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治癒小分隊”為病區患者治癒“心病”

南大二附院心身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明是我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觀察、傾聽是他的“武器”。他知道,重症病房裡的那些新冠肺炎患者,面對疾病往往容易失眠、焦躁、恐慌,內心相對來說更為脆弱,他要做的,便是幫助他們走出沉悶的心海。

來到戰“疫”一線之後,郭明發現在嚴苛複雜的環境下無法正常開展以往的音樂治療、集體心理干預等治療活動,為此,他和其他醫護人員通力合作,互相配合,讓只有1名心理醫生的醫療隊變成了59名醫護人員共同參與的“心靈治癒小分隊”。

在郭明的戰“疫”筆記中,我們瞭解到,除了醫治患者“心病”,他還花了不少心思緩解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心靈治癒小分隊”為病區患者治癒“心病”

▲郭明(右)在病房內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南大二附院供圖

以下來自郭明3月7日的筆記

2月13日到達武漢後,我首先和在武漢的南昌同仁取得聯繫,加入了武漢當地早已成立的“心理醫生交流群”。在群裡和大家充分溝通後,我學到了不少好的經驗,獲得了相應的心理救援資源。

我第一次進入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15樓的重症病房,便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存在緊張煩躁、焦慮不安、睡眠不好的情況。這些患者急需心理干預,但他們並不是普通的心理科患者,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的影響而出現情緒、睡眠方面的改變。而且,因為條件的限制,他們無法隨意走動,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太多的耐心去進行放鬆訓練等專業的心理治療。

我迅速制定了新的干預方案,果斷採用心理急救的策略來幫助這些遭遇重大突發事件的隔離患者,使用的方法多為看似最為普通的安慰、支持、鼓勵和解釋。

醫療隊根據患者的需求,成立了以我和張超主任領銜、59名醫護人員共同參與的“心靈治癒小分隊”。我指導隊員們在平時工作不忙的時候去主動關心患者,和他們聊聊天,拉拉家常,說說出院之後的打算、計劃,逐步激發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共同戰勝病魔。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現在,整個病房的患者精神狀態穩定,心理急救的工作可以說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在心理干預的過程中,有一件事情讓我感動不已。有一回查房,我遇到一名60多歲的女性患者,她和我說話的時候有些躲躲閃閃的,我“前進”,她就“後退”。我禮貌地請她坐下好好談談,她卻對我說:“同志您好,您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非常感謝,但是像您這樣長時間和我們說話,我害怕會把我的疾病傳染給您。”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瞬間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剛到武漢的時候,由於工作生活環境比較陌生,加上面對的是一種沒有見過的、比較陌生的病毒,許多醫護人員心中都會有一定的壓力,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個別隊員出現睡眠不好甚至失眠的情況,從而影響第二天的工作效率。為了瞭解大家的心理狀況,我嘗試在微信群裡發佈心理調查量表,併發布了一些具有暗示、放鬆、催眠作用的音頻文件。此外,我還建議大家短期、偶爾使用助眠藥。大傢俬下向我反饋,效果不錯。

另外,我對一些主動和我聯繫的隊員進行了一對一的心理輔導,現在我們隊員的睡眠好了,精神狀況也好了。雖然他們戴著口罩,看不到他們臉上燦爛自信的笑容,但我看著他們明亮清澈的眼睛,聽著他們爽朗的笑聲,心中不由自主地產生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