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只有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最具普世價值觀,你認為對嗎?為什麼?

迷迭香Love


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一詞中,寫過“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句。宋指的是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在中國歷史可稱作一個開明、有作為的皇帝。因而毛澤東把他與極負盛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相提並論。

宋太祖在位十七年。十七年間,他通過戰爭消滅了大多數割據政權,基本上結束了五代分裂割據的局面,奠定了北宋局部統一的基礎,又重建了中央集權統治。這是宋太祖重要的歷史功績。


除了結束五代分裂割據局面和重建中央集權專制統治外,宋太祖作為一個“創業垂統之君”,還為北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如減刑罰,興學校,重文官、輕武將,不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之人。

宋太祖雖為一武將,但喜歡和看重文人。北宋時期,是文官權重一時的時代,宋太祖沿襲了唐時的科舉考試製度。因為科舉考試是產生文官的途徑,而宋朝又是一個重用文官的朝代,所以,宋太祖對錄取進士一事非常重視。他親自舉行殿試,錄取進士。那些經過殿試錄取的進土,就成了“天子門生”。


皇帝是他們的主考官,因而所有中了進土的人都成了皇帝的門生。宋太祖看重文官,賞識知識分子,因而,他規定了“不殺士大夫”一項法。宋太祖在世時任用的重臣是宰相趙普。趙普雖善於舉薦賢能,但他又嫉賢奶能。

在《宋史·太祖本紀》中,敘述了趙普陷害樞密直學士馮璇、綾綿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楫一事。照普為什麼要用不光彩的手段(給三個人扣了個“貪贓枉法”之罪)治這三個人於死地呢?實質原因就是妒忌他們的才能。拿樞密直學土、右諫議大夫馮瓚為例。馮瓚招來的殺身之禍是因為他得到了宋太祖的賞識。宋太祖曾在不少場合誇耀過馮瓚有才,是當代罕見的奇土,表示要重用馮瓚。


這話被趙普聽了很不是滋味。如果馮瓚是古今罕見的奇才,豈不是說他趙普才能遠遜於馮瓚嗎?將來馮瓚上去了,哪還有我趙普之位。於是,趙普出於妒能之心,先想辦法將馮弄到梓州去做官。後來又要了些花招,給馮瓚定了個不小的罪名(“貪贓枉法”罪),按此罪該當處極刑(另外兩個人李美、李楫與馮瓚情況差不多)。

但宋太祖堅持不殺馮瓚。因惜其オ,也因宋太祖頒佈過“不殺士大夫”的法令,最後,將三個人流放到了一個沒有人煙的荒島。並且,規定每逢有什麼大事慶典,都不得赦免。實質上與判處了死刑沒有什麼兩樣。


所以,毛澤東在看了這段歷史記載後,提筆批下了“說不殺士大夫,偽也。毛澤東在這裡指出的是,既然制定了“不殺士大夫”的政策,那麼,就該堅決執行此策,而對馮瓚等三人的處罰,看上去是沒殺三人,而實質上“流沙門島,逢恩不還”本身,已經是讓其只有死路一條了。


試想,作為一介文弱書生,流放荒島過活,才能不被用,書也無得讀,還得與周遭惡劣的環境作鬥爭,這與判了死刑又有什麼兩樣。因而,毛澤東認為,這實在是過於虛偽了。


鄜延路節度使李


歷代帝王中,趙匡胤的為人底線最高、做事最留餘地,而自身也無過多欲望,從這個角度而言,他確實最具普世價值觀。

一、能不殺人,儘量不殺;能講道理,儘量講理

趙匡胤本是後周高級將領,機緣巧合之下,他"被"黃袍加身,當上皇帝。我們不能否認,趙匡胤對黃袍一事是樂見其成的,甚至可能有私底下的操作,所以後世譏諷他欺負孤兒寡母而得位。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了當時後周所處局勢,北漢、後蜀、南唐、南漢等政權環伺四周,還有契丹不時攪合,這樣的局勢下,一個七歲小兒,加上一個年輕寡婦,能彈壓得住?

黃袍加身不僅僅是趙匡胤的好友、下屬們想立"擁龍之功",更重要的是,要保住國家的未來,以免落得與後蜀、南唐等國的下場

在諸國林立的情勢下,趙匡胤能者居之,並不為過。

從陳橋驛回京都,趙匡胤再三囑咐手下將領,對待後周的宗室、大臣都要以禮,不得侵犯。

《宋史》中記載,"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當輩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戶,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孥戮汝。"

這樣的嚴令下,王彥昇卻殺了當時的副都指揮使韓通滿門,起因是韓通反抗。

趙匡胤當時沒有過多懲罰王彥昇,但後來一直未曾重用,封賞功臣時也沒有王彥昇的份,可見趙匡胤是一直記著他這份殺心的,非常不喜。

伐蜀時,主將王全斌肆意殺降,雖然取得了全盤勝利,將西川一舉拿下,但事後其他副將曹彬、劉光義等人均封官進爵,反而主將王全斌不升反降,從此官途黯淡。

趙匡胤不僅對手下將領要求嚴格,不喜歡多造殺業,對待敵國俘虜,尤其是一國之君,也比較寬容,多數都是給予爵位、官職厚䘵。

南漢投降後,趙匡胤曾在宮中宴請劉鋹,並親手給他倒酒,結果劉鋹因為在位時喜歡給臣下賜毒酒,經常毒死人,他害怕趙匡胤跟他一樣的愛好,不敢喝酒。趙匡胤大笑,將倒的酒喝下,告訴劉鋹,自己光明正大,不屑幹這種偷偷摸摸的勾當。

吳越王錢俶歸順後,大臣都勸趙匡胤將他留在京中,趙匡胤卻放了錢俶,還給了他一個黃包袱,囑咐他路上拆看。結果 ,錢俶一看,全是大臣勸說扣留他的奏摺,這才明白宋祖的寬宏大量。

正因趙匡胤性情如此,才能留下杯酒釋兵權的佳話,而不像眾多開國君主一樣,大殺功臣、虧待前朝宗室。

趙匡胤是一個殺人的武將,也是一個講理的老大。

二、身為主君, 不擺架子,君權意識不強

趙匡胤武將出身,一身功業也是靠自己打拼,而不是簡單靠家族蔭庇的世家子弟。

於日常生活,趙匡胤比較簡樸,不曾追求奢華享受,皇帝穿的衣服,也經常是多次浣洗,減少花費。

燕國公主曾用翠鳥的羽毛做衣服裝飾,卻被父親教育,認為太過奢華。

後蜀被滅後,臣下送上一件七寶溺器,說是孟昶使用的,趙匡胤便感嘆,夜壺都這麼豪華,那他的吃飯家伙豈不是更奢侈?日子過成這樣,難怪成了亡國之君。

趙匡胤不僅遠離皇室的奢侈生活,同時,也並不執著於至高無上的君權。

趙匡胤當皇帝之後,沒有急著給兒子、弟弟們封王,到他離世時也沒有立太子,這才使得"斧聲燭影"的傳言甚囂塵上,甚至連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中都有記載。

不管後人如何猜測,趙匡胤對皇位繼承的問題確實有所考慮,很可能確實有過讓兄弟繼承的想法。

有人說,兄終弟及這是杜太后的意願,趙匡胤是被迫的,但宋朝立國後沒兩年,杜太后便即過世,一個死人的影響力,不可能持續十幾年,更大的可能性,是趙匡胤自己的意願。

如果趙匡胤本身是一個不太眷戀皇權的人,就很容易理解,為何他遲遲不立皇太子,最終使得皇權旁落到太宗一脈。

對比太祖、太宗兩兄弟對待親人的方式,明顯可以看出,趙匡胤在位期間,兄弟們雖然沒有封王,他的兒子同樣沒有封王,而兄弟們卻握有實權,他幾次親征,趙光義都是作為東京留守,穩住後方。

趙光義在位時,將弟弟趙廷美封為齊王,侄子趙德昭也封王,德芳封官,還將自己和兄弟們的兒子都稱為皇子,女兒都稱為皇女,一視同仁之意。

但很快,太祖留下的兩個兒子一自殺、一暴斃,死因蹊蹺。

趙廷美在經歷一個短暫的上升期後,很快被貶為郡王,那些非太宗一脈的皇子、皇女們也紛紛被廢除稱號,打回原形。

這些事情的發生,不過短短几年。

趙匡胤的寬容是真性情,而趙光義的大度卻是精心掩飾的偽裝。

趙匡胤大半輩子都是作為臣子,人到中年登上皇位,他的想法離皇帝模板仍有差距,應該說,他不是一個典型性皇帝,卻是一個能做成大事的老大,無論是成為他的親人、屬下或對手,都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元二使安西


說宋朝趙匡胤最具普世價值觀,這是有所指吧?

普世價值觀,我認為最根本,最基礎的東西,就是兩個自由。身體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

身體的自由屬於低階段的,目前全世界絕大多數人都在追求這目標,目前看來,要實現身體自由這個目標,任重道遠。

精神的自由嘛,遙遠的她。比共產主義理想還要遙遠。

世界上不同的黨派,國家,宗教,都在給我們老百姓畫這兩個自由的餅。為了將來我們大家有這兩個自由,我們大家都在努力和犧牲。

說趙匡胤有普世價值觀,過了。

趙匡胤是個封建軍人,這職業殺人如麻。後來做了皇帝,這職業心狠手辣。

他所從事的兩個職業,都是和普世價值背道而馳的。

趙匡胤是個優秀的軍人,做皇帝也算做的很出色。軍人和皇帝的角色做的越出色,說明趙匡胤同學離普世價值觀越遠。

趙匡胤同學,在普世價值觀這裡,連入圍的資格都沒有。

最具更無從說起了。


春暖花開003


我認為說法不全面,封建皇帝的思想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礎之上,宋太祖也不例外,好在他是一位開明英武的君主,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是從低層走上來的,因此比較瞭解民間疾苦,所以他上臺後採取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但這絕不是普世價值觀,這只是他為證明新政權合法性而採取的手段,舉措而已!我的回答,希望能給你幫助。





見證的回憶


普世價值觀,也就是倡導博愛、人權、平等的價值觀。是西方社會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那麼中國的封建王朝中,有沒有帝王是具有普世價值觀的呢?

其實但凡做皇帝,基本上就不會存在這種價值觀,因為最初的皇權是通過戰爭和殺戮奪來的,那麼被殺戮者的下場,豈不就違背了普世價值觀?

非要選出一位行為與普世價值觀比較接近的皇帝,那麼應該就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所主張的一系列政策,對兩宋的影響非常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行為是比較接近普世價值觀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普世價值觀,因為任何政策,都有政治意圖。

01趙匡胤倡導,刑不上大夫。

  • 文人的筆桿子是輿論導向。

自古以來,輿論導向在誰的手裡呢?當然是在文人的手裡。在清朝發明文字獄之前,基本上文人都是可以暢所欲言的。

那麼這種風氣是從什麼時候達到巔峰的呢?其實早在宋朝的時候,文人的地位不斷拔高,就造成了這種現象。

周廣順末,改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轉右廂都指揮,領嶽州防禦使。從徵淮南,前軍卻,吳人來乘,宣祖邀擊,敗之。顯德三年,督軍平揚州,與世宗會壽春。壽春賣餅家餅薄小,世宗怒,執十餘輩將誅之,宣祖固諫得釋。累官檢校司徒、天水縣男。與太祖分典禁兵,一時榮之。卒,贈武清軍節度使、太尉。---《宋史》

文人手裡有筆桿子,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寫出很多具有煽動性的言論。當時的百姓是沒有是非觀的,耳聞那些言論後,便自以為是獲得了真理。

久而久之,文人手裡的筆桿子就顯得頗為重要。也不乏出現蘇軾這種烏臺詩案。但是在兩宋時期,文人基本上沒有遭遇過這種悲慘的下場。

  • 趙匡胤必須要籠絡文人。

趙匡胤主張刑不上大夫,意思很明確,只要是通過科舉考試,成為朝中文臣的,就算是犯了罪,也不能用刑。

這一條規定對文人來說簡直太重要了,武將們自幼習武,所以身子骨都比較結實,他們真的不怕捱揍。可是文人不一樣,他們自幼躲在家裡讀書,身體差得很,真的要對他們上大刑的話,基本上全都要死在牢裡。

所以趙匡胤頒佈這一規定以後,獲得了天下文人們的熱烈歡迎。得到了文人的支持,那就等於是得到了民心,因為民心是跟著文人的筆桿子走的,當時的百姓,哪有什麼態度呢?

從這兒以後,整個兩宋三百多年曆史,文人始終操控著國家大權,地位比同等級的武將要高。所以這幫文人自然是要大力宣傳趙匡胤如何普世,如何英明瞭。

02趙匡胤善待柴榮後人。

自從司馬昭殺害曹魏皇帝曹芳以後,弒君篡位的行為基本上成為了一種傳統。如果你想要推翻這個王朝,建立新的王朝,那麼前朝留下來的皇帝,必然是要被殺掉的。

不僅是前朝的皇帝,但凡跟前朝有瓜葛的皇族,全部都會被殺得一乾二淨。比如說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開國之君,他被稱為皇帝收割機,一輩子殺了六七個皇帝。

  • 此後這種現狀愈演愈烈:
  1. 隋文帝建國以前,還是北周權臣。他將北周皇帝宇文闡牢牢抓在手裡,此後得到禪讓,楊堅登基稱帝,而宇文闡卻莫名其妙就被楊堅給殺了,年僅9歲。
  2. 唐朝李淵建國之前,是以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天子,與江都的隋煬帝分庭抗禮。等到李淵得到天下以後,果斷將楊侑給殺了,年僅15歲。
  3. 後梁朱溫篡唐的時候,將唐昭宗給殺了,改立李柷為皇帝,也就是唐哀帝。等到禪讓完成以後,朱溫便果斷將李柷給毒死了,年僅16歲。

這麼來看,殺掉前朝皇帝,篡位登基這已經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套路。那麼趙匡胤有沒有按照這種套路做事呢?很有意思的是,他並沒有。

  • 趙匡胤與眾不同:

他始終告訴大家,自己篡位登基,那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他本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心腹大將,擔當託孤重任。

可是他的手下人將他強行推上了皇位,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趙匡胤下令,一定要善待柴榮的後人。當時的後周皇帝柴宗訓並沒有因為趙匡胤登基而被清算。

有頃,諸將擁宰相範質等至,太祖見之,嗚咽流涕曰:"違負天地,今至於此!"質等未及對,列校羅彥瑰按劍厲聲謂質等曰:"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質等相顧,計無從出,乃降階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禪位制書於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袞冕,即皇帝位。遷恭帝及符後於西宮,易其帝號曰鄭王,而尊符後為周太后。---《宋史》

雖然20歲的時候柴宗訓就死了,但是完全不影響趙匡胤善待柴家人。趙匡胤下令柴家子孫和趙家子孫一樣都是皇族子嗣,而且柴氏子孫即使有罪,將來也不能施加刑罰。

柴家人犯了謀逆大罪只能賜死,不能送到菜市口殺頭,更不能牽連族中其他無罪之人。從此柴家人便和趙宋王朝共榮辱了三百多年,從來沒有斷絕過。

03趙匡胤不殺有功之臣。

歷史上困擾著很多皇帝的一件大事,那就是臣子手裡有兵權。只要有兵權,那就具有了篡位的可能性。

六年,世宗北征,為水陸都部署。及莫州,先至瓦橋關,降其守將姚內斌,戰卻數千騎,關南平。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餘,題雲"點檢作天子",異之。時張德為點檢,世宗不豫,還京師,拜太祖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代永德。恭帝即位,改歸德軍節度、檢校太尉。---《宋史》

很顯然趙匡胤當然也擔心這件事,因為他本人就是通過擁兵自重奪取來的皇位,所以他也擔心自己的手下人犯同樣的事情。

  1. 司馬懿本是曹操的參謀,輔佐曹魏三代君主。可是因為他手裡掌握了兵權,所以有了和皇權鬥爭的資格,最終司馬家取代曹魏。
  2. 劉裕本是北府兵名將,平定桓玄之亂以後,成為功高蓋主的功臣,雖然恢復了東晉王朝的版圖,卻也成為篡奪東晉王朝的罪魁禍首。
  3. 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這三位南朝齊、梁、陳三國的建立者,每一個都是手握兵權的權臣奪取的皇位,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4. 安祿山是唐玄宗最信任的節度使,因為手握重兵,所以發動了安史之亂,最終導致唐王朝走向了衰敗,再也無可挽回。

基本上每一個改朝換代的時期,都是手握兵權的權臣篡位,趙匡胤當然心裡非常慌張。歷代皇帝建國以後,都會誅殺功臣,可是趙匡胤沒有這麼做。

他只是解除了手下人的兵權,並沒有誅殺任何一個有功之臣。這是非常少見的,所以就衝這一點來說,趙匡胤的行為的確有點普世價值觀的意思。

總結:政治手段和普世價值觀,不可同日而語。

用普世價值觀來衡量封建王朝的統治者,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因為他們既然做了皇帝,也就是承認了世上的不平等。

既然知道這世上的不平等,那麼所謂的博愛、人權和平等,就顯得無比蒼白。因為他們要做最高統治者,他們需要通過很多政治手段,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為了籠絡人心,他們的確會使用一些與普世觀相近的政治手段,可是這不代表他們具有普世觀。


江湖小曉生


我不能認同這個觀念。

一、普世價值觀是根源於西方文明而產生的價值觀,用來衡量中國文明中人或事,本就不恰當

當你翻開普世價值觀時,你會發現這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礎上,所謂的普世價值觀簡單說是指: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法治、人權、公平、正義等等。

普世價值包括這些但不僅限於這些。

所以你那西方的這些東西來衡量中國就往往失於偏頗了。

二、普世價值觀本身也有爭議,甚至西方搞雙重標準。

普世價值觀本身也有爭議,爭議之一便是到底什麼是普世價值,這個概念或內涵往往說說不清楚的。

傳入中國後,對此也有很多爭議。

以人權為例,西方會以“人權高於主權”發動戰爭,以自己的價值觀凌駕於他文明的價值觀甚至國家主權之上,所有有人批評西方封普世價值觀不過是西方的一種工具而已,

三、中國的普世價值觀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有基本的普世價值觀,有一些和西方的相似。

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這樣的話,多少含有普世價值的意思;

此外儒家、法家、道教、佛教曾宗教因素也都有人本、法治、求善、慈悲、救助等理念。

若是按照中國的價值理念,宋太祖也不是最具有普世價值觀的皇帝。

以民本(人本)思想為例,漢文帝,光武帝以及明太祖都比宋太祖要突出很多。

可能人們認為宋太祖具有普世價值觀,是因為宋代經濟繁榮,而帶來的文化科學和思想的活躍局面。

然而,這些東西並不僅僅是因為普世價值而造成的。

統治者著的價值觀會決定國家政策,而政策會推動國家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單以開國皇帝價值觀左右一國走向的,估計明太祖也比宋太祖厲害很多,他立下祖訓,編制大誥等,力度之大古來罕見。

所謂的普世價值觀,顧名思義,就是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價值真理,然而現實是想跨越民族

種族、地域、文明信仰而找到一個全球公認的價值觀是很難的。


微史春秋


巜宋史》記載,太祖有誓約,藏之太廟,不殺大臣及言事官,違者不祥。(《宋史》曹勳傳)。太祖碑刻雖然真偽有待考證,但宋朝“不輕殺士大夫”和言事官,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包括蘇軾在烏臺詩案沒有被殺,都含有這一原因。這雖然還夠不上現代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意義,但在歷代封建王朝中可算是開明的了。



曹宗國


宋朝也是歷史上最開明的皇朝,對外推行多求友、少樹敵有利於人類團結的和平外交,對內重視知識、尊重人才,實行有利於發展生產的寬鬆政策。到了21世紀,全世界都提出了和平發展的口號,任何國家都不敢公開提出征服別人的國策,但是在古代,大凡王朝要謀求發展,都是宣稱開疆拓土的,一點也不隱諱,一點也不客氣,西方的羅馬帝國如此,東方的蒙古帝國如此,漢唐明清各個朝代都如此。只有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最具普世價值觀。

他尊重領土與主權完整,尊重各民族和平共處,多麼超前的思想!這位開國皇帝還在太廟樹立誓碑,告誡子孫後代,做皇帝的不得擅殺讀書人和進言勸諫者,言論寬鬆、議論自由是那個時代的大趨勢。在當今世界,英國的文官制度一直被稱道,但如果追本溯源,這種制度實際上起源於宋朝的科舉。宋朝的科舉制度比隋唐時更強調公平、公正、公開地選拔人才,只要你有志於參政議政,只要你有真才實學,統統歡迎,在《宋史》中有兩千多人的傳記,其中平民出身的高達60%。


Ignore


中國古代第一開明皇帝當屬唐太宗。仁愛精神是最重要的普世價值之一。李世民是比較愛人民的,他重視發展經濟,讓人民休養生息,搞好治安,儘量不殺功臣。中國曆代被稱為好皇帝的,基本上都是行仁政的,這得益於中國出了兩個聖人孔子和孟子,他們發現並推廣了兩種普世價值觀:仁、義。仁,是愛人,是追求雙贏,是用愛交換愛。義,是追求合理性,講道理。可惜古代中國聖人不多,沒有教會皇帝們更多普世價值觀,例如:民主、法治、文明等等。如果追求民主、文明,大概就會允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動科學進步。好的封建皇朝也是有法律的,但談不上真正的法治……


特斯拉2019


趙太祖靠欺負孤兒寡母上位,後周舊臣反抗不甚劇烈,所以"陳橋兵變“的反判行為,得逞較容易罷了。加上趙匡胤對後周遜帝柴宗訓未加斧刃,柴氏得以善終而已。但這不是什麼"仁慈",只是邀買後周臣僚的心術,為篡謀後周社稷、尋覓的一塊"遮羞布”。

至於說什麼最具普世價值,到也未必。其對前朝舊臣的安撫,只是為了籠絡其效忠趙宋王朝的手段而已。趙宋對周氏皇族的人文關懷,不如說成是帝王權謀之術與個人品德的展示較為逼真、較為妥貼。其目標就是在朝野上邀個"仁厚”之名罷了。從後來的"杯酒釋兵權”的"戲法"來看,讓大將交兵符換富貴、多蓄姬妾、廣置田產,讓他們在溫柔鄉中、"澆滅"血性的手段來觀之,這恩威兼施的策略、實在高明,對王朝的穩定也的確有效。但所有的"恩寵”,無非是用來確保其皇權的穩定及連續性。太祖之權謀、深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