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關注孩子腿長,腿直不直你注意了嗎?

美麗的細長腿,是每個男神女神的必備條件,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一切的前提條件,就是腿直。腿不直,細又有何用?長又有何用?

腿不直,很多時候是因為羅圈腿造成的,而羅圈腿是什麼?又是因為怎樣的原因造成的?該如何校正?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一道來。


光關注孩子腿長,腿直不直你注意了嗎?

羅圈腿一般指膝內翻,也稱為O型腿,其中青少年發病率較高。一般而言,生理性的羅圈腿居多,也有少數屬於佝僂病的後遺症,遺傳或是腫瘤引起的,這些屬於病理性的。而今天我們主要談的是生理性的羅圈腿,這類大多是由於日常的不正常走路或是錯誤的站立姿勢造成的。當一個人雙下肢自然伸直站立時,雙側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互相靠攏,此時表現的體態特徵視為羅圈腿。

羅圈腿這類體態問題,很多情況下是由於肌力不平衡導致的。其中長期的不正常坐姿,導致臀中肌和梨狀肌僵硬收縮,而大腿內側肌群鬆弛無力,最後內外一拉拽,漸漸形成了羅圈腿。

同時走路外八字、稍息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韌帶,導致膝關節外側韌帶鬆弛。當外側韌帶鬆弛的情況下,內側副韌帶偏大的力量就會牽拉小腿脛骨向內側旋轉,形成膝內翻。

光關注孩子腿長,腿直不直你注意了嗎?


有羅圈腿的人,由於大腿曲線變化,從正面看腿顯短,上下肢比例失調。同時兩腿之間有巨大縫隙,從視覺上很不美觀。

羅圈腿同時也會影響正常的行走,由於行走時身體體重過多集中於膝關節內側,身體不易保持平衡,容易搖擺,形成鴨子步。而過度的壓力和摩擦力,會導致膝關節內側軟骨面磨損,脛骨平臺塌陷,繼發骨性關節炎。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關節痛,影響正常的行走。


光關注孩子腿長,腿直不直你注意了嗎?

遇到嚴重的膝內翻畸形,有時候需要手術治療。一般可採用固定架鋪助下截骨矯形,緩慢糾正畸形,避免神經、血管的併發症。

而非手術矯正方法,其原理一般為通過鬆弛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恢復膝關節內外側的穩定結構,從而使脛骨外翻,達到矯正目的。

具體的矯正方法有如下幾點:

1. 直立,兩腳併攏,雙手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動作,重複20-30次。

2. 彎腰,雙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環繞運動,重複20-30次。

3. 兩腳平行站立,以腳跟為軸,做腳尖外展和內旋運動;再以腳尖為軸,做腳跟外展和內旋的運動,各重複20-30次。

4. 跪坐在椅子上,塌腰,兩腳慢慢向外向前移動,腰部隨之也逐漸直立,重複15-20次。

5. 兩腳開立稍大,彎腰,雙手扶膝,做兩膝向內側相靠停練習,每次停耗10秒鐘,重複5-10次。

6. 坐在椅子上,盡力用小腿夾住書,堅持一定時間。也可換用橡皮帶將兩膝捆住做,如此效果更佳。

在青少年時期,及時補充維生素D,保持飲食均衡,同時養成良好的站姿和坐姿,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出現羅圈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