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董卓手下有哪几个猛将?分别都是些什么人?具体有何特点?

云话往事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争议人物,他一手缔造了群雄割据的复杂局面,说起他的暴行,可谓是人尽皆知。横行朝野、劫迁天子,终于惹得诸侯们组成联军共同讨伐,而为了抵抗诸侯,董卓手下的猛将们也纷纷活跃起来。那么,历史上的董卓手下有哪几个猛将?分别都是些什么人?具体有何特点呢?

要说董卓手下的猛将,许多人想到的第一位都会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渲染的那个,在虎牢关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威震诸侯的吕布。不过,既然是从历史上说,我们当然还是要看看历史上的吕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吕布本是五原郡九原县人,要是在今天,他就是出生在内蒙古包头市。吕布年轻时便“以骁武给并州。”后来并州刺史丁原很喜爱他。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召来丁原、董卓等人协助他剿灭宦官。

丁原带着吕布来到洛阳,但何进还是死于宦官之手,不久董卓也进京,他进京后依仗自己拥有强大的军队,便妄图掌控朝政。想要彻底专权,就要铲除同样带了士兵的丁原,董卓便买通吕布,让他杀掉丁原。丁原死后,吕布被董卓厚待,“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对于吕布的武力,史书描述道:“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这里只将董卓的猛将们在其帐下时的经历,之后吕布杀董卓后东逃便不再提及。在知名度上比吕布稍逊的华雄也常被提起,在《三国演义》中,他打退了汜水关前各路诸侯的武将,但被关羽轻松斩杀。

真正的历史上,华雄的存在感并不高,他在史书中的登场也只有寥寥数语,《三国志·孙破虏讨逆转》写道:“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华雄在董卓手下担任都督,被孙坚大破并斩杀。

此外,许多人的印象中,张辽是跟随吕布的,实际上他也可以算是董卓手下的猛将。张辽出生于雁门马邑,即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和吕布相似,“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到了洛阳,何进派遣张辽去河北募兵,这就正好错过了何进身死。

等到张辽募兵归来,何进、丁原都已经身死,于是张辽只好“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后来吕布战败,张辽又投降曹操,在曹操手下,他发展成为一代名将,后世认为他是“五子良将”之首,他自己更是有着以八百精兵挫败孙权十万大军锐气的辉煌战绩。

除了这几位知名度较高的将领,董卓手下还有诸如徐荣、胡轸、李傕、郭汜等人,其中徐荣还曾击败过曹操,差点导致这位枭雄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他们虽然名声没有很高、能力没有很出众,但都跟随董卓征战多年,在当时也都属于超过常人的勇猛战将。


邓海春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大军阀,他本来是凉州刺史,后来应何进之邀,带兵前往京城诛杀十常侍。不过董卓真是狼子野心,他凶狠残暴,一进了京城,就挟持了少帝刘辩,把持了朝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来董卓为了树立起自己的权威,竟然行大逆不道之举,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董卓的行为激起了众怒,之后曹操集结了十七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董卓兵败,迁都长安。最后,董卓死于吕布之手。

那么,一代枭雄董卓手下有哪些猛将呢?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具体有哪些特点?下面我将根据演义的记载,来给大家回答这三个问题。

董卓的手下,有吕布、华雄、李傕、郭汜、樊稠、牛辅等猛将。

一、吕布

吕布,那绝对是三国第一武将,他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号称“飞将”,在三国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三国众多的一流将领,在吕布的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在虎牢关前,吕布先是杀死了河北名将方悦,之后又一戟刺死了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砍断了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的手腕,击败了北平太守公孙瓒。之后,吕布跟张飞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然后又力敌张、关二人,仍然占据上风。最后还是在刘、关、张三人的夹击下,才被击败。

那么,吕布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

对此,我的回答是:有勇无谋、反复难养。吕布有勇无谋,在三国都是出了名的。他不听陈宫的劝阻,导致失守濮阳和邺城。后来,他又沉迷于女色,不听陈宫的建议,最终白门楼殒命。此外,吕布还是个忘恩负义、反复难养的小人。他本来是丁原的义子,却为了一匹赤兔马和一批金银珠宝,就杀死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后来又为了美女貂蝉,杀死了董卓投靠了王允。

吕布这人够坏的吧?这还不够,刘备不顾张飞的劝阻,好心收留他。吕布却趁刘备攻打袁术之际,夺取徐州。难怪张飞一碰到吕布,总是恨得咬牙切齿,大骂道:“三姓家奴,哪里走!”

当然了,吕布也有优点,那就是他儿女情长,有点小孩子气。曹操水淹下邳,吕布部下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吕布却毫不畏惧,说道:“我有赤兔马,渡水登山,如履平地。”

二、华雄

华雄,是西凉第四勇士,演义对他的外貌描写是:“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由此可见,华雄确实是一员猛将。事实上也证明这一点,华雄率领大军前去迎战十八路诸侯,他先是斩杀鲍信弟弟鲍忠,之后又杀得孙坚丢盔脱帻。孙坚部将祖茂为了掩护他,也被华雄所斩。后来,华雄又在关前叫战,接连斩杀小将俞涉、上将潘凤。众位诸侯们,可谓是惊悚万分。最后,还是关羽出马,才杀死了华雄。

那么,华雄有何特点呢?

我认为华雄太过狂妄。当时本来是吕布前去迎战的,华雄却自以为是,主动请缨,还信口雌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这一席话,说得真是好听,给董卓打下了一针强心剂。然而,这也注定了华雄失败被杀的命运。正是因为华雄的狂妄,关羽才能轻松斩杀他。否则,以华雄之勇猛,关羽怎么能“温酒斩华雄”呢?

三、李傕

李傕,是东汉末年一员猛将,最高官至大司马,假节。他的武功,当然是十分厉害的。不过李傕也是酒囊饭袋之徒,跟吕布一样,有勇无谋。当时董卓兵败被杀,他却打算逃回乡里。贾诩就劝谏他:“如果你现在逃走的话,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杀死你。为今之计,不如重集部将,杀向长安。”李傕这才领十五万精兵,夺取了长安,挟持了汉献帝。结果,吕布败走,王允自杀。

按理说,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李傕而非曹操。后来我们都知道,曹操轻轻松松将汉献帝迁往许昌。李傕则兵败身亡,被夷三族。

四、郭汜、樊稠、牛辅

郭汜,和李傕是一流货色,他跟李傕为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他又行事不密,最终被部下伍习所杀。樊稠,也就是一武将,不懂得保全自己,最终被李傕杀人灭口。牛辅,是连李、郭、樊三人都不如的,他胆小如鼠、识人不明。当时,牛辅的军营里有士兵逃走了,他却以为整营皆叛,于是带着金银珠宝,和自己的亲信胡赤儿等人出逃。没想到胡赤儿是个贪财如命的人,在半路将牛辅给杀死了。

总结

董卓的那些部将,都是昏庸无能之人,除了武艺高强外,简直一无是处。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他们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和评论!


元哥说三国


董卓手下将领,星火辰都可以为朋友们理一理。他们按照官职军阶,大概分为三个层次,但地位的高低不代表作战能力的差别,后面再为大家分析哪几个最厉害,都有什么特点。

一、第一类是董卓的亲族将领,地位都很高,至少也是中郎将级别

分别是董旻、董璜、牛辅、董越和董承。

1、董旻是董卓弟弟,后来官任左将军,封为鄠侯。董卓被杀后,董旻也被诛杀。

2、董璜是董卓的侄子,官任侍中、中军校尉,掌管禁军,董卓死后被诛杀。

3、牛辅是董卓女婿,牛姓出自陇西,多半是董卓同乡人。牛辅担任中郎将,掌控董卓凉州军最精锐的部分,曾经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是其手下。董卓死后,他弃军逃跑,结果被自己最信任的小月支胡人所斩杀。

4、董越估计是董卓同族,任东中郎将,死于与牛辅的内讧中。

5、董承实际和董卓没有血缘关系,他是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但因与董卓同姓,被董卓认为同族,其实是董卓掌权时与诸董同级别的权贵。董卓死后,他又成为护送汉灵帝东归的忠臣,后因发动衣带诏事件想要诛杀曹操,失败被杀。这个人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二、第二类是中郎将级别的高层武官,他们虽然来源复杂,但大多掌控着相对独立的军力

主要是段煨、胡轸、杨定、徐荣、吕布五人。

1、段煨很可能与东汉末年名将段熲有些亲缘关系,是凉州军中实力强劲的一派,董卓掌权后,曾任中郎将驻守华阴。因为他实力强劲,在关中,他成为李傕、郭汜等人掌权后长期不能控制的一股势力。后来,他与关中诸将攻杀李傕,立下功劳,得以善终。

2、胡轸是《三国演义》的小角色,但实际上,胡轸的地位要高于吕布。他曾任东郡太守,被任命大督,吕布只是任骑督,共同对抗孙坚的军队。后来,胡轸投降王允后又临阵倒戈,帮助李傕攻击长安。

3、杨定和胡轸一样是凉州豪族,地位也和胡轸相当,后来与段煨一样,成为关中一派军阀,战败后逃亡。

4、徐荣是董卓手下少有的非西北籍的将领,历史上的徐荣可能是董卓手下最会打仗的,但在《三国演义》里又成了个打酱油的小角色。历史上的徐荣曾打败曹操、孙坚两位豪杰。他投降王允后,奉命平定李傕、郭汜攻击长安的军队,大概因为胡轸的临时倒戈,徐荣战死。

5、吕布的故事,就不用多说。因为吕布手下有一只相对独立的并州军,因此吕布是中郎将级别的,高于下一级别的李傕、郭汜等人。

三、然而,真正直接统领董卓凉州军精锐的,实际上是以下这些校尉级别的人

1、李傕反攻长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控制汉献帝,掌握了朝政,后来死在段煨之手。论打仗,李傕恐怕是董卓手下最厉害的人之一。

2、郭汜与李傕类似,后与李傕交恶,是关中混战最主要的参与者,死在他的部将手中。

3、张济与三两人类似,后来因为军队缺粮,被迫南下攻击穰城,中箭身亡。他的侄子张绣的故事,相比很多人都知道。

4、樊稠与上面类似,死于与李傕的内讧中。

还有李蒙、王方、华雄等将领,连张辽也短暂为董卓效力过。

四、其实董卓手下真正很能打的,应该是以下这些人

一是吕布,手下有一支骁勇的并州军,因此后来能成为一方诸侯。吕布的特点是勇则勇矣,但缺乏政治头脑,做事不计后果,最后成为众矢之的。二是徐荣,他打败过曹操、孙坚两位枭雄。其特点是,因为不是凉州军出身,似乎成为董卓手下另类,不得不靠军功在董卓手下立身。后来,他又想靠军功在王允手下立身,终于被凉州军联合出卖。三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这四大校尉都很能打,因为他们手下是最精锐的凉州军。其特点比较类似,都是打仗有一套,而不会治理的人,因此他们的军队多因为无处掳掠、缺饷缺粮而溃散,最后都被干掉。四是张辽等人。这些人虽有本事,但服务董卓只是被迫的、暂时的,因此在董卓手下没有表现。


星火辰


东汉末年,汉室衰颓,各诸侯纷纷拉拢势力,于乱世中争霸。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曹操、孙权与刘备。但是他们三人的实力虽强,却并不是东汉末年最先反叛的。最先反叛东汉的,是董卓。公元189年,董卓受何进、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而在其进京后,借着讨伐十常侍的名头,迅速吞并了京城附近的两大军阀兵力。随后废少帝,立刘协即位(即汉献帝),专断朝政。那么历史上的董卓手下有哪几个猛将?他们又具体有什么特点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第六名,樊稠。

樊稠,凉州金城(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是东汉末年追随董卓的军阀之一,也是其其部下的得力将领。樊稠在董卓部下时,官至右将军,封万年侯。据《三国志》记载:"傕、汜小竖,樊稠庸儿,无他远略,又势力相敌,变难必作。"虽然樊稠,并无长远目光,但毕竟跟在董卓手底下的时间长了,东征西战的,慢慢的也有了野心。在董卓死后,樊稠伙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反扑长安,败吕布、杀王允,把持朝政。但后来因李傕对其猜疑,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被李傕之亲信刺杀。

第五名,华雄。

华雄,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猛将,为董卓帐下都督。据演义中记载,华雄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可见其威猛异常。而华雄除了身高体壮外,还十分骁勇善战。袁术派其部下与华雄对战,结果不到三个回合,就被华雄所斩杀。而后韩馥上将潘凤出战,但结果与上次无二,也是很快就被华雄斩杀。虽然演义中说的是关羽"温酒斩华雄",但据史料记载,华雄是被孙坚在公元191年讨伐董卓时所斩杀的,演义中的情节也误导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由此也不难猜测,华雄实力虽强,但还尚未在一流的水平之列。

第四名,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张辽原本是吕布的部下,但此时吕布正追随董卓,所以说张辽是董卓的部下也不为过。而张辽此人的实力更是不虚,否则他也不会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张辽在早年跟随吕布的过程中,听从吕布的领导,恪尽职守,忠心耿耿。他还曾亲自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可见其实力不虚。而吕布与董卓有了这样一大悍将,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更是肆无忌惮,也导致这二人最后的悲惨结局。

虽然张辽原本是董卓部下,但在吕布死后,他便十分审时度势的投靠了曹操。可以说,他在曹操部下任职的这段时间,才是他施展拳脚的开始。据《三国志·张辽传》记载:"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而张辽在此时,却是曹操麾下众将第一个假节之人,可见其实力之强。而在公元215年的逍遥津之战中,张辽更是表现出了他的不俗。以七千守军大败东吴十万之兵,在孙权后来伐魏之际,更是嘱托部下"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可见其凶猛。

第三名,郭汜。

郭汜,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人,是东汉末年董卓部下之将领,但在董卓死后,凉州将士失去主心骨,郭汜便采用贾诩之计,起兵攻打长安,最后击败吕布,与李傕一同控制献帝,把持朝政。第二名,李傕。李傕,字稚然,凉州北地郡人(现在甘肃庆阳市环县)。其在董卓死后成为凉州军的首领,性格诡谲残忍,善于用计,与郭汜狼狈为奸,共同把持朝政。刘艾曾评价郭汜道:“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坚虽时见计,故自不如李傕、郭汜。”可见这二人虽为人不善,但能力确实不俗。

第一名,吕布。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人。把吕布放在董卓部下的第一名,相信所有人都是心服口服的。吕布的战斗力自然不必多说,他曾三回合之内斩杀方悦,一回合杀死穆顺和潘凤。之后又有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但这三人却也只是与吕布打了平手,可见其能力不凡。可惜吕布此人有勇无谋,又性格狂妄自大,贪图名利,再加上他的两次弑父背主,更让其失去了众人的信任。最终曹操水淹下邳,又遭手下背叛,被曹操俘虏所杀。

所以说历史上的董卓手下大将分别有樊稠、华雄、张辽、郭汜、李傕、吕布这六人。但这也仅是个人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猛将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在三国演义中,提到董卓的手下,第一反应就是吕布和华雄了。但事实上这几个从来不是董卓集团的核心力量,董卓最信任也最有能力的非李傕郭汜莫属。

作为西凉集团的老大,董卓能够把持朝政,威震诸侯,其中有一定的运气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他雄视天下的超强实力。

撇开他手下数十万精锐的西凉铁骑不谈,在人才方面也是傲视众多诸侯。文臣方面,他有智计百出的女婿李儒,所料无所不中,要不是董卓被美色消磨了意志,或许能辅佐他成就一番霸业,堪称是三国初期的第一谋士。同样大名鼎鼎的“乱国毒士”贾诩贾文和也在他帐下,为他所用。

至于,武将方面,那就更多了,收服吕布后他手下的张辽,高顺等八健将也随之归顺。原来的西凉军集团中战将众多,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牛辅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其中牛辅作为董卓的女婿或许靠着一定的裙带关系,但其他几位都是一个比一个能打。张济的侄子张绣甚至在以后的宛城之战中差点活捉了曹操。

总的来说,无论吕布也好,华雄也好,都不是董卓的核心大将,只有统帅飞熊军的李榷才是西凉集团最能打最有威信的大将。事实也确实如此,董卓死后,他不但打败吕布,而且打得周围诸侯闻风丧胆。


娄南散客


首先排除吕布和张辽等并州集团人物,因为他们这些都是在董卓入京后才归附过来的,不是董卓集团的原班人马。

我要讨论的是:在吕布归顺之前,董卓手下有何等猛将,能让他一个外来人,在京师如入无人之境。


董卓部下五大猛将

徐荣:这个在演义中被夏侯惇一刀切了的家伙,在正史上却是接连击败过曹操、孙坚的杰出将领。尤其是与孙坚一战,徐荣外出抢夺时遇到了孙坚,这是一场遭遇战,在听说了孙坚战败的消息后,董卓派了胡轸、吕布、华雄率五千凉州铁骑进攻孙坚,却在阳人县下,被孙坚以残兵击溃,华雄被杀。

演义结局:被夏侯惇一刀斩杀;

正史结局:董卓死后投靠王允,受命与胡轸一起去抵抗李傕、郭汜,胡轸阵前倒戈,徐荣被杀。


胡轸:单独单独他出来说,是因为他是有资格领导吕布、华雄和徐荣的人。能力嘛!至少在遇到孙坚之前没有过败绩(因为没记载)。不过作为董卓的心腹,胡轸也不可能只是那种被老将程普一枪戳死的程度。

演义结局:被程普一枪戳死;

正史结局:投靠朝廷,和徐荣一起抵抗李傕,临阵倒戈,害死徐荣,最后被之前害死的一个叫游殷的冤魂索命,一个月后病死。

段煨:演义无记载,但他在凉州军团中,算得上是一个能臣,驻守华阴时,他勤修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董卓死后,他投靠朝廷,依旧驻守华阴,所以没有牵扯到之后的李傕、郭汜之乱。

献帝东迁时,虽然不少人都说段煨会谋反,但段煨还是尽心伺候献帝,并无二心。曹操入洛阳后,迁都许昌,段煨上表表示忠心,被派去征讨盘据长安的李傕等人,最后李傕被杀,夷三族,段煨深得献帝器用,封侯拜相。209年,段煨寿终正寝。

牛辅、董越:两人和段煨、胡轸、徐荣为董卓部下五大中郎将,是属于凉州军团的第二纵队,仅次于董卓本人。在董卓挟帝西迁时,三人分别负责关东进入长安的三个关口:牛辅驻守安邑、段煨驻守华阴、董越驻守绳池。

牛辅:董卓女婿,凉州四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的老大。演义和正史结局一样:董卓死后与朝廷对抗,本来处于上风,但疑心病发,杀死前来援助的董越,带着金银逃跑,在路上被心腹胡赤儿(不知是不是张绣手下的胡车儿)所杀。李傕等人群龙无首,才导致了最后四将祸乱长安的情况。

董越:五大中郎将之一,去援助牛辅时,被占卜师报复,故意把卦象说成董越要害董卓,最后被牛辅所杀。


一贰一橙


董卓是凉州陇西郡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其家族是凉州当地汉族豪强,但自幼与羌人为邻,养成一种江湖豪侠风气,喜欢结交、拉拢当地的羌族势力和汉族势力,后来又常年在凉州及周边地区为官,在凉州一带有一定的名声。

董卓先后担任羽林郎、军司马、西域戌已校尉,官至并州刺史、 河东太守,参与过东汉朝廷对羌人的战争,到汉灵帝晚期时,官至左将军,朝廷忌惮董卓的势力,曾经数次想要将他征召入朝为官,董卓都不肯。董卓宁愿在地方担任有实权,有兵权的将领,也不愿意到中央担任有名无实的高官。



由于常年在军中担任要职,因此董卓手下聚焦了一批出自西凉地区的猛将,从董卓后来进入京城的情况来看,董卓手下的猛将首先是六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吕布。

1、中郎将牛辅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也是吕布手下头号中郎将,至于那些在后来非常牛的李傕、郭汜、张济、贾诩等人,都是中郎将牛辅手下的校尉,级别比牛辅要低多了。



董卓身在长安时,牛辅驻扎在安邑(今山西运城),这里是关东进入长安的必经之处,牛辅率军在这里为董卓挡住关东联军,并且还派出自已属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到河南中牟地区讨伐东汉名将朱儁率领的反董军队。

董卓被杀后,牛辅不敢投降,吕布派出自已部下的李肃去攻打牛辅,当时牛辅手下的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在外作战,牛辅手上的兵力空虚,但是牛辅还是凭能力击败了李肃,由于董卓手下六大中郎将有4个投降了朝廷,牛辅担心自已手下的士兵会引起兵变,因此带着财物和亲信丢下军队出逃,在路上被亲信胡赤儿杀害,首级被献给吕布。



2、中郎将董越

董卓被杀时,董越率军驻扎在渑池(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这里也是关东通向长安的必经之路,以阻挡关东联军进入长安。当时董越和牛辅是唯二不愿意投降朝廷的2个中郎将,在董卓被杀后,去找牛辅商量今后如何做,却被疑心病重的牛辅杀害。

3、中郎将段煨

段煨是凉州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的同族兄弟。

董卓被杀时,段煨率军驻扎在华阴(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董卓被杀后,率军投降朝廷,之后一直还是驻屯在华阴。



汉献帝东归时,路过华阴,一直受到段煨的优厚待遇,但段煨与护送汉献帝军中的杨定不和,杨定率军攻打段煨,无法击败段煨,后来段煨投靠了曹操,与关中诸将一起率军攻打李傕,击败并杀了李傕,并族灭三族。

段煨因功被朝廷任命为镇远将军,领北地太守,后来被调到朝廷担任大鸿胪、光禄大夫,段煨一直活到了公元209年,寿终正寝、正常死亡,名士贾诩曾经有一段时间投靠在段煨手下,后又离开。



4、中郎将胡轸

胡轸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人,曾经官至东郡太守,孙坚攻打董卓时,胡轸被董卓派支迎战孙坚,随同胡轸一起去迎战孙坚的还有吕布和华雄,华雄是胡轸属下的都督,中下级军官,但因为吕布与胡轸不知,内斗不已,吕布故意在军中放出敌军到来的谣言,导致胡轸军队溃败,都督华雄被孙坚所杀。

董卓被杀后,胡轸率军投降朝廷,后来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怂恿下拥兵反攻长安,王允派出胡轸、杨定、徐荣等人攻打李傕等人,结果胡轸和杨定与李傕等人合兵,一起攻打长安,之后灭迹不详。



5、中郎将徐荣

徐荣是辽东人,是唯一的非凉州、并州系将领,董卓手下中郎将,董卓手下最能打的将领,没有之一。

曹操攻打董卓时,就是与徐荣交战,曹操首次领兵就被徐荣打得大败,差一点就挂了,要不是曹洪借了马给曹操,曹操说不定就死了。

长沙太守孙坚领兵讨伐董卓,最早是徐荣出战孙坚,徐荣与孙坚相遇,徐荣大破孙坚,还生擒了孙坚手下的颍川太守李旻,徐荣烹杀了李旻。



董卓被杀后,徐荣投降了朝廷,之后李傕、郭汜等人率军攻打长安,徐荣与胡轸等人一起领兵迎战,结果徐荣战死,胡轸等人投降李傕。

6、中郎将吕布

吕布就很熟悉了,吕布是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吕布最早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将,丁原被何进招进京城担任执金吾,吕布随同丁原进京,被董卓引诱杀害丁原,之后吕布又被王允引诱杀害董卓。



李傕、郭汜等人率领大军攻打长安时,吕布曾与郭汜单挑,刺了郭汜一矛,后因为长安城中有人打开城门,吕布兵败,率领亲信逃出长安,出武关,投靠袁术,不仅就与袁术不和,后来又投靠袁绍,帮忙袁绍大破黑山军,袁绍猜忌吕布,吕布再次逃走。

之后被陈宫等人拥立进入曹操的地盘兖州,在与曹操在两年的兖州争夺战中,被曹操击败,逃到徐州,被徐州牧刘备收留,吕布却趁刘备在前方交战,在后方偷袭了刘备的城池,赶走了张飞,接管了徐州。

刘备被夺了徐州,无路可去,只得投降了吕布,吕布还曾经以辕门射戟为刘备解了纪灵之围,后来吕布看到刘备再次发展壮大,于是再次派兵攻打刘备,刘备不敌,与曹操联合,最后在下邳城击败吕布,曹操杀了吕布。



吕布的特点主要就是马上骑射功夫非常了得,为人勇武。

董卓手下除了六大中郎将外,还有一堆校尉也很历害。如牛辅手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张济、贾诩。还有董卓的部曲樊稠。

1、李傕

李傕是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人,中郎将牛辅手下校尉,曾与郭汜、张济等人一起大破名将朱儁,董卓被杀后,因得不到赦免,与郭汜、张济、樊稠等人一起在贾诩的劝说下起兵,并攻破长安城,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成为朝廷最大的权臣。



李傕当权期间,与郭汜、樊稠等人争权夺利,并在一次会议上派人杀了樊稠,曾与郭汜率军大打出手,将长安城搅得一片混乱,郭汜被杀后,李傕兼并了郭汜的部队,之后曹操控制了东归的汉献帝,并派裴茂率领段煨等关西将领讨伐李傕,李傕被张横、梁兴等人击败斩首,并被曹操下令夷灭三族。

2、郭汜

郭汜是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人,中郎将牛辅手下校尉,曾与李傕、张济等人一起大破名将朱儁,董卓被杀后,因得不到赦免,与李傕、张济、樊稠等人一起起兵,攻破长安城,在长安被吕布刺了一矛,后被封为后将军。



在之后的马腾、韩遂攻打长安时,由于郭汜有功,被授于开府权力,与李傕、樊稠等人一起掌控朝政。但郭汜其人基本上没有任何政治才能,在掌权期间与李傕内斗严重,经常互相攻打,不顾朝廷死活,同时放纵士军抢掠百姓,无恶不作。

郭汜与李傕之后讲和,又后悔放走汉献帝,两人又率军去追,最终也没有追回。不久,郭汜被自已的部将伍习杀死。



3、张济

张济是武威郡祖厉县(今甘肃靖远东南)人,原是董卓女婿牛辅手下的校尉,董卓被杀前,受牛辅之命,与李傕、郭汜率军数万与朱儁交战,并大败朱儁。

董卓被杀后,因不被王允赦免,与李傕、郭汜等人一起攻打长安,长安城破后,被封为中郎将、镇东将军,之外驻屯在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



因张济屯兵在外,没有参与朝廷的争斗,一直相安无事,后汉献帝东归,张济领兵随行,后来李傕、郭汜后悔放汉献帝东归,于是领兵来追,而张济因为与董承、杨奉不和,也与李傕、郭汜一起攻打董承、杨奉,但没有追回汉献帝。

公元196年,张济因为军队缺粮,攻打荆州刘表下属南阳郡的穰城,中流矢而死,张济死后,他的侄子张绣接管了他的军队,与刘表议和,驻于宛城。



4、贾诩

贾诩是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后来曹魏的著名谋士,但是最早贾诩是董卓女婿牛辅手下的校尉,牛辅被杀后,出于自何,怂恿牛辅手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收兵攻打长安,李傕、郭汜等人按照贾诩的计策攻打长安,果然攻下长安,控制了朝廷。

贾诩虽然为李傕等人谋划,但并不想和他们一路,多次拒绝李傕封的高官,借母亲去世辞官而去,后来又投降段煨,见段煨有猜忌之心,离开段煨又投靠张绣,在官渡之战前,劝张绣投降曹操。



之后贾诩就成为曹操手下的谋士,随曹操参与赤壁之战,及平定凉州之战,曾在赤壁之战前劝阻曹操不要用兵,要先安抚好百姓,可是曹操不听,在平定凉州之战中,曹操任用贾诩的离间计,大破西凉联军。

曹丕建国后,贾诩官至太尉,终老一生,享年77岁。贾诩为人低调,人特别聪明,号称三国第一毒士。



5、樊稠

樊稠原本是董卓的部曲私兵,是凉州金城(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董卓被杀后,与李傕、郭汜等人一起向王允请求赦免,王允不许,后与李傕、郭汜等人起聚集军队攻打长安,城破后,被封为中郎将、安集将军,之后升任右将军。

当时长安朝廷由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政,当时朝廷中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等人策划让马腾攻打长安,里应外合一起除掉李傕等人,结果计划败露,李傕派樊稠等人击败马腾,斩杀种邵。



樊稠由于作战勇敢,又因李傕的侄子李利进谗言,对樊稠开始猜忌,在一次会议上,李傕令自己的外甥骑都尉胡封杀互了樊稠。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董卓,董太师;

我们记忆中的董卓,是没有政治头脑,没有军事远见,腰大无脑的典型废材;他挟天子以令天下,独揽朝政,惑乱后宫,滥杀群臣,压榨百姓,残暴不堪,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实际上,董卓也并没有那么不堪;董卓是废材吗?董卓没政治头脑吗?董卓没军事远见吗?

非也!倒不如说是“成王败寇”;

根据“三国志”对董卓的记载,董卓这个人,并非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废材”;相反,他有政治头脑,有军事远见,同时还有胸怀天下的野心;


从他的行事来看,你完全可以看出,这个人并不是那么简单;举几个例子:

  • 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
  • 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
  • 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卓伪欲捕鱼,偃其还道当所渡水为池,使水渟满数十里,默从偃下过其军而决偃。比羌、胡闻之追逐,水已深,不得渡。
  • 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曰“西兵复入之洛宫”。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

早期的董卓,是一个游侠,喜欢行侠仗义,爱结交诸地豪帅,善于建立人际关系网;征战并州立下大功后,朝廷赏赐他九千匹绢帛,董卓分文不留,全部分给了自己的手下,以此来笼络人心,手段极其高明;

军事方面,被数万人围攻,他知道用计,而且还是一个绝妙好计,最终全身而退,回去就被拜为前将军,封侯爵,领并州牧;

被何进召入洛阳之后,董卓只带了三千兵马,兵力严重不足啊!不足以威慑众人啊!怎么办呢?连夜让这三千兵便装出城,早上再换上军装,大张旗鼓的开进城来;如此反复四五日,每天都有董卓的几千兵马进城,原本的三千兵力,变成了数万之众;

所以!董卓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也并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腰大无脑的“废材”;相反,他是一位霸主,是当时全天下最有可能、最有希望完成霸业的人;只能说他成功了一半,之后的政治决策有所失误;

那么?这么一位霸主,他手下都有哪些猛将呢?

吕布:

  • 当然了!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吕布都应该算董卓的部将;虽然最终反叛了董卓,但不可否定他是董卓部将的事实;至于吕布的特点,陈寿明文标注了四个大字“反复无常”;

李榷、郭汜:

  • 这二人,能征善战,军事谋略深远,但政治水平一般;刘艾对其评价“坚用兵不如李榷、郭汜”、“坚虽时见计,故自不如李榷、郭汜”,不管真假,至少这二人的军事能力,是得到当世肯定的;
  • 朱儁可以说是当世名将,军事能力强悍,堪比魏五子、蜀五虎、江表十二虎臣,但是,朱儁曾被李榷、郭汜击败过;
  • 徐荣、胡轸,为董卓最器重的两位猛将,可当二人与李榷、郭汜交战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徐荣战死,胡轸投降;
  • 吕布的军事才能,非常强悍,能与曹操打得有来有回,面对刘备、袁术更是未尝一败;可是,当吕布面对李榷、郭汜的时候,就只能仓惶奔逃;
  • 马腾、韩遂可谓是一方豪强,能征善战,兵多将广;可惜遇到李榷、郭汜之后,理所当然的吃上了败仗,惨败而归;
所以!李榷、郭汜二人,特点能征善战,政治头脑欠缺;

徐荣:

可以说,徐荣是最有潜质成为名将的;一生击败过两个对手,曹操和孙坚;曹操刚招募的五千兵士,几乎被徐荣打光了,孙坚也以惨败而归;

另外还有胡轸(官最大,人最菜)、张济(猛将)、樊稠(猛将)、牛辅(跟胡轸一样菜)、段煨(猛将)、华雄(不详)


爱尚文史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不要太小看董卓,受到《三国演义》和后世三国游戏的影响,董卓肥胖臃肿,无脑无谋的样子已经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之中,然而真实的董卓手下也可以算是有勇将有谋士,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本次分析就刨除吕布了)

一、董卓

对,你没看错,董卓本人就是一员猛将。在《三国志》中记载,董卓生长在民风剽悍的羌地,弓马娴熟,体格强壮,作风凶悍。董卓本人可以左右手开弓,并且百发百中,为有名的神射手。

董卓的升迁也算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在平定羌人的叛乱时,董卓作战英勇,官职不断晋升。并且在战争之中,董卓形成了一支忠于自己的精锐部队。然而后来董卓野心不断膨胀,入主洛阳后,董卓沉迷于吃喝玩乐,最终也不复当年的精壮,变成了一个大胖子。因为油脂太多,死后被人点天灯,整整燃烧了一整天。

游戏中的董卓

二、华雄

在《三国演义》中,华雄可以说是仅次于吕布的董卓手下的第一将,虽然出场不久就被关羽斩杀,但是也可以说是比较惊艳的一位武将了。

在《三国志》中,华雄是被孙坚所杀。为何说华雄是猛将?从华雄能带兵击破孙坚军队并且追杀孙坚,董卓派他担任先锋都细节就可以看出华雄是一位不错的猛将。因此华雄也是董卓手下的猛将之一。

游戏中的华雄

三、徐荣

相对于董卓和华雄,在《三国演义》中徐荣就是一位存在感很低的武将了。然而在正史中,徐荣是董卓手下为数不多的能统兵、能打仗的猛将。

徐荣的战绩有破孙坚、生擒李旻、二破孙坚、破曹操。虽然三国前期的孙坚、曹操等人还没有磨砺成战无不胜的将帅,但是徐荣能做到这一点,他的能力也可想而知。最后徐荣死在了李傕、郭汜的叛乱之中,令人可惜。

游戏中的徐荣

四、李傕、郭汜

此处就要提一下这两位了。在诸多三国游戏中,这两位都被描写成为相爱相杀的一对,然而在历史中,这两位可以说是杀人不眨眼的那种恶人。

李傕、郭汜二人善于用兵,有将才,有勇有谋,在董卓平定羌人叛乱时立有大功。侍中刘艾认为: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即李傕郭汜用兵胜过孙坚。后来这二人反攻长安,打败吕布。此后两人因为自身内讧而后双双身死。

三国杀中的李傕郭汜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董卓能专权,显然并不是个简单的胖子,正好小院前几天也写过一篇董卓手下猛将的文章,正好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提到董卓,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眼前可能浮现一个大胖子,性情残暴,荒淫好杀,最后自取灭亡。实际上,董卓并非这么简单,他在三国历史上是个重要人物,少年就有侠名,成年后作战勇猛又有谋略,封侯拜将,一度掌控朝政,是一时之枭雄。不过今天小院要说的不是董卓,成大事者必有助力,董卓能专政,其核心就是手下的军事力量,小院今天要讲的,是董卓手下的五名将领,也被称为董卓麾下五虎将。

有人不解,董卓手下也有五虎将?五虎将只是演义中的说法,正史里自然是没有的,既然演义中曹操有五子良将,刘备有五虎上将,河北也有四庭一柱,那评选一下董卓手下五虎将,似乎也未尝不可,事实上,董卓麾下五将人人可以翻江倒海,立下的功业连五虎上将也自叹不如。

董卓麾下五虎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般是在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徐荣、牛辅、胡轸、段煨、董越、华雄、吕布等人之中进行挑选。

论武力,自然是吕布最高,但考虑到对武官来说,除了个人武力,更重要的是统帅全军和战场指挥能力,毕竟单挑这回事只是演义和评书中热衷于渲染的,实际战场上很难出现。吕布跟随董卓时间并不太长,由于我们讲的是正史,华雄有点排不上号,所以两人予以排除,剩下诸将中,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徐荣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五人之中,实力最强的首推徐荣,其能力相当于蜀汉五虎将中的关羽,为何这么说?凭战绩说话。诸侯讨董卓时,曹操曾带本部兵马追击董卓,却在汴水遭遇徐荣,被徐荣大败,曹操胯下战马带伤,本人也被流矢所中,曹洪让出自己乘马才让其脱离险境,那句著名的“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也出自这场战役中。当时的曹操虽非日后孟德,但实力已然不弱,自带本部人马,兼有宗室子弟助阵,又仗盟军新胜之势,却仍然遭遇惨败,徐荣实力可见一斑。

除了击败曹操,徐荣还干了件更大的事儿,击破了江东猛虎孙坚。与曹操相比,孙坚当时成名已久,江东猛虎岂是浪得虚名,连董卓也忌惮三分,但在徐荣面前,还是撑不住,大败之余,连颍川太守李旻也被徐荣生擒,惨遭烹杀,更不用说徐荣只是奉命出外虏掠的遭遇有战争准备的孙坚军。

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烹之。

——《后汉书·董卓传》

相比徐荣,李傕、郭汜这俩人更为出名,原因当然是他们在董卓死后举兵反叛,大闹长安,逼死王允,赶跑吕布,接管了董卓的权力。有人认为,这两个人只是当时的二流乃至三流将领,为势所逼,或是用了贾诩的计策,才达到人生的巅峰。

不过仔细想想,在主子董卓被杀,董氏被灭族,长安已被控制的情况下,敢于决断,安抚部众,拉拢同盟,还能采取正确的军事行动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做到的。匆忙解散部队,逃回故里明哲保身才是普通人做的事,而敢于火中取栗,直捣黄龙,不失为一时人杰,撇开人品不说,这份胆色和领导能力,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攻陷长安后,李傕郭汜集团控制朝政长达三年之久,比董卓时间还长,也证明了这点。

樊稠相比李傕郭汜,在政治能力上要差点,但军事能力强于李郭。樊稠也是董卓部将,与李傕郭汜结成同盟攻取长安,樊稠亲自率军与吕布展开巷战,将他赶出长安。李傕郭汜军事集团占领长安后,并不太平,不断有军阀前来挑战。

西凉的马腾韩遂就是其中之一,率兵试图进攻长安,被樊稠郭汜击败,逃回凉州。没过几个月,樊稠又率军平定了冯翊地区羌人的进攻。不过由于政治能力偏弱,樊稠在军事集团中的地位在李傕郭汜之下,主要负责出征打仗,最后受到李傕猜忌,被李傕外甥刺杀。

而张济,在董卓五虎将中或许存在感最弱一些,更多时候,他只是作为李傕郭汜军事集团的第四号人物出现,攻陷长安后,他由于力量弱小,被排挤出城,屯驻弘农。最后在196年,张济出兵劫掠时中流矢而死。与张济相比,他的老婆和侄子要更有名一些,他的侄子就是张绣,张济之妻就是邹氏,后来让曹操神魂颠倒,险些使其送命的那位美女。

以上就是董卓麾下五虎将,除了徐荣早死,董卓在时,他们为虎作伥,击败曹操、孙坚,击退诸侯联军。董卓死后,他们重新凝聚手下部队,攻陷长安为旧主报仇,在政治上操控朝政,军事上击退诸路进攻长安的兵马,时间长达三年,在东汉末年的乱局之中并不容易做到。刘备手下五虎将名气虽大,真正能用者不过关张,而当时的关张,年龄已不小,与他们相比,却还只是无名小卒,经过罗贯中先生的渲染,才有如今的地位,而真正成就的事业,显然又并不如以上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