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書法美,線條自然美,你的書法線條有多美呢

側重於表現的中國書法藝術,其物化形質——線條,不僅是輪廓、空間、自然、客觀,更是書法藝術家的自我:心靈的傾訴、感情的表達。正如劉熙載在《藝概》中所寫:“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法美,線條自然美,你的書法線條有多美呢

王獻之書法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看到遠山連綿、峰峰相接所組成的線條平緩不斷,直延天際時,會產生柔和之感;當看到急劇爭鬥、風馳電掣、崩浪奔雷時,會有緊張恐怖的感覺。這正是由於物之於人的感官刺激被人的心理所體驗——情緒或感情因而產生。這種情緒或感情反映於書法線條上,或平和或激越,或安定或騷動,或挺勁或柔弱,因人而異,因具體情景而異。一方面取決於書法家的心境,另一方面則是對象給於書法家的心理刺激,以及書法家們自身固有的心理素質。書法家們的心理素質、即時心境的變化,或背景之於對象的改變,都會反映到書法家們書法線條之中,而展示不同的美感效果。


書法美,線條自然美,你的書法線條有多美呢

王獻之書法


書法線條的提取而產生不同的美感效果取決於書法家們各自不同的性格及心理結構的不同,不同的審美情趣及即時的心境不同。由於他們各自所崇尚的或所習慣的線條及其組接方式的不一樣,久而久之形成各自不同的心理定式而規範於不同的線條表現形式,即形成他們各自不同的所謂 “風格”。

當然,書法家們對線條的理解、認識與掌握是一個過程。當他們熟練地掌握了線條的表現技巧,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筆法時,線條就成為表達思想、抒發感情的語言。這時,書法藝術家的人格已經浸透在他們的線條中去了。


書法美,線條自然美,你的書法線條有多美呢

蘇東坡書法


蘇東坡是熔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畫家、書法家於一爐的大學者。眾所周知,由於他在書法上的卓越貢獻,使其與同時代的黃山谷、米南宮、蔡君謨一起被譽為宋 “四大家”。蘇東坡的書法作品無論是行書、草書、正楷,在線條風格上的表現總是飄逸而不輕率、放蕩但不狂怪、灑脫卻不乏法度。他的飄逸、放蕩、灑脫表現為書作過程中運筆的誇張、構字的隨意以及行列參差錯落,應承避讓極富創造性。這些幾乎都無嚴格的前人法度可尋,但落拓不羈,分明就是其創作過程中所嚴格遵循的法度。


書法美,線條自然美,你的書法線條有多美呢

黃庭堅書法


書無定法,自然為道,似無為,實無不為。只要我們留神蘇氏書法作品中那些大而圓潤、小而勁挺的每一筆每一畫,都不難發現,他善於把兩極一統於飄逸、放蕩、灑脫之中。重筆、快筆卻不癲狂;輕筆緩筆但不纖弱;枯筆澀筆而不毛躁;潤筆濃筆絕不笨腫。就像他的詞所表現他的思想一樣,想入世卻懼於宦海的險惡:“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想出世,又超脫不了人世間的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同前),這種極為矛盾的心理定勢,正是構成蘇氏書法作品特殊風格的基礎與關鍵。

蘇東坡這種思想與心理的同構而形成與其書法風格的同構,正是生活賦予藝術家的特殊性格:長期政治生活的不得志而無法實現他的濟世思想; 屢遭貶謫的宦途經歷給予他在連綿顛沛的生活中,得以一覽大好河山的絕好機會。因而,他有大山巨川的胸懷,卻耿耿於政治上的失意。政治上的失意,又給他深入民間的機會,百姓的困苦,政府的腐敗,使他深感現行法令的不可不改革,當他痛感必須改革時政時,政壇又另是一番景象,從而又得不到新貴們的賞識而再遭貶謫。這種悲劇性遭遇,形成了蘇氏矛盾性格的心理定勢,這種特殊的心理定勢正是他剛柔並濟、枯潤相生、動靜共存的特殊書法風格產生的原因。


書法美,線條自然美,你的書法線條有多美呢

米芾書法


這種書法藝術家們心態與書法藝術線條風格的同構關係,在東晉一代書法藝術風格中得以更明確的證實:平和、恬淡、含蓄、蘊藉,這是東晉一代書法藝術特點,它被歷代書法家們奉為聖典而在不同層次上追求晉代書風。王羲之《蘭亭序》正是以這樣的面貌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這是東晉一代知識分子所崇尚的玄學思想在藝術中的典型表現。

玄學,作為一種哲學思潮,它盛行於東晉時期。究其原因有二:一是魏晉以來長期的戰亂,帶來社會生活的極端不穩定,曹氏、司馬氏相繼專權,一般知識分子不但投仕無門,且動輒有生命之虞。因而,他們的思想傾向於“玄虛淡泊,與道逍遙”。二是自西漢武帝以來,處於統治地位的儒家今文經學走向迂腐沒落,大多數知識分子對儒家經典理論觀點厭倦,“叛散五經,滅棄風雅”(《後漢書·仲長統傳》)幾乎成為大勢所趨,他們企圖用一種新的觀點來解釋自然、社會或歷史現象。於是清談玄學之風盛起。


書法美,線條自然美,你的書法線條有多美呢


中國歷史上特殊的環境醞釀出特殊的哲學思潮——玄學,賦予東晉一代藝術家特殊的素質,為中國書法史寫下了最輝煌的一頁。這就是與玄學思想成同構關係的《蘭亭序》書法藝術風格所代表的東晉一代書法藝術被歷代書法家奉為聖典的原因。

毫無疑問,歷數千年而不衰的中國書法藝術,積澱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這是一個複雜的綜合文化現象,試圖簡單地用某種思想或單一的心理剖析及“字如其人”論來證述這個悠久而複雜的文化現象內蘊,都是非常片面的。但是,應該指出,為中國曆代知識階層所獨特擁有的中國書法藝術,明顯地記載著他們的思想歷程。因而,對歷代中國書法藝術的把握,首先應該對書法家們思想進行把握——這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藉助於漢字線條的中國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審美意識的實質,不同於側重再現的中國繪畫藝術而側重表現,因而在各種不同的藝術風格中必然地首先與創造這種藝術風格的書法家們的心理及思想成同構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