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后饮食有“三防”

寒冷的冬季来临,随着寒潮的一次次侵袭,有的人血压骤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有的人血管猛然收缩,导致脑血管狭窄阻塞,一不小心就脑中风了,手脚无力不能动了,甚至瘫痪在床了,神志不清昏迷了,一家人都会忧心忡忡,忙里忙外。

患者苏醒、康复后,应该做些什么吃食比较好呢?喂食的时候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不少患者和家属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医生表示,脑中风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抓住重点,具体有“三防”。

防再中

据陈主任介绍说,脑中风即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第一次发生脑中风后,再次中风的几率要比常人更高。其中,缺血性脑中风的复发率约17.7%,且复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明显上升。脑中风后要重视预防再中风,也被称为二级预防,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饮食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脑中风后饮食有“三防”

主任表示,脑中风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基础疾病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房颤、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肥胖等都是危险因素。因而在饮食方面,需要兼顾这些危险因素,以防发生再中风。通常需要限制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主食要粗细搭配,肉类宜选择鱼虾等“白肉”为主,少量禽类肉,少吃猪、牛、羊等“红肉”。血压高者,烹饪过程中少放盐,不吃腌制食品。

防便秘

不少脑中风后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甚至是长期卧床,发生便秘的不在少数。陈主任指出,一旦发生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的时候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容易再次中风。而且排便不畅的患者,久而久之会失去胃口,进食减少,很多长期卧床的患者都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的表现。

为了预防便秘,一方面要经常帮助患者活动肢体、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另一方面应调整饮食,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粗杂粮的摄入量,还可以吃些山药、芝麻、核桃、蜂蜜等具有健脾益气、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或者牛奶、豆浆等补充水分。

脑中风后饮食有“三防”

防噎食

脑中风后,有些患者吞咽功能受到影响,在进食的时候容易发生噎食、呛咳。尤其是瘫痪在床、手脚失去行动能力、不能自己进食的患者,家属在喂食的时候也容易发生噎食和呛咳。陈主任特别指出,噎食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可迅速导致窒息死亡。呛咳时食物小颗粒误入气管,也可能会引起气管、支气管乃至肺部感染。这些对于中风患者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因而,这类患者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防噎食。陈主任建议,食用含水分较高的、光滑易吞咽的、小块状食物,忌食黏硬难吞咽的、大块状食物,如汤圆、青团、糯米滋、大块的肉干等。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雪媚娘”、“大福”等日式命名的点心,其实就跟我国的糯米团子类似,也不宜食用。茎叶连在一起较长的蓬蒿菜、菠菜、草头、芹菜等也难以咀嚼和吞咽,一定要剁碎后再给患者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