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那些被进行睡眠训练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今天有个宝妈在育儿群里分享了这样一件事情,我女儿十四个月,我就十四个月没有好好睡过一觉,她一晚上醒二三十次,我就跟着醒二三十次。

睡在她身边,我大气不敢喘一口,一个姿势保持到手脚,脖子都麻痹,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庆幸自己又熬过了一夜,感觉自己活的太痛苦了,谁有没有好的方法能让孩子睡个整觉?给我推荐一下好的睡眠训练法。

聊起宝宝的睡眠,群里像炸开了锅,宝妈们有的苦不堪言,有的庆幸自己生了个天使,有的忙着给朵朵妈支招,还有的分享自己宝宝睡眠训练的心得。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我们来看一些被睡眠训练的孩子的现状:

在孩子5个月大时,我像中了魔咒一样,开始按照睡眠博主的方法调整孩子的睡眠。无数次翻看女儿5至17个月的照片,发现孩子大多是空洞涣散的眼神。

我的孩子从满月就睡眠训练了,只训练了几天,后果就是眼神涣散不会笑,四个月就开始叫妈妈了,我自责了好久。

老大从2个月训练的自主入睡,差点自闭。。。还好及时止损了。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很多妈妈因为自身精力有限,或者产后抑郁,没法定下心来陪孩子,当孩子无法安睡时,就迫不及待地拿“睡眠训练法”来对待孩子,期待孩子能自主入睡。

什么是睡眠训练法?

睡眠训练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哭声免疫法、哭声控制法(法伯法)、挪步夫人法等等,被家长们用的最多的是哭声免疫法和法伯法。

哭声免疫法是指,为了使孩子可以学会自主入睡,并且在夜醒时可以没有父母的帮助下睡回去,可以允许孩子在夜间入睡前哭到完全睡着,在小觉前哭至多一个小时,如果孩子在4个月龄前一直有肠绞痛的话,允许哭的上限是20分钟。

法伯法是指,通过允许孩子在入睡前哭泣,同时以渐进式的间隔来查看安抚孩子的方式来帮助宝宝学会自我安抚入睡。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两种方法都是主张可以让孩子自己哭一会,认为孩子在睡训时的哭,对他来说是一种舒缓和压力排解。哭只是他睡前放松自己的方式而已,根本不是伤心,只要父母坚持下去不干涉,不回应,孩子自然就会自我满足需求,从而自主入睡。

于是,很多家长在没有辨别提出睡训理论背景的情况下,蜂拥而至,纷纷开始效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最后为了让自己一觉睡到天亮,打着为了孩子发育好的旗号,还给孩子戒了夜奶。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睡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什么?

1、睡训的孩子,会破坏自我意识的完整性。

在婴幼儿早期,孩子只能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当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存在,恐惧、焦躁、无助,而睡训要求父母忽视孩子的需求,训练婴儿自主入睡,等于把孩子推进无助的世界,哭累了确实会自己睡着,大脑继续发育,只不过发育的是残缺的自我意识,偏执分裂的意识。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2、睡训的孩子,可能破坏孩子的睡眠结构。

睡训不仅不能改善睡眠,还会破坏孩子的睡眠结构。比如降低REM比重,REM睡眠也叫快动眼睡眠,不仅是睡眠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异常重要,对整个生命的健康活动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睡训的孩子,会破坏对父母的信任。

睡训并不能长期有效地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相反还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也会让父母对孩子的哭声失去敏锐度,1岁内的婴儿通过哭声表达一切需求,跟婴儿链接好的妈妈,基本能从孩子哭声中判断还是是渴了、饿了、拉了、热了等等。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如果一直坚持睡训法,婴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父母失去信任,训练开始的越早,孩子越虚弱,最严重的会眼神呆滞、木讷、眼神飘忽不定,对世界充满了绝望。

父母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

1、盲目听信育儿方法,以为对孩子有好处。

很多妈妈在怀孕期间,就开始看育儿书、育儿理论,希望把所有的美好都给宝宝,希望孩子能够完美成长。于是,对所有的育儿方法深信不疑,参照着理论科学养育孩子,相信喂夜奶影响孩子的发育,相信哄睡影响孩子的独立,所以当睡眠专家说,长足的睡眠时间对婴儿有好处时,妈妈们便开始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睡眠训练。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2、孩子学会自主入睡,对父母有好处。

新生儿出生刚出生时,他们情形的时间比较短,不分白昼地睡,从第二个月开始,睡眠问题开始出现,频繁夜醒、哭闹、夜奶,妈妈们为了照顾好宝宝,整夜整夜睡不好觉,孩子烦躁哭闹不止,妈妈精神高度紧张,于是感觉精疲力尽,甚至精神崩溃。

很多妈妈开始期盼孩子回到月子里的睡眠状态,希望能找到方法让孩子自主入睡,整夜睡眠,就开始尝试市面上各种睡眠方法,期待自己能睡个好觉,得到充足的休息。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孩子是自己的,只有你真正了解并且为他负责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每个家庭的环境和条件也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影响孩子顺利入眠的因素有哪些。

真正影响孩子顺利入眠的因素

1、过度困乏。

孩子困了累了,不会表达,很多妈妈容易忽视孩子的睡眠信号。新生儿跟我们不同,成人困了会说出来、去休息或者睡觉;但宝宝不会,他们在累了的时候反而会加速身体运动,表现出亢奋来抵抗“困”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好玩,还会一直逗宝宝。所以当宝宝困了打哈欠了,却偏偏不合眼睡觉时,这就是宝宝过度困乏的表现,有的宝宝会伴随哭闹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闹觉”,我们往往解读为孩子不容易入睡。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我们一定要注意宝宝的睡眠信号,以免宝宝过度困乏的情况。

2、生理原因。

肠绞痛、出牙期的疼痛、尿布湿了、脏了等原因都是影响孩子睡眠的重要原因。

3、环境原因。

孩子对睡眠环境的感知很敏感,太热或者太冷、味道的刺激、声音嘈杂、光线太亮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所以,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4、父母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会受到身边亲密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妈妈。如果妈妈的情绪是平和的,没有焦虑地想要孩子快点睡觉,愿意跟随孩子的节奏,宝宝就容易入睡。相反,如果妈妈情绪不稳定,心中对老公不满,对生活不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没跟孩子在一起,宝宝感知到妈妈焦虑的情绪,同样无法安然入睡。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想让孩子有个好的睡眠,已经有很多育儿达人给出了很多好的方法,比如,睡前仪式、睡前故事、抚触、拍睡等,这里我就不再重复,只谈一下父母在心理方面需要给宝宝的支持。

想让孩子拥有好的睡眠,我们应该怎么做?

1、看到孩子的需求,及时回应。

李雪说,以人 的角度看待问题,以问题的角度看待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如果从问题的角度看待孩子:就是婴儿睡眠有问题。

妈妈便开始找各种方法,运用理论去训练孩子,从婴儿身上找原因,纠正孩子的问题,把孩子训练成乖宝宝。

如果从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孩子不肯入睡,我们会去观察,宝宝用持续哭闹在表达什么?内心经历了什么痛苦?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所以,孩子哭泣,妈妈感应到孩子的需求,及时回应,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存在和关爱,通过抚摸、拥抱、夜奶等方式满足孩子的需求,顺应孩子,很快便会安然入睡。

这就是从两个角度看待问题的不同结果,完全两个不同的世界。

2、不急切阻止孩子哭泣。

婴儿哭泣时,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阻止孩子的哭泣,并且使用不恰当的方法,例如,大幅度摇晃、夸张地逗婴儿,或者是用玩具转移注意力,有时候是及时制止了婴儿的哭声,但是容易忽略掉孩子发出的信号。

婴儿通过哭声传达内心的情绪和需求,我们不需要急切地阻止,只需要解读信号,接纳情绪,及时满足就可以了。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3、身心临在,平和地陪伴。

婴儿能敏感地捕捉到妈妈的情绪,如果孩子很困,却迟迟不肯入睡,往往跟妈妈的情绪有很大关系,而不是宝宝的睡眠问题。

正如群里有个妈妈所说,我的孩子两岁半了,每天午休陪伴他的时间很短,所以总是很焦虑的呵斥,使用强制性的方法逼他睡觉,每天中午都是孩子哭大人焦躁。

慢慢地我试着放下手机,抚摸他拥抱他,跟他一起呼吸,心跟他在一起,慢慢地孩子就轻松入睡了,看着孩子香甜的睡着,我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么,那些被“睡训”的孩子现在怎样了?


顺应孩子,陪伴孩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孩子长大了,当然要设立规则,但睡眠,真不需要训练,也不需要焦虑。

正如西尔斯所说,宝宝终有一天会断奶,终有一天会睡整觉,这种高需求的育儿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宝宝在你床上的时间,在你怀里吃奶的时间,在人的一生里都非常短暂,但是那些爱与信任的记忆,则会持续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