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東進之旅:與明朝首次正式交往失敗,走私貿易屢禁不止

葡萄牙東進之旅:與明朝首次正式交往失敗,走私貿易屢禁不止

海洋時代

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控制海上交通,誰就能控制海上貿易,誰就能獲得世界財富,進而控制整個世界。”這是英國航海家瓦爾特·瑞雷在觀察分析葡萄牙對外擴張和貿易之後所發表的精闢言論。雖然剛開始葡萄牙沒有如此之大野心,但是隨著大西洋,印度洋貿易體系的建立,其擴張勢頭難以阻擋。

在建立了大西洋貿易體系之後,向東方前進擴張的腳步仍未停止。1495年,唐·曼努埃爾繼承了王位(1495-1521,即曼努埃爾一世),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向印度洋前進,於1497年7月8日年派達伽馬從里斯本出發。達伽馬船隊沿著迪亞士開闢的航路繞過好望角,途經馬林迪,並在嚮導伊本·馬基德的引領下,船隊乘西南季風順利地橫渡印度洋。最後於1498年5月28日,船隊航行到達印度的馬拉巴爾海岸,停泊在卡里庫特。

1505年,曼努埃爾一世命令唐·弗朗西斯科·德·阿爾梅達率艦隊前往印度,並任命為葡萄牙駐印度的首任全權代表,任期三年。其任務是在印度建立穩固的軍事據點之後,從印度派遣艦隊征服馬六甲以及東方國家。1510年11月25日,奪取印度果阿,在此建立了東方大本營。在此之後,葡萄牙開始了從印度洋向太平洋的擴張。

葡萄牙東進之旅:與明朝首次正式交往失敗,走私貿易屢禁不止

葡萄牙的黃金時代

1511年,在1509年作為首任印度總督的阿方索·德·歐布蓋克率領葡萄牙艦隊攻下馬六甲,從此控制了從印度洋向太平洋的交通要道,打開了通往中國的大門,開始插手西太平洋貿易網絡。事實上早在1508年2月13口,葡王唐·曼努埃爾一世給探索東方的迪奧戈·羅佩斯·德·賽戈拉就下達了長篇命令:要了解中國人的情況。他們來自哪裡?距離馬六甲有多遠?什麼時候到馬六甲或其他地區貿易?載運何種商品?每年來往商船的數目是多少以及船的規模大小如何?是否在當年返回?他們在馬六甲或者其他地區是否建有居留地?他們很富有嗎?實力強並善戰嗎?有沒有武器和大炮?身穿什麼服裝?身材如何等等?此外,他們是基督徒還是異教徒?國家強大嗎?有幾位國王?國內有摩爾人和其他不遵守其法律及不信仰其宗教的民族嗎?如果他們不信仰基督教,那他們信仰和崇拜什麼呢?有怎樣的風俗習慣?國家規模以及與什麼國家接壤?這反映了當時葡萄牙人對中國的好奇和嚮往,以及希望同中國進行貿易。賽戈拉在此地購買了來自各地(包括中國)的商品返回了葡萄牙,但是由於沒有處理好與馬六甲之間的關係,對中國人的情況並不是瞭解得很多。

葡萄牙東進之旅:與明朝首次正式交往失敗,走私貿易屢禁不止

明朝疆域

在葡萄牙佔領馬六甲之後不久,就與常來此地的中國商人展開了貿易。中國商人為了採購胡椒、丁香,即使在葡萄牙佔領之後,仍然有船舶到此貿易。1513年春季,有四艘中國商船進入馬六甲港,據十六世紀葡萄牙人的記載,通商於滿刺加的中國船,均從漳州開航。這是中國商人在馬六甲被佔領後首次到達馬六甲進行貿易活動。這些葡萄牙探險家和商人或者獨自或者跟隨中國人到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同年6月,葡萄牙人若熱·阿爾瓦雷斯在這批中國商人的指引下到達了廣東珠江口的屯門,並在此貿易後離去,“

他們發現把香料運到中國和運回葡萄牙同樣獲利,而且中國有著豐富的質地好的絲綢,每坎塔羅30剋剋魯扎多,綢緞每匹500里亞爾,緞子、織錦、麝香每盎司二分之一杜卡特。”。這是有文獻記載的最早到達中國沿海的葡萄牙商人。

葡萄牙東進之旅:與明朝首次正式交往失敗,走私貿易屢禁不止

東南亞諸國

1515年在印度新任總督阿爾貝加利亞的帶領下,費爾南·皮雷斯·安德烈特和後來到福建的若熱·瑪斯卡雷尼亞斯來到了印度。1516年離開印度科欽,開始向中國前進。最後於1517年8月到達屯門,1517年9月底到達廣州,一直進行貿易,最後由於一種疾病的爆發,很多葡萄牙人難逃此劫。最後,費爾南決定離開廣州返回屯門,留由印度新任總督任命的使團代表託梅皮雷斯等待皇帝的詔令北上入京。1520年1月23日離開廣東,經過水路,後經過梅嶺、南京,最後抵達北京等待皇帝的召見。但是由於他們在廣東甚至在北京無法無天的行為引起朝廷很多人的不滿。明武宗死後皇太后下令處死私通葡萄牙的江彬以及翻譯火者亞三,下令葡萄牙離開北京。葡萄牙使團1521年5月22日離開北京,並於9月22日到達廣東。1521年屯門戰役和1522年的西草灣戰役中,中國軍隊擊退了葡萄牙並驅逐出廣東,中葡首次正式交往以失敗告終。

據《嘉靖實錄》記載,“佛郎機火者亞三等既伏誅,廣東有司乃並絕安南、滿刺加”。廣東允許非朝貢貿易是私人貿易日漸興盛、明中葉海外政策被迫調整的產物。正德初年,負責海外貿易的廣東市舶司己開始對海外各國來華貿易放鬆了貢期和勘合的要求,從而打破了“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的原則,“無論是期非期,是貢非貢,則分貢與市為二,不必侯貢而常可以來互市矣”。葡萄牙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允許在廣東進行貿易的,但是由於上述事件的發生引起了朝野的恐慌,廣東港對其進行驅逐。明朝海外貿易政策由逐漸開放鬆動到急速逆轉,正德朝開始放寬的政策此時完全收緊,廣東洋麵“悉行禁止(來船),由是番舶幾絕”,葡萄牙商人也不再來廣東貿易。雖然中國水軍能將葡萄牙從某一處趕走,但是對葡萄牙人在漫長曲折的中國海岸線上展開走私貿易也束手無策。他們尋找新的貿易地點,漳州的海滄、月港、浯嶼成為中外互市之地,這使得中葡貿易有增無減。

葡萄牙東進之旅:與明朝首次正式交往失敗,走私貿易屢禁不止

月港盛況

除了在中國沿海從事走私貿易外,“廣東商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冒險去大泥、馬六甲、暹羅和南海的一些港口從事貿易活動,葡萄牙仍然可以獲得中國商品,他們並不滿足於此,因為這樣獲得的利潤比在廣東港直接貿易小得多”。葡萄牙人認為“與中國的貿易太有價值了,以致於不能放棄。”再者,即使是在廣東允許貿易期間,葡萄牙商人為了節省商業成本,“

避(廣東)抽稅,省陸運。”也常來這些走私港口進行貿易。於是葡萄牙和中國的貿易採取了另一種更為重要的貿易方式,“諸番舶皆潛舶漳州,私與為市。”況且由於當時中國沿海貿易需求,“福人導之改泊海倉、月港,浙人又導之改泊雙嶼港”,於是,“葡萄牙遂把注意力轉向更北面的沿海一福建和浙江,他們在那裡各個避風處和隱蔽海岸、港灣度過冬季。其中最熱鬧的臨時駐地是寧波附近的雙嶼港、大廈門灣南端的浯嶼和月港”。

事實上,葡萄牙對浙江和福建並不陌生,早在廣東貿易時,就“越境商於福建,往來不絕”。1517年費爾南曾派若熱·瑪斯卡雷尼亞斯去琉球,到了漳州時,由於某些原因停留在此地的“海岸城市”成功地進行了貿易活動,他發現在福建那裡天高皇帝遠,貿易似乎更加有成效,“可以賺到與廣州同樣多的利潤”。

這時私人海外貿易更加蓬勃發展,“

皆往漳州府海面地區,私自駐紮,於是利歸於閩,而廣之市蕭然矣”。每年三四月東南風訊時,葡萄牙商船從海外到達了福建,舶於浯嶼、走馬溪等地,隨後前往月港發貨,或者漳泉商人到浯嶼進行貿易。1542年,一艘屬於三個所有者的船隻載有獸皮和其他商品,準備在廣東港貿易但是失敗,於是北上到漳州附近海域進行了貿易。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葡萄牙人意識到其在中國不怎麼受歡迎,於是有些偽裝成暹羅或者馬來商人從事貿易”。此外,除了有葡萄牙等商人來華貿易外,福建商人也出海貿易。“時漳州月港家造過洋大船,往來暹羅、佛郎機諸國,通易貨物。

葡萄牙東進之旅:與明朝首次正式交往失敗,走私貿易屢禁不止

今日漳州港

儘管嘉靖八年(1529年)提督兩廣侍郎林富上書指出:廣東設有市舶司,而漳州沒有,“廣東不當阻而阻,漳州當禁而反不禁也”,導致了“市舶官吏公設於廣東者,反不如漳州私通之無禁”的局面,所以“請令廣東察番舶例,許通事者毋得禁絕,漳州則驅之,毋得停泊”。直到1533年廣東政府才允許貿易,但葡萄牙排除在外,所以總的來說,一直到隆慶月港開禁,葡萄牙商船都被官方禁絕,中葡之間的貿易都屬於走私貿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