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波動增加房顫風險-我們應養成定期監測體重的習慣

未進行治療干預的體重大幅度變化是身體傳達給我們的異常信號。眾所周知,糖尿病、腫瘤等多種疾病的早期症狀就表現為體重大幅度波動。日常生活中養成定期監測體重的習慣有利於我們早期發現疾病。

近日,發表在《心律學》(Heart Rhythm)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韓國國家保險服務數據庫,入選了韓國800萬餘名無房顫病史且規律監測體重超過5年的成年人。結果提示體重波動,特別是體重明顯下降,可顯著增加房顫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中位隨訪8.1年中,與體重波動最小人群比較,體重波動最大的人群房顫風險增加14%(HR 1.14;95%CI 1.12-1.15)。各基線體重指數(BMI)組中(除BMI≥30的肥胖人群),體重波動較大均可顯著增加房顫風險,且體重較輕時上述關聯更強。同時全部體重波動組(減輕,不變,增重)中,體重波動較大同樣增加房顫風險,體重明顯下降時以上關聯更強。

儘管該研究發現體重波動較大,特別是體重明顯下降,顯著增加房顫風險,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兩者間明確因果關係,仍要一步研究確定避免體重波動能否預防房顫。無論如何,規律監測體重變化可以早期發現機體異常信號,我們應養成定期監測體重的習慣。

供稿:劉岱麒 劉彤


體重波動增加房顫風險-我們應養成定期監測體重的習慣

參考文獻

Lee HJ, Choi EK, Han KD, Lee E, Moon I, Lee SR, et al. Bodyweight fluctu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Heart Rhythm. 2020;17:365-3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