。然而诸葛亮心里也明白,这个时候让权给刘禅,认为刘禅还没有能力治理蜀国朝政,认为一旦放权蜀国离灭亡就不远了。同时诸葛亮解释他这种行为时说,我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弊端,(但是因为诸葛亮忠于先帝)是因为先帝对我太好了,我接受了先帝托孤的重托,就不容许自已出差错。

其实正是因为诸葛亮这样小心意意谨慎,同时又不能放手于他人做事,又不放权培养扶臣,扶将。主要原因他唯恐别人做不好,又不相信别人,不能放手让刘禅去做,和手下臣,将去做,从而造成手下的人就得不到锻炼和施展,自然难出人才。

从而证明当时就算蜀国有人才,诸葛亮不给他们机会,也将会人才被埋没了。所以刘备在的时候,蜀国有五虎猛将,而刘备死后。在一次姜维北伐时,蜀国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了。(假如即使不亡故,都是老臣,又有什么用呢?能赶上当年的雄风吗?)无人可用,只得让原来在关公帐下做书记的廖仕(做过山贼,旧顺关羽),做先锋。这就是史书中"蜀中无大将,廖仕作先锋的三国典故吧。。。。。。

从而说明一点,蜀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培养年轻人和放权。同时刘禅中庸,不管政事的习惯而造成后来蜀国最先灭亡的所在。2o|9年四月,欢迎指教指正,谢谢!


墨竹逸人


首先,诸葛亮是有才华,但再有才华也是人,不是神,何况蜀汉还是在诸葛亮死后近30年蜀汉才被灭的,已经不关诸葛亮什么事了,即使诸葛亮在世,也挽救不了蜀汉灭亡的命运。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位置决定了蜀汉避免不了被灭的命运

四川是绝对意义上的群山环绕,四川盆地被群山包围,在这样的地形地貌下,如何进出蜀地,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先来说四川盆地西部的青藏高原,在古时是没有办法能够从这一方向出川入川。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与四川盆地南部的云贵高原,这里海拔虽然比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好一些,但对于古代军事而言,同样是不可逾越的大山。如此一来,我们发现出入蜀地的道路只剩下了两条:其一是由陆路穿越四川北部的秦岭,通过汉中中转,进入陕西境内;但这条路并不好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并不是说说的,这样的地形对从四川向外进攻是不利的,军事运输是大问题,诸葛亮五次北伐好几次都是由于粮尽而无功而返。

其二是沿长江而下出川。但蜀汉水军有东吴厉害吗?没有,这条路行不通。何况荆州和汉中的丢失,使得蜀汉就像困在笼中的鸟,怎么可能飞得出去?再来看历史上,除了刘邦走了狗屎运从蜀地打了出去,后来占据四川的哪个不是被灭?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蜀汉是最弱的

虽说四川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但三国时期四川的开发可没有后来好,很多地方都还是不毛之地。这样一个地方能有多少物资供应军备?更何况蜀汉还连年北伐,军备物资消耗厉害,蜀汉的经济不被拖垮才是怪事。反过来看看曹魏和东吴多大地盘?曹魏大多是平原,东吴是江南鱼米之乡,蜀汉是比不过的。人口更是这样,蜀汉满打满算才100多万人,曹魏是440多万,东吴230多万,人口是什么,人口是经济发展和战争的基础,没人口,就没人生产,就没有兵源,地盘最小,人口最少,蜀汉缘何不先被灭?

3、人才匮乏和内斗也是蜀汉被灭的原因

蜀汉后期,可以说人才想当匮乏,当初打天下的那批人相继老去,蜀汉已经没有多少能征善战和智力超绝的人才了,更何况人口少,即使出人才也比不上曹魏和东吴。再就是蜀汉内部的派系斗争和宦官弄权,更使得蜀汉进一步衰弱。

本来就是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再加上上面所说的弊端存在,蜀汉被最先灭掉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老王春秋观史


成语概括‘穷兵黩武’四个字。


用户174629721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神机妙算但是他很多事也算不到。第一没有算到刘备会死的那么早。第二没有算到刘备死后手下人的反应。第三由于阿斗的平庸导致了诸葛亮必须面面俱到结果把自己累死了。第四后期与东吴交恶失去了盟友。第五曹操后期实力太强,而司马懿的谋略不输于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