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15万一次性付清,开发商每年返1.5万,10年返完,是什么套路

车位15万一次性付清,开发商每年返1.5万,10年返完,是什么套路

这叫卖家多卖钱,买家拿不到钱的骗二傻子套路。

司法实践中,已经爆发了很多起类似的诈骗套路。

甲开发商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开发一个商铺盘,本来同地段的商铺只卖5万一平方,而且还不好卖。

为了多卖钱,也为了拉动人气。开发商想了一个套路,只要买一个铺子,就能享受十年包租服务,并且年租金20%以上。

啥叫包租呢?就是你买了铺子,开发商再把铺子租回去,每年付你租金。这样你省了出租的环节,一本万利啊!

这么好的铺子为啥不买?很多投资人心动了!买!人气来了,开发商就开始加价。附近的铺子每平5万,我这个每平7万。

虽然贵点,但是投资人心想,每年20%的收益呢,是银行存款收益的十倍,贵有所值啊!啥叫被动收入?这就叫被动收入!一想到投入200万,一年能赚40万,5年回本,十年本钱翻翻,投资人鼻涕泡都冒出来了。

于是这种包租的铺子哄抢一空。第一年,开发商挺守信用,租金如数双手奉上。

投资人美滋滋地收钱。第二年,开发商还是很守信用,租金付得很爽快。

到了第三年,开发商不付钱了,对投资人也爱理不理。

投资人怒了,告丫的。开发商无所谓,爱告不告,你们能打赢官司算我输。

投资人拍拍售房合同书,心想白纸黑字的合同你还能赖得掉?到公安报案,公安说你们属于民事纠纷应该去法院起诉。一到法院起诉傻眼了,合同上开发商没署名,也没盖章。

合同上负责包租的另一方是乙公司,去天眼查一看,跟开发商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这个乙公司是个皮包公司,卖了也还不出钱。合着闹了半天,是在跟李鬼打交道。

这下该怎么告?有的投资人自我安慰,不怕,还有个铺子在,不行就自己出租。

去现场一看,傻眼了!他拥有的是产权式商铺,跟别人的铺子连在一起,没有独立的空间。你说你有铺子,那你能指出在哪吗?

这个问题闹到法院,法院也没有啥好办法。这压根是监管搞出来的问题。法院连屁股怎么擦都不知道。

投资人要起诉,有几个诉求:1、要租金。好,法院判支持,但是然并卵,乙公司没钱,执行不了。

2.要房子。但是房子产权已经给你了。这块法院也没法判。你想实际交付,拿房子?OK,你告诉我这一大块区域,哪一块是你家的?连个门都没有,你怎么控制?

3.退房、赔违约金。好,法院可以支持。但是别忘了,你只要把房子退了,你可就是一般债权人了。到时候破产分配,你没有优先权,你的房子还要给别人分配。你连汤都喝不上。

4.有懂行的说我要刺破公司面纱,把开发商拉出来承担责任。呵呵,你看法院搭理你不?开发商的律师也不是吃干饭的,早就防备着你这招了。

于是投资人眼睁睁看着200万投资,只拿回80万,剩下的打水漂。嗯,也不算完全打水漂。还有一个空空敞敞、八面漏风的铺子。卖也没法卖,租也没法租!闹心不?

这事最好的办法是政府大包大揽,重新新进包租中间商。但是协商过程很难,你想啊,几千户业主,众口难调啊!而且中间商也要赚差价,肯定租金不会是年20%了,有年6%就偷着乐吧!

让业主自己协商统一出租?更不现实。什么叫一盘散沙?只要有这种想法,你很快就可以看到。

回到问题,十年返本?信这种鬼话你就上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