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二牛的和尚姚廣孝:得到了富貴和權勢,卻失去了親朋好友

如果說起明朝最牛的和尚,那絕對是朱元璋,朱元璋16歲進皇覺寺當和尚,25歲時參加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年號洪武!因此明朝第一牛的和尚理所當然是明太祖朱元璋。

可要問你明朝第二牛的和尚是誰?也許你就不知道了吧。明朝第二牛的和尚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朱棣靖難第三年,他留守北平,建議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

明朝第二牛的和尚姚廣孝:得到了富貴和權勢,卻失去了親朋好友


朱棣繼位後,他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今日北京城的佈局。

他病逝於慶壽寺,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皇帝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他就是姚廣孝!

姚廣孝是長洲人,家族世代行醫。十四歲那年姚廣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後來,姚廣孝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陰陽術數。

明朝第二牛的和尚姚廣孝:得到了富貴和權勢,卻失去了親朋好友


1382年,馬皇后病逝,明太祖朱元璋決定選拔有道高僧輔助自己的幾個王子,誦經祈福。而此時的姚廣孝已經精通了儒、佛、道三教,算是有名的得道高僧,因此得以推薦!

已經48歲的姚廣孝在誦經時見燕王朱棣,姚廣孝見朱棣相貌堂堂,氣宇軒昂,有帝王之貌,於是上前主動自薦。朱棣見這位和尚,年近半百,其貌不揚,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雙三角眼和病虎似的體形,根本就沒有把姚廣孝當回事,不願收他。

明朝第二牛的和尚姚廣孝:得到了富貴和權勢,卻失去了親朋好友


姚廣孝見朱棣的臉色冷漠,於是把心一橫,湊到朱棣耳邊輕聲說道:“貧僧若能為殿下所用,定能為您奉上白帽子。”朱棣本身已經是王子了,王字頭上加個白,那不就是“皇”嗎?這種話說出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行徑。朱棣聽後,雙目凌厲地瞪著眼前這個和尚,一言不發。這幾秒可能是姚廣孝生命中最難熬的一瞬。而後,朱棣示意和尚借一步說話。姚廣孝長舒一口氣,他知道他這次賭對了。兩人找處僻靜的地方促膝暢聊,言談頗為投機,雙方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回去後,朱棣立刻向朱元璋提出,要了這位道衍和尚。

明朝第二牛的和尚姚廣孝:得到了富貴和權勢,卻失去了親朋好友


1398年,明太祖駕崩,21歲的建文帝繼位,並實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繼獲罪,被廢除藩國。

姚廣孝密勸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姚廣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後來,姚廣孝向朱棣推薦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漸下定決心。朱棣暗中拉攏軍官,勾結部隊,並招募勇士。而姚廣孝則在燕王府後苑訓練兵馬,還修建厚牆環繞的地穴,打造軍器,用飼養的鵝鴨來掩蓋聲音。

1399年,朱棣起兵,以誅殺齊泰、黃子澄為名,號稱奉天靖難。姚廣孝則輔佐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雖說姚廣孝一直奉命留守北平,並未隨軍出征,但朱棣起兵過程中,“每有不決之時或兵鋒不利之當均以書問廣孝,廣孝條達之。”

明朝第二牛的和尚姚廣孝:得到了富貴和權勢,卻失去了親朋好友


朱棣剛起兵之時,突有暴風雨來臨,將王府的簷瓦吹落在地。風吹落瓦在當時被視為不祥之兆,因此成祖不禁變色。姚廣孝道:“這是吉兆啊!自古飛龍在天,必有風雨相從。王府的青瓦墮地,這預示著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黃瓦了。”

1399年十月,朱棣襲取大寧,南軍主帥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姚廣孝指揮將士守衛城池,擊退南軍的進攻,又在夜間將士兵用繩子吊出城外,與朱棣的援軍內外夾攻,大破南軍。

隨後,朱棣在姚廣孝的極力勸諫下,繼續進軍,擊敗盛庸,攻破西水寨。後來,姚廣孝對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應迅速直取京師。京師兵力單薄,一定能攻克。”朱棣採納他的建議,在淝水、靈璧連敗南軍,並渡江進入京師。

明朝第二牛的和尚姚廣孝:得到了富貴和權勢,卻失去了親朋好友


1402年,朱棣稱帝,是為明成祖,姚廣孝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複姓為姚,賜名廣孝。明成祖每次與姚廣孝交談,都稱他為少師,而不直呼其名。

後來,明成祖命姚廣孝蓄髮還俗,被姚廣孝拒絕。明成祖又賜他府邸、宮女,姚廣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

1402年,姚廣孝終於等來了衣錦還鄉的機會,明成祖朱棣下旨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在故鄉長洲,姚廣孝將皇帝獎賞的金銀全部分發給自己的宗族鄉人。

當姚廣孝興沖沖要去見自己唯一的姐姐時,姐姐家卻家門緊閉。姚廣孝從鄰居口中得知,姐姐其實是在家的,可是為什麼不給他開門呢?原來靖難之役讓多少普通百姓家破人亡,又讓建文帝的許多忠臣慘死,被滅族。他們認為要不是姚廣孝這個軍師的勸諫,朱棣也不可能起兵,因此他是罪魁禍手,是個奸臣。姐姐不但不開門,還把他痛罵一番,他不禁惘然。

姚廣孝又去拜訪曾經要好的朋友——王賓。王賓也不與姚廣孝見面,家門緊閉,他託人帶來了話,“富人和窮人不相交”,王賓說自己貧窮,不敢和他交往,但話中何嘗不是在說,姚廣孝不配和他交往呢?

姚廣孝這時才發現,自己雖然富貴,卻因此失去了親朋和好友。當他還是窮和尚的時候,他有家人和朋友,可當他袍笏加身時,他卻發現,除了錢財和權勢,他卻沒有了親情和友情。

1418年姚廣孝病逝,終年八十四歲。成祖廢朝二日,以僧人的禮制安葬姚廣孝,追贈他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賜諡恭靖,賜葬於房山縣東北,還親自為他撰寫神道碑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