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究竟是不是“蠢猪式的仁义”?

是何年


宋襄公,春秋时期一宋国君主,千百年来一直饱受争议,有人嘲笑他是蠢猪,对敌人讲究“仁义”,结果葬送了性命。也有人盛赞他是最后的“仁义”之师,从此之后,中国就进入到礼崩乐坏的时代。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宋襄公的仁义之举究竟该盛赞,还是该嘲笑,他究竟是不是

“蠢猪式的仁义”?

先介绍一下宋襄公:

宋襄公是宋国的国君,宋国是一个小国,以现在的河南商丘为中心,周边国家包括卫国、鲁国、郑国、陈国、徐国、蔡国、邾国等。基本都是姬姓诸侯国,而宋国实际上是殷商遗民国家。

之所以宋襄公千百年来褒贬不一,主要还是因为做了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推位让国:

宋襄公作为嫡长子是宋国君主继承人,但是他觉得自己还不够格,趁着老爹宋桓公未死,决定礼让给自己的庶兄目夷:

“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

宋桓公竟然认为言之有理,真去找了目夷,结果目夷自惭形秽,还有比让位更大的仁吗?结果因此跑到卫国去了,不肯接受让位。

第二件事,是乘车之会:

宋襄公还是有着伟大理想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去世后,他想依靠自己的“仁义”称霸。

于是趁着齐国内乱,秦国和晋国打仗的机会,强迫把周边的几个小国联合起来,组成联盟,自己当盟主。不顾齐国和楚国国君的不满,约定秋天再到盂这个地方会盟,大家都不带军队,只有国君参加。

目夷劝他带上军队,但是宋襄公认为,会盟是自己提出来的,约定也是自己提出来的,当然得遵守。

结果到了地方后,被事先埋伏好的楚军抓住,关了足足好几个月,才在宋目夷的斡旋下救出。

第三件事,是泓水之战:

这也是宋襄公被嘲笑最多的一件事,有一个成语叫做“宋襄之仁”,就是讽刺这次战争的。

宋襄公被放出来后,不找楚国报仇,冲支持楚国当霸主的郑国开刀,结果楚国来救,双方布兵在泓水两岸。

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这次战斗的:

“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

大体意思就是宋襄公讲究仁义,不肯在楚军处于劣势的时候发动进攻,结果导致大败。

在《左传》中这样记载对于此次战斗失败,宋襄公的看法: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在宋襄公看来,君子不应该重复去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能去伤害或者抓捕儿童或老人,而且打仗不能凭借天险,对于敌人不利时,不能进攻。

末了,仍然加上一句,虽然我是已经被灭的殷商遗民之国,但是仍然不会击鼓进攻还没有准备好的敌人。

有人说宋襄公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惜以亡国为代价,也要捍卫文明和守信的理想。之所以大家认为他蠢,实际上是没有把眼光放到春秋时期,宋襄公就是“春秋大家精神”的完美诠释,那个时代的战争也讲究“礼节”,脱离了这条规定,那就是耍流氓。

实际上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就是围绕在周朝天子身边的,都是兄弟。即使出现了矛盾要兵戎相见,也是讲究军礼,所谓的军礼,大约是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两军交战是要下“战书”的,没有战书,或者对方没应战,是不能随便发兵的;其次,既然要交战,就必须要说明原因,不能打不明不白的仗;第三,即使到了交战那一天,也得等对方战车摆好,士兵排开,擂鼓后才能开战,如果对方不擂鼓,是不能进攻的。

大家小时候都背诵过一篇课文,讲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其中有一句: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实际上,五十步笑百步是有另外一层意思的,在古代兵书《司马法》中记载:

“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打仗,敌军败退,追击步兵追一百步就得停止追击,追击驾车逃跑的敌军也不能超过九十里,这才叫“礼义之兵”!

所以说,后退了一百步基本就脱离了危险,而退后了五十步,那还是相当勇敢的,所以五十步笑百步,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说宋襄公之前,战争不过是分胜负的游戏,这之后,战争就变得“诡计多端”,无所不用其极,不再顾及伤亡率,而是追求杀人的数量,比如商鞅变法中就有根据杀敌多少领赏的规定。

从战争再延伸到现在,什么地沟油,什么苏丹红,什么扶不扶老人,都出来了。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礼乐崩坏之后造成的,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开始使用下三滥的手段,毫不顾忌,毫无人性……

但写到这里,我们其实搞错了一个概念,这种现状跟讽刺宋襄公愚蠢的人并无关,因为宋襄公根本就不是“仁君”,他不过是打着“仁义”的幌子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我们不妨倒推宋襄公的一生: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因为伤病折磨,一命呜呼,走完了自己“仁义”的一生。之所以会伤病,是因为公元前638年泓水一战,因为太过“仁义”,才使得战争失利,中箭负伤。之所以会发生泓水之战,是因为宋襄公进攻郑国,楚国来帮郑国,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方式。之所以宋襄公进攻郑国,是因为郑国不支持宋襄公称霸,支持楚国称霸。之所以郑国不支持宋襄公称霸,是因为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强行要求大家会盟,选自己当盟主,而楚国笑话他不自量力,从而设计抓了他……

实际上宋襄公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我们来看宋襄公在这之前所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看到齐桓公去世,自己的野心急速膨胀,不顾目夷的劝阻:

“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

咦,宋襄公不是还曾经把国君位置让给目夷吗?既然不在乎名位,为什么又贪慕虚荣想当霸主呢?

就因为有了野心,才想方设法去实现自己的野心,而要实现野心,必然就会出现不仁义的事情。他第一个下手的对象就是滕宣公,通过非法扣押人家国君,迫使其奉自己为盟主。

这时候再看当年他的推位让国,难道不是他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

第二件事更加不仁义!

扣押了滕宣公之后,又武力胁迫曹、邾两国在曹南会盟。而后,又命邾文公把鄫国国君当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想借此来威胁东夷臣服。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不惜拿活人来祭祀,怎么这个时候不提“仁义”,不提“周礼”了?

要知道在周朝,祭祀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即使是最残忍的血祭,也有相关的要求:

“用牲血,先进献后灌地,使血气达于地下,以供神享。”

宋襄公为了杀鸡吓猴,竟然把鄫国国君给生祭了,这是“仁义”之君能干的事?

第三件事则是进攻曹国!

为什么进攻曹国呢?

就是因为宋襄公的残暴行为不仅吓住了猴,还把猴子给吓反了,一个不服,就要发兵攻打,这难道也是“仁义”之君?

难怪事后鲁国臧文仲感慨道: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欲望不可怕,只要这个欲望是顺从于他人的,那么就可以有。如果自己的私欲是强迫他人顺从,是损害人家利益的,那么要想成功,难!

所以,宋襄公就是一精神分裂症患者,仁义起来,连国君的位置都让,蛮横起来,别人一个白眼,他就要把这个人祭天。

其实看看春秋时期地图就知道了,以宋国之力怎么可能扛得住楚国大军,说到底泓水之战是力量不对等的战争。就算是宋襄公出其不意攻击楚军,就算是他不那么“仁义”,也根本就改变不了这场战争的胜负。

他不过是为自己的失败而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难怪我们伟人在《论持久战》时就提到: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战争不是儿戏,仁义是讲究对象的,你跟流氓讲什么仁义?就像当年你站在南京城门口,跟侵略者讲,我们还没准备好,你等我们生产出大炮和坦克后,咱们摆开阵势再打吧?

仁义,大家都遵守,那叫仁义,都进攻到家门口了,你跟侵略者讲仁义,岂不是贻笑大方?

当然,我们评价宋襄公愚蠢,绝不是抨击那些遵守规则的人,这是两个概念,请不要弄混。


杨角风发作


“宋襄之仁”绝不是“贵族精神”而是“蠢猪式仁义”,而且是假仁义。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战例:

楚军进攻宋国来救郑国。宋襄公要与楚军对战,司马鱼极力劝谏说:“上天抛弃殷商很久了,您要中兴它,是不可赦免的罪过。”宋襄公不听。冬天十一月己巳这一天是,宋襄公同楚军在泓作战。宋人已经摆好阵式,楚军还没渡完河,司马鱼说:“敌军人多我们人少,在他们正渡河时请下命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都渡过了河但还没排开阵式,司马鱼又向宋襄公请求进攻楚军。宋襄公说:“还不是时候。”等到楚军排好阵式后宋军才进攻他们,宋军被打败了,宋襄公被打伤了大腿,败军逃跑回城时守城门的官员都被楚军消灭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重创敌人,不活捉有白头发的人。古时候指挥作战,不凭借险隘。我虽然是商朝灭亡时遗留的后代,作战也要讲究不击鼓命令士兵向还没排开阵式的敌人进攻。”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强敌被阻挡在险隘前没排开阵式,是上天帮助我们。拦截进攻他们,不正是好机会吗?即使这样还怕不能打败他们呢。况且今天的强敌是来侵犯我们的,即使是头发都白了的敌军,能抓获的就抓获,对花白头发的人还怜悯什么?训练士兵作战明白什么是耻辱,追求的是消灭敌人。还没有把敌军打败,为什么不重创他们?如果不忍重创敌人,还不如不伤害他们;可怜花白头发的敌人,还不如归顺他们。三军作战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鸣金击鼓是为了振奋士气。利用所有条件,险隘是可以的;用强烈的声音壮威,一个劲儿地击鼓是可以的。”

宋国是商朝的余孽,当时是个中等国家。宋襄公是宋桓公嫡子,叫兹父;这段记录中的大司马叫子鱼,又叫目夷,是宋桓公的庶子,是兹父的哥哥。

宋襄公于鲁僖公九年即位。鲁僖公十八年,当时的霸主齐桓公死了。齐国是个大国,宋襄公趁齐国乱,“败齐师于甗(yǎn),立孝公而还”。

就是这个宋襄公,在鲁僖公十五年冬和鲁僖公十九年,两次派兵伐曹国。其中鲁僖公十九年宋襄公把滕国的君主婴齐抓了起来,让邾文公在次睢之社杀了鄫国的君主祭社——这是很血腥的“人牲”祭祀,在当时也是被君子认为不道、不仁的行为。

在诸侯无伯的情况下,鲁僖公二十年,宋襄公就想以不大的宋国“欲合诸侯”,大有充当盟主的态势。

鲁僖公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僖公,楚曾“执宋公以伐宋”。鲁僖公二十二年“夏,宋公伐郑”。这些过程中,宋襄公都不听子鱼的劝阻,自讨其祸。这次他受伤后,转过年就死了:“夏五月,宋襄公卒,伤于泓故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在位仅十四年。

诚如子鱼所言,宋襄公不知晓“道”,“未知战”。按宋襄公的军事理论,君子打仗,不应该重创敌军,不应该活捉头发花白的人,不能把敌军阻挡在险隘前,不能向还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发起攻击,这是典型的被后世讥笑的“宋襄之仁”。

该行仁时宋襄公不仁,不该慈悲时宋襄公大发慈悲,这正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的表现。

我在这里盘点宋襄公,就是强调他是个不折不扣背“道”而驰的人。不知是哪位“高人”还居然把宋襄公称为“春秋五霸”之一,令人纳罕!


陈广逵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春秋之后的时代,宋襄公当然是“蠢猪式的仁义”,但是在春秋那个时代,还真不算。

春秋时期,周礼的约束力还是很强,哪怕是战争也得按照周礼的要求进行。抛开宋襄公不谈,看看在泓水之战以前的齐鲁长勺之战,也就是那个著名的“曹刿论战”,为什么只要鲁军不击鼓,齐军就得撤退?还不就是因为“不鼓不列”啊,齐军的做法其实和宋襄公完全一样。再看后来的晋楚鄢陵之战更是如此,会战开始之前,楚王问一个投诚过来的晋国大夫晋楚两军孰强孰弱,那个人回答:楚国士兵勇悍,晋国军阵严整,如果两军斗阵晋国人占优,如果混战楚国人则占优。为了避免阵战,楚国人连夜出兵,直接杀到了晋国大营门口,然后,等着……就这么站了半夜……这要是放在以后任何一个时代,绝对是趁夜放火偷营劫寨的打法,但是这是春秋,“不鼓不列”,所以楚王带领整个楚军就堵在晋国大营门口,他们的思路是不让晋国人出营门布阵,直接让战斗变成混战,就此发挥楚国士兵勇悍的优势,他们从来就没人想过偷袭……晋国人的应对方式更绝,他们也不担心楚军偷袭,就让楚国人在门口站了半夜,第二天直接在自己军营里面布阵,然后拆了大营,两军还是继续阵战。双方你来我往战斗正酣之时,晋军将领突然想到以前曾经跟楚国人说过我晋国大军“好整以暇”,现在只让楚国人看到了晋国军队“好整”,“以暇”却没有体现出来,这不失信了么?于是决定向对阵的楚国将领敬酒,他派出使者,端着酒直接穿过了两国军阵,把酒送到了楚国将领面前,楚将瞬间明白了这杯酒的意思,果然晋国人诚不欺我,举杯一饮而尽,完全不在乎这里面有没有毒,然后双方继续开战……

所以宋襄公在他的时代并不是“蠢猪”,春秋的人和战争就是这么“愚蠢”,但是这是那个时代贵族式战争特有的情况,当社会发展到战国时代就已经完全不适应了,战场上再也不是贵族老爷们“彬彬有礼”的对战了,于是春秋末期孙武写下的《孙子兵法》特意点出:兵者诡道也。就比开启了战争新的模式。


潜渊63776683


宋襄公是以仁义之名,行称霸之实,却时运不济,功败垂成的君主。他的悲剧更多是旧的礼仪和规矩,跟不上急速变革的新时代,却不是因为他个人的迂腐和愚蠢。因此,传统史家并不以成败论英雄,仍然将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和齐桓公、晋文公这些明君英主并列。

宋襄公:

春秋之霸业,肇因于周平王东迁,王纲解纽,无以庇护诸侯,故各国不得不抱团求存。

其时诸夏各国面临主要威胁,一是夷狄交攻,虽以齐国之强,亦须乞师郑、卫以御戎;

二是周天子丧失对诸侯之制裁权,诸侯内部之弑君篡逆的成本代价大大降低,郑、卫、宋陈、莫不内乱。

晋国的曲沃代翼事件,旁支公族起兵,历经数十年战争,攻杀灭绝嫡系公室,取而代之。既是天子失柄的原因之一,也是天子失柄的后果之一。所以诸侯人人自危

三是内部兼并,以宋国之地大爵尊,而见削于郑国,则小国可知。鲍叔牙谏齐桓公,以「但治齐国,隰鲍为能,欲谋伯业,须用管仲」,则举霸主代行天子权能整合诸夏,不待齐桓开风气之先,已为当时列国智者的共识。

齐桓公:

齐桓公之世,齐之国力,殊不足道。荀子论兵,谓齐国天下之弱兵。春秋二百年,累败于鲁、宋、卫之辈。齐桓公所以首成霸业,以远于楚而近于宋鲁卫三个次等强国,故每得从容整合诸侯之力挟势而当夷狄。

齐桓公征楚之役,以包茅不贡为辞,而不问弑杀周昭王之罪,其怯楚之心可知。

楚国为周之异姓诸侯,爵微国小,自立国之初,即深受江汉诸姬歧视。其“不与中国之号谥”,以蛮夷自居,实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毋宁说是遭受歧视后的强烈反弹。这种“受难”情结,历代以来已经固化成楚国上下的基本价值观了。

齐桓公南征,迫使楚国进贡包茅,实际上等于承认了楚国吞并江汉地区各诸侯的既成事实,是齐桓公和楚成王两个大政治家形成的默契双赢局面。

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同姓诸国如卫、曹、郑等,都不怎么礼遇他。对他客气的,齐桓公、宋襄公、楚成公、秦穆公而已。此四君无论成败,都是有志于霸业的,故眼光格局,自和卫曹郑等辈苟且求存之国大不相同。

宋襄公是齐桓公看好的托孤之人,在齐桓公死后,平定了齐国内乱,论眼光见识和声望,在当时都可说堪称一流,距离继承齐桓公的天下霸主之位,也只有一步之遥。

曹南之会,宋襄公以鄫国君主为牺牲,祭淮水之神。旧说鄫与东夷为世仇,宋襄公此举在讨好东夷。但宋的主要班底乃是曹、邾、滕等淮泗小国。东夷的主要国家徐国,曾嫁女于齐桓公,参与中国事务颇多,却并未参与伐齐、会盂、泓水等一系列宋主导的大事。可见宋襄求事东夷之说,未必是事实。

何况以华夏之君为牺牲祭祀邪神,在当时乃骇人听闻的大事,宋之强邻如齐、郑、卫诸国,均无干涉的纪录,邾国君主甚至赤膊上阵为之帮凶,这也违反常理。

因此一个推测,是宋襄公以鄫子为祭,其事类西门豹以女巫祭河神。鄫国迁东夷后,可能被当地文化同化,行夷礼用夷俗,乃至以活人为祭,触怒了以仁义自居的鲁宋襄,所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拿鄫子祭东夷之淮神,以示警告。所以宋襄公之举,在当时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仁义”之名,反而更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声望。

宋襄公谋霸,而求诸侯于楚成王,其心理依据,也无非是如同齐桓公的“各让一步”四个字。如召陵之盟,楚国形式上被接纳为诸夏体系的一员,但楚国和诸夏之间,仍然有着深切的不信任感。

盂之会,宋襄公不带兵车,示之以诚,挟周朝三恪之崇高地位、盟诸侯定齐之兵威,获得楚国尊重甚至信服,并不是完全不现实的。但实际结果,却是宋襄公悲剧性地被楚国绑票,落得颜面扫地。其中关键,在于宋襄公误判了楚国的处境。

在当时诸侯舆论看来,宋襄公单车赴会,却为楚成王绑架,宋国固然丢脸,楚国更是行径野蛮,令人齿冷。

然而在楚国君臣,却是极为解气。召陵之盟后,结好诸侯重贡周王,对楚国其实是好处远多于坏处的,但在楚国主流认识中,从楚国一般贵族心理而言,却是一种巨大的冒犯和屈辱。楚成王弑君篡位,得位不正,出于现实政治需要,必须维持扩张政策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宋襄公设想的宋楚双赢局面,确实符合楚国的长远利益,却不符合楚成王的个人利益。

楚成王:

因此楚国因此事而失信于诸侯,霸业推迟百年,可谓因小失大,但对楚成王来说,却是所得远大于失的。

春秋之世,楚国之强,非诸夏联手莫能当。后来城濮之战,楚国初尝败绩,那是晋文公合晋、秦、齐三巨头,再加宋、卫、鲁三个次强国家之合力。宋的国力,当时略次于齐。但地缘环境远不如齐国。齐楚交战,主动权在齐,齐桓公可以集结诸夏之力,楚国只能被动应战。宋楚交战,主动权在楚。郑、陈等国归附楚国之后,楚国随时可以对宋国进行先发制人打击,宋国却没有集结诸夏诸侯的时间和空间。

泓水之战,宋国带着几个无足轻重的国家挑战楚国,输是天经地义之事。明知必败还要打,是因为之前盂之会被绑架,实在太过丢脸。毕竟愤而开战,就算输,好歹也是条汉子;就此认怂龟缩不出,那宋国从此可就真别混了。

正因为盂之会被绑架,宋襄公威信扫地,已经丧失了称霸的可能。泓水之战,实际上只是一场荣誉之战,所以宋襄公也就并不把这种必败之战的输赢放心上。

楚军大大咧咧地强渡泓水,又在宋军前慢条斯理地列阵,军事上十分业余,并不像楚国一向注重实利的风格。而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不鼓不成列,十分配合地跟楚军比烂,也不像个急于复仇者的心态。

这正是楚成王吃准了宋襄公是个聪明人,谋霸失败之余,犯不着和楚国死磕;而宋襄公以弱势之宋,也不愿真把楚国给打疼了招致全面报复。

所以泓水之战,不过是两位当世之雄一场默契的表演罢了。以为宋襄公是因为过于迂腐,打输此战,才输掉了天下霸主之位,那实在是将古人的智商看得只有小学生水平了。


(本文为笔者好友【韩丁】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整理发布)

狐狸晨曦


引句, 宋襄公是谁,名兹甫,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春秋时宋国国君!

宋襄公让位之贤,

宋襄公未上位之前,宋桓公病重!按照春秋嫡长子继承制,应宋襄公继承王位,可宋襄公在父亲宋桓公面前恳求!说庶兄目夷年长于我,才能在我之上,且忠义仁义,应庶兄目夷来继承王位。宋桓公一听把目夷叫来,把兹甫说的意思告诉庶长子目夷,说你弟兹甫准备让位给你,目夷知道后很感动,说我弟兹甫太谦虚,能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义?我再仁义,也赶不上我弟兹甫!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于是目夷为躲避弟弟让位之贤远逃国外,这也成就宋襄公让贤之美名。

宋襄公盂地会盟

宋襄公刚上位后雄心勃勃,也想继承桓公的霸主事业,与同为五霸之一的楚成王及周边小国相约在孟地搞了次会盟,主要目的是各诸侯罢兵休战,修养民生,大家搞好团结,各国诸侯与宋襄公在盂地如约会盟,会盟大会时宋襄公心想,又是盂地自己地盘,自己又是会盟倡导者,论爵位,自己是殷商贵族后裔公爵位,就连周天子待自己都以宾客之礼,于是会盟大会时就发言,此会盟之盟主之位我就毛遂自荐,(注毛遂自荐是战国赵国劝楚国参战时由来春秋没有这成语) 当仁不让了,宋襄公刚说完楚成王不服,说我楚国是会盟国国力最强的,楚国虽冒爵称王,但经历数代,王总比公大吧!此次诸侯会盟盟主理应楚国,宋襄公不服,说楚国虽称王,但是冒爵僭号,自已封自己算什么意思,说完有干一架的意思。

当然楚成王是有备而来,宋襄公来时群臣说,此次会盟楚国最强,楚国一向不尊周礼,冒爵称王,得多带些兵马去,以防不测,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会盟,怎么自己倒多带兵马去呢?

后来楚成王囚禁了宋襄公,宋襄公托人回宋国立目夷为王,直到第二年在齐鲁两国调解下说,人家是一国之君,怎么说囚禁就囚禁,楚国才放人,当然宋襄公与楚国梁子是真结下了。

宋襄公与楚国泓水之战

宋襄公回宋国后,目夷又把王位让给宋襄公,不过回头来看他哥俩也挺有意思的,虽说他俩有嫡庶之分,但王位是你让我,我让你,春秋之中,弑君夺国哥俩例子还真不少,看来他俩是真忠义仁义,真是亲兄弟!

宋襄公上位后,马上召集兵马收拾自己的邻国,楚国关系户郑国,起因上次盂地会盟时投自己反对票帮楚国,

别说宋襄公还别光说不练,郑国还真不是对手,打的郑国向关系户楚国求援,楚国见自己铁杆盟友吃亏肯定帮忙,于是楚宋两国相约在泓水一战,史称泓水之战。

话说约定时间到了,宋襄公带队早早在泓水一侧排兵布阵列队,等候楚国。 楚国是楚成王领队刚到,还没过泓水,此时庶兄 目夷见状说大王,赶紧开战吧,本来咱们就人少,现在趁他们还在水里折腾的时候,咱们一举歼灭他们。打的他们措手不及,宋襄公说:不可以,这等于偷袭不仁义,等到楚军登上岸但尚未摆开阵势的时候,目夷又说了:现在赶紧打吧,趁他们没列阵,车兵没到位,军心不稳,一鼓作气能攻下他们,宋襄公又说了:“不成。等他们摆开阵势再打,君子不立人之危,等楚军摆好阵势后,宋襄公才下令攻打楚军,可这时候,宋军人少不是楚军的对手,大败而归。宋襄公因战受了重伤,战争结束后宋朝的大臣都埋怨宋襄公太愚蠢。宋襄公解释。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君子不困人于阸,不鼓不成列,当敌人处于不利环境的时候,君子不能去趁人之危。敌人还没有排好战争的阵式,君子不能够击鼓进攻。

这段引用《左传》的详细记载: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不重(音chong)伤”就是敌人受伤以后不能够再去伤害。“不禽二毛”不要去擒捉那些有花白头发的敌人,要放过年龄偏老的敌人。“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古代作战,不是靠险要地形去占便宜。“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虽然我是被灭的殷商遗民之国,也不会去击鼓进攻那些还没有摆好阵势的敌军。


那来点评下宋襄公是不是傻冒式仁义,

宋襄公继承的宋国是殷商时的贵族,宋国在周时,还是之前的商的地盘,只是换了个名号,周灭商时宋国是支持武王的,当时宋国封国国君是纣王兄长,作为商朝遗民贵族,周武王通过分化商朝遗民的势力,巩固政治需要,但是对于宋国,周天子并不放心,正所谓不是自己人,不大放心,于是在宋国周围,放着一堆姬姓诸侯国,这是间接造成宋国在周及春秋称霸的障碍,周边姬姓诸侯兄弟伙的虽然也不团结,是今年你抢我一个城池,明年我在夺你一个郡,但是都姬姓自己人打打内部架,宋国想称霸必须扩充地盘,如果扩充必须打周边姬姓算盘,不谈宋打不打的过周边姬姓诸侯国,就算打的过,周边姬姓诸侯及天子也会帮姬姓自己人,所以宋国想扩大很难。

那说宋襄公傻冒完全正确,春秋时期的宋国夹在楚韩魏赵齐之间,基本强国都与宋国搭界,称霸条件一样不足,没有自知之明,虽然宋国在春秋时是中原腹地,地理位置好,富硕,但国家没有战略纵深,能自保就不错了,想通过会盟称王是一厢情愿,

宋襄公讲的仁义是周礼,作为殷商时期贵族,周朝支持者,相较于其他殷商贵族,宋国相对混的算最好的,但肯定会受到同期殷商贵族及其他人的蔑视,纣王再怎么荒淫无道也是你兄弟啊,尽干出卖兄弟的不义之事,所以宋国前周时也怕别人骂,对于周礼优雅的礼仪,礼乐文化是模范积极尊从推广者,一半是为不让人骂,一半是为自保做给周天子看。

春秋 宋襄公在位时是五霸之一,在春秋历史中,对于宋国五霸位置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宋国霸主地位虚有其名,宋国实力并不突出,只因齐恒公是宋襄公扶持着上位的,同为五霸之一齐恒公推荐支持也算混个五霸之一,

那骂宋襄公傻冒式仁义骂从何来,宋襄公泓水之战是最大的骂点,宋襄公作为一国之君,泓水之战时楚军没过河时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歼灭于泓水河中,兵者,诡道也。守着君子不困人于阸,不鼓不成列这种迂腐的规则行事是挺傻冒的。

历史中还有种说法说宋襄公是贵族骑士精神,历史是成王败寇,以我看宋襄公是太蠢太傲了,都没有自知之明,跟楚国这样老牌春秋五霸实力会盟要称王,还过泓水列队完才攻击,是真谱摆的有点大,没有点自知之明,某位伟人在评价宋襄公时说过,我们不做宋襄公,不讲宋襄公蠢猪式仁义,并在论持久战论文中给宋襄公提出策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要我说给宋襄公可以加一句,夜磨剑 昼入鞘。

(本文不涉及政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自古人心总是套路深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因为道德的沦丧, 所以才会要重新提倡道德。用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孔子等百家学派才会纷纷提出主张挽救世界。在当时的世界,没人信他们这一套,不过却有一个人却身体力行的实行着仁义,只不过他的这个仁义在后世的评价中只能用四个字评价:“不合时宜”。

宋襄公,曾经的霸主之一,不过后人对此却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仁义之君,有的人则认为他的仁义却如同蠢猪一般。

宋襄公有任仁义道德,还得从这个国家讲起。宋国的国君,是商王朝贵族的后代,由于特殊地位,是“三恪”中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知道宋国的贵族精神。宋国也相当有文化气息,庄子、墨子等人就是出自宋国,伟大的孔子也是宋国人的后裔。有如此氛围讲究仁义也是合情合理的。

宋襄公,在全部国君中,可谓是最具仁义的了。这是这仁义并不符合时代。他的一生主要有以下大事件。

在权力面前,能做到让贤的,恐怕没几人了吧。但宋襄公却做到了这一点。单是这一点,可谓仁义之举了。原来桓公病重,打算把位置传给他,此时还是太子的宋襄公想到自己上面还有个异母哥哥,况且比自己有能力,比自己贤能,就把位置给他吧。目夷想自己的弟弟把国君的位置都让给自己,这就是最大的贤能啊,自己怎能比得上呢?所以,他不答应。最后,宋襄公成了国君,

他也没有亏待长兄,叫他做了司马和国相。

有一件事值得宋襄公十分骄傲,这件事也成了他此后可以炫耀的资本,也导致了一场战争的爆发。齐桓公到了晚年,宠信奸臣,国家搞的乌烟瘴气,最后被饿死。在之前,他早已听说宋襄公,宋襄公的仁义早已在国际传播,所以国际友好国家——齐国把继承人问题交给了他。宋襄公平定了齐国内乱,继承人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他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国际。

此时的宋襄公开始飘飘然了,决定召开国际大会,顺便商讨一下国际新秩序,让谁当老大。目夷说到:“我们是小国,召开这种会议,必定会招来麻烦。”但宋襄公不听,自我感觉十分好。结果,能响应的却是一些不知名的第三世界国家——卫、邾、曹、滑等。超级大国齐楚等根本不理,反而自己召开了会议。

宋襄公不知道,还叫齐楚两个国家尊奉自己为盟主,这一下楚国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宋襄公被软禁了。好不容易回到本国,听说郑国支持楚国,就派兵攻打郑国,结果人家向楚国求救,宋襄公马上撤兵,在泓水发生了一场十分搞笑的战争。

楚军开始渡河,有人建议宋襄公说应该在此时消灭他们,他却说自己是仁义之师,不能在别人渡河的时候攻击。不一会楚兵过了河,手下的人再一次建议攻击,宋襄公却说等他们布好了阵再说。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本人也被箭射伤了大腿。大家都开始埋怨,宋襄公却依然振振有词。几个月之后,宋襄公就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看了宋襄公的事迹,可以发现他完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没认清现实。算不上是“蠢猪式”的仁义,只能是“不合时宜”。但这,不也反映了时代之下仁义道德的缺失和个人的悲剧吗?


WarOH协虎


宋襄公的故事可以说是千古笑谈,从宋襄公时期宋国的大臣、将领一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大家一直都在批判宋襄公不合时宜的仁义。


其实按以史为鉴墨上桑看来,宋襄公虽然不是“蠢猪式的仁义”,但也逃脱不了“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的名头。

我们就根据宋襄公经历的几次大事件来分析一下。

一,让国

宋桓公病重,想要还是太子的宋襄公继位,宋襄公说,我的哥哥目夷比我大,而且仁义贤明胜过我,还是让他当国君吧。

宋桓公就问目夷的想法,目夷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

于是最后宋襄公继位国君,目夷成为国相。

这件事情也让宋襄公以仁义的名义成为自己的根本人设。

二,平定齐乱


齐桓公晚年的时候昏庸无道,几个儿子争夺国君,把齐桓公活活饿死。好在齐桓公之前看见宋襄公仁义,就悄悄把继承人问题托付给了宋襄公。

宋襄公于是帮助齐国平定了内乱,确立了齐桓公指定的继承人。一下子让宋襄公名声大噪。

宋襄公于是开始膨胀,认为“尊王攘夷”的齐桓公是春秋首霸,齐桓公都把齐国托付给了自己,那自己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也是顺理成章了,于是宋襄公飘飘然的就要召开诸侯大会。

三,会盟


目夷一看宋襄公这膨胀的过度了,赶紧劝说:“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襄公不听 。

结果宋襄公召开会盟,响应的都是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反而是齐楚郑等国在一起开会结盟。

宋襄公还没有看清局面,当着齐国、楚国国君把自己当做盟主,引发齐楚的不满。宋襄公还绕开齐国和楚国单约。

目夷劝说楚国不讲信用,让宋襄公带上士兵护卫以防万一,宋襄公又不听。结果果然被楚国软禁了,要不是目夷,宋国很有可能就亡了。

四,仁义战争


后来经过鲁国调停,宋襄公才被放回去。刚回国,宋襄公听到郑国支持楚国,很生气就要派兵攻打,目夷又劝,还是不听。

结果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直接围宋救郑,宋襄公急急忙忙撤兵回国。

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楚军开始渡河的时候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

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的。

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后来宋襄公因为伤势过重过了几个月就病死了。

其实看宋襄公这一辈子,基本上就是被自己仁义的人设绑定了,宋襄公在办事情前,首先考量的不是这件事能不能带给宋国利益,而是这件事情符不符合自己仁义的人设!

从让国开始到战败,宋襄公就是一个不顾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不是蠢猪般的仁义,但是不合时宜四个字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说实话:当初宋桓公还不如让目夷继位呢!😂😂😂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宋襄公自认“寡人亡国之余”,时刻记得他是大邑商的后嗣,不能做违反礼仪的事,时刻高举仁义大旗。这一点其实让人觉得很复杂,很迂腐,甚至愚蠢,但又很真实,这就是春秋人物的个性。有理想、有原则、有坚持、有争议,也因此给后人留下很多警示和感慨。

虽然宋襄公在鹿上会盟时自己严格遵守约定,未带宋国兵马,被楚成王所俘获,但是,宋襄公其实还是个很坚毅的人,遭受一番搓折而称霸之心不改。还是他哥子鱼又劝他,“天之弃商也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天命早已不在殷商,非要强求是逆天而行,不会有好结果的。但是宋襄公一如既往不听,想着要收拾那些不亲近宋国的中原诸侯。

第一个就要伐郑,因为郑文公是楚成王的妹夫。于是公元前638年,也就是周襄王十四年,宋襄公率师伐郑。这时在楚国的郑文公向楚成王求援,楚成王兴兵伐宋救郑。宋襄公只得回师救宋。



宋军返回时楚军还未到,于是宋襄公令在泓水驻军待楚。楚军到达泓水南岸时宋军在泓水北岸列阵以待。楚军渡泓水时宋国大司马公孙固觉得本来就楚众而宋寡,正好趁这个机会出击。但宋襄公自命“仁义”不趁人之危,要等楚国渡河再一战。等到楚军过河,太宰子鱼想着这次可以了吧?于是劝宋襄公趁楚军尚未列阵快速出击。但是宋襄公说,“古之为军也,不阻敌人于隘 ,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擒二毛。”不要凭险攻击敌人,不要在对方不成行阵的时候攻击,不要攻击受重伤的人,不要俘虏须发皆白的人。

结果是楚军成阵,宋襄公身先士卒攻楚,而楚军两翼包抄使宋军陷于其中。

宋襄公在战中伤及股,在大司马公孙固的护卫下逃出楚军重围。又是他哥子鱼,让弟弟先跑自己殿后阻拦楚军。宋襄公逃入睢阳城固守。

接下来的结局让人叹息。本以为稳胜的楚军追至泫水南岸,休整一夜准备第二天进攻睢阳。没想到澭水忽然暴涨,楚军溺死者千余人。楚军陷入混乱再无斗志,只得撤退了。

至此宋楚泓之战告终。宋国赢得稀里糊涂,楚国败的赢得莫名其妙。


泓之战的第二年宋襄公因病而殁。宋襄公一死其实等于中原又一次没有了能与楚抗衡者。齐孝公和鲁僖公混战不下,鲁僖公聘楚再次给了楚国北上东进的机会。在鲁僖公的邀请下楚成王攻宋、攻齐不断扩大控制权。武力攻伐占有齐地之下楚成王又收齐桓公之子七人以为楚国大夫。这时宋国国君宋成公也无力抗楚了。


沅汰


宋襄公的仁义并不蠢,他跟孔子一样,都是致力于恢复周礼,正是对周礼的维护才使宋襄公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他们并不是愚蠢,而是内心有自己的行事规则和坚守。

春秋时代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还是相对比较能维护礼制的,那个时代,输赢和生死,甚至的国土都没有礼重要。

当年燕国遭受入侵,齐桓公鼎力相助,可以说燕庄王是感激涕零呀,帮助燕国复国,那齐桓公对燕国简直就是再生父母呀。送行的时候,燕庄王是何种跪舔,都说十里送君行,估计是太感动了,燕庄王送着送着,居然就送出了燕国国境。齐桓公一看,纳尼?这怎么行,我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来帮你的,古代诸侯想送不出国境,只有送周天子才能送出国境,你这样送我不是让我和周天子一个礼仪么,这可是万万不行呀。于是为了维护礼制,齐桓公就把燕庄王送出国境的地方送给了燕国,这样就不算越礼了,还没有送出国境。

估计燕庄王心里都乐开了花,打仗死人花钱无数,没想到自己多送了一送就又多了一个地方。足见那个时候,金钱,性命,国土,成败,都没有礼重要,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明白宋襄公为什么不攻击正在渡河的敌军,引起这样才合乎礼。一个不合礼的行为,即便是胜了,也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耻笑。

春秋时代是礼乐崩坏的开始,有人坚守规则,有人破坏规则,在新老交替之际,宋襄公是礼乐的维护者,也是礼乐的牺牲品,就算是败了,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其无怨乎。



昭烈名臣


“滑稽的霸主”,“史上最二的仁义君主”,“沉迷在古老梦想中的活化石”。

这些都是用来评论一个人的。

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

《论持久战》中说道,“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为何堂堂春秋五霸之一,会被嘲为“蠢猪”呢?仁义道德何时又沦落这般境地?还得回头去看看一场著名的战争——泓水之战,才能明白。

楚国国土虽然最为辽阔,但此时的霸主乃是齐桓公

宋襄公兴师讨伐郑国,郑国是个小国,无力抵抗,就立即求救于楚。楚成王迅速起兵伐宋。

楚国在国力上要强于宋国,宋国不可能兵分二路,一边伐郑,一边抵御楚国。因此宋襄公急忙从郑国撤军。

此时楚国还未赶至宋国境内,宋襄公便在边境的泓水一带狙击楚军。当楚军赶到时,公孙固劝宋襄公趁其渡河时予以攻击。宋襄公不听,楚军便安然的度过了泓水。随即楚军开始布阵。公孙固劝宋襄公趁楚军还没有布好阵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依然不听。待楚军列阵完毕,宋襄公方才下令进攻。

要知道,楚军之战力远胜宋军,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又放弃有利战机,致使宋军兵败如山倒。宋襄公的大腿也被箭射伤,一年后因腿疾不治身亡。

死前面对臣民的埋怨指责,宋襄公不以为然,说道:“寡人的宋国虽然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宋襄公之仁,只是践行一人的贵族精神,而非建立在他人基础上的“仁义”。不攻击未列好阵的敌人,施所谓“仁义”于敌人,不就是将灾难施加到自己的军队、臣民身上吗?所以可以说宋襄公是“最后的贵族”,但是仁义之名又哪里担待得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