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李林甫:一個被權力慾望吞噬的大唐奸相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是唐高祖李淵叔伯兄弟長平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之侄。


李林甫:一個被權力慾望吞噬的大唐奸相

李林甫


李林甫毫無家族勢力背景

雖然出自唐朝宗室,但經過武則天對唐代李姓宗室的剿除與打壓,到了自己這一代已經是家世衰敗,再加上父親早年在戰場上戰死,李林甫完全稱得上毫無家族背景。

李林甫才疏學淺

因為家庭的原因讀書不多,經常因為認錯字、寫錯字被人取笑。李林甫執掌吏部時,候選官員嚴迥的判語中有“杕(dì)杜”二字。杕杜是《詩經》中的篇名,原意是孤生的赤棠樹,比喻人孤立無援。李林甫不認識“杕”字,便問吏部侍郎韋陟:“這裡寫的‘杖杜’是什麼意思?”韋陟低著頭無言以對。太常少卿姜度是李林甫的表兄弟,他生兒子時,李林甫親手書寫賀函表示慶賀,上面寫道:“聞有弄獐之慶。”古時將生兒子稱為“弄璋”,意思是男孩長大以後執璋(玉器)為王侯。李林甫卻把“弄璋”錯寫為“弄獐”。李林甫因為自己的才疏學淺收到了“杖杜宰相”和“弄獐宰相”的蔑稱。

李林甫沒有士人飽讀詩書特有的文雅風度

唐玄宗到了晚年喜歡附庸風雅,特別喜好風度翩翩的士人。如在唐玄宗早期擔任宰相的張九齡,耿直溫雅,風儀甚整,時人譽為“曲江風度”。即使張九齡罷相後,如有人向玄宗舉薦人才,玄宗都要問下:“這個人的風度是否比得上張九齡嗎?”從李林甫處心積慮排擠風度翩翩、雅望非常的張九齡以及歷史上缺乏對李林甫在相貌與氣質上的描述,可以基本判斷出李林甫在長相和氣質上沒有過人之處,實在是入不了唐玄宗的法眼。

但就是這位家世、文采、相貌與風度都極其一般的李林甫,擔任宰相19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沒有之一。這對於唐朝宰相頻繁更換的傳統來實在是殊為不易。李林甫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究竟有什麼能力和通過什麼手段呢?

一、 善於揣摩君王、同僚心思藉以獲得君王寵信和震懾同僚

對待皇帝與受皇帝寵愛的妃子,通過揣摩心思、不斷逢迎的方法獲得君王寵信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林甫與侍中裴耀卿、中書令張九齡一同擔任宰相。當時,唐玄宗李隆基獨寵武惠妃,而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皆因母親失寵而有怨言,被駙馬都尉楊洄(娶武惠妃之女咸宜公主)探知信息後告知武惠妃,惠妃又向玄宗哭訴。玄宗大怒,與宰相們商議,想把三個兒子廢黜。張九齡極力勸阻,李林甫當面一言不發,退朝後卻私下對宦官道:“此乃天子家事,何必與外人商議。”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最終聽信李林甫之言,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同時廢為庶人,不久,唐玄宗又將三個兒子賜死。李林甫為了迎合武惠妃想立自己兒子李瑁(初娶楊貴妃)為太子的心思,通過隱晦的方式勸導唐玄宗廢掉太子李瑛從而獲得武惠妃和唐玄宗的寵信。


李林甫:一個被權力慾望吞噬的大唐奸相

唐玄宗與楊貴妃


而對待同樣受皇帝寵信的同僚,通過常規方法不能去除掉的同僚則充分發揮揣摩他人心思的特長給予威懾性震服

安祿山作為把盛唐局面終結的罪魁禍首,曾經獲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極度信賴。安祿山第一次見李林甫時,仗著皇帝寵信,神色倨傲。李林甫不動聲色,對安祿山採用了“敲山震虎”的策略,當著安祿山的面召見地位僅次於李林甫(也是李林甫的心腹)的御史大夫王鉷。王鉷在李林甫面前卻卑詞趨拜,態度恭謹。安祿山當時與王鉷地位相當,看到王鉷在李林甫面前卑躬屈膝的態度不禁被李林甫的威嚴所懾服,態度也逐漸恭謹。在李林甫面前一改平時飛揚跋扈,對朝中公卿多有侮慢的行為與態度,從此變得非常忌憚李林甫。更加令安祿山感到恐懼的是,每次與李林甫交談,都被善於揣摩人心的李林甫猜透並且搶先說出,這讓懷有異心、心生不軌的安祿山即使數九寒冬也會惶恐得汗流浹背,在李林甫面前戰戰兢兢、十分謹慎。安祿山返回自己擔任節度使的范陽後,每次親信從長安回來,他都會第一時間詢問:“十郎說了些什麼?”聽到好話則心中歡喜。如果李林甫說:“告訴安大夫,讓他好好查核下!”安祿山便會拍著床榻,憂愁懼怕的道:“哎呀,我死定了!”

二、 廣佈眼線,獲得快人一步的信息察知能力,在萌芽狀態清除一切潛在政敵

李林甫擔任宰相時,對於才能功業在他之上而受到玄宗寵信、威脅到他相位的的官員,一定要想方設法除去!

有一次,唐玄宗曾在勤政樓垂簾觀看樂舞。風度翩翩的兵部侍郎盧絢以為玄宗已經離去,便揚鞭策馬從樓下緩緩而過。玄宗讚美不已。這事情被李林甫通過耳目得知後,擔心盧絢被玄宗重用,便搶先一步將盧絢的兒子召來,對他道:“你父親素有名望,嶺南道的交州廣州等地現在缺乏有能力的官員,陛下有意讓你父親前去。如果他不肯遠赴嶺南,肯定會被貶官。我給你出個主意,不如讓他到東都洛陽去做太子賓客或太子詹事,這也是清貴顯職。”盧絢果然不肯前往嶺南,便按照李林甫的建議,主動到洛陽任職。李林甫不久又奏告玄宗,稱其患病不能理事,將盧絢貶為太子員外詹事。

唐玄宗有次問李林甫:“嚴挺之現在在哪裡,這個人還可以用。”嚴挺之之前被貶出朝廷,這時正在絳州擔任刺史。李林甫擔心他重新受到重用,便召見其弟嚴損之,以一副好人的口吻勸道:“陛下非常敬重你哥哥,何不讓你哥哥上書,就說得了風疾,請求回京就醫。這樣他就可以回到朝中了。”嚴挺之不知是計,果然按他的建議上書玄宗。李林甫拿到他的奏疏後,對玄宗道:“嚴挺之年事已高,近來又患風疾,應該給他一個閒散官職,讓他安心養病。”玄宗嗟嘆良久,將嚴挺之打發到洛陽擔任太子詹事。

李林甫收買宮中的太監與宮女充當眼線,利用強有力的信息蒐集與察知能力,搶先一步給唐玄宗看中的大臣下套,而這些大臣因為信息的閉塞,以為李林甫的甜言蜜語對自己非常有利而採取了錯誤行為,從而不知不覺地陷入了李林甫的圈套中不自知!

三、 杜絕朝野對皇帝的進諫,矇蔽唐玄宗的視聽,從而達到自己獨攬朝政的目的

李林甫為了獨攬朝政,矇蔽皇帝耳目。他曾召集諫官,對他們說道:“如今聖明天子在上,群臣順從聖意都來不及,還需要什麼諫論?你們難道沒見過那些立仗馬嗎?它們整日默不作聲,就能得到上等的糧草飼養,但只要有一聲嘶鳴,就會立即被剔除出去。就算後來想不亂叫,也不可能再被徵用。”從此,朝中諫官無人再敢直言諫爭。

唐玄宗曾下詔廣求天下讀書人,只要精通一門技藝,便可毛遂自薦長安備選。李林甫擔心會有天下士子在寫呈給皇上的文章裡指斥自己的奸惡行為,便對玄宗建議讓郡縣基層官員先對讀書人加以甄選,將其中優秀者送到京師,在御史中丞的監督下,再由尚書省覆試,最後將名實相副者推薦給皇帝。最終,送到京師的讀書人被考以詩、賦、論多個考試題材,結果理所當然沒有一人合格。李林甫便向玄宗道賀,稱民間再沒有遺留的人才。李林甫通過這種方式既堵塞了天下讀書人對自己行為的指責的可能性從而穩定了自己的地位,又巧妙地誇獎了唐玄宗的英明獲取了唐玄宗更大的信任。

四、 選擇軟弱可欺的人為擺設,選擇窮兇極惡的人為幫手,大肆打壓政敵

李林甫為了宰相的位置當的牢固,又怕在朝野上下引起專權的不利影響,往往選擇軟弱可欺、缺乏主見的人一同為相。這些人往往成為了他獨斷專行的幌子與擺設,甚至成為他敗壞朝政、爭權奪利的幫兇。

如目不識書但善於充實邊庫物資、修理軍械獲得唐玄宗賞識的牛仙客在李林甫的大力推薦下被任命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執掌門下省事務。牛仙客因為出身較低,又碰見了老奸巨猾的李林甫,所有政事不敢裁決,在李林甫面前唯唯諾諾,大小政事都靠李林甫做主。而同樣擔任宰相的陳希烈則明哲保身,"凡政事一決於林甫"。

牛仙客既為林甫所引進,專給唯諾而已。《資治通鑑>

李林甫擔任宰相時,想大肆打擊影響自己地位的政敵,處心積慮尋找辦事可靠的幫手。京兆尹蕭炅舉薦京兆法曹吉溫,稱其善於治獄,吉溫常道:“若與能夠賞識我的人,南山白額虎我也能捉住。”李林甫大喜隨即大力提拔、引為爪牙。杭州人羅希奭,好用酷刑,也被李林甫由御史臺主簿升遷為殿中侍御史。二人掌管刑獄,幫助李林甫打擊異己,只要落在他們手中,無人能逃脫厄運。時人稱之為“羅鉗吉網”。

"李林甫欲除不附己者,重用酷吏羅希奭、吉溫,二人皆隨林甫所欲深淺,鍛鍊成獄,無能自脫者,時人謂之'羅鉗吉網'。"《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四載》

為了打擊權位日盛、影響自己權力的楊慎矜(隋煬帝玄孫),李林甫利用前文中所提到的心腹王鉷(楊慎矜親戚)因楊慎矜對他的輕視而產生不滿的心理,引誘王鉷誣告楊慎矜有叛亂復辟隋朝帝業之心,並通過吉溫致使楊慎矜三兄弟最終慘被賜死。

李林甫憑藉自己的手段與能力,充分迎合了唐玄宗末期耽於享樂、不思進取的心理,把持朝政19年,權勢滔天,真正獲得了對大唐帝國的朝廷的全面支配。

在姚崇、宋璟和張說任宰相時,首輔宰相是在積極參與政務的皇帝手下工作,而在李林甫漫長任期內,唐玄宗已不再起積極作用,故李林甫對朝廷的支配,遠比姚崇等人全面,楊國忠根本不能與他相比。《劍橋中國史》

李林甫深陷權力的慾望不能自拔,在作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不斷地給在原太子李瑛被廢后繼任太子的忠王李亨(唐肅宗)下絆子,最終逼得太子離婚兩次,幾次都處在被廢的邊緣。自幼在被養於宮中的王忠嗣,軍功赫赫、威震邊疆,就因與太子李亨交情深厚,李林甫為了打壓太子李亨,便命人誣告王忠嗣想擁兵尊奉太子。唐玄宗雖然不信,但仍奪去王忠嗣兵權,將他貶為漢陽太守,最後一代名將英年早逝、含恨而終。李林甫雖然費盡心思想離間玄宗與太子的關係,但李亨仁孝謹慎,又有張垍、高力士的等人保護,李林甫的迫害太子的計劃最終沒有得逞。但李林甫的所作所為給後來成功繼位的唐肅宗留下了極大心理創傷。唐肅宗即位後,即使對逝去多年的李林甫也想實施挖墳焚骨揚灰的計劃,以報仇雪恥出口惡氣,後被親信李泌以此舉必將傷害到此時仍在蜀地的太上皇玄宗的的理由勸阻,唐肅宗思考後才放棄了對李林甫挫骨揚灰的復仇行動。

一個貴為儲君的太子李亨尚且都能被李林甫明目張膽地陷害打擊成這樣窘迫,即使李林甫逝去這麼多年都還耿耿於懷,更不用說其他同時期的大臣了!

常言說的好“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李林甫為了爭權奪利,同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發生了矛盾,雖然李林甫棋高一著,但楊國忠因為楊貴妃的關係始終受到唐玄宗的信任。即使如此,李林甫的存在讓楊國忠內心如同安祿山一樣,非常忌憚與恐懼。李林甫死後尚未下葬,兩個本來互為仇敵的楊國忠和安祿山放下了仇恨,合謀對李林甫發起了攻擊,李林甫被舉報生前圖謀叛亂並得到了“聯名證實”,李林甫迅速被唐玄宗下令削去官爵,抄沒家產。唐玄宗還命人劈開李林甫的棺木,挖出口內含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民之禮草草下葬。李林甫諸子被除名流放嶺南、黔中這些荒蕪之地,親黨中則有五十餘人被貶。


李林甫:一個被權力慾望吞噬的大唐奸相

楊國忠


李林甫一生作惡多端,其實他的內心早就察覺自己的所作所為必定天怒人怨。為了防止刺客行刺,每次出門都要由步騎百餘人隨身護衛自己的安全。他在家中也是如臨大敵,居住的地方不但重門複壁,而且用石頭砌地,牆中夾置木板,甚至一晚上要多次轉移住處,即使是家人都不知他究竟住在哪裡。

李林甫的兒子李岫擔任將作監,憂慮父親結怨多可能對整個家族不利。李岫同父親李林甫看到一個役夫拉著一輛重車走過,借役夫處境哭著勸告李林甫:“父親久居相位,樹敵甚多,以致前途滿是荊棘。一旦禍事臨頭,想跟這個役夫一樣恐怕都不可能。”李林甫也覺得惆悵,嘆道:“形勢已經到了如此境界,又有什麼辦法?”

李林甫雖然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遭致天怒人怨,但依然到死都不肯收斂,很大一個因素就是內心被權力的慾望所吞噬,其肉體和靈魂都被掌控至高權力的慾望所控制,一生為了控制權不落他手不斷陷害他人,但是“噬人者終將噬己”,李林甫個人與家族的最後慘痛命運就是這句話的生動註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