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少女因头晕反胃,2年历经3次手术

头晕反胃,这在很多人身上都曾出现过的“小病小痛”,通常经过休息或者吃药,症状就会有所好转,但对于21岁的盈盈而言,却是噩梦的开始。

今年1月初,盈盈早上起床后觉得莫名的头晕、手脚乏力,还没来得及吃早餐却感到一阵恶心反胃,并开始呕吐。休息过后,头晕恶心的症状有所好转。想起以前曾因为头晕呕吐查出脑袋有问题,盈盈和家人都不放心,为求安心,盈盈还是决定到珠海当地医院检查。

盈盈在基层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经过治疗,她仍觉得难受,头晕反胃的症状并没有改善。为了明确病情,她又到上级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盈盈患有脑积水,且三脑室底存在占位性病变。盈盈在家人陪同下,很快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寻求进一步诊治。

“我在两年前就曾查出脑子有问题,是不是我的病复发了?”盈盈一见到我院副院长、神经外五科主任鲁明就迫不及待地问。


原来早在2017年7月,盈盈曾因头晕反胃检查出颅内有占位性病变及梗阻性脑积水。

当时并未及时医治,而是到2018年8月才在广州某医院接受脑室外引流术。后来为寻求进一步治疗,盈盈和家人又不远千里去到北京某医院。

当时北京医生在检查时,怀疑盈盈是罹患脑部肿瘤。但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盈盈颅内病变并非肿瘤,而是血管性病变,遂为她实施了三脑室底及透明隔造痿术。

术后再配合对症治疗,盈盈恢复得不错。在家休息了3个月,盈盈不再出现头晕呕吐的情况。2019年元旦后,她便恢复了正常上班。在恢复工作期间,盈盈并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但当再次出现头晕反胃的症状时,盈盈及家人都担心不已。


我院头颅MR检查提示患者颅内存在海绵状血管瘤伴有出血现象、部分静脉血管异常,三脑室底及中脑顶盖偏右侧出现异常阴影。鲁明初步诊断盈盈颅内病变是海绵状血管瘤。

由于三脑室周围紧邻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鲁明决定在术中唤醒下为患者实施三脑室底及中脑顶盖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术中,鲁明在患者三脑室底及右侧丘脑区域发现一块体积约为1cmx1cmx3cm的暗红色血管团块,并通过手术整块切除了。术后病理结果为海绵状血管瘤,证实了鲁明的诊断。

妙龄少女因头晕反胃,2年历经3次手术


鲁明介绍,海绵状血管瘤是指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即畸形血管团,它并非真性肿瘤,而属于脑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临床表现有癫痫、颅内出血、头痛、恶心、呕吐等,但是海绵状血管瘤属于良性病变。手术治疗能有效地防止出血和控制癫痫的发作,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或学习。


专家介绍

妙龄少女因头晕反胃,2年历经3次手术

鲁明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副院长兼神经外二科、神经外三科、神经外五科科主任、神经外五科手术首席主刀专家、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专业与专长:主攻各种颅内肿瘤的治疗、微侵袭神经外科、导航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等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镜等微创技术,擅长应用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开展“结合多模态导航、术中电生理监测和电刺激、术中荧光、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术中唤醒麻醉下的脑功能区、脑深部(丘脑、基底节区)及附近病变切除手术”。主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听神经瘤、垂体瘤、颅咽管瘤、松果体肿瘤、脑膜瘤等)、复杂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颅内寄生虫抓取等开颅及内镜手术治疗。

社会任职: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卫生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鉴定专家。

学术论著: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各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代表作:1、唤醒麻醉下T2 Flair切除体积对脑深部胶质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2、大及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后个体化骨性鞍底重建的临床应用;3、术中唤醒麻醉下切除颅内病变的临床观察(附200例报告);4、低级别胶质瘤T2Flair体积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5、T2Flair切除范围和术后辅助化疗疗程对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6、神经导航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7、术中唤醒麻醉结合定位技术切除脑深部病灶的临床研究;8、脑磁图与神经导航结合在脑功能区肿瘤切除中的初步应用(附31例报道);9、大鼠颞叶癫痫模型的建立及评价;10、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颞叶癫癎的可行性研究进展;11、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及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科研成果:参与完成了多项安徽省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术中唤醒麻醉下切除丘脑基底节区病变的临床研究》、《术前放疗对脑室内肿瘤手术的临床价值》、《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颞叶癫痫的实验研究》为主要完成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