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餃子”藏著家的味道,是遊子的思念,也是父母的牽掛

冬至那天接到媽媽的電話,她說:“今天冬至,我娃兒要記得吃餃子。”掛了電話的我突然心情有些沉重。

是啊,冬至了,自從上班以後,這已經是第五個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冬至了。在這之前每年冬至這一天,媽媽都會張羅著煮上一大鍋的餃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吃餃子。

可上了班以後,因為兩地分隔,再加上時間的原因,想在冬至這天,和爸媽一起圍坐一起吃餃子就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冬至的“餃子”藏著家的味道,是遊子的思念,也是父母的牽掛


所以,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格外懷念媽媽的餃子,懷念家的味道。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冬至的“餃子”裡藏著家的味道

冬至又俗稱“冬節”,是24節氣裡的第22個節氣,所以,過了冬至,也就意味著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的開始。我國的北方,在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吃,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對於北方人而言“無餃子,不過節”,就是說,北方人在過節這一天,如果吃不到餃子,就跟南方人無辣不歡一個道理。


冬至的“餃子”藏著家的味道,是遊子的思念,也是父母的牽掛


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自然也對餃子獨有情重,特別是冬至這一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餃子,尤其是懷念媽媽包的餃子。

媽媽曾告訴我:做餃子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餡,餃子好不好吃,餡是關鍵。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口味,準備不同的餡料,比如爸爸愛吃豬肉白菜餡,我和媽媽愛吃韭菜雞蛋餡的。

在扮餡的時候,除了主菜之外,還要加入適量的蒜泥,香菜以及幾個雞蛋或者生粉來添加粘性,然後再倒入適量的鹽和油。來回用力的攪拌,讓所有的配料都能攪拌均勻。

第二部就是揉麵,這是一個功夫活,水和麵應該相配均勻,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太硬了吃起來口感不好,太軟了下鍋就爛,只有不軟不硬的擀出來的面片才能勁道十足。


冬至的“餃子”藏著家的味道,是遊子的思念,也是父母的牽掛


第三步是擀麵:擀麵片屬於手藝活,要先把一團大大的面揪成一個小小的劑子,然後再用擀麵杖擀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圓片。

最後一步就是捏餃子,一隻手託著麵皮,一隻手把餡料放入麵皮,然後兩邊一捏,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餃子。

通常包餃子的時候,媽媽來剁餡,拌餡,爸爸來揉麵、擀皮,在爸爸擀皮的過程中,我和媽媽則再一旁,包餃子。

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會一邊包著餃子,一邊嘮著家長裡短,歡快地逗著悶子,那場景溫馨又難忘。

那時候,家裡條件雖然並不富裕,但我卻覺得很開心,特別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時候,充滿了家的味道。可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餃子吃的多了,卻很難再吃到那時候的味道。

餃子裡藏著子女對家的思念

小時候,一家人忙前忙後,醒面、剁餡、擀皮、包餃子,雖然很辛苦,有時候,剁餡剁的肩膀羧酸,但心裡卻是幸福的。那時候,每逢吃餃子,家裡的圓桌上都擺滿了一盤一盤冒著熱氣的餃子,沒有有菜,爸爸卻總能盡興地喝些小酒,他常說“餃子酒,越喝越有”。


冬至的“餃子”藏著家的味道,是遊子的思念,也是父母的牽掛


參加工作以後,在他鄉異地,吃頓餃子也不再是那麼費事,可以去餐館買一份,也可以去超市買一袋速凍餃子,而且餡料的品種上要比媽媽包的餃子多很多,但吃起來卻總是食不知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後來我才知道,外面的餃子雖然好吃,但永遠也吃不出家的味道,因為有母親的地方,才是家。媽媽在哪,哪就是孩子最快樂的地方。

一盤看似簡單的餃子,承載著遊子們對家的思念,當我們長大以後,在家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雖然走上了工作崗位,生活條件大大提升,餃子再也不是節日的專屬,想什麼時候吃都能吃到,但生活卻少了一些滋味,多了一份思念。

餃子裡藏著父母對子女的牽掛

工作以後,因為時間的問題,總趕不上家裡冬至的餃子,所以,每次冬至,爸媽都會打個電話提醒我:“今天冬至,我娃兒要記得吃餃子。”

雖然只是一句簡單話,卻包含著千言萬語,是父母對女子的牽掛。


冬至的“餃子”藏著家的味道,是遊子的思念,也是父母的牽掛


工作以後,離家很遠,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餃子,隨手拍了一張在餐館吃餃子的照片,發到朋友圈說:“冬至的餃子”,很快,媽媽便問我:“什麼餡的?”

我說:“玉米白菜的。”

她問:“好吃嗎?”

我說:“好吃!”

沒想到,當時最是隨口一說,卻被媽媽記住了,後來再回家,爸爸跟我說:“你媽聽說你喜歡吃玉米白菜餡的餃子,冰箱裡給你攢了整整一抽屜”,我媽說:“外面的餃子怎麼也不如我包的好吃,自己包的放心,你喜歡吃,在家就吃個夠。”

每次回家的時候,我幾乎天天都能遲到媽媽包的餃子,可不知道為什麼,外面的餃子吃一次就膩,媽媽包的餃子,我怎麼吃都吃不膩。

後來媽媽告訴我:“她包的每一個餃子裡,都包含著她對我的牽掛和思念。”

是啊,那種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無法比擬的。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在外面吃了那麼種餃子,卻沒有一種餃子能像母親包的餃子讓我百吃不膩。

結束語:

在每個人的成長中,總會有那麼一種食物,一個味道陪你走過一生,而我的人生當中,我想餃子和媽媽的味道就是這樣一種陪我成長,讓我感到幸福的食物和味道。


冬至的“餃子”藏著家的味道,是遊子的思念,也是父母的牽掛


孩子一天天長大的同時,父母也在慢慢的衰老,歲月總是將美好的回憶記錄,卻也無情的加速了父母的衰老,身在異鄉的遊子,不能時常陪伴父母左右,除了一個冷冰冰的電話,真的做不了什麼。趁著父母還在,多給他們打個電話,寶生平安,如果可以常回家看看。

餃子是人在異鄉的遊子治癒鄉愁的慰藉,也是父母心中對子女的牽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