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前一陣子,有個網友給我留言,她最近遇到了點煩心事,想聽聽我是否有好的建議。

這位網友的女兒小雅今年六歲,即將步入小學。於是,她開始常常給孩子提要求,比如,要小雅整理房間、收拾玩具、寫作業等,一來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二來也可以促使孩子養成一些好的生活習慣。

可是,她的想法雖好,小雅卻常常不照做,有時就算答應去做,也總是半途而廢,做一半就停止了。為此,這位網友苦惱不已。

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家長的苦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孩子提要求,讓他變得越來越好,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可是,孩子卻總是不配合。

不過呢,我們也不要太焦慮,因為“登門檻效應”可以有效地幫我們解決這個麻煩。

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01孩子不願接受你的要求,是因為這個要求不容易做到

回想一下,當我們要孩子順手遞一下桌子上的東西時,孩子幾乎每次都會幫忙。而當我們要孩子去比較遠的地方拿東西,比如附近的鄰居家,他們有時會拒絕。

這是因為去鄰居家拿東西比直接拿桌子上的東西更麻煩,拿桌子上的東西,可以直接拿,而拿鄰居家的東西,需要出門,還要跟別人溝通。所以,二者比起來,孩子願意做簡單的、方便的事情,而不願意做繁瑣的、費時的事情。

因此,孩子不願意做我們要求的事情,通常是因為我們提的要求不容易做到,而不容易做的要求也可以具體分為兩類。

1.高要求

當我們給孩子提了一個較高的要求,這意味著他難以完成,所以他不願意接受,就算接受了,也可能因為中途遇到困難而放棄。

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鄰居李姐就曾給他兒子提了個高要求,希望他期末考試能達到班裡的前十名。可是,孩子不僅沒能達到,反而越來越不愛學習了。

因為李姐的兒子成績不太好,一般都是班裡三十多名,李姐給他提進入班裡前十的要求,這對他來說太難達到了。而且,還有點打擊他的學習積極性。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判斷是否是高要求,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比如,對李姐的孩子來說,進入班級前十很困難,但對那些成績排名在班級前二十的孩子來說,這就不是特別高的要求了。

2.複雜要求

除了高要求外,還有一個難以達到的是複雜的要求。

例如,我們對一個第一次打掃衛生的孩子說,要他把房間打掃乾淨,包含疊被子、整理玩具、掃地和拖地等。

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這就是個很複雜的要求,因為它需要許多個步驟,並且,孩子對這些步驟並不熟悉,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產生畏難情緒,從而不願答應這個要求。

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儘量避免給孩子提出高要求和複雜要求,而是根據“登門檻效應”給孩子提出合適的要求,促進孩子來完成。

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02.促進孩子完成要求的“登門檻效應”

“登門檻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在1966年從“無壓力的屈從—登門坎技術”試驗中得出的結論。

1966年,美國的心理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派人隨機訪問一組家庭主婦,並向她們提出將一個小招牌掛在她們窗子上的要求,這些人都愉快地同意了。

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再次拜訪這些家庭主婦,並提出了將一個又大又不美觀的招牌放在她們庭院裡的要求,這次只有一小部分選擇了不同意,大多數家庭主婦依然選擇了答應。

與此同時,他們又派人隨機訪問了另一組家庭主婦,然後對這些人提出將一個又大又不美觀的招牌放在她們庭院裡的要求,結果是超過80%的人選擇了不同意。

分析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發現,若是想要給人提出一個要求,那麼,先提出一個較小的要求,這樣更容易促使其答應你的要求。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孩子答應我們的要求,可以在提出這個要求之前,先給孩子提一個較小的要求。比如,我們想要孩子變得成績優秀,可以先給孩子提下次考試每門課程提高5分的要求。

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那麼,為什麼“登門檻效應”會讓孩子同意你的要求呢?

當我們對孩子先提出一個很小的要求時,他們常常想不到拒絕的理由,這樣就會增加他們同意這個小要求的傾向。在這之後,我們再提出一個更大的要求,孩子也會繼續同意,這是因為如果孩子拒絕的話,會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於是,維持協調的內部壓力會促使他繼續同意你的要求。並且,人的潛意識裡總是希望給他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所以,使用“登門檻效應”會促使孩子接受我們的要求。

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03.如何利用“登門檻效應”對孩子提出要求

前文分析了登門檻效應的好處,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具體如何使用它。

首先,將要求拆分成多個小要求,並按前後順序思考清楚,然後跟孩子提出第一個“跳起就夠得著”的小要求。

假如我們想提的要求是,孩子下次的數學成績能達到90分以上。那麼,我們可以先將其分為幾個小要求,並按照順序思考清楚。例如,先讓孩子拿出自己的數學試卷,並摘抄在錯題本上,然後讓他分析第一道錯題做錯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如果是粗心,那就有針對性地多加練習,培養注意力,而如果是不會做,那就先將書本上對應的知識點看懂,然後再完成知識點後面的練習題,檢驗學習成果。接下來,再按照上一個步驟,逐步將所有的錯題都分析並弄懂。最後,就到了最終的要求了,跟孩子提出數學考90多分。

孩子總是拒絕你的要求,那是你方法不對,試試“登門檻效應”

將要求仔細地分小後,我們可以開始向孩子提出第一個小要求了,不過我們必須要注意,第一個小要求一定要是孩子容易做到的,“跳起就夠得著的”。因為第一個要求會為後面繼續提要求奠定基礎,很容易做到的會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接下來,鼓勵孩子,增強孩子自信,再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

當孩子完成好第一個小要求之後,我們可以適當地鼓勵、表揚孩子,這樣能增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更樂意接受你的下一個要求。隨後,我們就逐步提出下一個要求。

與此同時,我們不僅要多多鼓勵孩子,也要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一定的幫助。

最後,提出你最初想提的要求,並引導孩子總結與反思。

當孩子完成了所有的小目標後,我們可以提出最初想要提的目標了,而這時,孩子會很樂意的同意,因為有了之前的那些準備,這個要求對他來說已經不算太難了。而這時,我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讓孩子將要求完成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將這一次的進步做出總結與反思,這樣,孩子便能體會到堅持與努力的意義,變得更獨立、積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