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救護車發展歷史,疫情當下,這輛汽車竟成為救護明星

回顧救護車發展歷史,疫情當下,這輛汽車竟成為救護明星

目前,對於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而言,相對於捐款,醫療物資則是更加緊缺。面對這種狀況,不少自主車企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在捐贈的物資當中,北汽福田以及上汽大通等車企所捐贈的負壓救護車對醫務人員的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回顧救護車發展歷史,疫情當下,這輛汽車竟成為救護明星

車如其名,負壓救護車通過車內的負壓裝置,使密閉的車廂內的氣體壓力低於外界大氣,如此一來,空氣只能從車外流向車內,而車內的空氣經過複雜的過濾排出車外,將病毒和細菌等有害物質截留。負壓救護車既可減少醫務人員交叉感染,也可避免排出車外的空氣存在病毒,承擔著轉運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的重要責任。

如今,經歷了百年發展的救護車功能越來越強大,車輛的細分種類也越來越多,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而這座移動的“小醫院”是如何發展至今的呢?

戰爭的硝煙促使了救護車的誕生。在還沒有汽車的年代,就已經產生了相當於“救護車”的工具來運輸病人。最早的救護車歷史可以追溯到1487年格拉納達戰役,西班牙軍隊首次使用手推式“救護車”運輸傷員,雖然只能運輸不能救治,但也加快了傷員被救治的速度。隨著歷史發展,手推式“救護車”的效率太低,於是“馬”就接替成為救護車的動力。直到19世紀30年代,馬車救護車開始被大範圍推廣。

回顧救護車發展歷史,疫情當下,這輛汽車竟成為救護明星

世界上第一輛具有真正意義的救護車誕生於法國。1830年,拿破崙下令在馬車救護車上裝載各種救護藥物和救護用品,至此,馬車救護車才真正意義上可以在運輸途中對傷員進行簡單的救治,這種救護車也被形象的稱為“野戰醫院”和“流動醫院”。“ambulance”一詞最早的意思為“移動的醫院”,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這一詞彙開始用於救護車上。

直到1886年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法國人率先將汽車改裝成為具有真正現代意義的救護車。雖然汽車的普及速度在當時很慢,但汽車救護車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救護車的機動性和便捷性。

回顧救護車發展歷史,疫情當下,這輛汽車竟成為救護明星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救護車也在不斷的被改造。有蒸汽機動力、電動,汽油動力。隨著汽油發動機功率的提升,救護車變得越來越大,可以攜帶更多的設備,裝載更多的病人。1899年,在美國芝加哥米迦勒瑞茜醫院開始投入使用汽油動力救護車。

20世紀初的兩次世界大戰引發了汽車改裝救護車的熱潮,這一時期各種各樣的救護車層出不窮。大名鼎鼎的福特T型車於1916年首次被改裝成為救護車,總部位於美國羅切斯特名叫詹姆斯坎寧安父子公司,同一時期生產改裝了搭載了4缸汽油發動機,擁有32馬力的救護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類車承載了戰場上運送救治傷員的任務。

回顧救護車發展歷史,疫情當下,這輛汽車竟成為救護明星

受制於戰爭地形和條件,1918年,法國人再次奇思妙想,將一列火車變成“紅十字列車”,火車可以運輸大量傷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一做法被更多的參戰國所使用。

救護車歸為民用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的美國,20世紀初,美國紐約市的救護車服務電話,通常在30秒內就能夠迅速反應並及時出車接人。舒適、快捷的服務理念讓美國醫療救護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後,民用救護服務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普及。

1930年,已經有汽車公司開始專門研發並批量生產救護車,聽診器、牽引夾板、氧氣袋、無線電等醫療設備一應俱全。隨著“子彈型”引入汽車設計,長車身、大空間的汽車十分適合安裝救護設備,下圖為別克所生產的(貝爾救護車38型)。

回顧救護車發展歷史,疫情當下,這輛汽車竟成為救護明星

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發達,救護車不再是單單的運輸傷病員的一個單純的交通工具,救護車逐漸演變成為一輛高科技的移動醫療單位。通常一輛救護車只能容納一個病人,但是在一些發達國家有空間非常大的救護車可以容納多個病人,比如在美國有些大型救護車是建立在卡車之上的。

目前我們常見的救護車分為兩種,轉運型和監護型。其中監護型急救車是指擁有急救復甦搶救設備和必備藥品,能在現場或運送途中對危重傷病人員進行搶救的救護車。而轉運型急救車是最常見的可被用於運送病情相對穩定患者至醫院的急救車,在轉運途中僅允許進行一些諸如輸液、吸氧、止血、包紮等簡單的醫療處置。另外,根據不同的病人情況,也衍生出了不同功能的救護車,此次疫情急需的負壓救護車就是其中一種。

回顧救護車發展歷史,疫情當下,這輛汽車竟成為救護明星

據悉,北汽福田在大年初一就緊急投入了負壓救護車的生產,目前也在繼續加班加點的趕製。隨著全國醫療力量的投入,希望我們可以早日戰勝此次新冠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