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大薯是一种长得很像淮山的植物,可它不想淮山那样通直,大多是块状。有大有小,家里挖过最大的是二十多斤一个。它容易存活,年初时在荔枝园的一角种下,撒下点肥料,任其生长,等到年末时就可以挖出来食用了。皮是褐色的,肉有紫也有白,粘液比淮山多些。

常见的食用方法是跟猪大骨(或排骨)一起煲汤。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大薯排骨汤

或者直接与糖一同煮糖水,消暑解渴。而我有时也会加上红枣鹌鹑蛋这些一起煮。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大薯鹌鹑蛋糖水

它没有红薯甜腻,口感比山药粉糯,自带一股清香。

但我们最喜欢的,还是用它来烙薯粿。

烙薯粿不是节日小吃,只是一种家常小吃。但因为市场上少见有大薯卖,自家种的也是一年收一次,所以做烙薯粿的频率也就低了起来。

春节前我爸回了趟老家,把荔枝园里的那几株大薯挖了出来。一年不管不顾,竟然也长得硕大肥美。带了满满一大箱回了深圳。

于是我最近也忙里偷闲做一次烙薯粿,还是以前的味道。

烙韭菜薯粿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材料:

新鲜大薯、韭菜、盐、生粉或者红薯淀粉(可以让口感更脆,不放也没关系)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我挑了几个小的,太大的实在提不动了

做法:

1、大薯削皮,韭菜洗净切丁(记得戴手套,有些人直接接触可能会出现过敏情况)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2、将薯块磨成泥(可以用擦丝器中磨泥的功能区)也可以用料理机绞成泥,只是个人觉得磨出来的口感细腻些。磨的过程中黏乎乎的,部分薯泥还可能会因为氧化颜色变深褐,千万别觉得难受了。

加入韭菜丁、食量盐(无需太多,等下还可以蘸醋、酱油、辣椒酱等)、生粉和匀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锅中放油,烧热后加入薯泥,煎成两面金黄的饼状即可。(薯泥很黏,可以用大勺子舀)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蘸酱油

刚煎出来的外脆里嫩,隔餐后就会变硬影响口感。

如果不喜欢韭菜的,可以换成小香葱。如果想要更香脆些,可以直接炸成丸子,脆脆的一口一个。

如果买不到大薯,也可以购买淮山或者毛薯用同样做法操作,口感上来说不及大薯脆软细腻,但也还不错。

客家美食:小时候最喜欢听到的烙薯粿

烙毛薯粿&炸毛薯丸子+蘸辣椒酱


欢迎➕关注「喜欢旅游」:喜欢旅游,喜欢玩,喜欢吃,统统都是一种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