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作為國內知名的找房平臺,鏈家旗下的貝殼找房再次迎來鉅額融資。


據外媒報道稱,貝殼找房獲得15億美元融資,其中軟銀領投10億美元,高瓴資本、騰訊控股、紅杉資本出資5億美元,公司估值為1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70億元)。消息還稱,貝殼的目標是最快於今年在香港首次IPO,但是由於疫情的緣故被延緩,IPO的目標估值是在200億至300億美元之間。同日,貝殼找房向澎湃新聞確認的融資情況。但並未提及上市問題。


從此前貝殼找房一系列的動作來看,其上市計劃已經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不過,受國內疫情影響,貝殼找房業務受困。與此同時,貝殼找房還面臨疫情期間的眾多投訴,以及同行的“圍追堵截”。


業務受困:成交下滑、帶看停滯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貝殼找房起源於鏈家,可以說是鏈家的線上版。但不同於鏈家的是,貝殼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開放平臺,理論上來說,其他房產經紀平臺可以公平發佈房源和交易。


但問題在於,即便定位於互聯網平臺、力推VR看房等新模式,貝殼找房的成交仍要依靠鏈家等下線門店。從筆者本人的買房經歷來說,房子畢竟是大件,不可能線上看一眼就簽約。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貝殼找房)線上交易表現不會太好。線上搜索房源的頻率會可以,但是交易不行。即便是VR看房模式。從購房者角度來說,貝殼找房還是比較陌生的,鏈家受關注更多。


因此,在成交下滑、帶看陷入停滯的情況下,疫情對二手房、租房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貝殼找房業務受衝在所難免。


據貝殼找房發佈的《2020年2月全國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月報》顯示,受疫情的影響各地復工日期推遲,2月重點18城鏈家二手房普遍下滑。其中武漢鏈家2月整月零成交,2020年1-2月重點18城鏈家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下降55%。從城市來看,廊坊、合肥、重慶、長沙、武漢、天津與煙臺1-2月成交量同比降幅均超過60%。


租房市場也跌至冰點。貝殼找房數據顯示,2020年2月,18個重點城市的住房租賃總成交量環比下降幅度高達78.9%,同比2019年2月降幅高達82.7%。從城市來看,全國重點城市2月成交量均呈現環比顯著下降。武漢、重慶、廊坊、合肥、西安交易量環比降幅突破90%。重點城市幾乎全線降幅超過50%。


具體業務損失究竟有多嚴重?貝殼找房的同行中原地產近期就透露了數據。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中原地產負責人表示,新冠發生之前,預計2月份公司業績達到6億、7億元的收入水平。但疫情發生後,2月份中原的實際業績,

不到以往正常月份的2%,加起來不到1000萬。該負責人還直言“如果遲遲沒法正常恢復營業,我們的現金流大概只能支撐3個月。


嚴躍進表示,從盈利角度來講,“現在(貝殼)肯定是比較弱的。受疫情影響,很多這個交易市場都會受影響。但不完全是因為企業,整個行情就這樣。後續還是會有一些機會崛起。”


顯而易見,這次的鉅額融資解決了貝殼找房的“燃眉之急”,短時間內保障了其現金流問題。但一切是否會如其所願?


投訴不斷:“拖欠押金”、“管理混亂”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除了業務受衝,消費者投訴也是貝殼找房的棘手問題。房子成交後發現有問題,貝殼找房往往開始推卸責任,甩鍋踢球,類似的投訴案例比比皆是。


在21聚投訴上,多名用戶投訴貝殼找房惡意洩露個人信息、虛假房源、欺詐消費者、服務爭議等等。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而在新浪黑貓投訴上,貝殼找房的投訴量為59個。


用戶投訴稱,“2月4日退租 貝殼找房以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到崗為由 違規拖欠押金。”


一名用戶匿名投訴貝殼找房,要求“疫情後儘快維修、免除租金、道歉、賠償。”除了房屋質量問題急需維修,他還稱,“該託管房權責極度混亂,首先是鏈家中介帶領看房簽約告知為自如公寓,後發現簽約方為上海生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房租支付又是通過貝殼找房,所以該房屋管理極度混亂,完全找不到直接負責企業。”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用戶投訴貝殼找房


還有用戶投訴 “貝殼找房app數據造假虛假宣傳”,“貝殼找房app,虛假宣傳二手房朝向問題,造成二手房交易之後實際朝向不正確,造成嚴重後果,貝殼找房app推卸責任不承擔自己虛假宣傳造成的後果。”溝通過程中,貝殼找房“號稱交易完成就鎖了的後臺數據都改了”,“又是貝殼內部處理,算了沒意義,他們根本不承認數據造假,損害消費者利益,他們還是一句話自己找律師。”


除了這些公開的投訴帖,貝殼找房還曾捲入了甲醛超標聯合投訴。其客服彼時回應,火災隱患和甲醛問題,都不在他們的預審範圍內,他們只是平臺方,可以與出租人協調解決問題,但具體責任可能仍需由出租人承擔。


對於貝殼來說,為了成交量而傷害客戶、拖累口碑,長遠來看並不是好事。


如何突圍:前有追兵 後有堵截


貝殼找房最新估值970億元背後:投訴不斷 內憂外患


在2018年4月,鏈家創始人左暉抽調鏈家精英人士,打造了貝殼找房。上線不足兩年,就實現大舉擴張。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貝殼找房平臺業務已經覆蓋全國106個城市,連接新經紀品牌超過235個,簽約門店數量漲至3.8萬,連接經紀人超過36萬。


而急劇擴張的原因,或許與上市有關。據此前媒體報道,在2016年,鏈家曾完成B輪融資,鏈家出讓的股份比例為15%-20%,當時鏈家的估值在300-400億元之間。B輪融資時,鏈家同投資人簽訂“對賭”協議:若公司鏈家未能在B輪交割日後5週年內完成IPO,投資人有權在該情形發生後的任何時間要求回購。回購價格為基本投資價格+每年8%(單利)的回報。而想要在2021年前上市,就有兩點很重要:1、規模做大,2、提升盈利能力。


其中,規模做大上,鏈家就推出了輕資產模式的貝殼找房。但貝殼找房的急速擴張,也引來競爭對手的“圍剿”。一方面,傳統競爭對手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頭部中介品牌拒絕入駐貝殼,與其針鋒相對。在互聯網領域,原本是鏈家上游公司的傳統巨頭58同城,成為貝殼的強大競爭對手,衝突不斷。


金融觀察團認為,對於傳統的線下同行來說,

原來的同行搖身一變想要成為自己的上游,賺取平臺費,肯定不合適。而貝殼找房最令人詬病的就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模式。一旦其他經紀公司入駐,貝殼找房便能收穫房源數據、交易量等核心商業機密。試想一下,貝殼找房理論上讓各大經紀平臺同臺競技,但已經掌握其他公司核心業務,鏈家又是這個行業的第一名,其他平臺拿什麼來跟鏈家競爭呢?


而貝殼想要單純做裁判員,目前也難以實現。


第一點,嚴躍進認為,貝殼肯定希望做裁判員。但做裁判員要搭建平臺,但是誰給裁判員費用?目前下面加入的中介沒有給很多提成。貝殼只有業務量夠大,可以把自己的業務剔除,形成平臺效應。


但問題是,貝殼找房真的會剔除自有平臺鏈家、德祐們?筆者反正覺得不太可能。


另一點阻礙,來自貝殼找房的最大競爭對手58同城。貝殼找房想要鏈接所有房地產平臺的定位,直接危及58同城的互聯網房產流量分發平臺的霸主地位。58曾組織中原地產、我愛我家、21世紀不動產等多家房地產經紀公司聯合召開全行業“真房源”誓師大會,這也被外界解讀為“圍剿鏈家聯盟”。而在此之前,這些平臺曾與鏈家一起抵制58同城漲價。


再說第二點,提升盈利能力。除了做大主營業務、控制成本,貝殼找房近期在微信小程序內上線了金融服務,為旗下貝殼金服導流。


而金融變現,一直是業內公認的“現金牛”。據互金商業評論報道,貝殼金服已經拿下七塊金融牌照,主要提供三類金融服務,分別為租房分期(月付貝)、裝修分期(裝貝)、贖樓擔保(住貝)。均與房產主營業務密切相關。但早在貝殼金服成立之前,原P2P平臺鏈家理財(後改名鏈鏈金融)就深陷資金池、自擔保、貸款高槓杆風險,以及“理房通”資金使用不透明四大爭議。


但在國內對金融混業經營、租金貸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貝殼金服也會一定受到影響,金融變現並非旱澇保收。


可以說,面對同行不買賬、巨頭堵截,金融變現受監管的情況,貝殼找房即便獲得鉅額融資,想要獲得盈利、實現突圍還是不容易。至於具體的財務表現,很快也會見分曉。


*聲明:金融觀察團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