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霍勒斯·沃波尔曾写道:“用理性看世界,世界是一出喜剧,用感性看世界,世界是一出悲剧。”但对那些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人来说,现实世界是悲剧,只有那些幸运的人才会觉得它是喜剧。

美国作家约翰·欧文的《独居的一年》是一本带着悲伤色彩的小说,作者用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讲述着一个悲伤的成长故事,幸而,曲折悲伤的过程最终迎来了美好的结局。能否从这个悲剧的故事中看到喜剧,这得依赖于你看待生活的视角。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主人公露丝的成长之路是艰难的,两个哥哥在一场意外中身亡,父亲频繁出轨,母亲出走,露丝在这种缺乏爱的家庭环境中挣扎着逐渐长大,成为了一名作家,并拥有了爱情。

露丝的母亲,玛丽恩,无法忘却丧子之痛,以至于她根本没法提起精神去爱露丝。在露丝四岁那年,玛丽恩离开了家,独自出走远方,从此杳无音讯,整整三十七年,她才疗好了丧子之伤,才能勇敢地面对她对埃迪的爱情。

露丝家的司机,埃迪,年仅16岁,爱上了露丝的母亲玛丽恩,在玛丽恩出走之后他开始写作,写的内容都是源于他对玛丽恩的爱。他足足等了玛丽恩三十七年,终于等到了玛丽恩的归来。

贯穿这部小说的主线是爱,我就从其中三个鲜明的人物角色来分析,为大家解读我对本书的理解以及它对于爱的启发。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成长、爱与等待,爱与救赎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而最终让自己认识自己,并救赎自己的,是爱。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爱与成长:每个人的成长都缺少不了爱的滋养,爱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

人的一生都是伴随着爱与被爱的,这是永恒不变的,因为有爱,我们的内心才能更温暖。

小说中的露丝,她的父亲科德对她的爱是充盈的,父亲可以为了她戒酒,陪伴她,教她开车,带领她走出哥哥发生车祸的阴影。他担心玛丽恩和他争抢女儿的抚养权,因而设计自己的妻子,为妻子找情人。父亲着迷于美色,对她们却没有爱,他爱的只有自己的女儿露丝。

当露丝的母亲带着哥哥生前所有的照片悄然离开,这对四岁的露丝是多大的伤害啊。读到这里,我思考,是什么原因让露丝从这种伤害中走出,让她在成长的路上不至于走偏呢?在我看来,那是源于父亲对她的爱,唯有这种爱的力量才能抚平孩子内心受到的伤害。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成年后的露丝先后经历了父亲的自杀和丈夫的不幸离世。父亲是因为露丝受到的伤害与自己的滥情有关,最后忏悔自杀,露丝感受到了来自于父亲对她强烈的爱。而在失去丈夫的伤痛中,她感受到了母亲当年失去自己孩子时的伤痛和绝望。对爱的体验,让露丝慢慢解开她对母亲的怨。

爱之深,痛之切。当我们拥有了深厚而浓烈的爱之时,我们的内心是幸福的,当我们失去它之时,那种失去的痛足以让我们痛彻心扉,这也是爱的强大力量之所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爱,童年是父母的爱,青春是爱情,婚后是亲情,各个阶段的爱对我们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

露丝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理解爱的过程,她最终和母亲和解,和自己的内心和解,是由于她理解了爱。也是因为有爱,露丝才能坚强地面对一团糟家庭环境,才能勇敢的成长。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爱与等待:爱的深刻,让我们能够抗拒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承受漫长的等待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身边的诱惑,是因为爱得太深刻。

埃迪等了玛丽恩37年,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能够禁得起这么长久的等待?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相信这种等待的存在,然而,正是这样的少数人诠释的是爱的真谛,让我们相信爱情,在浮躁的社会,让我们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真爱的憧憬。

埃迪对玛丽恩的等待让我想到这样一句关于爱的名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他的一生都是为了玛丽恩,玛丽恩离开之后,他开始了毫无希望的漫长等待,包括他的文学作品写得全是他与玛丽恩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他对玛丽恩的爱。37年足以让人忘却曾经,他却选择了停留在记忆中,让时间定格在他与玛丽恩的爱情中。

他的爱情​如同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的等待,那是更久的等待,弗洛伦蒂诺足足等了五十一年。五十一年,人生的一大半都在等待中,辜负了时光,蹉跎了岁月,忘不了爱情,这真是难能可贵的。让人欣慰的是,弗洛伦蒂诺和埃迪一样,他的等待最终有了美满的结局。

等待是痛苦的,不知结果、不知何时是尽头的等待更是痛楚。我无法想象一个人漫长的等待中,内心的煎熬是何等的剧烈。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蹉跎,这需要的是怎么样的一种爱。我们常常歌唱爱情的甜蜜,却不知经得起平淡和时间考验的爱才是更深层次的爱。

从埃迪的身上我看到了爱情的纯粹,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这样的爱在生活中已经所剩无几,而文学作品中这种人物的塑造是在于让我们相信真爱的存在,以及向我们展现真爱的力量。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爱与救赎:爱能解开心灵的枷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找到自己

记得当初看《催眠大师》这部电影的时候,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我们都是自己的催眠大师,在爱与被爱中自我救赎。

玛丽恩用了整整37年实现了自我救赎,在她的救赎之中,我看到了爱与被爱发挥的作用。

一场车祸,两个儿子丧命,让玛丽恩陷入了心灵的泥沼。她不敢再爱,爱得越深,失去的时候越痛,这让她不敢爱女儿露丝,她逐渐失去了爱的能力。

玛丽恩对埃迪说“我就是喜欢你们男孩子的这一点,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能照常过日子。”

人往往缺什么就羡慕什么,玛丽恩羡慕男性的洒脱,而她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母亲,她无法从丧子的悲伤走出,她放不下,她一直生活在无限的忧伤中无法自拔。在忧伤中还夹着自责,如果没有那场和丈夫的争吵,意外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当她再次产生爱的情愫之时,这便是救赎的开始。

救赎是两个相爱之人的相互成就。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心上了枷锁,解开枷锁的钥匙便是爱。爱可以让一个心如死灰的人重新燃起对生活向往和热爱,才能一点点将心结打开,才能勇敢的面对曾经受到的伤。

正是埃迪对玛丽恩恰如其分的爱让玛丽恩对过去释怀,这是对自己的救赎,也让她找回了自己。

在此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当你找到了爱,你就找到了自己。书中的角色的确是在磕磕碰碰中理解了爱,找到了爱,找到了自己,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独居的一年》是非常恰当的。

浅析《独居的一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成长

作家约翰·欧文

《独居的一年》是一部关于爱的故事,这其中的爱都太深沉,足以让你从中感受到温暖,也足以让你感受到爱的强大力量。

愿生活中的我们,都不要因为害怕伤害而不敢去爱,勇敢去爱,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爱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