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并发症,你有?是你忽视了这6点(上)

随着糖尿病的井喷式爆发,我的患者里中青年糖友越来越多。他们中有些人从诊断之初就开始科学系统地管控,20多年也没有并发症,与健康人一样岁月静好、控糖无忧。另外一些却并发症缠身,自己痛苦,家人也跟着受罪。本应是家庭主角、单位骨干和社会栋梁的他们却成为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让人心痛不已。

多年来我分析这些糖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了“6个秘笈+18字箴言”,分享给广大的中青年糖友,希望能对忙碌在家庭和单位的你们有所帮助。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并发症,你有?是你忽视了这6点(上)


秘笈一:想清楚

所谓想清楚,就是你要清楚自己是否真的下定决心与糖尿病长年周旋。毕竟“态度决定一切”。

中青年糖友首先要与自己的内心对话,静静地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正在意糖尿病,是不是真的愿意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起责任,有意愿、有恒心、有毅力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管好糖尿病。有了肯定的答案您再继续看我后面的文字,如果没有想明白请继续冥想,直到想清楚再看下文,否则也是浪费了你的时间。

抗糖路漫漫,你必须自己意愿强烈、目标明确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去学习和践行与糖共处的方法。你才是那个与糖相伴的人,其他人,不管是医生还是亲朋好友不过是外因,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自己愿意改变别人才能帮上忙,“自助者得人助得天助”。我见过太多家庭,妻子为了帮助丈夫控糖,努力学习、到处求医,每天督促提醒先生吃药运动戒烟限酒,亲手配制营养餐,但是丈夫不领情,不愿意配合,抱怨妻子约束太严,甚至为此夫妻反目。这就是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不上心,别人再给力也白搭。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并发症,你有?是你忽视了这6点(上)

其次,要想清楚到底是健康重要还是面子重要。很多职场人管不好糖尿病不是因为没有决心和毅力,而是过不了面子关。因工作需要经常外出应酬,酒桌上不是领导就是客户,不好意思亮明自己糖尿病的身份,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直到一醉方休,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对工作的认真、对领导的衷心、对客户的诚意。好不容易歇个班又呼朋唤友聚会不断,为了面子不惜把身体浸泡在高糖、高脂、高尿酸的“毒液”里,一旦并发症缠身,健康身体这层里子都不在了,还谈什么面子呀!

秘笈二:巧看病

很多职场糖友特烦去医院看病,排队等半天,医生不到3分钟就给处理完了,看看化验单,开点儿药,嘱咐几句管住嘴、迈开腿之类的话,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好像去不去医院,看不看医生也都那样,时间长了,就随便取点儿药吃着,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好像糖尿病一直在治疗着,至于病情进展如何,虽然心中会有这么个牵挂,但是眼不见心不烦,没有啥不好的感觉也就随她去了,一旦有不舒服再找熟人请医生给看看,结果一看已经有并发症了,然后就是肠子都悔青了。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并发症,你有?是你忽视了这6点(上)

医院还是要去的,医生还是要看的,但是到什么样的医院,找什么样的医生,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去看病效率最高呢?

(1)结合自己的病情制定一个就医目标和规划。

如果目前没有并发症,那么就医的目的是定期复查,医院和医生的作用是做检查并解读检查结果,如果检查结果有问题再帮您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这些工作不复杂,多数二级医院或大城市社区医院里有糖尿病管理经验的医生能够胜任,您可以在自己家或者单位附近选择一家医院,找一位投缘的医生,没有必要去三甲医院排队挂专家号。

如果已经有了并发症,那么还要定期到并发症涉及的相关科室就诊,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按照眼科医生的要求定期去眼科复诊;糖尿病肾病要定期去肾内科复诊。需要在多个科室就诊的糖友一定要带好所有的病历和化验检查结果,供不同科室的医生参考,避免重复检查和开药。

通常糖友都喜欢选择早晨看病,认为早晨空腹去,先请医生开化验,化验做完了,请医生解读化验结果再把药开了,一上午就解决问题了。我不建议选择这种方法,因为通常医院上午患者比较多,早上看病化验检查取药都得排队,空腹的时间长短无法判定,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特别是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我通常建议患者提前预约下午3点到4点的门诊,因为下午门诊患者比较少,医生有更多的时间跟患者沟通,取药和检查的等候时间也相对会短些。如果只取药,通常半个小时就能解决问题,如果要做常规化验检查,就请医生开出检查项目,可以把不需要空腹做的当天下午就完成(比如心电图,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管和心脏的超声,胸片,眼睛的检查)。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并发症,你有?是你忽视了这6点(上)

需要空腹做的(主要是血液的检查和腹部B超)提前把费交好,联系好相应的检查科室做好预约,另外选择一天,带上早餐,上班前直接空腹去做检查,通常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在网上看到化验检查结果,至于看结果,如果没有明显异常,可以下次看病取药时再请医生看,当然也可以请您的医生远程为您解答。

不过医生能否加您微信要看缘分了(毕竟是免费服务嘛,医生愿意当雷锋,您自己还不愿落个占便宜的嫌疑呢)。另外,现在很多医生都在远程诊疗平台(好大夫网站等)开通了网上远程问诊的服务,您可以大大方方地付费请医生为您远程答疑解惑。这点儿钱比您的误工费和来回的交通费便宜多了。

(3)每年住一次院是有价值的

如果有富余的年假,可以提前与主管医生预约好,每年住几天院,接受正规的糖尿病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并发症检查并调整治疗方案,其实住院还有一个额外获益:如果看到那些受各种并发症折磨的病友,您会更坚定自己管理好糖尿病的决心。而且很多地方门诊报销的比例和项目比较少,定期住院检查也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并发症,你有?是你忽视了这6点(上)


秘笈三:学干货

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才能按照正确的去做。职场忙,不可能像老年糖友那样经常去医院和社区参加健康大讲堂的活动,更不能道听途说,按照身边糖友老张老刘的经验,且不说他的经验是否正确,即使正确,千人千面,适合他,未必适合您。网上的糖尿病教育资讯浩如烟海,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高效地获取正确的糖尿病知识,给大家几个建议:

1. 从正规的医疗单位获取患者教育信息。现在很多正规医院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其中的患者教育资料都是专家撰写的,保障了内容的科学性。

2. 从有公信力的健康自媒体平台获取科普知识,比如好大夫,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糖尿病管理团队等,这些专业的团队汇集了很多知名专家,定期发布文章,语音,视频,图文和问答等各种形式的糖尿病知识。

3. 尽量选择最近一年发布的内容,糖尿病领域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新理念,新进展,新设备,新药物,新疗法层出不穷,为了节省时间,尽量不浪费时间去看过时的资讯。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并发症,你有?是你忽视了这6点(上)


4. 现在愿意付费购买健康知识的病友越来越多,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知识的尊重。建议大家购买前先阅读简介,目录,了解讲者的背景(最好选择专业医护人员的课程)参考发布时间和总购买量,看评论特别要注意差评,一定要先试读试听再购买。

5. 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分浏览和精读两种类型。浏览后认为特别有价值的内容要收藏起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精读一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糖尿病知识点,建立自己的学习笔记,特别对于自己花钱购买的付费专栏更要反复学习,并在自己的日常管理中自觉地去学以致用。这样咱花的钱才值。

这是上集,下集明日发布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并发症,你有?是你忽视了这6点(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