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為什麼我會勸你做一個有瑕疵的人,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雪中送炭真情實意,錦上添花或覺多餘。職場上,我們做事情總期許著能有精彩的開始,蕩氣迴腸的過出,且完美收官。

不但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好,就連相關的事情,也要思慮周全,做得面面俱到。甚至連給人的印象都絲毫不能馬虎,這種對完美的追求猶如面具這般,掩蓋住真實的自己,反而很難得到他人的推心置腹。

我們把做人、做事的盡善盡美,當成一種至高無上的追求,實則是一種精神枷鎖。越是追求細節,越耽誤前進的步伐,最後落得績效不佳的結果,且漂亮的過程也只能孤芳自賞。

曾看到過一則問答:我們總在追求更好,可為什麼老闆卻不認同,反而希望我們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創造更多利潤的關鍵點上?

顯然,在量與質的問題上,我們有了不同的看法。人總是會自覺地掩蓋自身的缺點,試圖在他人面前完美地展現自我,甚至認為,老闆會透過一件完美的事情,給我們打上一個完美的標籤。事實並非如此。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英雄總是孤獨的,他們戰功彪炳,在弱者眼裡就是完美化身,反而令人覺得彼此之間有無法跨越的距離感。

然而英雄總存活在想象裡,沒有哪一個老闆是完人,也沒有哪一個老闆身邊有完人,我們更不可能是完美的人。

正因如此,加上老闆心裡的“鐵算盤”(投資回報),他們更傾向於抓住眼前所能抓住的事物,信賴能接納不完美的能人。職場上,我會勸你做一個有瑕疵的人(出醜效應),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職場上,為什麼我會勸你做一個有瑕疵的人,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01

什麼是出醜效應

某些缺點,如果好好地加以利用,會比德本身更有光彩。在生活交往中,我們更經常地是由於我們的缺點,而不是我們的優點討人喜歡。有些人儘管有功績卻令人厭惡,有些人儘管有缺點卻討人喜歡。有一些人憑他們的缺點得勢,另一些人因他們的優點失寵。——托爾斯泰

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四段情節類似的訪談錄像,分別放給他準備要測試的人。

第一段錄像:一位非常優秀的成功人士,他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裡取得十分輝煌的成就。在接受主持人採訪時,他的態度非常自然,談吐不俗,表現得非常有自信,沒有一點羞澀的表情。他的精彩表現,不時地贏得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第二段錄像:另一位非常優秀的成功人士,在主持人向觀眾介紹他所取得的成就時,表現得非常緊張,還不慎碰到桌上的咖啡杯,咖啡沾溼了主持人的褲子。

第三段錄像:一位非常普通的人,他不像上面兩位成功人士那樣有著不俗的成績,且整個採訪過程中,沒有什麼吸引人的發言。

第四段錄像:另一位非常普通的人,在採訪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緊張,且與第二段錄像中一樣,不慎碰到咖啡杯,沾溼了主持人的衣服。

看完四段錄像之後,挑選出一位最喜歡的嘉賓,和一位最不喜歡的嘉賓。我們會怎麼選?毋庸置疑,大部人最討厭的,是第四段錄像裡的嘉賓。而最喜歡的,卻不是第一段錄像裡的嘉賓。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就不難理解出醜效應了。假設我們宿舍裡住著一位校花,她美得像畫裡出來的一樣,成績還名列前茅,八雅通殺。追求她的人,簡直可以按班級來算。

這樣的舍友,你真的會喜歡嗎?或許我們會感覺到差距,甚至想找出她的不足,來證明自己不輸給她。相比於另外一位舍友,相貌平平,成績還行,生活自理能力強,我們反而覺得這樣的人更真實。

這便是出醜效應,又稱之為仰巴腳效應。哪怕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反而更能得到他人的喜歡。職場上如是,越是鋒芒畢露,越是展現其完美性的人,更易遭人排擠,真成了“孤獨的英雄”。

職場上,為什麼我會勸你做一個有瑕疵的人,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02

啟示:做有瑕疵的人,成不完美之事

出醜效應給我們帶來的啟示,與其做一個神話裡走出來的完人,不如做一個優秀、真誠、且值得信任的人。做事情嚴謹細心,但無懼犯錯,我們也無需苛責他人犯下的小錯誤。

職場上,我們若抱有追求完美的心態,是很難成事的。有時,我們不妨做一個有瑕疵的人,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待人處事持以平常心,既接納自己犯的錯誤,也接納他人的不足。

1、做有瑕疵的人

很多人覺得匪夷所思,我們竟然會對他人的缺點產生濃烈的興趣。這是因為人總喜歡把缺點藏起來,而把更好的一面呈現出來,一旦露出缺點,便會使人感到“有意思”。

職場上,很多人刻意露出自己的某些缺點,藉此拉近與他人的距離。優秀的人時常被奉為“男神”和“女神”,得到的更多是尊重和敬語,反而有種距離感。

2、成不完美之事

我們必須早點看清這個事實,天底下就沒有完美之事,哪怕做足一百分,也有附加題和增值的存在。我們所提倡的精益求精,是一種追求卓越的品質,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但不是追求完美。

倘若有完美的存在,那麼精益一旦求得完美,就沒有再求精的必要了。眼前之事,我們要想著如何去完成它,而不是如何使之完美。

經濟學思維告訴我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選擇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趟取捨的過程。我們在選擇做某件事情的同時,也在付出著某些被我們放棄掉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存在,也說明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說明成就任何事都有成就它的付出,談不及完美。尤其是時間和精力的有限,倘若我們一味追求完美,渴望一次又一次質的飛躍,勢必達不成量的突破。

職場上,為什麼我會勸你做一個有瑕疵的人,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03

巧妙應用“犯錯誤”的方法

美國管理學家西蒙說:由於我對世界的認識只是粗略的大致接近於真實,我不能指望使一切盡善盡美;我頂多只能把令人滿意作為目標。追求最好只能浪費寶貴的腦力資源。最好是好的大敵

曾經用過海爾洗衣機的讀者或許知道,海爾洗衣機的缺陷有不少,時不時就需要修一修。但或許沒有多少人知道,海爾的維修團隊簡直厲害到堪稱專家級別。

有時,“犯錯誤”是一種正確的存在,當然,我們不是鼓勵他人刻意“犯錯誤”。露出一些缺陷,亦需要講究場景和應用技巧。

1、基於對現實的判斷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只是粗略的大致接近於真實,而不是把每一面都看得透徹。

基於對現實的判斷,以及對“看不見”一面的保留,繼而落實我們的目標

例如,有過多年江湖經驗的我們,或許能判斷出領導有意刁難。倘若我們把事情完成得很好,他就拿不出問題來宣洩情緒。要是我們“犯錯誤”,讓領導揪出來,或許這件事就能過去。

我們不能以“犯錯誤”為樂,但有時在一些場景裡,“犯錯誤”是救命稻草。這裡的錯誤通常指較小的不足,切莫誤解成有意為之的“破壞”。選擇性“犯錯誤”(露出瑕疵),需基於對現實的判斷。

2、動機一定不是盡善盡美

我們都會有審美疲勞。美國教授迪克西特和奈爾伯夫在《策略思維》一書裡提到,相比於選出最苗條、頭髮最紅的姑娘,選出最漂亮的姑娘會更難一些。

倘若我們細細觀察,那些千挑萬選出來的美人,都有瑕疵。她們只是近乎完美而已,可一旦出現獨特之處,我們都會把差異的方面視為焦點,繼而成了眾人眼光的所到之處。

我們總是較為喜歡獨特的,隨處可見,千篇一律的事物,才不覺“有意思”。自帶魅力的人容易得到關注,卻也需要某些瑕疵的刺激,以免因審美疲勞而最終“不過如此”。

職場上,為什麼我會勸你做一個有瑕疵的人,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3、把令人滿意作為目標

沒有完美,不代表追求“不完美”,或任由“不完美”肆意妄為。我們要把令人滿意作為目標,且無需擔心他人的要求趨於完美。即便他們認為我們可能做得更好,卻也不至於會對一些瑕疵深惡痛絕。

職場上,我們在看待候選人的問題上,通常不會把最優秀的人才當成目標,而是強調“合適”。假設我們非常優秀,卻無法融入團隊,那麼協作起來相當困難,除非一個人能撬動整盤生意。

很多人喜歡塑造自己的偉人形象,聽到不少同事的讚許,卻始終無法親近他們。無論是做事情,還是做人,把令人滿意作為目標,能使我們換位思考,求得如何令人滿意的答案。

4、不求“最好”

追求完美的伴侶是“得不到”,還有永無止盡的“索取”。人的慾望是滾動的,知足常樂的道理雖淺顯易懂,但做起來卻很難。本科畢業時,看到身邊有同學考研,覺得研究生學歷比本科學歷更好,於是就嘗試一次。

讀研過程十分辛苦,難免諸多抱怨,還說此後堅決不再讀書。可研究生畢業後,身邊又有同學讀博,覺得讀博好帥氣,於是就想再嘗試一次。

讀博之後還有博士後,或者出國交換等等,總有“更好”再等著我們

。追求“更好”是痛並快樂著的,可追求“最好”是令人沮喪的“遙不可及”。

職場上,為什麼我會勸你做一個有瑕疵的人,且做出不完美的成果?

04

寫在篇末:把令人滿意作為目標

“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總伴隨著令人憂傷的故事。例如,假如我們快馬加鞭,為了追求速度而不停鞭馬,可能還沒到達終點,它就奄奄一息了。

我們常說的空杯心態,恰好也有此深意。倘若我們不斷往杯子裡斟茶,滿杯後便會溢出,那不斷添上的茶水就成了“無用功”。

任何事情,滿則止。這裡的“滿”,非“完美”,而是“滿足”。做人如是。倘若我們想要端好這杯熱茶,太滿則落得燙嘴的結果,且難持有優雅姿態。

我們倒不如留有些許空間(瑕疵),給人添茶的機會,或給自己發揮的可能。更有甚者,做事情需要有結果,可人是更享受於過程的。

基於對現實的判斷(存在看不見的一面),不以盡善盡美為動機(不怕老闆挑刺),且把令人滿意作為目標。不求“最好”時,我們反而能保持空杯心態,去追求“更好”,且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