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無情"與孔子的"有情"

知常容很久沒有寫解讀《道德經》的文章了,主要前期寫太多,不管是在圈子,還是在專欄之中,我估摸著一百多篇文章應該有的,我在頭條總共也就寫了一千篇不到的文章,感覺要講的都已經講到了。當然這個題目起的有點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真正讀懂,能有幾人呢?當然我也不敢說讀懂。如果“無情”二字不理解,那不是讀得懂的問題,而是壓根讀不通。

更重要的是《道德經》也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實踐的,這也是知常容的觀點,我為此還專門寫過一個專欄《道德經不是用來說而是用來實踐的》,詳細講述《道德經》該怎麼實踐的。具體目錄如下:


老子的

關於《道德經》解讀的專欄我一共寫過5個。

為什麼今天又開始寫呢?因為我們正面臨著一場災難,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對我們的侵擾。所有人都面臨著壓力,所有人都在做著積極的準備。

當大家積極面對時,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我也感受到周圍的一些焦慮甚至因此產生的戾氣,會因為一句未證實的傳言破口大罵,甚至還有歧視、人身攻擊等等。壓力之下,人的反應自然是千差萬別的,每一個人面臨的情況都不同。

這也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背景吧。

這不是第一篇,第一篇是除夕寫的《 》。寫文時我就一直在臺州,當時看到23日的數據,浙江43例,台州佔了18例,周圍一些朋友私下交流時感覺很害怕,後來在微頭條上又陸續寫過幾篇。

今天聊的主題是“無情”。

記得易中天教授曾經在某個場合說過,《道德經》是冷冰冰的,沒有人情味的,原話我無法複述,大意是這樣。當然他說的“無情”是用儒家的眼去看的,和我等一下說的“無情”還是區別很大,你看完就知道了。

《道德經》中最能引發爭議的句子,又是大家最熟悉的,經常被武俠題材引用的估計就是下面這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對於這句理解,《 》中有講述。即將要關閉的圈子《知常容聊道德經》中也講到過,現在將圈子裡的內容原文引用如下:

老子的

我們習慣認為說把萬物當作是草扎的狗,或者說是祭祀用的狗。

譯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理解上是有問題的。

以萬物為芻狗,以百姓為芻狗到底什麼意思?

翻譯這句話的時候,忽略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這句話的對象應該是一個上位者聖人。

祭祀上天或者祭祀祖先,在古代是一個很隆重的活動,作為聖人絕對不可能拿狗去祭祀,狗是絕對不可能成為祭祀的物品。

狗是誰用的呢?只有窮苦人家用不起牛羊,才會使用到狗,還有更窮的,連狗的活物都用不起,那就只能用草扎的狗來代替。

以萬物為芻狗,以百姓為芻狗,意思不是說把百姓和萬物當成像草扎的狗一樣,是說根本不會使用到百姓或者萬物。

百姓或者萬物他不應該對你來說是有用的。如果有用的話,或者很重要,比牛羊更重要,那麼你會將百姓就放到祭臺上去了。那百姓和萬物最終會受到傷害,因為有用。

這是接第3章的思路,因為無用,你才能剋制住自己有為的想法,才能保證無為。

如果你覺得很重要,你就會過分的關注,話說關心則亂,自然就會有所偏向,最後受難的還是百姓。他們要被折騰。

這句話更多的是理念上的一種樹立,而不是說在現實中真的把他們當成是那個樣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句話的理解應該是對於天地來說祭祀時,萬物是沒有用的,百姓對於聖人來說祭祀時也是沒有用的。

而不是說天地把萬物當成是芻狗,聖人把百姓當成芻狗。

因為無用,自然就不會成為犧牲。你才能保證無為,你才能保證不仁,如果有用,你怎麼能做到無為?

你這句話其實可以用4個字來概括那就是:

關心則亂。

上面這段話其實已經將“無情”講的很清楚了。

老子的

“無情”不是絕情,不是見死不救,更不是為了一己之私的“無情”。

或許一些朋友還沒有弄清楚。

我再舉一個例子:

假設你現在是一個農民種了十畝水稻,這十畝水稻中肯定有長的好的,長的不好的,有些可能要枯死了,還有一些可能因為晚了一步,被其他水稻擋了陽光長矮了。

十畝水稻你怎麼管理?

你對哪一株水稻的感情好一些呢?

估計有人就會笑了,怎麼會對哪一株好一些呢?自然都一視同仁,這就是不仁之仁。

你會不會因為有一株水稻長矮了,你會拔掉擋著陽光的那一株呢?這可是懲強扶弱的好時機啊。

有株水稻要枯了,你是不是會很傷心,或者拼命去拯救呢?

我估計你不會這樣做,但如果是大片呢?你自然會救,用農藥。平時管理水,除蟲自然也是要做的。

所以你的責任很清楚,你看到的是十畝稻田。

老子的

那株被擋陽光的水稻會不會覺得你很無情?那株快要死的水稻如果有思想,它會不會在盼著有人來救他。

水稻結完稻子之後,最後進入死亡之時,你會不會覺得他們貢獻這麼多食物,犧牲太多,我要花大力氣救他們,不能讓他們死掉,讓他們長生?

你肯定不會這樣做,因為萬物從生到死是常態,但人為什麼看不破呢?

那些結完稻子知道自己要死的水稻如果有思想,他們會不會在期盼有人來救他們呢?

這個例子二處不恰當的地方是農民種水稻的目的是用,而天地育萬物是不用,聖人育萬民同樣不用。當然水稻真的不動它,來年還會長出一批新的。

但是用來說明“無情”二字應該是足夠了。

在天地面前只有萬物,卻沒有惡物,在聖人面前有萬民,卻無惡民。

講到這裡,你再讀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這一章節應該通透很多了。

老子的

上面只講了“無情”的一個方面,就是人對萬物的態度。

“無情”還有另一個方面,那就是對自己。

你為什麼會有戾氣呢?因為別人帶給我危機,帶給我傷害,損害了我的利益或者我認可的價值觀等等,所以我才有戾氣。

你為什麼有好惡呢?因為好的對我有利,惡的對我不利,避害趨利是一種本性,就如同植物始終尋找陽光,人類始終追求名利一樣天然。

《道德經》好幾章講到對自己身體的態度,比如12章的五色令人目盲這一章,13章的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這一章,這些我都寫過解釋文章,不能展開,展開沒有幾萬字說不清,自己有興趣去專欄查找吧。

你對萬物“無情”,對自己“有情”,那是一個極端自私之人。

你對萬物“有情”,對自己“有情”,那是一個普通人。

你對萬物“無情”,對自己“無情”,那是聖人。

所以懂了“無情”,你才會真懂老子所說的“無私”。這是第7章的概念。

老子的

有些人說我還是比較喜歡有情,這樣有人情味。如果是這樣的想法,你該讀的是儒家的書,而不是《道德經》。因為儒家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親疏有別,這就是人情味。

有情和不平等是孿生兄弟,道理很簡單,你對家人的態度,對陌生人的態度,對敵人的態度自然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情況下,你肯定優先考慮跟自己近的人,這就是不平等,當然也是有情。

因為有情與不平等是秩序的核心要素,不平等就是一種等級差別。

你覺得你現在能做到《道德經》中說的嗎?我估計你不做到,我做得到嗎?

我也做不到。

所以儒家的優勢就出來了,既然做不到,但我可以做到: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這是有子的觀點,論語學而篇的第二節內容,我一直認為有子的思想境界比曾子高的多的多,但世人知道有子少,知道曾子多。

孝和悌,估計能做到的人就有好多了。

從理論上說《道德經》更好,但從實踐上來說似乎起點太高,不可著摸,從理論上來說儒家的觀點似乎弱一些,但實踐起來更親近我們現在生活的狀態,更容易入手,所以沒有優與劣之分。

這就是王陽明說儒家比釋道好的緣由,他是從入手的角度去看。但是很多人看《傳習錄》往往只看到王陽明說好的,認為儒家比其他兩家好,卻忽略掉他前面那句話,那就是儒釋道其實是一樣的

老子的

有人會提出疑問,不是剛剛說《道德經》中說的做不到嗎?

這裡就涉及另一個問題,《道德經》給誰看的,是給強者看的,儒家的學習給誰看的?那是給普通人看的。

如果你翻過這兩本書,你會發現《道德經》難懂,而《論語》好懂多了,好多大白話。

《道德經》該怎麼用呢?《生活迷茫,人際關係緊張,人生到底是什麼?知常容給你一個新視角》這一篇文章中有詳細介紹。

既然《道德經》是給強者看的,當你覺得你是強者時就可以應用了。如果你面對強者,你是弱者自然覺得《道德經》無用武之地。

比如上善若水這一章,你也知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很好,問題你有利萬物這個實力嗎?如果沒有,你一定要利,那就是為了利而利,這就是偽了。

老子的

有人說我一輩子生活在底層,永遠只是一個弱者,那我就不學《道德經》了,反正沒用,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對的,因為強弱是會轉換的。最弱的人,他對與自己的身體起碼是強者吧,他起碼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吧。

既然能控制自己的身體,那麼五色令人目盲篇不是可以實踐了。

不能再說下去了,已經三千多字了,太長大家會覺得看著太累。

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情緒,平靜,焦慮,暴戾等等,但不管怎麼樣起碼這一次讓你認識到一個真實的自己,俗話說過則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是壞事。

退潮才知道誰在裸泳,人一生遇到退潮機會並不太多。

如果有選擇,我們情願永遠不要這樣的機會。

但我們不是世界的主宰,只是萬物之一,我們美好的願望只是屬於我們。

既然遇到了,避不了,那就正好修行。

修行,修行,有修有行才是知行合一。否則你就算將諸子百家全背下來,你將經典解讀的十分精彩,你也只是扮演一臺電腦的角色,準確地說是一臺古董式的電腦,比當年的286還慢的電腦,一點也不值。

好了,到此收尾了,如果能幫上甚好,幫不上也正常。

一共3600多字,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能全文看完,如果你看完了,請在下面留言:我已閱完。或留下你的想法,不管是認同還是反對的。

我想了解一下到底有多少人能看完,這對我以後調整寫作很有幫助,這裡先謝謝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