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吃不對,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病風險,究竟該怎麼吃

民以食為天,且隨著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提高,從“吃飽”到“吃精細”及“吃出健康”這不斷的轉變,體現了人們對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

食用油吃不對,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病風險,究竟該怎麼吃

而其中食用油是家家戶戶每天都會用到的原材料,它在我國的使用率是全國居第一,主要分為植物油及動物油,因為植物油裡面有多種脂肪酸,研究發現有減少心血管疾病及高血脂類疾病的發生。所以營養家認為推薦一植物油為主。植物油主要包括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等這幾類。

食用油吃不對,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病風險,究竟該怎麼吃

因為極少部分食用油抽檢不合格的,這無疑增加了人們恐慌。且最近網上流傳有些食用油會致癌,油炸食物更是碰都不能碰,真的有那麼恐怖嗎?接下來一一為大家解答。

食用油吃不對,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病風險,究竟該怎麼吃

首先正規廠家生產的食用油合格率很高,且通過專家研究發現,正規合格的食用油在適量使用時經過各種加工之後並不會有致癌或是其他的副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的廠家在食用油裡面加入過量的防腐劑或是添加劑,這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壞的影響。

那為了人們的健康著想,怎麼把握使用食用油的量呢?

食用油吃不對,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病風險,究竟該怎麼吃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及各國營養師專家協會研究指出了對膳食脂肪、反式脂肪酸等各種物質有個明確的推薦值。例如對於我國的老年人、孕婦及哺乳期產婦的這類特殊人體來說,推薦膳食飽和脂肪酸為膳食總能量的20%左右。這需要具體諮詢專業的營養師,根據自己基礎代謝率計算,以推測每日使用食用油的量是多少。

食用油吃不對,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病風險,究竟該怎麼吃

經常聽媽媽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吃油炸食品,“會致癌”這幾個字是尤其的刺耳,真的有那麼恐怖嗎?每個食品對煎炸的影響是不同的,例如海鮮類產品油炸後會變質更快。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如果說正確使用油炸食品的方法,不反覆重複使用油炸時使用的油,並確保食品油炸前的安全,那將煎煮及油炸後的食品進行對比之後發現兩種並不差別,且無致癌的物質。但是如果油炸使用的油反覆使用之後,對身體還是有害的。但是油炸食品裡面含油量較高,長期高脂高油使用後會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食用油是每天都會出現在咱們生活中的原料,它的安全性的確是引起很多人的高度重視。不管是何種食用油,建議都適量,長期的高脂食物無疑會對身體帶去傷害,最推崇的是低脂低鹽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